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77948U - 一种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77948U
CN213277948U CN202022033804.5U CN202022033804U CN213277948U CN 213277948 U CN213277948 U CN 213277948U CN 202022033804 U CN202022033804 U CN 202022033804U CN 213277948 U CN213277948 U CN 2132779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rib
movable spring
plate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3380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铁伟
王坚敏
陈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TIANBO GANGLIA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TIANBO GANGLI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TIANBO GANGLIA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TIANBO GANGLI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3380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779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779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779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子元器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一壳体;一架体,所述架体被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架体的顶部具有一凹槽,其中所述架体还具有一连通所述凹槽和所述架体底部的通孔;一磁路组件,所述磁路组件包括一轭铁,所述轭铁被安装在所述架体的一侧;一动簧组件;所述动簧组件包括一动簧片、一导电片和一、所述动簧片的一端被铆接在所述轭铁的侧壁上,其中所述导电片被安装在所述动簧片的另一端;以及一导电编织线,所述导电编织线的一端被焊接于所述动簧片的所述连接部上,且所述导电编织线的另一端被焊接于导电片的一端。本实用新型能通过有效地利用其自身的结构配置实现使用方便、结构强度高、安全性好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元器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继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继电器也被应用的越为广泛,目前现有的继电器因其结构设计问题存在下列问题。一、继电器负载较低,不能灵活的应用在负载较大的场合,因此使用性能不高。二、继电器的壳体因其机构设计问题抗震性能较差、结构强度不高。有鉴于此,设计一种结构强度高、抗震性高和使用性高的继电器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抗震性高和使用性高的继电器的需求是存在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继电器,其中,所述继电器能够有效地利用其自身的结构配置结构强度高、抗震性高的优势。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继电器,其中,所述继电器包括一导电编织线,所述导电编织线能调高所述继电器的负载,以提高所述继电器的使用性能。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继电器,其中,所述继电器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不涉及复杂的制造工艺和昂贵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易于推广和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发明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继电器,其中所述继电器,包括:
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开口和一腔体,所述腔体和所述开口相连通;
一架体,所述架体被设置于所述腔体内,其中所述架体的顶部具有一凹槽,其中所述架体还具有一连通所述凹槽和所述架体底部的通孔;
一磁路组件,所述磁路组件包括一线圈、一铁芯和一轭铁,其中所述线圈盘绕在所述架体中段,其中所述铁芯的一端被滑动地插入到所述通孔内,所述铁芯的另一端抵靠在形成所述凹槽的底壁上,其中所述轭铁被安装在所述架体的一侧,且所述轭铁的底部被置于所述凹槽,其中所述轭铁的底部具有一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铁芯的一端过盈配合,进而限定所述轭铁的位移;
一动簧组件;所述动簧组件包括一动簧片、一导电片和一动触点,所述动簧片具有一连接部和一摆动端,所述连接部被铆接在所述轭铁的侧壁上,其中所述动触点被固定连接于所述动簧片的摆动端,且所述摆动端位于所述铁芯的上侧,其中所述导电片的一端具有一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动触点过盈配合;以及
