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74757U - 试验装置和试验系统 - Google Patents

试验装置和试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74757U
CN213274757U CN202022262207.XU CN202022262207U CN213274757U CN 213274757 U CN213274757 U CN 213274757U CN 202022262207 U CN202022262207 U CN 202022262207U CN 213274757 U CN213274757 U CN 213274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hydraulic
tested
test
det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6220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建利
周文
方永东
张亚军
李伟强
鄢巨平
张家炳
龚俊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rp Ltd CRCC
China Railway Maglev Transportation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rp Ltd CRCC
China Railway Maglev Transportation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rp Ltd CRCC, China Railway Maglev Transportation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6220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74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74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747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试验装置和试验系统,包括支撑座、安装梁、第一液压装置、第二液压装置和位移检测装置。支撑座用于支撑安装梁;安装梁位于支撑座的上方,第一液压装置设置于安装梁上,用于向第一待测件施加载荷;第二液压装置设置于安装梁上,用于向第二待测件施加载荷。位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待测件和第二待测件受压后产生的位移。该试验装置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静载试验可行性高,加载平稳,可逐级加载,能够根据轨道实际情况精准模拟不同工况,实现分别进行均布荷载试验和集中荷载试验。

Description

试验装置和试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试验装置和一种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轨排是构成中低速磁浮线路的基本功能单元,除了具有承受和传递列车重力、导向力、驱动力与制动力功能外,还具有配合车上安装的电磁铁、直线感应电机和传感器构成电磁及控制回路,实现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功能。相关技术中,为了验证轨排刚度及强度是否满足要求,需要对轨排进行静载试验,而轨排是异形钢,结构复杂,且静载试验要求高,传统沙袋或其他重物加载的方式,导致无法精准模拟轨道不同工况做出静载试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试验系统。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试验装置,包括支撑座、安装梁、第一液压装置、第二液压装置和位移检测装置;支撑座用于支撑安装梁;安装梁位于支撑座的上方;第一液压装置设置在安装梁上,用于向第一待测件施加荷载;第二液压装置设置在安装梁上,用于向第二待测件施加荷载;位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待测件和第二待测件受压后产生的位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试验装置,包括支撑座和安装梁,其中支撑座位于轨道下方,用于支撑安装梁,安装梁位于支撑座上方,为试验装置提供安装平面。
具体地,试验装置还包括第一液压装置、第二液压装置和位移检测装置。第一液压装置设置在安装梁上,通过第一液压装置向第一待测件施加荷载,并由位移检测装置检测第一待测件受压后产生的位移。第二液压装置设置在安装梁上,通过第二液压装置向第二待测件施加荷载,并由位移检测装置检测第二待测件受压后产生的位移。
进一步地,第一待测件和第二待测件均为轨道的一部分,该试验装置在模拟轨道工况时,通过第一液压装置和第二液压装置分别向第一待测件和第二待测件施加荷载,从而检测轨道不同部位在承受荷载后,产生的位移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以检测轨道的刚度和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具体地,第一液压装置和第二液压装置为液压油缸,能够逐级平稳增加荷载。进一步地,位移检测装置可以为百分表,用于记录第一待测件和第二待测件受压后产生的垂向位移,百分表能够精准的记录试验数据,从而使得静载试验数据准确性高,可靠性高,试验效果好。位移检测装置也可以为其他记录垂向位移的装置。
