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76089U - Sma致动器及具有其的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Sma致动器及具有其的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76089U
CN213276089U CN202021512685.5U CN202021512685U CN213276089U CN 213276089 U CN213276089 U CN 213276089U CN 202021512685 U CN202021512685 U CN 202021512685U CN 213276089 U CN213276089 U CN 2132760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ing
sma
deflection
actuating arms
sma actu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1268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述伦
计树标
蔡日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aideya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ad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ade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ade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1268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760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760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760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SMA致动器,并公开了具有SMA致动器的摄像模块,其中SMA致动器包括SMA线;致动体,包括四个致动臂,两个所述致动臂为一组,每组内两个所述致动臂一端相互连接形成一夹角部,两组致动臂对称设置,两组所述致动臂远离所述夹角部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SMA线的两端与两个所述夹角部相互连接,所述致动体上设置有若干防偏折杆,所述防偏折杆至少部分突出于四个所述致动臂所在的平面。本方案的SMA致动器,具有较长的驱动行程,同时结构稳定耐用,不易发生偏折变形。

Description

SMA致动器及具有其的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SMA致动器及具有其的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具备摄像功能的电子产品中,SMA致动器是为了使其内部的安装在摄像模块内的镜头产生位移而广泛采用的一种驱动装置,其目的一般是为了实现镜头的对焦和防抖的功能,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是音圈致动器或者SMA致动器。现有的一种SMA致动器,是通过SMA线来拉动弹性力臂来驱动被驱动件进行运动,其结构简单,方便制造。但是随着人们对高倍数摄像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由于连接结构简单,现有的SMA致动器易产生弹性力臂的偏折进而导致SMA致动器的损坏,所以现有的SMA致动器难以满足高倍数摄像的同时且具有更好的耐久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SMA致动器,能够防止致动体的偏折同时提供更长的驱动行程。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SMA致动器的摄像模块。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摄像模块的电子产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SMA致动器,包括SMA线;致动体,包括四个致动臂,两个致动臂为一组,每组内两个致动臂一端相互连接形成一夹角部,两组致动臂对称设置,两组致动臂远离夹角部的一端相互连接,SMA线的两端与两个夹角部相互连接,致动体上设置有若干防偏折杆,防偏折杆至少部分突出于四个致动臂所在的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SMA致动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SMA线拉动位于其两侧的致动臂,使其两侧的致动臂均产生驱动被驱动件进行运动的行程,使SMA致动器具有更长驱动行程;同时设置至少部分突出于致动体的防偏折杆,可以有效提高致动体在垂直于四个致动臂所在平面方向上的刚度,从而使致动臂在运动、弯曲时不会偏离致动体所在的平面,进一步避免SMA线在拉动致动臂时使致动体产生偏离所在平面的变形,实现了致动体的防偏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包括两个防偏折杆,防偏折杆包括主体部和位于两端的弯折部,一个弯折部与致动臂相连,另一个弯折部与另一组的致动臂相连,主体部部分突出于致动体所在的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包括两个防偏折杆,防偏折杆包括主体部和位于两端的弯折部,一个防偏折杆的两个弯折部与一个致动臂相连,另一个防偏折杆的两个弯折部与另一组的一个致动臂相连,主体部部分突出于致动体所在的平面,两个防偏折杆位于SMA线的同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