CN213278320U - 一种局部墩薄的动力电池转接片及动力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局部墩薄的动力电池转接片及动力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78320U
CN213278320U CN202021914565.8U CN202021914565U CN213278320U CN 213278320 U CN213278320 U CN 213278320U CN 202021914565 U CN202021914565 U CN 202021914565U CN 213278320 U CN213278320 U CN 213278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utmost point
welding portion
mound
power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1456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亚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ai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ai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ai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1456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78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78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78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局部墩薄的动力电池转接片及动力电池,其中转接片包括极柱焊接部和极耳焊接部,所述极柱焊接部上进行局部墩薄处理形成有墩薄区。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转接片上的极柱焊接部进行局部墩薄处理形成墩薄区,在焊接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焊接部位熔融穿透性更好,可以避免转接片与顶盖极柱焊接出现虚焊,提高了转接片与顶盖焊接可靠性,与粗糙度处理工艺相比较,转接片局部墩薄工艺更加简单,转接片的生产成本更低。

Description

一种局部墩薄的动力电池转接片及动力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局部墩薄的动力电池转接片及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一般包括电芯、电解液、电池壳体及装配在电池壳体上的顶盖。在进行动力电池装配时,电芯极耳通过转接片以激光焊接方式与顶盖极柱进行连接。目前激光焊接具有设备复杂、投资大等特点,当激光焊接功率较小时,转接片与顶盖极柱焊接容易出现虚焊,致使转接片与顶盖焊接可靠性较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9312884U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转接片结构及动力电池,其通过在转接片的焊接位置进行粗糙处理形成粗糙表面,以吸收焊接时的激光能量,使焊接部位熔合更好,避免出现虚焊情况,该方式无需增大激光焊接功率,相对于重新投资设备而言,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该专利中的粗糙表面主要是通过磨砂处理、喷砂处理或溶剂腐蚀的方式形成,会导致转接片的制造工艺复杂,转接片的成本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对转接片进行粗糙度处理,会导致转接片的制造工艺复杂,转接片的成本升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局部墩薄的动力电池转接片及动力电池,通过对转接片上极柱焊接区域进行局部墩薄,在焊接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焊接部位熔融穿透性更好,可以避免转接片与顶盖极柱焊接出现虚焊,提高转接片与顶盖焊接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局部墩薄的动力电池转接片,包括极柱焊接部和极耳焊接部,所述极柱焊接部上进行局部墩薄处理形成有墩薄区。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转接片上的极柱焊接部进行局部墩薄处理形成墩薄区,在焊接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焊接部位熔融穿透性更好,可以避免转接片与顶盖极柱焊接出现虚焊,提高了转接片与顶盖焊接可靠性,与粗糙度处理工艺相比较,转接片局部墩薄工艺更加简单,转接片的生产成本更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墩薄区的厚度比极柱焊接部本体厚度小0.1mm以上,且不小于极柱焊接部本体厚度的1/2。通过对墩薄区的厚度进行限制,使其满足要求又不会过薄,以避免焊接时熔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墩薄区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极柱焊接部和极耳焊接部的厚度相同,便于转接片的生产制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极柱焊接部和极耳焊接部为一体成型,可以提高转接片的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转接片为铜质或铝质材料。上述材料的转接片导电性能好,且容易与顶盖极柱焊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极耳焊接部上开有U型缺口,只保留与电池极耳焊接的两个部位即可,去除了极耳焊接部上多余材料,减轻重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U型缺口的位置与所述墩薄区的位置相对应,使转接片更容易与顶盖极柱以及电池极耳进行对位焊接。
一种动力电池,包括以上所述的局部墩薄的动力电池转接片。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转接片上的极柱焊接部进行局部墩薄处理形成墩薄区,在焊接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焊接部位熔融穿透性更好,可以避免转接片与顶盖极柱焊接出现虚焊,提高了转接片与顶盖焊接可靠性,与粗糙度处理工艺相比较,转接片局部墩薄工艺更加简单,转接片的生产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局部墩薄的动力电池转接片示意图。
图中标记:1-极柱焊接部,11-墩薄区,2-极耳焊接部,21-U型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局部墩薄的动力电池转接片;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局部墩薄的动力电池转接片,包括极柱焊接部1和极耳焊接部2,所述极柱焊接部1上进行局部墩薄处理形成有墩薄区11。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转接片上的极柱焊接部进行局部墩薄处理形成墩薄区,在焊接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焊接部位熔融穿透性更好,可以避免转接片与顶盖极柱焊接出现虚焊,提高了转接片与顶盖焊接可靠性,与粗糙度处理工艺相比较,转接片局部墩薄工艺更加简单,转接片的生产成本更低。
本实施例中,所述墩薄区11的厚度比极柱焊接部1本体厚度小0.1mm以上,且不小于极柱焊接部1本体厚度的1/2。通过对墩薄区的厚度进行限制,使其满足要求又不会过薄,以避免焊接时熔穿。
本实施例中,所述墩薄区11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当然所述墩薄区也可以为其它形状。
本实施例中,所述极柱焊接部1和极耳焊接部2的厚度相同,可以采用板材直接下料形成极柱焊接部和极耳焊接部,便于转接片的生产制造。
