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77955U - 直流接触器辅助机构 - Google Patents

直流接触器辅助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77955U
CN213277955U CN202021197974.0U CN202021197974U CN213277955U CN 213277955 U CN213277955 U CN 213277955U CN 202021197974 U CN202021197974 U CN 202021197974U CN 213277955 U CN213277955 U CN 2132779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state
trigger conductor
contactor
extinguish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9797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广庭
杨鑫烨
文艳慧
顾春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uoli Yuant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uoli Yuant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uoli Yuant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uoli Yuant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9797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779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779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779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接触器辅助机构,直流接触器包括灭弧腔和设置于灭弧腔外的驱动线圈,该辅助机构包括屏蔽圈、触发导体和检测组件,屏蔽圈内置于灭弧腔中,触发导体和检测组件均分别内置于屏蔽圈围成的空间中,且在驱动线圈处于未通电状态或者通电状态时,触发导体能够相应与检测组件上的连通弹片相接触或者断开接触,进而使得检测组件相应处于导通状态或者断开状态。该直流接触器辅助机构的结构简单、新颖、合理,能够大大提升直流接触器工作时的精准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直流接触器辅助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接触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直流接触器辅助机构。
背景技术
为了判定直流接触器的工作状态,需要利用辅助触点的接通或断开对其进行判定,从而提高产品实际使用时的安全性。
然而,由于直流接触器的密封设计,目前市场上的直流接触器一般是不设置辅助触点,即使带有辅助触点,也多是采用微动开关或者辅助触片的形式。其中,1)采用微动开关来判定接触器是否导通,主要是通过驱动传动推杆,并在传动推杆上安装塑料片,通过塑料片随传动杆上下运动的同时拨动微动开关的通断,进而实现对主触点的工作状态判定。但是,由于微动开关的行程较小,容易造成辅助触点与主触点状态不一致现象,从而影响接触器性能。2)采用辅助触片来判定接触器是否导通,主要是设计一随传动推杆进行上下动作的辅助推杆,辅助推杆带动两个辅助接触片相接触和分离,进而实现对主触点的工作状态判定。但是,这种设计两个辅助接触片直接接触的方式,存在有机械冲击试验时发生误动作风险,从而影响接触器性能。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流接触器辅助机构,其结构简单、新颖、合理,能够大大提升直流接触器工作时的精准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流接触器辅助机构,直流接触器包括灭弧腔和设置于所述灭弧腔外的驱动线圈,该辅助机构包括屏蔽圈、触发导体和检测组件,所述屏蔽圈内置于所述灭弧腔中,所述触发导体和所述检测组件均分别内置于所述屏蔽圈围成的空间中,且在所述驱动线圈处于未通电状态或者通电状态时,所述触发导体能够相应与所述检测组件上的连通弹片相接触或者断开接触,进而使得所述检测组件相应处于导通状态或者断开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设有陶瓷管、磁极板和连接圈,所述陶瓷管为下侧敞口的中空柱体结构,所述磁极板通过所述连接圈密封且固定连接于所述陶瓷管的下侧上,即所述陶瓷管、所述磁极板和所述连接圈共同合围成所述灭弧腔;
所述驱动线圈定位设置于所述灭弧腔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屏蔽圈能够竖向止动且圆周方向转动的内置于所述灭弧腔中;
所述触发导体活动内置于所述屏蔽圈围成的空间中,所述检测组件具有两个均置于所述触发导体下方的所述连通弹片,且当所述驱动线圈处于未通电状态时,所述触发导体能够抵压于两个所述连通弹片上,以使得两个所述连通弹片相连通、所述检测组件处于导通状态;而当所述驱动线圈处于通电状态时,所述触发导体能够与两个所述连通弹片断开接触,进而使得所述检测组件处于断开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屏蔽圈具有一为环圈状的屏蔽基体、以及两个为竖板状并分别定位连接于所述屏蔽基体内侧壁上的限位屏蔽板,且两个所述限位屏蔽板还围绕所述屏蔽基体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另外,实现所述屏蔽圈能够竖向止动且圆周方向转动的内置于所述灭弧腔中的结构为:在所述磁极板的上侧面上环列设置有多个限位凸点;所述屏蔽基体的下侧自由置于所述磁极板上侧面上并由多个所述限位凸点围成的空间内,两个所述限位屏蔽板的上侧均自由抵接于所述陶瓷管顶部的内表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实现所述触发导体活动内置于所述屏蔽圈围成的空间中的结构为:该直流接触器还包括有一活动布置于所述驱动线圈围成的空间内的动铁芯和一沿竖向布置的推杆,所述推杆下端紧配合插置于所述动铁芯中,所述推杆上端活动插置于所述屏蔽圈中,且所述触发导体与所述推杆上端定位连接;