组致动臂相连的部位设置有驱动连接端,驱动连接端设置在致动体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组致动臂远离夹角部的一端通过两个防偏折杆相互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防偏折杆上设置有驱动连接端,驱动连接端设置在致动体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夹角部设置有突出的固线端,SMA线的端部固定在固线端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固线端设置有固定部和突出部,突出部翻折180度与固定部贴合,SMA线的端部夹在突出部和固定部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摄像模块,包括SMA致动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摄像模块,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上述SMA致动器的摄像模块,使用相同长度的SMA线,可以获得更长的镜头行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摄像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具有更长的镜头运动行程,在用电子设备进行摄像时,使物体所成的像可以获得更大的放大倍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示出的SMA致动器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具有固线端的SMA致动器示意图(防偏折杆未示出);
图6为固线端放大图。
SMA线100、
致动体200、致动臂210、夹角部211、防偏折杆220、固线端230、固定部231、突出部232、驱动连接端2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SMA致动器,包括SMA线100和致动体200。致动体200,包括四个致动臂210,两个致动臂210设置为一组,每一组内的两个致动臂210在致动臂210的一端相连,且每组内相连的两个致动臂210相连形成一个夹角部211。两组致动臂210通过远离夹角部211的一端相互连接,两组致动臂210相连构成一个封闭的结构。致动臂210上设置有防偏折杆220,防偏折杆220部分突出于致动体200所在的平面,防偏折杆220用于固定致动臂210,使致动臂210之间不产生相对的偏折,提高致动体200的强度。两组致动臂210的夹角部211固定SMA线100的两端,两组致动臂210远离夹角部211的一端用于固定被驱动件。
致动臂210具有弹性,将SMA线100的两端固定在两组致动臂210的夹角部211,使每组致动臂210中的两个致动臂210分别位于SMA线100的两侧。当对SMA线100进行通电时,SMA线100收缩变短,进而拉动致动体200中两组致动臂210的夹角部211相互靠近,使每组致动臂210上远离SMA线100的两端运动。由于两组致动臂210设置成对称的,且两组致动臂210相互连接形成封闭的结构,两组致动臂210上远离SMA线100的两端受到的在平行于SMA线100方向上的力相互抵消,剩余垂直于SMA线100的力,所以两组致动臂210上远离SMA线100的两端均做远离SMA线100的运动。
这样设置的好处是,由于SMA线100两侧均设置有致动臂210,当SMA线100通电收缩时,可以使其两侧的致动臂210均能够带动与其相连的被驱动件进行运动,使得被驱动件获得更长的驱动行程。同时设置至少部分突出于致动体的防偏折杆,可以有效提高致动体在垂直于四个致动臂所在平面方向上的刚度,使每个致动臂210被SMA线100拉动时能够保证其所在的平面不发生改变,这样能够保证其原有的驱动被驱动件进行运动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SMA线100的两侧均设置有防偏折杆220,防偏折杆220包括主体部和弯折部,防偏折杆220的两个弯折部分别与位于SMA线100同一侧的两个致动臂210相连。防偏折杆220的主体部平行于致动体200所在的平面设置,防偏折杆220两个弯折部分别与位于SMA线100同一侧的两个致动臂210相连。这样设置的好处是,通过将防偏折杆220的主体部与致动体200平行的固定在一起,能够通过防偏折杆220提高位于SMA线100同一侧的两个致动臂210在垂直于四个致动臂210所在平面方向上的刚度,使其不易发生变形弯曲,进而导致影响SMA致动器的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防偏折杆220设置为两个,两个防偏折杆220均包括主体部和弯折部,主体部通过其两端的弯折部与一根致动臂210相连,防偏折杆220的主体部平行于致动体200所在的平面,两个防偏折杆220分别设置在SMA线100同一侧的两个致动臂210上。通过这样设置,当防偏折杆220的两个弯折部均连接在同一个致动臂210上,可以防止该致动臂210发成偏出四个致动臂210所在平面的变形。可以想到的是,每个致动臂210上均可以设置防偏折杆220,以提高每根致动臂210上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组致动臂210相连的部位设置有驱动连接端240,驱动连接端240设置在致动体200内侧。在两个致动臂210相连的部位设置驱动连接端240,驱动连接端240设置在致动体200结构的内侧,通过驱动连接端240与被驱动件相连,进而带动被驱动件进行运动。当SMA线100收缩时,两组致动臂210中的夹角部211相互靠近,使位于SMA线100一侧的两个致动臂210之间的夹角变小产生变形,而两组致动臂210相连的部位产生变形会导致应力集中,进而影响该部位与被驱动件的连接强度。这样设置的好处是,避免了两组致动臂210相连的部位设置与被驱动件直接相连,即使该部位产生应力集中也不会影响SMA致动器与被驱动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将驱动连接端240设置在致动体200的内部,可以利用节省的外部空间使致动体200的体积增大,以增加SMA致动器的驱动行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组致动臂210远离夹角部的一端通过两个防偏折杆220相互连接,防偏折杆的在致动体所在平面内的厚度大于致动臂的厚度。一组致动臂210远离夹角部的两端分别端连接两个防偏折杆220的一端,另一组致动臂210远离夹角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防偏折杆220的另外一端。通过这样设置,由于防偏折杆的厚度更大,所以其强度更高,能够提高两组致动臂210在垂直于四个致动臂210所在平面方向上的刚度,防止该部位两侧的致动臂210发生偏离其所在平面的情况。