具体地,第一液压装置用于施加均布荷载,从而通过第一液压装置能够对轨道进行均布荷载试验,第二液压装置用于施加集中荷载,从而通过第二液压装置能够对轨道进行集中荷载试验。通过设置的第一液压装置和第二液压装置能够准确的模拟出轨道的不同工况,再通过位移检测装置,进而准确的测量轨道受力后产生的垂向位移,以判断轨道是否满足要求。该试验装置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静载试验可行性高,加载平稳,可逐级加载,能够根据轨道实际情况精准模拟不同工况,实现分别进行均布荷载试验和集中荷载试验。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试验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液压装置为两组,两组第一液压装置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待测件的上方,两组第一液压装置沿安装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每组第一液压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液压装置,至少两个液压装置沿安装梁的宽度方向设置。
在该设计中,两组第一液压装置,沿着安装梁的长度方向分别左右各设置一组第一液压装置,并且每组第一液压装置均位于第一待测件的上方,其中,每组第一液压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第一液压装置设置于安装梁的宽度方向。
具体地,每组第一液压装置可以为三个,三个第一液压装置沿安装梁的宽度方向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液压装置位于两个第二待测件的上方,第二液压装置设置在两组第一液压装置之间;第二液压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液压装置,至少两个液压装置沿安装梁的长度方向设置。
在该设计中,第二液压装置位于第二待测件上方,用于向第二待测件施加荷载,第二液压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第二液压装置设置在两组第一液压装置之间,并沿安装梁的长度方向设置。
具体地,第二液压装置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二液压装置沿安装梁长度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试验系统。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试验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试验装置,因而具备该试验装置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试验系统还包括轨道,轨道包括导轨和轨枕,导轨为两组,两则导轨分别与轨枕的两端连接,两组导轨沿轨枕的宽度方向延伸。
在该设计中,试验系统还包括轨道,其中轨道包括导轨和轨枕,两组轨枕分别与轨枕的两端连接,使得两组导轨位于轨枕的两端平行设置,并沿着轨枕的宽度方向延伸。
具体地,轨枕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轨枕位于两组导轨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导轨包括第一待测件和第二待测件,第二待测件与轨枕的两端连接,第二待测件与第一待测件连接。
在该设计中,导轨包括第一待测件和第二待测件。其中,轨枕的两端与第二待测件相连接,第二待测件与第一待测件连接,为一体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待测件位于轨枕的外部,第二待测件设置在轨枕的上方。
在该设计中,第一待测件位于远离轨枕的一侧,即轨枕的外部。第二待测件为靠近轨枕一侧,与轨枕连接,并且第二待测件设置在轨枕上方,轨枕位于第二待测件的下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试验系统还包括承压板和承压梁。承压板安装在第一待测件上,第一液压装置作用在承压板上;承压梁的两端连接在两个第二待测件之间,第二液压装置作用在承压梁上。
在该设计中,承压板安装在第一待测件上,通过承压板,使得位于第一待测件上方的第一液压装置在向下作用产生荷载时,荷载通过承压板传递至第一待测件上,避免第一液压装置直接作用在第一待测件上,造成第一待测件的损坏,同时还能测量第一待测件所承受的荷载。承压梁安装在两个第二待测件之间,使得第二液压装置向下作用在承压梁上,避免第二待测件受压不均产生的局部破坏,通过承压梁能够将荷载均匀的传递至第二待测件。
具体地,承压梁可以通过支座连接在两个第二待测件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待测件包括测试件本体和连接部,连接部与测试件本体相连接,连接部还与轨枕相连接;其中,承压梁连接在测试件本体上。
在该设计中,第二待测件包括测试件本体和连接部。通过连接部,使第二待测件与轨枕连接在一起,其中承压梁连接在测试件本体上,避免承压梁与连接部接触导致的试验结果不准确。
具体地,连接部可以为高强螺栓,也可为其他连接部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待测件包括磁极件,磁极件设置在第一待测件背离承压板的一侧。
在该设计中,磁极件为第一待测件的一部分,其中第一待测件上设有承压板,磁极件为第一待测件背离承压板的一侧,在第一待测件受压产生垂向位移时,带动磁极件一同向下产生垂向位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位移检测装置为多个,多个位移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一待测件和第二待测件的不同位置,多个位移检测装置的部分位移检测装置设置在磁极件上。
在该设计中,位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待测件和第二待测件受压后产生的位移,根据承压板和承压梁的设置位置,设置相对应的位移检测装置。其中,将位移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一待测件上方和磁极件上,用以检测第一液压装置作用在第一待测件后,第一待测件受压产生的位移;将位移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二待测件的上面和下面,用以检测第二液压装置作用在第二待测件后,第二待测件受压产生的位移。
