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73421U - 一种炭素糊料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炭素糊料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73421U
CN213273421U CN202021913040.2U CN202021913040U CN213273421U CN 213273421 U CN213273421 U CN 213273421U CN 202021913040 U CN202021913040 U CN 202021913040U CN 213273421 U CN213273421 U CN 2132734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tank
cooling
tank
motor
carbon pas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1304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兵
王利敏
张伟琦
孙良盛
张�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bi Changcheng Carbon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bi Changcheng Carbon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bi Changcheng Carbon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bi Changcheng Carbon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1304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734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734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734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炭素糊料冷却装置,涉及炭素糊料冷却技术领域,为解决冷却罐中的炭素糊料过度冷却粘黏在壳体内壁上,从而在壳体壁上形成了厚厚的隔离层,进而影响物料的冷却且粘黏在壳体内壁上的物料清理困难的问题。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设置有两个,且支撑架与底座通过螺钉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冷却罐,且冷却罐与支撑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冷却罐的内部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冷却罐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螺纹孔并延伸至冷却罐的内部,所述冷却罐的下方设置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外部设置有下料阀。

Description

一种炭素糊料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炭素糊料冷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炭素糊料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基本上就是电极糊的别称,用于冶炼行业。比碳砖、石墨电极等便宜的碳素产品混合料,炭素糊料由固体料和黏结剂浙青在加热状态下混和而成,混和完毕的炭素糊料进入炭素糊料冷却机进行冷却,使炭素糊料的温度均匀下降至合适的工艺温度,并排出炭素糊料内的浙青烟气,然后进入成型工序。炭素糊料冷却装置是一种应用于碳素、化工行业的专用设备。
目前,在使用冷却装置对炭素糊料进行冷却处理时,炭素糊料由熔化的浙清和碳粉颗粒均匀加热混捏而成,粘性较大,在冷却罐中的炭素糊料过度冷却粘黏在壳体内壁上,从而在壳体壁上形成了厚厚的隔离层,进而影响物料的冷却且粘黏在壳体内壁上的物料清理困难,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炭素糊料冷却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炭素糊料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冷却罐中的炭素糊料过度冷却粘黏在壳体内壁上,从而在壳体壁上形成了厚厚的隔离层,进而影响物料的冷却且粘黏在壳体内壁上的物料清理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炭素糊料冷却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设置有两个,且支撑架与底座通过螺钉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冷却罐,且冷却罐与支撑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冷却罐的内部设置有刮板,且刮板与冷却罐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刮板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冷却罐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与冷却罐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螺纹孔并延伸至冷却罐的内部,且螺纹杆与刮板螺纹连接,所述冷却罐的下方设置有下料管,且下料管的一端延伸至冷却罐的内部,所述下料管的外部设置有下料阀。