可以想到的是,上述两组致动臂210远离夹角部的一端通过两个防偏折杆220相互连接的致动体200结构是一体成型的,一体成型的方式可以使直接冲压、3D打印或者采用部分腐蚀的工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防偏折杆220上设置有驱动连接端240,且驱动连接端240设置在致动体200的内侧。在防偏折杆上设置驱动连接端240,驱动连接端240设置在致动体200结构的内侧,通过驱动连接端240与被驱动件相连,进而带动被驱动件进行运动。当SMA线100收缩时,两组致动臂210中的夹角部211相互靠近,使两组致动臂210弯曲产生变形,进而带动防偏折杆220运动。但是两组致动臂210产生变形时,会导致防偏折杆220也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进而影响该部位与被驱动件的连接强度。这样设置的好处是,避免了防偏折杆220与被驱动件直接相连,即使该部位产生应力集中也不会影响SMA致动器与被驱动件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将驱动连接端240设置在致动体200的内部,可以利用节省的外部空间使致动体200的体积增大,以增加SMA致动器的驱动行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夹角部211设置有突出的固线端230,SMA线100的端部固定在固线端230上。通过这样设置,当对SMA线100供电时,SMA线100产生热量,这时SMA线100受热收缩,使其拉动每组致动臂210中的夹角部211进行运动。由于致动臂210上远离夹角部211的一端在平行于SMA线100方向上的位置不会产生变化,该远离夹角部211的一端只能在垂直于SMA线100的方向上进行运动,这就使夹角部211的角度会产生变化。当该夹角部211的角度变化产生变形时,会导致应力集中,若将SMA线100与夹角部211相连,会导致SMA线100固定不牢。而将SMA线100设置在不会发生变形的固线端230上,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固线端230设置有固定部231和突出部232,突出部232翻折180度与固定部231贴合,SMA线100的端部夹在突出部232和固定部231之间。固线端230包括固定部231和突出部232,当固线端230未与SMA线100相连时,固定部231和突出部232位于同一平面内;当需要将SMA线100与固线端230相连时,将突出部232翻折180度使其与固定部231相互贴合,并且将SMA线100夹在贴合的固定部231和突出部232之间。通过采用这种结构的固线端230与SMA线100相连,其好处是,固线端230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可以采用3D打印或者冲压等加工方式将固线端一体成型制成,再将突出部进行折弯即可将SMA线的端部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致动体200是一体成型的。将致动体200一体成型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和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摄像模块,包括上述的SMA致动器。具体的,摄像模块包括镜头驱动座、镜体座和SMA致动器,镜体座用于安装镜头,且镜体座架设在镜头驱动座上,SMA致动器上的两个驱动连接端240分别连接镜头驱动座和镜体座。当SMA线100通电收缩时,两组致动臂210相互连接的端部做相互分离的运动,进而使设置在其上的两个驱动连接端240做相互分离的运动,两个驱动连接端240再带动镜头驱动座和镜体座相对运动。通过在摄像模块上设置SMA致动器,可以通过SMA致动器驱动装有镜头的被驱动件,进而通过被驱动件驱动镜头进行运动,以实现镜头位置的改变,实现例如镜头的防抖和对焦等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摄像模块。电子设备中采用具有该SMA致动器的摄像模块,具有更长的镜头行程的同时可以驱动更小更薄的镜头,在用电子设备进行摄像时,使物体所成的像可以获得更大的放大倍数。
下面结合附图1至5,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的形式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的SMA致动器、第二方面的具有该SMA致动器的摄像模块和第三方面具有该摄像模块的电子设备。值得理解的是,以下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电子设备,具有摄像模块。摄像模块包括镜头驱动座、镜体座和SMA致动器,其中。镜体座用于安装镜头,且镜体座架设在镜头驱动座的上方;SMA致动器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SMA致动器和第二SMA致动器,第一SMA致动器和第二SMA致动器均连接镜头驱动座和镜体座,以驱动镜头驱动座和镜体座相互运动,其相对运动的方向平行于镜头的光轴方向。