具体地,根据承压板和承压梁的设置位置,设置相对应的位移测量点,将位移检测装置设置在待测点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轨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试验轨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试验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试验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试验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试验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试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试验装置检测点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试验装置检测点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9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试验装置,120支撑座,140安装梁,160第一液压装置,180第二液压装置,200试验系统,220导轨,240轨枕,222第一待测件,224第二待测件,260承压板,280承压梁,2222磁极件,2242测试件本体,2244连接部, 1-14测量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和图9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试验装置和试验系统。
本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试验装置100,包括支撑座120、安装梁 140、第一液压装置160、第二液压装置180和位移检测装置;支撑座120 用于支撑安装梁140;安装梁140位于支撑座120的上方;第一液压装置 160设置在安装梁140上,用于向第一待测件222施加荷载;第二液压装置180设置在安装梁140上,用于向第二待测件224施加荷载;位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待测件222和第二待测件224受压后产生的位移。
本实用新型例提供的试验装置100,如图4和图5所示,包括支撑座 120和安装梁140,其中支撑座120位于下方,用于支撑安装梁140,安装梁140位于支撑座120上方,为试验装置100提供安装平面。
具体地,试验装置100还包括第一液压装置160、第二液压装置180 和位移检测装置。第一液压装置160设置在安装梁140上,通过第一液压装置160向第一待测件222施加荷载,并由位移检测装置检测第一待测件 222受压后产生的位移。第二液压装置180设置在安装梁140上,通过第二液压装置180向第二待测件224施加荷载,并由位移检测装置检测第二待测件224受压后产生的位移。
具体地,支撑座120放置在地面上,第一待测件222和第二待测件224 穿过支撑座120并放置在支撑座120上。
进一步地,第一待测件222和第二待测件224均为轨道的一部分,通过第一液压装置160和第二液压装置180分别向第一待测件222和第二待测件224施加荷载,从而检测轨道不同各部位在承受荷载后,产生的位移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以检测轨道的刚度和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具体地,支撑梁上设有与第一液压装置160和第二液压装置180数量相匹配的铰接座,第一液压装置160和第二液压装置180的一端通过铰接座连接在支撑梁上。
进一步地,第一液压装置160和第二液压装置180可以为液压油缸,能够逐级平稳增加荷载。
进一步地,位移检测装置可以为百分表,用于记录第一待测件222和第二待测件224受压后产生的垂向位移,百分表能够精准的记录试验数据,从而使得静载试验数据准确性高,可靠性高,试验效果好。位移检测装置也可以为其他记录垂向位移的装置。
具体地,第一液压装置160用于施加均布荷载,从而通过第一液压装置 160能够对轨道进行均布荷载试验,第二液压装置180用于施加集中荷载,从而通过第二液压装置180能够对轨道进行集中荷载试验。通过设置的第一液压装置160和第二液压装置180能够准确的模拟出轨道的不同工况,再通过位移检测装置,进而准确的测出轨道受力后产生的垂向位移,以判断轨道是否满足要求。该试验装置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静载试验可行性高,加载平稳,可逐级加载,能够根据轨道实际情况精准模拟不同工况,实现分别进行均布荷载试验和集中荷载试验。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液压装置160为两组,两组第一液压装置160 分别位于轨道的两个第一待测件222的上方,两组第一液压装置160沿安装梁 140的长度方向设置,每组第一液压装置160包括至少两个液压装置,至少两个液压装置沿安装梁140的宽度方向设置。
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两组第一液压装置160,沿着安装梁140的长度方向分别左右各设置一组第一液压装置160,并且每组第一液压装置160 均位于第一待测件222的上方,其中,每组第一液压装置16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第一液压装置160设置于安装梁140的宽度方向。
具体地,两组第一液压装置160同步伸缩,从而向第一待测件222同步施加荷载,使得荷载能过同步均匀的施加在第一待测件222上。
进一步地,每组第一液压装置160为三个,三个第一液压装置160沿安装梁140的宽度方向设置。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液压装置180位于两个第二待测件224的上方,第二液压装置180设置在两组第一液压装置160之间;第二液压装置180包括至少两个液压装置,至少两个液压装置沿安装梁140的长度方向设置。
具体地,第二液压装置180位于第二待测件224上方,用于向第二待测件 224施加荷载,第二液压装置18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第二液压装置 180设置在两组第一液压装置160之间,并沿安装梁140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液压装置180同步伸缩。
