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64548U - 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64548U
CN213264548U CN202021638779.7U CN202021638779U CN213264548U CN 213264548 U CN213264548 U CN 213264548U CN 202021638779 U CN202021638779 U CN 202021638779U CN 213264548 U CN213264548 U CN 2132645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advancing
clamping
retreating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3877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季青
于港
韩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Dey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Dey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Dey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Dey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3877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645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645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645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它包括固定架、升降架、进退架、提升装置、进退驱动装置、旋转装置和夹紧装置;所述升降架沿纵向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进退架沿横向滑动连接在所述升降架上;所述提升装置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并与所述升降架相连,所述提升装置用于动作以驱动所述升降架沿纵向滑动;所述进退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升降架上并与所述进退架相连,所述进退驱动装置用于动作以驱动所述进退架沿横向滑动;所述夹紧装置连接在所述旋转装置上,所述夹紧装置用于动作以夹住或松开散热板。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将散热板取下,不需人工操作,能够提高散热板的下料效率,能够降低人工成本,有利于实现散热板的大批量自动化生产。

Description

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5G散热板是安装在5G基站中为5G基站散热的散热装置,在5G散热板生产线中,加工完成的散热板需要通过工人手工取下并放在特定位置,手工操作不仅效率低,而且人工成本高,不利于散热板的大批量自动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它能够自动将散热板取下,不需人工操作,能够提高散热板的下料效率,能够降低人工成本,有利于实现散热板的大批量自动化生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它包括固定架、升降架、进退架、提升装置、进退驱动装置、旋转装置和夹紧装置;其中,
所述升降架沿纵向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
所述进退架沿横向滑动连接在所述升降架上;
所述提升装置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并与所述升降架相连,所述提升装置用于动作以驱动所述升降架沿纵向滑动;
所述进退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升降架上并与所述进退架相连,所述进退驱动装置用于动作以驱动所述进退架沿横向滑动;
所述夹紧装置连接在所述旋转装置上,所述夹紧装置用于动作以夹住或松开散热板;
所述旋转装置连接在所述进退架上,所述旋转装置用于动作以带动所述夹紧装置上的散热板转动至水平摆放。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夹紧装置的具体方案,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指气缸和两块夹板,所述夹指气缸具有两个夹指;其中,
所述夹指气缸的缸体连接在所述旋转装置上;
所述夹板与所述夹指一一对应并连接在对应的夹指上。
进一步为了防止刮伤所述散热板,所述夹紧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夹板对应并安装在对应的夹板上以防止夹伤所述散热板的胶垫。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旋转装置的具体方案,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气缸和安装板;
其中,
所述旋转气缸的缸体连接在所述进退架上;
所述安装板连接在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轴上;
所述夹紧装置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提升装置和所述进退驱动装置的具体方案,
所述提升装置为提升气缸,所述提升气缸的缸体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提升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升降架相连;
和/或所述进退驱动装置为进退气缸,所述进退气缸的缸体连接在所述升降架上,所述进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进退架相连。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升降架的具体结构,所述升降架包括型材架、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在所述型材架的上端部,所述提升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
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在所述型材架的下端部,所述进退气缸的缸体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