SMA致动器包括SMA线100和致动体200。致动体200是一体成型的,包括四个致动臂210,两个致动臂210设置为一组,每一组内的两个致动臂210在致动臂210的一端相连,且每组内相连的两个致动臂210相连形成一个夹角部211。两组致动臂210通过远离夹角部211的一端相互连接,两组致动臂210相连构成一个封闭的结构。两组致动臂210的夹角部211均设置有突出的固线端230,固线端230包括固定部231和突出部232,当固线端230未与SMA线100相连时,固定部231和突出部232位于同一平面内;当需要将SMA线100与固线端230相连时,将突出部232翻折180度使其与固定部231相互贴合,并且将SMA线100夹在贴合的固定部231和突出部232之间。在两个致动臂210相连的部位设置驱动连接端240,且驱动连接端240设置在致动体200结构的内侧,通过驱动连接端240与被驱动件相连,进而带动被驱动件进行运动。
致动臂210上设置有两个防偏折杆220,防偏折杆包括主体部和位于其两端弯折部,两个防偏折杆220的主体部平行于所述致动体200所在的平面设置,两个防偏折杆220通过其两端的弯折部分别连接到位于SMA线100两侧的致动臂210上,每个防偏折杆220的两个弯折部分别连接到位于SMA线100一侧的两个致动臂210上。
将第一SMA致动器和第二SMA致动器上的两个驱动连接端240均设置为第一驱动连接端和第二驱动连接端,第一SMA致动器和第二SMA致动器上的第一驱动连接端和第二驱动连接端方位相反设置,使第一SMA致动器的第一驱动连接端位于第二驱动连接端的下方;使第二SMA致动器的第一驱动连接端位于第二驱动连接端的上方。镜头驱动座分别与第一SMA致动器和第二SMA致动器上的第一驱动连接端固定连接;镜体座分别与第一SMA致动器和第二SMA致动器上的第二驱动连接端固定连接。当分别对第一SMA致动器和第二SMA致动器上的SMA线100通电时,第一SMA致动器驱动镜头驱动座和镜体座进行相互分离的运动,第二SMA致动器驱动镜头驱动座和镜体座进行相互靠近的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SMA致动器及具有其的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通过如此设置,可以达成至少如下的一些效果:采用一根SMA线100,能够使位于其两侧的致动臂210均能够对摄像模块产生驱动作用,具有较长的驱动行程;同时设置至少部分突出于致动体的防偏折杆,可以有效提高致动体在垂直于四个致动臂所在平面方向上的刚度,使致动臂210在运动、弯曲时不会偏离致动体所在的平面,进一步避免SMA线100在拉动致动臂210时使致动体200产生更大的偏离,导致更严重的变形;驱动连接端240和固线端230的使用,能够避免致动体200在产生应力集中时,其与SMA线100以及镜头驱动座、镜体座的连接发生松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SMA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SMA线(100);
致动体(200),包括四个致动臂(210),两个所述致动臂(210)为一组,每组内两个所述致动臂(210)一端相互连接形成一夹角部(211),两组致动臂(210)对称设置,两组所述致动臂(210)远离所述夹角部(211)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SMA线(100)的两端与两个所述夹角部(211)相互连接,所述致动体(200)上设置有若干防偏折杆(220),所述防偏折杆(220)至少部分突出于四个所述致动臂(210)所在的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A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防偏折杆(220),所述防偏折杆(220)包括主体部和位于两端的弯折部,一个所述弯折部与所述致动臂(210)相连,另一个所述弯折部与另一组的致动臂(210)相连,所述主体部部分突出于所述致动体(200)所在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A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防偏折杆(220),所述防偏折杆(220)包括主体部和位于两端的弯折部,一个所述防偏折杆的两个所述弯折部与一个所述致动臂(210)相连,另一个所述防偏折杆(220)的两个所述弯折部与另一组的一个所述致动臂(210)相连,所述主体部部分突出于所述致动体(200)所在的平面,两个所述防偏折杆(220)位于所述SMA线(100)的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SMA致动器,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致动臂(210)相连的部位设置有驱动连接端(240),所述驱动连接端(240)设置在所述致动体(200)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A致动器,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致动臂(210)远离所述夹角部(211)的一端通过两个所述防偏折杆(220)相互连接,所述防偏折杆(220)垂直于四个所述致动臂(210)所在的平面方向上的厚度大于所述致动臂(210)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SMA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偏折杆(220)上设置有驱动连接端(240),所述驱动连接端(240)设置在所述致动体(200)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A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部(211)设置有突出的固线端(230),所述SMA线(100)的端部固定在所述固线端(23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SMA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线端(230)设置有固定部(231)和突出部(232),所述突出部(232)翻折180度与所述固定部(231)贴合,所述SMA线(100)的端部夹在所述突出部(232)和所述固定部(231)之间。