优选的,所述刮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块,导向块设置有四个,且导向块与刮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导向块的一端延伸至冷却罐的内部,且导向块与冷却罐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与支撑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的一侧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一端贯穿冷却罐并延伸至冷却罐的内部,所述转轴的外部设置有搅拌叶,搅拌叶设置有若干个,且搅拌叶与转轴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罐的上方设置有罐盖,且罐盖与冷却罐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罐盖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可视窗,且可视窗与罐盖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可视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加料口和排气口,且加料口和排气口的一端均贯穿罐盖并延伸至冷却罐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罐盖的下方设置有风盘,且风盘与罐盖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上方设置有鼓风机,且鼓风机与支撑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鼓风机与风盘之间设置有导气管,且导气管的两端分别与鼓风机和风盘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罐的外部设置有集热板,且集热板与冷却罐的外壁贴合连接,所述集热板的内部设置有冷凝管道,且冷凝管道与集热板榫接,所述集热板的下方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泵体,且泵体和水箱均与底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泵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水管,且导水管的一端分别延伸至水箱和冷凝管道的内部,所述冷凝管道的外部设置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冷却罐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与冷却罐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水箱的外部设置有冷凝器,且冷凝器与水箱的外壁贴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实用新型装置通过第一电机和刮板的设置,在第一电机的作用下带动螺纹杆转动,由于螺纹杆与刮板螺纹连接,且刮板与冷却罐滑动连接,随着螺纹杆的转动即可带动刮板沿着冷却罐的内壁滑动,且刮板与冷却罐的内壁相贴合,即可将附着在冷却罐内壁上的炭素糊料刮除。解决了可以将粘附在冷却罐内壁上的炭素糊料刮除下来,便于后续清理的问题。
2.该实用新型装置通过鼓风机和风盘的设置,在鼓风机的作用下将空气抽取并注入到风盘中,在经风盘加压注入到冷却罐中,从而可以加快冷却罐上层的空气流动,可以将冷却罐内部的热量和烟气快速的疏导出去。解决了可以加快冷却罐上层空气流动,从而充分的释放糊料的过剩温度及烟气的问题。
3.该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冷凝器和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借助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下层炭素糊料温度,从而控制炭素糊料冷却程度,而冷凝器则能降低水箱内部的水体的温度,从而提高水体的吸热能力。解决了对水体进行降温,可以更快的将冷却罐的热量吸收,提高冷却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刮板与冷却罐的连接关系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罐盖俯视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架;3、冷却罐;4、下料管;5、下料阀;6、罐盖;7、可视窗;8、加料口;9、风盘;10、排气口;11、第一电机;12、螺纹杆;13、第二电机;14、鼓风机;15、导气管;16、刮板;17、转轴;18、搅拌叶;19、水箱;20、冷凝器;21、泵体;22、导水管;23、电磁阀;24、集热板;25、冷凝管道;26、螺纹孔;27、温度传感器;28、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炭素糊料冷却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架2,支撑架2设置有两个,且支撑架2与底座1通过螺钉连接,两个支撑架2之间设置有冷却罐3,且冷却罐3与支撑架2通过螺钉连接,冷却罐3的内部设置有刮板16,且刮板16与冷却罐3的内壁相贴合,刮板16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26,冷却罐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11,且第一电机11与冷却罐3通过螺钉连接,第一电机11输出端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杆12,且螺纹杆12与第一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螺纹杆12的一端贯穿螺纹孔26并延伸至冷却罐3的内部,且螺纹杆12与刮板16螺纹连接,冷却罐3的下方设置有下料管4,且下料管4的一端延伸至冷却罐3的内部,下料管4的外部设置有下料阀5,第一电机11带动螺纹杆12转动,由于螺纹杆12与刮板16螺纹连接,且刮板16与冷却罐3滑动连接并贴合,随着螺纹杆12的转动即可带动刮板16沿着冷却罐3的内壁滑动,从而将粘附在冷却罐3内壁上的炭素糊料刮除下来,便于后续对冷却罐3内壁清理。
进一步,刮板16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块28,导向块28设置有四个,且导向块28与刮板16通过螺钉连接,导向块28的一端延伸至冷却罐3的内部,且导向块28与冷却罐3滑动连接。通过导向块28可以对滑动的刮板16进行导向限位,从而提高了刮板16滑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支撑架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13,且第二电机13与支撑架2通过螺钉连接,第二电机13输出端的一侧设置有转轴17,且转轴17的一端贯穿冷却罐3并延伸至冷却罐3的内部,转轴17的外部设置有搅拌叶18,搅拌叶18设置有若干个,且搅拌叶18与转轴17通过螺钉连接。通过第二电机13带动转轴17和搅拌叶18转动,从而可以对冷却罐3内部的炭素糊料进行搅拌,使得炭素糊料冷却更加均匀彻底,提高了冷却效率。