进一步地,第二液压装置180包括至少两个液压装置,至少两个液压装置沿安装梁140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液压装置18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并沿轨道宽度方向等距离设置。两个第二液压装置180同步伸缩,使得荷载通过安装梁140均匀的传递给第二待测件224。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试验系统200。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试验装置100,因而具备该试验装置100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试验系统200还包括轨道,轨道包括导轨220和轨枕 240,导轨220为两组,两则导轨220分别与轨枕240的两端连接,两组导轨 220沿轨枕240的宽度方向延伸。
具体地,如图6和图2所示,试验系统200还包括轨道,试验装置100 安装在轨道上,用以检测轨道的结构强度。其中轨道包括导轨220和轨枕240,两组轨枕240分别与多个轨枕240的两端连接,使得两组导轨220位于轨枕 240的左右两端平行设置,并沿着轨枕240的宽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例如磁浮交通领域,尤其是中低速磁浮轨道的静载试验装置 100,轨道是中低速磁浮交通线路关键组成部分,具有支撑悬浮车辆、承受车辆的悬浮力和导向力及牵引力的功能,包括F型导轨220和H型轨枕240,对 F型导轨220和H型轨枕240进行强度和刚度试验检测时,需要进行均布载荷试验及集中载荷试验两种工况。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轨道通过扣件与承轨台相连接,承轨台为两组,两组承轨台分别通过扣件与轨枕240连接。承轨台下方设有轨道梁,为整个轨道的安装提供支撑作用。
具体地,取长度一般6m~13m不等为试验轨道,两组导枕与轨枕240两端连接。
进一步地,轨枕240的数量为多个,两组导轨220与多个轨枕240的两端连接。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F型导轨220包括第一待测件222和第二待测件224,第二待测件224与轨枕240的两端连接,第二待测件224与第一待测件222 连接,为一体结构。
具体地,如图1和图5所示,导轨220包括第一待测件222和第二待测件 224。其中,轨枕240的两端与第二待测件224相连接,第二待测件224与第一待测件222连接。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待测件222位于轨枕240的外部,第二待测件 224设置在轨枕240的上方。
具体地,第一待测件222位于远离轨枕240的一侧,即轨枕240的外部。第二待测件224为靠近轨枕240一侧,与轨枕240连接,并且第二待测件224 设置在轨枕240上方,轨枕240位于第二待测件224的下方。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试验系统200还包括承压板260和承压梁280。承压板260安装在第一待测件222上,第一液压装置160作用在承压板260上;承压梁280的两端连接在两个第二待测件224之间,第二液压装置180作用在承压梁280上。
具体地,如图5所示,承压板260安装在第一待测件222上,通过承压板 260,使得位于第一待测件222上方的第一液压装置160在向下作用产生荷载时,荷载通过承压板260传递至第一待测件222上,避免第一液压装置160 直接作用在第一待测件222上,造成第一待测件222的损坏的同时,还能测量第一待测件222所承受的荷载。承压梁280安装在两个第二待测件224之间,使得第二液压装置180向下作用在承压梁280上,避免第二待测件224受压不均产生的局部破坏,通过承压梁280能够将荷载集中的传递至第二待测件224。
进一步地,两组第一液压装置160中,每组第一液压装置160的数量为三个。
进一步地,工况1试验加载:试验设有6个加载点,同时在两侧F型钢第一待测件222上沿F型钢长度方向1.2m范围内设置承压板260,通过第一液压装置160向承压板260施加垂直向下荷载,从而实现对两侧第一待测件222 施加25kN/m沿长度方向均布载荷的目的,并进行位移测量点布置,每次试验均需逐级测量各级荷载的位移。
进一步地,第一液压装置160远离支撑梁一端还设有支座,支座在第一液压装置160伸长时作用在承压板260上。
具体地,第二液压装置180远离支撑梁一侧还设有支座,支座在第二液压装置180伸长时作用在承压梁280上。
具体地,承压梁280安装在两个第二待测件224之间,避免第二待测件 224受压不均产生的局部破坏,通过承压梁280能够将荷载集中的传递至第二待测件224。
具体地,承压梁280可以通过支座连接在两个第二待测件224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液压装置180的数量为两个,通过两个第二液压装置180 同时对承压梁280施加试验荷载。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待测件224包括测试件本体2242和连接部 2244,连接部2244与测试件本体2242相连接,连接部2244还与轨枕240相连接;其中,承压梁280连接在测试件本体2242上。
具体地,第二待测件224包括测试件本体2242和连接部2244。通过连接部2244,使第二待测件224与轨枕240连接在一起,其中承压梁280连接在测试件本体2242上,避免承压梁280与连接部2244接触导致的试验结果不准确。
进一步地,连接部2244可以为高强螺栓,也可以其他连接部件。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7所示,工况2试验加载:试验共设2个加载点,承压梁280位于1.2m枕间距的中心位置。承压梁280两端作用在两个第二待测件224的测试件本体2242上,对测试件本体2242施加垂直向下的集中荷载,集中荷载为1.5倍额定荷载,测试件本体2242不应有永久变形。
具体地,相连两轨枕240中心线的距离为1.2米,其中承压梁280安装在中心线位置。如图6和图7所示,处于中心位置的承压板260的中心线与相连承压板260中心线距离为0.24米,靠近轨枕240一侧承压板260中心线距轨枕240中心线的距离为0.12米。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待测件222包括磁极件2222,磁极件2222设置在第一待测件222背离承压板260的一侧。
