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63965U -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63965U
CN213263965U CN202022242982.9U CN202022242982U CN213263965U CN 213263965 U CN213263965 U CN 213263965U CN 202022242982 U CN202022242982 U CN 202022242982U CN 213263965 U CN213263965 U CN 2132639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classification
rubbish
bucket
intelli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429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2429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639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639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639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包括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垃圾放置口、旋转分类识别传送装置、转动开合装置、垃圾桶放置分割板、垃圾放置桶、清理门和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采用旋转识别推动的方式,对垃圾进行分类存放,解决了垃圾放置位置错误而导致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的问题,实现了对垃圾自动分类收集存放的技术效果,有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效果差,且自身结构复杂,维护较为不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是指不需要或者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化炉焚化,但两者均会制造环境保护的问题,而终止过度消费可进一步减轻堆填区饱和程度,堆填区中的垃圾处理不但会污染地下水和发出臭味,而且很多城市可供堆填的面积已越来越少,焚化则无可避免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生物体。在对垃圾的处理过程中,无法很好的对垃圾进行分类识别,容易出现由于垃圾放置位置错误而导致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成本的同时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采用旋转识别推动的方式,对垃圾进行分类存放,解决了垃圾放置位置错误而导致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的问题,实现了对垃圾自动分类收集存放的技术效果,有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效果差,且自身结构复杂,维护较为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包括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垃圾放置口、旋转分类识别传送装置、转动开合装置、垃圾桶放置分割板、垃圾放置桶、清理门和控制装置,所述垃圾放置口设于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上端侧壁上,所述垃圾桶放置分割板设于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内,所述垃圾放置桶设于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内,所述旋转分类识别传送装置设于垃圾桶放置分割板上端中心处,所述转动开合装置设于垃圾放置桶内,所述清理门设于垃圾放置桶外侧壁上,所述控制装置设于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内侧上壁上,所述旋转分类识别传送装置和转动开合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通信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分类识别传送装置包括分类旋转推杆、识别件和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设于垃圾桶放置分割板上壁中心处,所述分类旋转推杆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识别件设于旋转推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开合装置包括转动开合门、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驱动电机、主动转轴和支撑连接架,所述转动开合门转动设于垃圾放置桶上端,所述主动转轴转动设于垃圾放置桶内侧壁上,所述主动齿轮套接设于主动转轴上,所述驱动电机垃圾放置桶内侧壁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转轴相连,所述支撑连接架设于转动开合门内侧壁上,所述支撑连接架呈U字形设置,所述从动齿轮设于支撑连接架上,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开合装置设有四组。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放置桶包括厨余垃圾放置桶、可回收垃圾放置桶、其他垃圾放置桶和有害垃圾放置桶,所述厨余垃圾放置桶、可回收垃圾放置桶、其他垃圾放置桶和有害垃圾放置桶分别设于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内,所述厨余垃圾放置桶、可回收垃圾放置桶、其他垃圾放置桶和有害垃圾放置桶通过垃圾桶放置分割板呈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清理门包括厨余垃圾清理门、可回收垃圾清理门、其他垃圾清理门和有害垃圾清理门,所述厨余垃圾清理门设于厨余垃圾放置桶外侧壁上,所述可回收垃圾清理门设于可回收垃圾放置桶外侧壁上,所述其他垃圾清理门设于其他垃圾放置桶外侧壁上,所述有害垃圾清理门设于有害垃圾放置桶外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供电电池、网关和控制按键,所述控制器、供电电池和网关分别设于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内壁上,所述控制器和网关分别与供电电池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网关通信相连,所述控制按键设于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上壁上,所述控制按键与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上壁上设有信息追踪贴放置盒,所述信息追踪贴放置盒中设有信息追踪贴。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按键包括厨余按键、可回收按键、其他垃圾按键和有害垃圾按键,所述厨余按键、可回收按键、其他垃圾按键和有害垃圾按键分别设于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外侧上壁上。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采用旋转识别推动的方式,对垃圾进行分类存放,解决了垃圾放置位置错误而导致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的问题,实现了对垃圾自动分类收集存放的技术效果,有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效果差,且自身结构复杂,维护较为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的后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的剖视图。