进一步,冷却罐3的上方设置有罐盖6,且罐盖6与冷却罐3通过螺钉连接,罐盖6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可视窗7,且可视窗7与罐盖6设置为一体结构,可视窗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加料口8和排气口10,且加料口8和排气口10的一端均贯穿罐盖6并延伸至冷却罐3的内部。通过可视窗7可以观察冷却罐3内部炭素糊料冷却状态,而加料口8可以将炭素糊料加入,排气口10则能将过剩温度及烟气排出。
进一步,罐盖6的下方设置有风盘9,且风盘9与罐盖6通过螺钉连接,支撑架2的上方设置有鼓风机14,且鼓风机14与支撑架2通过螺钉连接,鼓风机14与风盘9之间设置有导气管15,且导气管15的两端分别与鼓风机14和风盘9密封连接。通过鼓风机14可以将空气抽取并注入到风盘9中,在经风盘9加压注入到冷却罐3的内部,加快冷却罐3上层空气流动,加快冷却罐3内部过剩温度及烟气疏导,提高了冷却效率。
进一步,冷却罐3的外部设置有集热板24,且集热板24与冷却罐3的外壁贴合连接,集热板24的内部设置有冷凝管道25,且冷凝管道25与集热板24榫接,集热板24的下方设置有水箱19,水箱19的一侧设置有泵体21,且泵体21和水箱19均与底座1通过螺钉连接,泵体21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水管22,且导水管22的一端分别延伸至水箱19和冷凝管道25的内部,冷凝管道25的外部设置有电磁阀23。通过集热板24可以将冷却罐3的热量吸收,而在泵体21的作用下可以将水体抽取并注入到冷凝管道25中,借助流动的水体可以将集热板24上的热量吸收转移,从而达到对冷却罐3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冷却罐3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7,且温度传感器27与冷却罐3通过螺钉连接,水箱19的外部设置有冷凝器20,且冷凝器20与水箱19的外壁贴合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27可以检测冷却罐3内炭素糊料下层温度,从而控制炭素糊料冷却状况,而冷凝器20则能对水箱19内的水体进行冷却,从而提高了水体的吸热能力。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炭素糊料通过加料口8加入到冷却罐3中,使用导气管15将鼓风机14与风盘9进行连接,开启鼓风机14,在鼓风机14的作用下抽取空气并注入到风盘9中,在经风盘9加压注入到冷却罐3中,从而加快冷却罐3上层空气流动,可以将冷却罐3内过剩的温度和烟气疏导出去;开启泵体21并打开电磁阀23,在泵体21的作用下可以将储存在水箱19中的水体抽取到冷凝管道25中,利用冷凝管道25内外温差,可以将集热板24上的热量吸收并经导水管22回流到水箱19中进行中和,开启冷凝器20对水箱19进行冷凝,从而降低水箱19内部水体的温度,增加水体的吸热能力,可以更快、更有效的将集热板24上的热量吸收,从而达到炭素糊料冷却想效果。开启第二电机13,在第二电机13的作用下带动转轴17和搅拌叶18转动,借助转动的搅拌叶18可以对冷却罐3内部的炭素糊料进行搅拌,从而使得炭素糊料散热更加均匀彻底,提高了炭素糊料冷却效率。冷却完成后打开下料阀5即可将炭素糊料从下料管4排泄出去,开启第一电机11带动螺纹杆12转动,由于螺纹杆12与刮板16螺纹连接,且刮板16与冷却罐3滑动连接并贴合,随着螺纹杆12的转动即可带动刮板16沿着冷却罐3的内壁滑动,从而将粘附在冷却罐3内壁上的炭素糊料刮除下来。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7)

1.一种炭素糊料冷却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架(2),支撑架(2)设置有两个,且支撑架(2)与底座(1)通过螺钉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架(2)之间设置有冷却罐(3),且冷却罐(3)与支撑架(2)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冷却罐(3)的内部设置有刮板(16),且刮板(16)与冷却罐(3)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刮板(16)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26),所述冷却罐(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11),且第一电机(11)与冷却罐(3)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1)输出端的一侧设置有螺纹杆(12),且螺纹杆(12)与第一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螺纹杆(12)的一端贯穿螺纹孔(26)并延伸至冷却罐(3)的内部,且螺纹杆(12)与刮板(16)螺纹连接,所述冷却罐(3)的下方设置有下料管(4),且下料管(4)的一端延伸至冷却罐(3)的内部,所述下料管(4)的外部设置有下料阀(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素糊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16)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块(28),导向块(28)设置有四个,且导向块(28)与刮板(16)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导向块(28)的一端延伸至冷却罐(3)的内部,且导向块(28)与冷却罐(3)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素糊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13),且第二电机(13)与支撑架(2)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3)输出端的一侧设置有转轴(17),且转轴(17)的一端贯穿冷却罐(3)并延伸至冷却罐(3)的内部,所述转轴(17)的外部设置有搅拌叶(18),搅拌叶(18)设置有若干个,且搅拌叶(18)与转轴(17)通过螺钉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素糊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罐(3)的上方设置有罐盖(6),且罐盖(6)与冷却罐(3)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罐盖(6)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可视窗(7),且可