具体地,如图1所示,磁极件2222为第一待测件222的一部分,其中第一待测件222上设有承压板260,磁极件2222为第一待测件222背离承压板 260的一侧。
进一步地,第一液压装置160施加荷载后,磁极件2222向下产生位移,磁极件2222向下产生的位移应≤0.5mm,并未见裂纹,无永久变形,此时的第一待测件222满足要求。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位移检测装置为多个,多个位移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一待测件222和第二待测件224的不同位置,多个位移检测装置的部分位移检测装置设置在磁极件2222上。
具体地,位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待测件222和第二待测件224受压后产生的位移,根据承压板260和承压梁280的设置位置,设置相对应的位移测量点,将位移检测装置安装在位移测量点上。其中,将位移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一待测件222上方和磁极件2222上,用以检测第一液压装置160作用在第一待测件222后,第一待测件222受压产生的位移;将位移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二待测件224的上面和下面,用以检测第二液压装置180作用在第二待测件224 后,第二待测件224受压产生的位移。
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9所示。试验共设14个位移测量点,分别在试验区域轨枕240轴线位置的第一待测件222和第二待测件224处,测量垂向位移,其中1至6号测量点布置在导轨220的下面,其余测量点布置在导轨220的上面。
具体地,将测量点布置在轨道的上面还是下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测量点的数量、承压梁280和承压板260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轨道的连接尺寸和试验要求进行适应性调整。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试验系统200还包括控制系统、液压泵站、减压阀、压力表等。
具体地,试验系统200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试验装置100相连接,还与液压泵站、减压阀、压力表、电液伺服阀等相连接。
进一步地,通过系统压力和液压油缸缸径换算为试验所需施加载荷,根据不同工况来调定液压控制系统中减压阀的压力,从而确定给定液压油缸施加推力。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电液伺服阀接收到控制系统的指令,控制液压油缸施加推力,并在液压油缸上安装压力传感器,控制系统还能接收压力传感器反馈的压力,将百分表安装在试验轨上,通过控制系统与试验装置相连接,以控制试验进程。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装置包括: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用于支撑安装梁;
所述安装梁位于所述支撑座的上方;
第一液压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梁上,所述第一液压装置用于向第一待测件施加载荷;
第二液压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梁上,所述第二液压装置用于向第二待测件施加载荷;
位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待测件和所述第二待测件受压后产生的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液压装置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一液压装置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待测件的上方,两组所述第一液压装置沿所述安装梁的长度方向设置;
每组所述第一液压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液压装置,所述至少两个液压装置沿所述安装梁的宽度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液压装置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待测件的上方,所述第二液压装置设置在两组所述第一液压装置之间;
所述第二液压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液压装置,所述至少两个液压装置沿所述安装梁的长度方向设置。
4.一种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试验装置;
轨道,所述轨道包括导轨和轨枕,所述导轨为两组,两组所述导轨分别与所述轨枕的两端连接,所述两组导轨沿所述轨枕的宽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包括所述第一待测件和所述第二待测件;
所述第二待测件与所述轨枕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待测件与所述第一待测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待测件位于所述轨枕的外部,所述第二待测件设置在所述轨枕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系统还包括:
承压板,所述承压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待测件上,所述第一液压装置作用在所述承压板上;
承压梁,所述承压梁的两端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待测件之间,所述第二液压装置作用在所述承压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待测件包括:
测试件本体;
连接部,与所述测试件本体相连接,所述连接部还与所述轨枕相连接;
其中,所述承压梁连接在所述测试件本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测件包括:
磁极件,所述磁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待测件背离所述承压板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移检测装置为多个,所述多个位移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待测件和所述第二待测件的不同位置,所述多个位移检测装置的部分位移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磁极件上。
CN202022262207.XU 2020-10-13 2020-10-13 试验装置和试验系统 Active CN213274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62207.XU CN213274757U (zh) 2020-10-13 2020-10-13 试验装置和试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62207.XU CN213274757U (zh) 2020-10-13 2020-10-13 试验装置和试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74757U true CN213274757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48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62207.XU Active CN213274757U (zh) 2020-10-13 2020-10-13 试验装置和试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7475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0741A (zh) * 2021-06-04 2021-09-03 山东方圆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试验平台及试验方法
CN114485469A (zh) * 2022-01-28 2022-05-13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质量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117288411A (zh) * 2023-11-23 2023-12-26 沈阳欧施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轴挠度检测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0741A (zh) * 2021-06-04 2021-09-03 山东方圆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试验平台及试验方法
CN114485469A (zh) * 2022-01-28 2022-05-13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质量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117288411A (zh) * 2023-11-23 2023-12-26 沈阳欧施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轴挠度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17288411B (zh) * 2023-11-23 2024-02-09 沈阳欧施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轴挠度检测方法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274757U (zh) 试验装置和试验系统
US8516881B2 (en) Test method for bogies as well as test stand and assembly stand
CN106198258B (zh) 岩石抗剪断强度尺寸效应试验机
CN103575553B (zh) 车体强度试验牵引销加载装置
CN102564559B (zh) 一种用于检定轨道衡的液压动态校准装置
CN108225666B (zh) 一种用于平板式制动检验平台的检定装置
CN111076918B (zh) 组合板结构承载力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11978250U (zh) 铁路扣件高频动刚度测试试验机
CN106441952A (zh) 车体试验加载设备
CN211374350U (zh) 一种铁路轨道钢轨纵向拉压试验机
CN106289692B (zh) 可变梁长简支梁及连续梁自振特性测试平台
CN110987332A (zh) 一种铁路扣件高频动刚度测试试验机
CN203908796U (zh) 背装布置ng气瓶支架强度校验装置
CN116558954A (zh) 一种用于盾构管片双向加载装置
CN202693401U (zh) 钢制产品的试验台
CN211504520U (zh) 用于平板式制动检验平台的检定装置
CN105738205A (zh) 起重机主梁试验装置
CN212059370U (zh) 一种平板式制动检验平台检定装置
CN103592140B (zh) 高速动车组转向架参数测试台构架定位装置
CN203551296U (zh) 高速动车组转向架参数测试台构架定位装置
RU213973U1 (ru) Стенд для прочностных испытаний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х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CN203658077U (zh) 铁路货车转向架生产质量检测系统
CN215338933U (zh) 一种单悬浮架试验台
JP2627873B2 (ja) ダンプカー荷重試験機構の検査装置
CN109341837A (zh) 一种用于轨道称重单元检定的测力方法及便携式液压测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