9.摄像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SMA致动器。
10.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模块。
CN202021512685.5U 2020-07-27 2020-07-27 Sma致动器及具有其的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32760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12685.5U CN213276089U (zh) 2020-07-27 2020-07-27 Sma致动器及具有其的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12685.5U CN213276089U (zh) 2020-07-27 2020-07-27 Sma致动器及具有其的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76089U true CN213276089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69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12685.5U Active CN213276089U (zh) 2020-07-27 2020-07-27 Sma致动器及具有其的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760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322929A1 (en) Drive device and lens unit
CN111736293A (zh) Sma致动机构、防抖致动器和摄像模块
CN110749971A (zh) Sma致动器、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CN211180362U (zh) Sma致动部件、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KR100849306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촬상 장치
CN111552052A (zh) Sma致动器及镜头驱动装置
CN213276089U (zh) Sma致动器及具有其的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CN111367038A (zh) Sma致动装置、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CN101576646A (zh) 微致动器组件、微致动器及镜头模组
CN213276090U (zh) Sma致动器及具有其的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CN112236692B (zh) 具有可变形透镜的透镜装置及包括该透镜装置的光学系统
CN212207804U (zh) Sma致动器、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CN213023722U (zh) Sma致动器组件及具有其的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JP2008090008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4153999A (ja) 圧電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13276087U (zh) Sma致动器及具有其的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CN209858826U (zh) 一种sma防抖致动器
CN213023720U (zh) Sma致动器及具有其的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CN212207805U (zh) Sma致动装置、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CN213276088U (zh) Sma致动器及具有其的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CN111736294A (zh) Sma致动器及具有其的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CN212623282U (zh) Sma致动机构、防抖致动器和摄像模块
CN213023729U (zh) 棱镜装置
CN213023721U (zh) Sma致动器及具有其的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CN110275268B (zh)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9

Address after: 523062 Room 301, building 4, No. 7, Xinhe Shengfeng Road, Wanjiang stree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haidey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62 3rd floor, building D, No. 12, Shengfeng Road, Xinhe community venture industrial park, Wanjiang Distric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YADENG ELECTRONIC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