一导电编织线,所述导电编织线的一端被焊接于所述动簧片的所述连接部上,且所述导电编织线的另一端被焊接于导电片的一端。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架体具有两相对设置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从所述架体的底部向外延伸,且两相对设置的安装部均位于所述通孔的一侧,其中靠近所述通孔的其中一个所述安装部设置有至少两第一滑槽,其中远离所述通孔的另一所述安装部设置有至少两第二滑槽,且所述一第一滑槽对应一第二滑槽。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形成所述腔体的内壁还具有至少两第一肋板、至少两第二肋板和至少一第三肋板,其中两所述第一肋板相对设置,并且所述第一肋板位于形成所述腔体的左侧内壁,其中所述第三肋板位于形成所述腔体的右侧内壁,其中两所述第二肋板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一肋板和所述第三肋板之间,且所述第二肋板位于所述第三肋板的下侧,其中两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肋板向内延伸有一第一放置端,其中所述架体的顶端抵靠在两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肋板上,且所述架体的顶端的下侧被放置于所述第一肋板的所述第一放置端上,其中所述第二肋板向内延伸有一第二放置端。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被卡接于所述架体的上下两端,其中当所述架体的顶部的下侧被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部时,所述限位板的侧壁抵靠在所述第二肋板上,且所述限位板的一端被放置于所述第二肋板的所述第二放置端上。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具有一限位端,其中当所述限位板被放置于所述第二肋板的所述第二放置端时,所述限位端位于第二肋板和所述架体的顶部之间,进而限位了所述架体的放置。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动簧片还具有一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可受力产生变形,其中所述连接端从所述弯曲部的一端向外延伸,所述摆动端从所述弯曲部的另一端向外延伸。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动簧组件还包括一衔铁,所述衔铁被铆接于所述动簧片的所述摆动端,其中所述衔铁位于所述摆动端的下侧,当所述磁路组件工作时,所述铁芯对所述衔铁产生吸力,以使所述衔铁往靠近所述铁芯的方向移动时,从而使得所述衔铁带动所述摆动端往靠近所述铁芯的方向摆动预定距离,进而使所述动簧片的所述弯曲部由于所述摆动端的移动而产生变形。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一静簧组件,所述静簧组件包括至少一静簧片、一断路块和设置在所述静簧片上的静触点,其中所述静簧片的一端可滑动地穿过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滑槽,并且所述静簧片的一端被置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滑槽对应的所述第二滑槽,其中所述断路块的一端可滑动穿过另一个所述第一滑槽,并且所述断路块的一端被置于另一个所述第一滑槽对应的所述第二滑槽。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一底盖,所述底盖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其中当所述底盖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时,所述底盖封闭所述壳体的腔体。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申请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并更容易理解,其中:
图1图示了一种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示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示了继电器的剖视图。
图4图示了继电器的内部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图示了继电器的内部元件的爆炸图。
图6图示了架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不限于字面的含义,而是仅由本发明人使用以使得能够清楚和一致地理解本申请。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很明显仅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如所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效物所定义的限制本申请的目的而提供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的以下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虽然比如“第一”、“第二”等的序数将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在这里不限制那些组件。该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例如,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且同样地,第二组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组件,而不脱离实用新型构思的教导。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关联的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在这里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实施例的目的且不意在限制。如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示例外。另外将理解术语“包括”和/或“具有”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指定所述的特征、数目、步骤、操作、组件、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而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数目、步骤、操作、组件、元件或其组的存在或者附加。
申请概述