这样当所述驱动线圈处于未通电状态时,所述触发导体能够在所述推杆作用下抵压于两个所述连通弹片上,以使得两个所述连通弹片相连通、所述检测组件处于导通状态;而当所述驱动线圈处于通电状态时,所述触发导体能够随着所述推杆一起向上运动,届时,所述触发导体与两个所述连通弹片断开接触,使得所述检测组件处于断开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实现所述触发导体与所述推杆上端定位连接的结构为:该辅助机构还包括有一由塑料材质制成并固定连接于所述推杆上端上的连接块,所述触发导体定位嵌装于所述连接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组件具有两个检测导体,每一所述检测导体各具有一为竖杆状的支撑杆、一体成型于所述支撑杆中上部处的横向支撑片、一为竖杆状并固定连接于所述横向支撑片上表面上的信号插针、以及一体成型于所述支撑杆底部上的所述连通弹片,其中,两个所述支撑杆均分别定位内置于所述屏蔽圈围成的空间中,两个所述信号插针的上端还均分别伸出于所述灭弧腔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实现两个所述支撑杆均分别定位内置于所述屏蔽圈围成的空间中的结构为:在其中一所述限位屏蔽板的内侧壁上定位设置有一安装块,并在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两个卡槽,两个所述支撑杆分别对应的卡装于两个所述卡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支撑片为L形,所述连通弹片为Z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①本实用新型对直流接触器的辅助机构进行改进创新,设计一随所述推杆进行上下运动的触发导体、以及两个用作信号输出的检测导体,并借由所述触发导体的上下运动、来实现所述触发导体与两个所述检测导体上的连通弹片断开接触或者相接触,进而实现所述检测组件处于断开状态或者导通状态,即可借由所述检测组件的导通或断开状态,来判定出该直流接触器的工作状态。通过利用所述辅助机构,可实现即使在100g的重力加速度下,所述触发导体和两个所述检测导体之间也不会发生误动作而贴合,从而大大提升了直流接触器工作时的精准性和稳定性。②本实用新型所述辅助机构中还配设有屏蔽圈,起到很好的物理隔离作用,可大大提升直流接触器工作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所述辅助机构的直流接触器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直流接触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直流接触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触发导体与所述检测导体间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辅助机构在所述驱动线圈处于通电状态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辅助机构在所述驱动线圈处于未通电状态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灭弧腔;10—陶瓷管;11—磁极板;110—限位凸点;12—连接圈;20—屏蔽圈;200—屏蔽基体;201—限位屏蔽板;21—触发导体;22—检测导体;220—连通弹片;221—支撑杆;222—横向支撑片;223—信号插针;23—连接块;24—安装块;240—卡槽;3—动铁芯;4—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借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艺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实施例1:
请参阅附图1至附图4所示,分别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所述辅助机构的直流接触器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俯视结构示意图、A-A剖面结构示意图及分解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流接触器辅助机构,直流接触器包括灭弧腔1和设置于所述灭弧腔1外的驱动线圈,该辅助机构包括屏蔽圈20、触发导体21和检测组件,所述屏蔽圈20内置于所述灭弧腔1中,所述触发导体21和所述检测组件均分别内置于所述屏蔽圈20围成的空间中,且在所述驱动线圈处于未通电状态或者通电状态时,所述触发导体21能够相应与所述检测组件上的连通弹片220相接触或者断开接触,进而使得所述检测组件相应处于导通状态或者断开状态,即可通过所述检测组件的导通或断开状态,来判定出该直流接触器的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设有陶瓷管10、磁极板11和连接圈12,所述陶瓷管10为下侧敞口的中空柱体结构,所述磁极板11通过所述连接圈12密封且固定连接于所述陶瓷管10的下侧上,即所述陶瓷管10、所述磁极板11和所述连接圈12共同合围成所述灭弧腔1;
所述驱动线圈定位设置于所述灭弧腔1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屏蔽圈20能够竖向止动且圆周方向转动的内置于所述灭弧腔1中,且同时所述屏蔽圈20还围设于直流接触器的动接触片及推杆上端外;