进一步,所述升降架通过至少一个第一直线轴承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包括第一导柱和第一导套;其中,
所述第一导柱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
所述第一导套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并滑动套接在所述第一导柱上;
所述进退架通过至少一个第二直线轴承滑动连接在所述升降架上,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包括第二导柱和第二导套;其中,
所述第二导柱连接在所述进退架上;
所述第二导套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并滑动套接在所述第二导柱上。
进一步为了存放所述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还包括用于承接所述夹紧装置松开的散热板的滑道钣金;
所述滑道钣金倾斜设置以便承接和存放所述散热板。
进一步,所述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还包括机架和用于输送所述散热板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
旋转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主动链轮;
旋转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从动链轮;
连接在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上的链条;
多个连接在所述链条并用于夹持所述散热板的夹持机构;
与所述主动链轮相连并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链轮旋转的驱动机构。
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夹持机构的具体方案,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连接在所述链条上的底板;
两个连接在所述底板上并用于夹持所述散热板的夹块。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首先所述夹紧装置动作以夹住所述夹持机构中的散热板,然后所述提升装置驱动所述升降架向上滑动,进而带动被夹住的散热板向上移动从而将该散热板从所述夹持机构中拔出。然后所述旋转装置带动所述夹紧装置和所述散热板旋转以使所述散热板转动至水平摆放,然后所述进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进退架后退,以使所述散热板移动至所述滑道钣金上方,然后所述夹紧装置松开所述散热板,以使所述散热板落入所述滑道钣金中,实现了散热板的自动下料,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大大提高了下料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有利于实现散热板的大批量自动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的装配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装置和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它包括固定架1、升降架2、进退架3、提升装置100、进退驱动装置200、旋转装置300和夹紧装置400;其中,
所述升降架2沿纵向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1上;
所述进退架3沿横向滑动连接在所述升降架2上;
所述提升装置100安装在所述固定架1上并与所述升降架2相连,所述提升装置100用于动作以驱动所述升降架2沿纵向滑动;
所述进退驱动装置200安装在所述升降架2上并与所述进退架3相连,所述进退驱动装置200用于动作以驱动所述进退架3沿横向滑动;
所述夹紧装置400连接在所述旋转装置300上,所述夹紧装置400用于动作以夹住或松开散热板4;
所述旋转装置300连接在所述进退架3上,所述旋转装置300用于动作以带动所述夹紧装置400上的散热板4转动至水平摆放。具体的,首先所述夹紧装置400动作以夹住所述散热板4,然后所述提升装置100驱动所述升降架2向上滑动,进而带动被夹住的散热板4向上移动从而将该散热板4拔出。然后所述旋转装置300带动所述夹紧装置 400和所述散热板4旋转以使所述散热板4转动至水平摆放,然后所述进退驱动装置200 驱动所述进退架3后退,然后所述夹紧装置400松开所述散热板4,实现了散热板4的自动下料,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大大提高了下料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有利于实现散热板4的大批量自动生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为竖直方向,横向为水平方向。
如图1~4所示,所述夹紧装置400例如但不限于以下结构,它包括夹指气缸5和两块夹板6;其中,
所述夹指气缸5具有两个夹指7;
所述夹指气缸5的缸体连接在所述旋转装置300上;
所述夹板6与所述夹指7一一对应并连接在对应的夹指7上,以便所述夹指气缸5驱动两块所述夹板6相向运动以夹住所述散热板4。具体的,所述夹板6通过螺栓连接在对应的夹指7上;其中,所述夹指气缸5又称手指气缸或气动手指,其具体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赘述。
如图1~3所示,所述夹紧装置400还可以包括与所述夹板6对应并安装在对应的夹板6上以防止夹伤所述散热板4的胶垫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胶垫8可以通过螺栓锁紧连接在对应的夹板6上,所述胶垫8用于防止所述散热板4上出现夹痕和损伤。
如图1~4所示,所述旋转装置300例如但不限于以下结构,它包括旋转气缸9和安装板10;其中,
所述旋转气缸9的缸体连接在所述进退架3上;
所述安装板10连接在所述旋转气缸9的输出轴上;
所述夹紧装置400连接在所述安装板10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指气缸5的缸体连接在所述安装板10上,以便所述旋转气缸9驱动所述安装板10和所述夹指气缸5 旋转。具体的,所述旋转气缸9是利用压缩空气驱动输出轴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作往复回转运动的气动执行元件,所述旋转气缸9的具体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赘述。