随着技术的发展,继电器也被应用的越为广泛,目前现有的继电器因其结构设计问题存在下列问题。一、继电器负载较低,不能灵活的应用在负载较大的场合,因此使用性能不高。二、继电器的壳体因其机构设计问题抗震性能较差、结构强度不高。有鉴于此,设计一种结构强度高、抗震性高和使用性高的继电器是很有必要的。
基于此,需要一种结构强度高、抗震性高和使用性高的继电器。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继电器,其中,所述继电器结构简单,不涉及复杂的制造工艺和昂贵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同时,对于生产厂家来说,本申请所提供的继电器易于生产,且成本低廉,更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进一步有利于产品推广和使用。
示意性继电器
如图1至图6图示了一种继电器,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继电器将被详细阐述。
具体地,所述继电器包括一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一开口101和一腔体102,其中所述腔体102和所述开口101相连通。进一步地,形成所述腔体102的内壁还具有至少两第一肋板11、至少两第二肋板12和至少一第三肋板13。
进一步地,两所述第一肋板11相对设置,并且所述第一肋板11位于形成所述腔体102 的左侧内壁,其中所述第三肋板13位于形成所述腔体102的右侧内壁。进一步地,两所述第二肋板12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一肋板11和所述第三肋板13之间,且所述第二肋板12位于所述第三肋板13的下侧。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壳体10为注塑成型件,且所述壳体10为薄壁类壳体10,那么在所述壳体10注压成型后,由于热障冷缩的缘由,所述壳体10在自然冷却后,其周侧壁会向内凹陷进而产生变形,从而导致产生合格率下降。而在形成所述腔体102的内壁设置至少两所述第一肋板11、至少两所述第二肋板12和至少一所述第三肋板13,就能有效提高所述壳体10的抗变形强度,以提高所述壳体10的产品合格率。另外,所述腔体102内部还被用于放置所述继电器的其他部件,两所述第一肋板11、至少两所述第二肋板12和至少一所述第三肋板13均被用于限定所述继电器的其他部件的放置位置,以放置所述继电器的其他部件在形成所述腔体102的底壁上移动,从而防止所述继电器因外部震动而导致所述继电器的所述壳体10内的其他部件损坏。
进一步地,两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肋板11向内延伸有一第一放置端1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肋板12向内延伸有一第二放置端121。
具体地,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一架体20,所述架体20被设置于所述腔体102内,其中所述架体20的的顶端抵靠在两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肋板11上,且所述架体20的顶端被放置于所述第一肋板11的所述第一放置端111上。
进一步地,所述架体20的顶部具有一凹槽201,其中所述架体20还具有一连通所述凹槽201和所述架体20底部的通孔202。进一步地,所述架体20的中心线与所述通孔202 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架体20具有两相对的设置安装部21,所述安装部21从所述架体20的底部向外延伸,且两相对设置的安装部21均位于所述通孔202的一侧。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通孔202的其中一个所述安装部21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第一滑槽211,且远离所述通孔202的另一个所述安装部21的另一侧设置有至少两第二滑槽212,且所述一第一滑槽211对应一第二滑槽212。
具体地,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一限位板30,所述限位板30被卡接于所述架体20的上下两端,其中当所述架体20的顶部被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端111时,所述限位板30的侧壁抵靠在所述第二肋板12上,且所述限位板30的一端被放置于所述第二肋板12的所述第二放置端121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30具有一限位端31,所述限位端31位于所述第二肋板12的一侧,并且所述限位端31靠近所述架体20的顶部,其中当所述限位板30被放置于所述第二肋板12的所述第二放置端121时,所述限位端31位于第二肋板12和所述架体20的顶部之间,进而限位了所述架体20的放置,从而防止所述架体20产生移动,进而防止在所述继电器受到外部震动时,所述架体20因没有限位件而撞击形成所述腔体102的侧壁,从而导致所述继电器损坏。
具体地,所述继电器包括一磁路组件40,所述磁路组件40被安装在所述架体20上。
进一步地,所述磁路组件40包括一线圈41、一铁芯42和一轭铁43,其中所述线圈41由漆包线在所述架体20中段盘绕而呈,其中所述铁芯42的一端被滑动地插入到所述通孔202内,所述铁芯42的另一端抵靠在形成所述凹槽201的底壁上。进一步地,所述轭铁43被安装在所述架体20的一侧,其中所述轭铁43的底部被置于所述凹槽201。进一步地,所述轭铁43的底部具有一第一安装孔431,其中当所述轭铁43的底部被置于所述凹槽201时,所述通孔202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安装孔431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431与所述铁芯42的一端过盈配合,进而限定所述轭铁43的位移,以防止所述轭铁43从所述凹槽201脱离。
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一动簧组件50,所述动簧组件50包括一动簧片51,所述动簧片51具有一弯曲部511、一连接部512和一摆动端513,其中所述连接部 512从所述弯曲部511的一端向下延伸,所述摆动端513从所述弯曲部511的另一端向左延伸,其中所述动簧片51的连接部512与所述轭铁43的侧壁铆接连接,其中所述摆动端 513位于所述铁芯42的上侧。