所述触发导体21活动内置于所述屏蔽圈20围成的空间中,所述检测组件具有两个均置于所述触发导体21下方的所述连通弹片220,且当所述驱动线圈处于未通电状态时,所述触发导体21能够抵压于两个所述连通弹片220上,以使得两个所述连通弹片220相连通、所述检测组件处于导通状态;而当所述驱动线圈处于通电状态时,所述触发导体21能够与两个所述连通弹片220断开接触,进而使得所述检测组件处于断开状态。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屏蔽圈20具有一为环圈状的屏蔽基体200、以及两个为竖板状并分别定位连接于所述屏蔽基体200内侧壁上的限位屏蔽板201,且两个所述限位屏蔽板201还围绕所述屏蔽基体200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另外,实现所述屏蔽圈20能够竖向止动且圆周方向转动的内置于所述灭弧腔1中的结构为:在所述磁极板11的上侧面上环列设置有多个限位凸点110(具体可参阅附图6所示);所述屏蔽基体200的下侧自由置于所述磁极板11上侧面上并由多个所述限位凸点110围成的空间内,两个所述限位屏蔽板201的上侧均自由抵接于所述陶瓷管10顶部的内表面上。
进一步优选的,实现所述触发导体21活动内置于所述屏蔽圈20围成的空间中的结构为:该直流接触器还包括有一活动布置于所述驱动线圈围成的空间内的动铁芯3和一沿竖向布置的推杆4,所述推杆4下端紧配合插置于所述动铁芯3中,所述推杆4上端活动插置于所述屏蔽圈20中,且所述触发导体21与所述推杆4上端定位连接。
这样当所述驱动线圈处于未通电状态时,所述触发导体21能够在所述推杆4作用下抵压于两个所述连通弹片220上,以使得两个所述连通弹片220相连通、所述检测组件处于导通状态(具体可参阅附图7所示);而当所述驱动线圈处于通电状态时,所述触发导体21能够随着所述推杆4一起向上运动,届时,所述触发导体21与两个所述连通弹片220断开接触,使得所述检测组件处于断开状态(具体可参阅附图6所示)。
更进一步优选的,实现所述触发导体21与所述推杆4上端定位连接的结构为:该辅助机构还包括有一由塑料材质制成并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固定连接于所述推杆4上端上的连接块23,所述触发导体21定位嵌装于所述连接块23上。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检测组件具有两个检测导体22,参阅附图5所示,每一所述检测导体22各具有一为竖杆状的支撑杆221、一体成型于所述支撑杆221中上部处的横向支撑片222、一为竖杆状并固定连接于所述横向支撑片222上表面上的信号插针223、以及一体成型于所述支撑杆221底部上的所述连通弹片220,其中,两个所述支撑杆221均分别定位内置于所述屏蔽圈20围成的空间中,两个所述信号插针223的上端还均分别伸出于所述灭弧腔1外。
进一步优选的,实现两个所述支撑杆221均分别定位内置于所述屏蔽圈20围成的空间中的结构为:在其中一所述限位屏蔽板201的内侧壁上定位设置有一安装块24(可参阅附图4所示),并在所述安装块24上设置有两个卡槽240,两个所述支撑杆221分别对应的卡装于两个所述卡槽240中。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横向支撑片222为L形,所述连通弹片220为Z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直流接触器的辅助机构进行改进创新,设计一随所述推杆进行上下运动的触发导体、以及两个用作信号输出的检测导体,并借由所述触发导体的上下运动、来实现所述触发导体与两个所述检测导体上的连通弹片断开接触或者相接触,进而实现所述检测组件处于断开状态或者导通状态,即可借由所述检测组件的导通或断开状态,来判定出该直流接触器的工作状态。通过利用所述辅助机构,可实现即使在100g的重力加速度下,所述触发导体和两个所述检测导体之间也不会发生误动作而贴合,从而大大提升了直流接触器工作时的精准性和稳定性。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辅助机构中还配设有屏蔽圈,起到很好的物理隔离作用,可大大提升直流接触器工作时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直流接触器辅助机构,直流接触器包括灭弧腔(1)和设置于所述灭弧腔(1)外的驱动线圈,其特征在于:该辅助机构包括屏蔽圈(20)、触发导体(21)和检测组件,所述屏蔽圈(20)内置于所述灭弧腔(1)中,所述触发导体(21)和所述检测组件均分别内置于所述屏蔽圈(20)围成的空间中,且在所述驱动线圈处于未通电状态或者通电状态时,所述触发导体(21)能够相应与所述检测组件上的连通弹片(220)相接触或者断开接触,进而使得所述检测组件相应处于导通状态或者断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接触器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设有陶瓷管(10)、磁极板(11)和连接圈(12),所述陶瓷管(10)为下侧敞口的中空柱体结构,所述磁极板(11)通过所述连接圈(12)密封且固定连接于所述陶瓷管(10)的下侧上,即所述陶瓷管(10)、所述磁极板(11)和所述连接圈(12)共同合围成所述灭弧腔(1);
所述驱动线圈定位设置于所述灭弧腔(1)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接触器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圈(20)能够竖向止动且圆周方向转动的内置于所述灭弧腔(1)中;
所述触发导体(21)活动内置于所述屏蔽圈(20)围成的空间中,所述检测组件具有两个均置于所述触发导体(21)下方的所述连通弹片(220),且当所述驱动线圈处于未通电状态时,所述触发导体(21)能够抵压于两个所述连通弹片(220)上,以使得两个所述连通弹片(220)相连通、所述检测组件处于导通状态;而当所述驱动线圈处于通电状态时,所述触发导体(21)能够与两个所述连通弹片(220)断开接触,进而使得所述检测组件处于断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接触器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圈(20)具有一为环圈状的屏蔽基体(200)、以及两个为竖板状并分别定位连接于所述屏蔽基体(200)内侧壁上的限位屏蔽板(201),且两个所述限位屏蔽板(201)还围绕所述屏蔽基体(200)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另外,实现所述屏蔽圈(20)能够竖向止动且圆周方向转动的内置于所述灭弧腔(1)中的结构为:在所述磁极板(11)的上侧面上环列设置有多个限位凸点(110);所述屏蔽基体(200)的下侧自由置于所述磁极板(11)上侧面上并由多个所述限位凸点(110)围成的空间内,两个所述限位屏蔽板(201)的上侧均自由抵接于所述陶瓷管(10)顶部的内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接触器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实现所述触发导体(21)活动内置于所述屏蔽圈(20)围成的空间中的结构为:该直流接触器还包括有一活动布置于所述驱动线圈围成的空间内的动铁芯(3)和一沿竖向布置的推杆(4),所述推杆(4)下端紧配合插置于所述动铁芯(3)中,所述推杆(4)上端活动插置于所述屏蔽圈(20)中,且所述触发导体(21)与所述推杆(4)上端定位连接;