本实施例中,所述极柱焊接部1和极耳焊接部2为一体成型,采用板材直接下料冲压即可,可以提高转接片的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接片为铜质或铝质材料。上述材料的转接片导电性能好,且容易与顶盖极柱焊接。而转接片的材质可根据极柱和极耳的材质进行选择,优先选择与极耳和极柱相同材质,焊接更容易。
本实施例中,所述极耳焊接部2上开有U型缺口21,只保留与电池极耳焊接的两个部位即可,去除了极耳焊接部上多余材料,减轻重量。由于U型缺口左右两侧部位用于与电池极耳焊接,该区域也可进行局部墩薄处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U型缺口21的位置与所述墩薄区11的位置相对应,要满足U型缺口左右两侧部位与电池极耳连接后,而墩薄区能够与顶盖极柱位置尽量对应,使转接片更容易与顶盖极柱以及电池极耳进行对位焊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括实施例1中所述的局部墩薄的动力电池转接片,该转接片的极耳焊接部上的U型缺口两侧与电池极耳焊接,而极柱焊接部与顶盖极柱焊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局部墩薄的动力电池转接片,包括极柱焊接部和极耳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焊接部上进行局部墩薄处理形成有墩薄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墩薄的动力电池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墩薄区的厚度比极柱焊接部本体厚度小0.1mm以上,且不小于极柱焊接部本体厚度的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局部墩薄的动力电池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墩薄区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局部墩薄的动力电池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焊接部和极耳焊接部的厚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局部墩薄的动力电池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焊接部和极耳焊接部为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局部墩薄的动力电池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片为铜质或铝质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局部墩薄的动力电池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焊接部上开有U型缺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局部墩薄的动力电池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缺口的位置与所述墩薄区的位置相对应。
9.一种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局部墩薄的动力电池转接片。
CN202021914565.8U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局部墩薄的动力电池转接片及动力电池 Active CN213278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14565.8U CN213278320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局部墩薄的动力电池转接片及动力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14565.8U CN213278320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局部墩薄的动力电池转接片及动力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78320U true CN213278320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37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14565.8U Active CN213278320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局部墩薄的动力电池转接片及动力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7832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9558A (zh) * 2022-07-11 2022-08-12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盖帽结构、电池、用电装置及电池的制备方法
WO2024066105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9558A (zh) * 2022-07-11 2022-08-12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盖帽结构、电池、用电装置及电池的制备方法
WO2024066105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278320U (zh) 一种局部墩薄的动力电池转接片及动力电池
CN209312884U (zh) 一种动力电池转接片结构及动力电池
CN209312879U (zh) 一种动力电池转接片结构及动力电池
JP5207046B2 (ja) 密閉型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9183628U (zh) 二次电池及其极片
CN209312883U (zh) 一种动力电池转接片结构及动力电池
CN209312882U (zh) 一种动力电池转接片结构及动力电池
CN209312885U (zh) 一种电池转接片结构
CN209169274U (zh) 用于电池包的连接片及具有其的电池包
CN201219111Y (zh) 锂离子动力电池
CN212874630U (zh) 电芯转接件、锂离子电池和电动汽车
CN209401736U (zh) 电极构件、电极组件及二次电池
CN217655970U (zh) 电池盖板组件及动力电池
CN214489211U (zh) 适用全极耳圆柱锂离子电池电阻焊的焊针
CN206040813U (zh) 负极组件及圆柱电池
CN215644689U (zh) 一种卧式叠片电池盖板及其锂电池
CN206040715U (zh) 一种铝壳圆柱锂离子电池
CN214505730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
CN114709463A (zh) 方形卷绕电池结构与生产方法
CN209312876U (zh) 一种动力电池转接片结构及动力电池
CN106531948A (zh) 一种电池组连接片焊接结构及焊接工艺
CN107170991A (zh) 锂离子电池级片中极耳边缘集流体的保护结构和保护方法
CN207558911U (zh) 一种新型锂电池极耳结构
CN208955090U (zh) 二次电池及其电极构件
CN112054134A (zh) 一种锂电池盖板及含有该结构的锂电池焊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201-1, Comprehensive Building 5#, No. 11, Butang Middle Road, Industrial Base, Xiamen Torch High-tech Zone (Tongxiang),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0

Patentee after: Xiam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1-1, Comprehensive Building 5#, No. 11, Butang Middle Road, Industrial Base, Xiamen Torch High-tech Zone (Tongxiang),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0

Patentee before: Xiamen Haic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