进一步地,所述动簧组件50还包括一衔铁52,所述衔铁52被铆接于所述动簧片51的所述摆动端513,其中所述衔铁52位于所述摆动端513的下侧。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磁路组件40工作时,所述铁芯42对所述衔铁52产生吸力。进一步地,当所述衔铁52 受到所述铁芯42的吸力而往靠近所述铁芯42的方向移动时,所述衔铁52带动所述摆动端513往靠近所述铁芯42的方向摆动预定距离,以使所述动簧片51的所述弯曲部511由于所述摆动端513的移动而产生变形。进一步地,当所述铁芯42不对所述衔铁52产生吸力时,所述动簧片51的摆动端513由于所述弯曲部511的弹性势能,以使所述摆动端513 向远离所述铁芯42的方向摆动,进而使得所述动簧片51脱离所述衔铁52。
进一步地,所述动簧组件50还包括至少一动触点53和一导电片54,所述动触点53与所述动簧片51的所述摆动端513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动触点53位于所述架体20 的两相对设置的所述安装部21之间,其中所述导电片54的一端具有一第二安装孔541,所述第二安装孔541与所述动触点53过盈配合。
具体地,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一导电编织线60,所述导电编织线60的一端被焊接于所述动簧片51的所述连接部512上,且所述导电编织线60的另一端被焊接于导电片54的一端。值得一提的是,现有的继电器均只有一条回路,进而导致继电器负载较低,当通过所述继电器的电流突然变大时,由于继电器负载较低会很容易直接断路。而本实新型通过在所述动触点53和所述动簧片51的所述连接部512之间连接一导电编织线60来加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的负载,从而避免继电器容易因电流不稳定而产生断路的问题。
具体地,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一静簧组件70,所述静簧组件70包括至少一静簧片71、设置在所述静簧片71上的静触点72和一断路块73,所述静簧片71可滑动地穿过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滑槽211,其中当所述静簧片71的一端可滑动地插入到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滑槽 211对应的所述第二滑槽212时,所述静簧片71的另一端被置于所述第一滑槽211。进一步地,所述断路块73可滑动地穿过另一个所述第一滑槽211,其中当所述断路块73的一端被可滑动地插入到另一个所述第一滑槽211对应的所述第二滑槽212时,所述断路块73 的另一端被置于所述第一滑槽211。
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磁路组件40工作时,所述磁路组件40所述铁芯42产生磁力,以使所述铁芯42对所述衔铁52产生吸力。进一步地,当所述衔铁52受到所述铁芯42的吸力而往靠近所述铁芯42的方向移动时,所述衔铁52带动所述摆动端513往靠近所述铁芯42的方向摆动预定距离,进而使所述动触点53触碰所述静触点72,其中所述动簧片 51的所述弯曲部511产生变形。进一步地,当所述铁芯42不对所述衔铁52产生吸力时,所述动簧片51的摆动端513由于所述弯曲部511的弹性势能,以使所述摆动端513向远离所述铁芯42的方向摆动,进而使得所述动簧片51脱离所述衔铁52,同时,所述动触点53接触所述断路块73。
具体地,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一底盖80,所述底盖80与所述壳体10可拆卸连接,其中当所述底盖80安装在所述壳体10上时,所述底盖80封闭所述壳体10的腔体102。
综上,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继电器被阐明,其为所述继电器提供结构强度高、抗震性高和使用性高等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结构简单,不涉及复杂的制造工艺和昂贵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同时,对于生产厂家来说,本申请所提供的继电器易于生产,且成本低廉,更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进一步有利于产品推广和使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该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9)

1.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包括:
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开口和一腔体,所述腔体与所述开口相连通;
一架体,所述架体被设置于所述腔体内,其中所述架体的顶部具有一凹槽,其中所述架体还具有一连通所述凹槽和所述架体底部的通孔;
一磁路组件,所述磁路组件包括一线圈、一铁芯和一轭铁,其中所述线圈盘绕在所述架体中段,其中所述铁芯的一端被滑动地插入到所述通孔内,所述铁芯的另一端抵靠在形成所述凹槽的底壁上,其中所述轭铁被安装在所述架体的一侧,且所述轭铁的底部被置于所述凹槽,其中所述轭铁的底部具有一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铁芯的一端过盈配合,进而限定所述轭铁的位移;
一动簧组件;所述动簧组件包括一动簧片、一导电片和一动触点,其中所述动簧片具有一连接部和一摆动端,所述连接部被铆接在所述轭铁的侧壁上,其中所述动触点被固定连接于所述动簧片的摆动端,且所述摆动端位于所述铁芯的上侧,其中所述导电片的一端具有一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动触点过盈配合;以及