这样当所述驱动线圈处于未通电状态时,所述触发导体(21)能够在所述推杆(4)作用下抵压于两个所述连通弹片(220)上;而当所述驱动线圈处于通电状态时,所述触发导体(21)能够随着所述推杆(4)一起向上运动,届时,所述触发导体(21)与两个所述连通弹片(220)断开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流接触器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实现所述触发导体(21)与所述推杆(4)上端定位连接的结构为:该辅助机构还包括有一由塑料材质制成并固定连接于所述推杆(4)上端上的连接块(23),所述触发导体(21)定位嵌装于所述连接块(23)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接触器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具有两个检测导体(22),每一所述检测导体(22)各具有一为竖杆状的支撑杆(221)、一体成型于所述支撑杆(221)中上部处的横向支撑片(222)、一为竖杆状并固定连接于所述横向支撑片(222)上表面上的信号插针(223)、以及一体成型于所述支撑杆(221)底部上的所述连通弹片(220),其中,两个所述支撑杆(221)均分别定位内置于所述屏蔽圈(20)围成的空间中,两个所述信号插针(223)的上端还均分别伸出于所述灭弧腔(1)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流接触器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实现两个所述支撑杆(221)均分别定位内置于所述屏蔽圈(20)围成的空间中的结构为:在其中一所述限位屏蔽板(201)的内侧壁上定位设置有一安装块(24),并在所述安装块(24)上设置有两个卡槽(240),两个所述支撑杆(221)分别对应的卡装于两个所述卡槽(240)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流接触器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片(222)为L形,所述连通弹片(220)为Z形。
CN202021197974.0U 2020-06-24 2020-06-24 直流接触器辅助机构 Active CN2132779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7974.0U CN213277955U (zh) 2020-06-24 2020-06-24 直流接触器辅助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7974.0U CN213277955U (zh) 2020-06-24 2020-06-24 直流接触器辅助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77955U true CN213277955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56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97974.0U Active CN213277955U (zh) 2020-06-24 2020-06-24 直流接触器辅助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779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3561B (zh) 一种带合闸保持装置的真空断路器
CN213277955U (zh) 直流接触器辅助机构
CN105006406A (zh) 一种直流继电器
CN111816511A (zh) 直流接触器辅助机构
CN204927194U (zh) 一种直流继电器
CN205303354U (zh) 集成的接触器和具有该接触器的开关柜
CN101567281B (zh) 断路器的单断点触头系统
CN101882546A (zh) 转轴卡住机构
CN214203571U (zh) 一种电磁开关装置
CN105719895A (zh) 新型双动机构的真空灭弧室
CN202150398U (zh) 10kV刀闸辅助开关
CN209859880U (zh) 具有监测主触点工作状态功能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5527613U (zh) 一种接触器
CN203787357U (zh) 直流接触器
CN210006677U (zh) 一种直流接触器
CN220873491U (zh) 一种具有监测主回路工作状态功能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04441210U (zh) 一种低压断路器开关装置
CN112071702B (zh) 一种陶瓷式高压直流接触器
CN213401043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4041572U (zh) 一种开关电源变压器自动测试机
CN213988790U (zh) 一种永磁塑壳断路器的桥式动触头机构
CN205680622U (zh) 一种单极直流接触器
CN213212054U (zh) 一种节能无极性直流接触器
CN213212053U (zh)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的无极性直流接触器
CN216288877U (zh) 一种电磁驱动装置及自复位微波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