如图1、2、4所示,所述提升装置100可以为提升气缸11,所述提升气缸11的缸体连接在所述固定架1上,所述提升气缸11的活塞杆与所述升降架2相连,以便所述提升气缸11驱动所述升降架2沿纵向滑动;
和/或所述进退驱动装置200可以为进退气缸12,所述进退气缸12的缸体连接在所述升降架2上,所述进退气缸12的活塞杆与所述进退架3相连,以便所述进退气缸12 驱动所述进退架3沿横向滑动。
如图1、2、4所示,所述升降架2例如但不限于以下结构,它包括型材架13、第一连接板14和第二连接板15;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板14连接在所述型材架13的上端部,所述提升气缸11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4相连;
所述第二连接板15连接在所述型材架13的下端部,所述进退气缸12的缸体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15上;具体的,所述型材架13由多根铝型材连接而成。
如图1、2、4所示,所述升降架2可以通过至少一个第一直线轴承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1上,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可以包括第一导柱16和第一导套17;其中,
所述第一导柱16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14上;
所述第一导套17连接在所述固定架1上并滑动套接在所述第一导柱16上;
所述进退架3可以通过至少一个第二直线轴承滑动连接在所述升降架2上,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可以包括第二导柱18和第二导套19;其中,
所述第二导柱18连接在所述进退架3上;
所述第二导套19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15上并滑动套接在所述第二导柱18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和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分别设有4个。
如图4所示,所述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承接所述夹紧装置400松开的散热板4的滑道钣金20;
所述滑道钣金20倾斜设置以便承接和存放所述散热板4。
如图4、5所示,所述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还可以包括机架和用于输送所述散热板4的输送装置500,所述输送装置500例如但不限于以下结构,它包括:
旋转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主动链轮;
旋转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从动链轮;
连接在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上的链条21;
多个连接在所述链条21并用于夹持所述散热板4的夹持机构;
与所述主动链轮相连并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链轮旋转的驱动机构,以便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主动链轮旋转,进而通过所述链条21带动所述夹持机构中的散热板4移动,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可以为电机。具体的,当所述进退气缸12伸出时,所述夹指气缸5驱动两块所述夹板6夹住所述输送装置500上的散热板4,然后所述提升气缸11 缩回并带动所述升降架2上升,进而将所述散热板4从所述夹持机构中拔出;当所述进退气缸12缩回时,所述散热板4被带动移动至所述滑道钣金20的上方。
如图4、5所示,所述夹持机构例如但不限于以下结构,它包括:
连接在所述链条21上的底板22;
两个连接在所述底板22上并用于夹持所述散热板4的夹块23;具体的,其中一个所述夹块23与所述散热板4的一端面相抵,另一个所述夹块23与所述散热板4的另一端面相抵以夹住所述散热板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所述夹紧装置400动作以夹住所述夹持机构中的散热板4,然后所述提升装置100驱动所述升降架2向上滑动,进而带动被夹住的散热板4向上移动从而将该散热板 4从所述夹持机构中拔出。然后所述旋转装置300带动所述夹紧装置400和所述散热板 4旋转以使所述散热板4转动至水平摆放,然后所述进退驱动装置200驱动所述进退架 3后退,以使所述散热板4移动至所述滑道钣金20上方,然后所述夹紧装置400松开所述散热板4,以使所述散热板4落入所述滑道钣金20中,实现了散热板4的自动下料,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大大提高了下料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有利于实现散热板4的大批量自动生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Claims (10)

1.一种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架(1)、升降架(2)、进退架(3)、提升装置(100)、进退驱动装置(200)、旋转装置(300)和夹紧装置(400);其中,
所述升降架(2)沿纵向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1)上;
所述进退架(3)沿横向滑动连接在所述升降架(2)上;
所述提升装置(100)安装在所述固定架(1)上并与所述升降架(2)相连,所述提升装置(100)用于动作以驱动所述升降架(2)沿纵向滑动;
所述进退驱动装置(200)安装在所述升降架(2)上并与所述进退架(3)相连,所述进退驱动装置(200)用于动作以驱动所述进退架(3)沿横向滑动;
所述夹紧装置(400)连接在所述旋转装置(300)上,所述夹紧装置(400)用于动作以夹住或松开散热板(4);
所述旋转装置(300)连接在所述进退架(3)上,所述旋转装置(300)用于动作以带动所述夹紧装置(400)上的散热板(4)转动至水平摆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400)包括夹指气缸(5)和两块夹板(6),所述夹指气缸(5)具有两个夹指(7);其中,
所述夹指气缸(5)的缸体连接在所述旋转装置(300)上;
所述夹板(6)与所述夹指(7)一一对应并连接在对应的夹指(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400)还包括与所述夹板(6)对应并安装在对应的夹板(6)上以防止夹伤所述散热板(4)的胶垫(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300)包括旋转气缸(9)和安装板(10);其中,
所述旋转气缸(9)的缸体连接在所述进退架(3)上;