一导电编织线,所述导电编织线的一端被焊接于所述动簧片的所述连接部上,且所述导电编织线的另一端被焊接于导电片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中所述架体具有两相对设置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从所述架体的底部向外延伸,且两相对设置的安装部均位于所述通孔的一侧,其中靠近所述通孔的其中一个所述安装部设置有至少两第一滑槽,其中远离所述通孔的另一所述安装部设置有至少两第二滑槽,且一个所述第一滑槽对应一个所述第二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中形成所述腔体的内壁还具有至少两第一肋板、至少两第二肋板和至少一第三肋板,其中两所述第一肋板相对设置,并且所述第一肋板位于形成所述腔体的左侧内壁,其中所述第三肋板位于形成所述腔体的右侧内壁,其中两所述第二肋板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一肋板和所述第三肋板之间,且所述第二肋板位于所述第三肋板的下侧,其中两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肋板向内延伸有一第一放置端,其中所述架体的顶端抵靠在两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肋板上,且所述架体的顶端的下侧被放置于所述第一肋板的所述第一放置端上,其中所述第二肋板向内延伸有一第二放置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中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被卡接于所述架体的上下两端,其中当所述架体的顶部的下侧被放置于所述第一放置端时,所述限位板的侧壁抵靠在所述第二肋板上,且所述限位板的一端被放置于所述第二肋板的所述第二放置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其中所述限位板具有一限位端,其中当所述限位板被放置于所述第二肋板的所述第二放置端时,所述限位端位于第二肋板和所述架体的顶部之间,进而限位了所述架体的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中所述动簧片还具有一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可受力产生变形,其中所述连接部从所述弯曲部的一端向外延伸,所述摆动端从所述弯曲部的另一端向外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其中所述动簧组件还包括一衔铁,所述衔铁被铆接于所述动簧片的所述摆动端,其中所述衔铁位于所述摆动端的下侧,当所述磁路组件工作时,所述铁芯对所述衔铁产生吸力,以使所述衔铁往靠近所述铁芯的方向移动时,从而使得所述衔铁带动所述摆动端往靠近所述铁芯的方向摆动预定距离,进而使所述动簧片的所述弯曲部由于所述摆动端的移动而产生变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其中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一静簧组件,所述静簧组件包括至少一静簧片、一断路块和设置在所述静簧片上的静触点,其中所述静簧片的一端可滑动地穿过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滑槽,并且所述静簧片的一端被置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滑槽对应的所述第二滑槽,其中所述断路块的一端可滑动穿过另一个所述第一滑槽,并且所述断路块的一端被置于另一个所述第一滑槽对应的所述第二滑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中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一底盖,所述底盖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其中当所述底盖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时,所述底盖封闭所述壳体的腔体。
CN202022033804.5U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继电器 Active CN2132779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33804.5U CN213277948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33804.5U CN213277948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77948U true CN213277948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41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33804.5U Active CN213277948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779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3588B (zh) 电磁切换设备
CN101231923A (zh) 抵抗电动斥力的电磁继电器
CN210984641U (zh) 压力补偿式动触头及继电器
CN213277948U (zh) 一种继电器
CN201004438Y (zh) 一种抵抗电动斥力的电磁继电器
WO2024078424A1 (zh) 继电器
CN114093718A (zh) 一种能够提升初始电磁吸力的磁路部分及高压直流继电器
CN108962682B (zh) 一种抗跌落及便于自动化装配的继电器及其自动装配方法
CN218039045U (zh) 一种继电器
CN210692450U (zh) 一种拍合式电磁继电器
CN214378242U (zh) 一种提升抗短路能力的直流继电器
CN209859879U (zh) 减少触点抖动的双路磁保持继电器
CN213277962U (zh) 一种继电器
CN213277947U (zh) 一种功率继电器
CN218975354U (zh) 具有限位结构的继电器
CN214624905U (zh) 一种多组桥接式磁保持继电器
CN214956664U (zh) 一种带有监控系统的电磁继电器
CN217009070U (zh) 一种高效易装配继电器
CN220627707U (zh) 磁力驱动模组及应用其的继电器
CN217847830U (zh) 抗短路结构及继电器
CN218769314U (zh) 一种常闭辅助触点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继电器
CN220172016U (zh) 永磁驱动模组及应用其的继电器
CN221057330U (zh) 抗短路电流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15451316U (zh) 智能断路器的磁脱扣装置及智能断路器
CN215869154U (zh) 能够提升初始电磁吸力的磁路部分及高压直流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