视窗(7)与罐盖(6)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可视窗(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加料口(8)和排气口(10),且加料口(8)和排气口(10)的一端均贯穿罐盖(6)并延伸至冷却罐(3)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炭素糊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盖(6)的下方设置有风盘(9),且风盘(9)与罐盖(6)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支撑架(2)的上方设置有鼓风机(14),且鼓风机(14)与支撑架(2)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鼓风机(14)与风盘(9)之间设置有导气管(15),且导气管(15)的两端分别与鼓风机(14)和风盘(9)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素糊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罐(3)的外部设置有集热板(24),且集热板(24)与冷却罐(3)的外壁贴合连接,所述集热板(24)的内部设置有冷凝管道(25),且冷凝管道(25)与集热板(24)榫接,所述集热板(24)的下方设置有水箱(19),所述水箱(19)的一侧设置有泵体(21),且泵体(21)和水箱(19)均与底座(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泵体(21)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水管(22),且导水管(22)的一端分别延伸至水箱(19)和冷凝管道(25)的内部,所述冷凝管道(25)的外部设置有电磁阀(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炭素糊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罐(3)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7),且温度传感器(27)与冷却罐(3)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水箱(19)的外部设置有冷凝器(20),且冷凝器(20)与水箱(19)的外壁贴合连接。
CN202021913040.2U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炭素糊料冷却装置 Active CN2132734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13040.2U CN213273421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炭素糊料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13040.2U CN213273421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炭素糊料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73421U true CN213273421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37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13040.2U Active CN213273421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炭素糊料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734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3762A (zh) * 2021-08-05 2021-11-09 合肥创科电子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控温功能的空调室外机及其控温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23762A (zh) * 2021-08-05 2021-11-09 合肥创科电子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控温功能的空调室外机及其控温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79943B (zh) 一种市政淤泥用干燥处理装置的工作方法
CN213273421U (zh) 一种炭素糊料冷却装置
CN108818889A (zh)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
CN108120247A (zh) 一种应用于中药材的快速烘干设备以及快速烘干的方法
CN211586865U (zh) 球磨机进料浓度调控装置
CN112611191A (zh) 一种多功能颗粒物干燥机构
CN218314493U (zh) 一种石墨品锯床用的粉尘收集装置
CN113103139B (zh) 一种石墨烯改性高效导热地源热泵管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7505262U (zh) 一种显示屏外壳生产用原料预热装置
CN116212686A (zh) 一种石墨负极材料加工用液相包覆装置
CN205607064U (zh) 滚筒刮板干燥机
CN210386926U (zh) 一种废弃物分类回收及其无害化处理装置
CN209300140U (zh) 一种黑茶加工的热风循环干燥箱渥堆设备
CN209052572U (zh) 污泥烘干箱
CN213895257U (zh) 一种用于纸张再加工过程中的酒精回收装置
CN208146240U (zh) 旋风分离器的出料装置
CN207126244U (zh) 一种多聚甲醛中稀甲醛的沉淀过滤分离装置
CN216230650U (zh) 一种用于abs树脂制备的挤出设备
CN220946136U (zh) 一种带有预热装置的搅拌制备装置
CN212598695U (zh) 一种再生砂生产用物料冷却装置
CN110917973A (zh) 一种螺旋式搅拌装置
CN218790311U (zh) 一种蜂蜜低温脱水装置
CN107467162A (zh) 一种速冻食品冷却池
CN218269743U (zh) 一种快速冷却定温装置
CN110567234A (zh) 一种有机固体废物干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