所述安装板(10)连接在所述旋转气缸(9)的输出轴上;
所述夹紧装置(400)连接在所述安装板(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升装置(100)为提升气缸(11),所述提升气缸(11)的缸体连接在所述固定架(1)上,所述提升气缸(11)的活塞杆与所述升降架(2)相连;
和/或所述进退驱动装置(200)为进退气缸(12),所述进退气缸(12)的缸体连接在所述升降架(2)上,所述进退气缸(12)的活塞杆与所述进退架(3)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2)包括型材架(13)、第一连接板(14)和第二连接板(15);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板(14)连接在所述型材架(13)的上端部,所述提升气缸(11)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4)相连;
所述第二连接板(15)连接在所述型材架(13)的下端部,所述进退气缸(12)的缸体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15)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架(2)通过至少一个第一直线轴承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1)上,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包括第一导柱(16)和第一导套(17);其中,
所述第一导柱(16)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14)上;
所述第一导套(17)连接在所述固定架(1)上并滑动套接在所述第一导柱(16)上;
所述进退架(3)通过至少一个第二直线轴承滑动连接在所述升降架(2)上,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包括第二导柱(18)和第二导套(19);其中,
所述第二导柱(18)连接在所述进退架(3)上;
所述第二导套(19)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15)上并滑动套接在所述第二导柱(18)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于承接所述夹紧装置(400)松开的散热板(4)的滑道钣金(20);
所述滑道钣金(20)倾斜设置以便承接和存放所述散热板(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机架和用于输送所述散热板(4)的输送装置(500),所述输送装置(500)包括:
旋转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主动链轮;
旋转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从动链轮;
连接在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上的链条(21);
多个连接在所述链条(21)并用于夹持所述散热板(4)的夹持机构;
与所述主动链轮相连并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链轮旋转的驱动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连接在所述链条(21)上的底板(22);
两个连接在所述底板(22)上并用于夹持所述散热板(4)的夹块(23)。
CN202021638779.7U 2020-08-07 2020-08-07 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 Active CN2132645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38779.7U CN213264548U (zh) 2020-08-07 2020-08-07 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38779.7U CN213264548U (zh) 2020-08-07 2020-08-07 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64548U true CN213264548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70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38779.7U Active CN213264548U (zh) 2020-08-07 2020-08-07 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645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94628A (zh) 一种上下料双抓取机械手
CN210879638U (zh) 升降旋转型上下件机械手
CN213264548U (zh) 散热板用自动下料装置
CN212221659U (zh) 一种上下料双抓取机械手
CN213672432U (zh) 一种全自动激光切管机
CN111531152B (zh) 适应多尺寸模具取模合模的下料装置
CN211839645U (zh) 一种金属管或塑料管切断面恢复装置
CN219006109U (zh) 一种新型多轴机械手上下料设备
CN113953551B (zh) 一种全自动钻孔机
CN215546604U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芯体的水室自动组装设备
CN215546572U (zh) 一种具有螺丝机装配机械臂
CN114939605A (zh) 一种一出多型材生产线
CN114952797A (zh) 一种水泵电机轴加工转运机械手
CN113146226A (zh) 一种具有螺丝机装配机械臂
CN213728993U (zh) 动力电池壳成型设备用输送装置
CN216067463U (zh) 一种自动机械手上下料生产线
CN219008827U (zh) 一种可快速上下料的润滑油油桶搬运装置
CN217492349U (zh) 一种用于金属管冲压的液压机
CN220311337U (zh) 一种新型拉伸机用的上料装置
CN218619071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设备
CN217413107U (zh) 轴承及螺母组装机
CN218109146U (zh) 一种汽车油箱加油口的多重型面弯管折弯装置
CN220497657U (zh) 一种前轴锻件用夹持转动装置
CN216888963U (zh) 一种自动组装上下料机
CN220264956U (zh) 一种靶材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