其中,1、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2、垃圾放置口,3、旋转分类识别传送装置,4、转动开合装置,5、垃圾桶放置分割板,6、垃圾放置桶,7、清理门,8、控制装置,9、分类旋转推杆,10、识别件,11、旋转电机,12、转动开合门,13、主动齿轮,14、从动齿轮,15、驱动电机,16、主动转轴,17、支撑连接架,18、厨余垃圾放置桶,19、可回收垃圾放置桶,20、其他垃圾放置桶,21、有害垃圾放置桶,22、厨余垃圾清理门,23、可回收垃圾清理门,24、其他垃圾清理门,25、有害垃圾清理门,26、控制器,27、供电电池,28、网关,29、控制按键,30、信息追踪贴放置盒,31、信息追踪贴,32、厨余按键33、可回收按键,34、其他垃圾按键,35、有害垃圾按键。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包括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1、垃圾放置口2、旋转分类识别传送装置3、转动开合装置4、垃圾桶放置分割板5、垃圾放置桶6、清理门7和控制装置8,所述垃圾放置口2设于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1上端侧壁上,所述垃圾桶放置分割板5设于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1内,所述垃圾放置桶6设于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1内,所述旋转分类识别传送装置3设于垃圾桶放置分割板5上端中心处,所述转动开合装置4设于垃圾放置桶6内,所述清理门7设于垃圾放置桶6外侧壁上,所述控制装置8设于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1内侧上壁上,所述旋转分类识别传送装置3和转动开合装置4分别与控制装置8通信相连。
所述旋转分类识别传送装置3包括分类旋转推杆9、识别件10和旋转电机11,所述旋转电机11设于垃圾桶放置分割板5上壁中心处,所述分类旋转推杆9与旋转电机11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识别件10设于旋转推杆上。
所述转动开合装置4包括转动开合门12、主动齿轮13、从动齿轮14、驱动电机15、主动转轴16和支撑连接架17,所述转动开合门12转动设于垃圾放置桶6上端,所述主动转轴16转动设于垃圾放置桶6内侧壁上,所述主动齿轮13套接设于主动转轴16上,所述驱动电机15垃圾放置桶6内侧壁上,所述驱动电机15的输出端与主动转轴16相连,所述支撑连接架17设于转动开合门12内侧壁上,所述支撑连接架17呈U字形设置,所述从动齿轮14设于支撑连接架17上,所述从动齿轮14与主动齿轮13啮合相连。
所述转动开合装置4设有四组。
所述垃圾放置桶6包括厨余垃圾放置桶18、可回收垃圾放置桶19、其他垃圾放置桶20和有害垃圾放置桶21,所述厨余垃圾放置桶18、可回收垃圾放置桶19、其他垃圾放置桶20和有害垃圾放置桶21分别设于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1内,所述厨余垃圾放置桶18、可回收垃圾放置桶19、其他垃圾放置桶20和有害垃圾放置桶21通过垃圾桶放置分割板5呈间隔设置。
所述清理门7包括厨余垃圾清理门22、可回收垃圾清理门23、其他垃圾清理门24和有害垃圾清理门25,所述厨余垃圾清理门22设于厨余垃圾放置桶18外侧壁上,所述可回收垃圾清理门23设于可回收垃圾放置桶19外侧壁上,所述其他垃圾清理门24设于其他垃圾放置桶20外侧壁上,所述有害垃圾清理门25设于有害垃圾放置桶21外侧壁上。
所述控制装置8包括控制器26、供电电池27、网关28和控制按键29,所述控制器26、供电电池27和网关28分别设于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1内壁上,所述控制器26和网关28分别与供电电池27电连接,所述控制器26与网关28通信相连,所述控制按键29设于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1上壁上,所述控制按键29与控制器26相连。
所述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1上壁上设有信息追踪贴放置盒30,所述信息追踪贴放置盒30中设有信息追踪贴31。
所述控制按键29包括厨余按键32、可回收按键33、其他垃圾按键34和有害垃圾按键35,所述厨余按键32、可回收按键33、其他垃圾按键34和有害垃圾按键35分别设于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1外侧上壁上。
具体使用时,用户从信息追踪贴放置盒30中取出信息追踪贴31并填写自身相关信息并粘贴在待扔掉的垃圾袋上,也可使用专用的印制有二维码、条形码、数字码等的垃圾袋进行装置垃圾,其中二维码、条形码、数字码等中含有垃圾者的信息,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条形码、数字码等对垃圾者的信息进行追溯,鉴别垃圾分类的对错和执行情况,将垃圾通过垃圾放置口2放入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1中,根据垃圾的类型按下相应的控制按键29,识别件10对垃圾进行识别,并将识别数据传输至控制器26,经控制器26处理后,控制旋转电机11转动,旋转电机11转动带动分类旋转推杆9转动,从而将垃圾推至相应的垃圾放置桶6上方,此时控制器26控制驱动电机15转动,驱动电机15转动带动主动转轴16转动,主动转轴16转动带动主动齿轮13转动,主动齿轮13转动带动从动齿轮14转动,从动齿轮14转动带动支撑连接架17转动,支撑连接架17转动带动转动开合门12转动,从而使转动开合门12上的垃圾落入垃圾放置桶6中,当需要对垃圾放置桶6中的垃圾进行清理时,打开清理门7即可对垃圾放置桶6中的垃圾进行清理,当发现有垃圾没有分类进行放置时,即可根据信息追踪贴31上的信息进行用户追踪,以上便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工作流程,下次使用时重复此步骤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垃圾放置口、旋转分类识别传送装置、转动开合装置、垃圾桶放置分割板、垃圾放置桶、清理门和控制装置,所述垃圾放置口设于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上端侧壁上,所述垃圾桶放置分割板设于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内,所述垃圾放置桶设于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内,所述旋转分类识别传送装置设于垃圾桶放置分割板上端中心处,所述转动开合装置设于垃圾放置桶内,所述清理门设于垃圾放置桶外侧壁上,所述控制装置设于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内侧上壁上,所述旋转分类识别传送装置和转动开合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通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分类识别传送装置包括分类旋转推杆、识别件和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设于垃圾桶放置分割板上壁中心处,所述分类旋转推杆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识别件设于旋转推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开合装置包括转动开合门、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驱动电机、主动转轴和支撑连接架,所述转动开合门转动设于垃圾放置桶上端,所述主动转轴转动设于垃圾放置桶内侧壁上,所述主动齿轮套接设于主动转轴上,所述驱动电机垃圾放置桶内侧壁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转轴相连,所述支撑连接架设于转动开合门内侧壁上,所述支撑连接架呈U字形设置,所述从动齿轮设于支撑连接架上,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开合装置设有四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放置桶包括厨余垃圾放置桶、可回收垃圾放置桶、其他垃圾放置桶和有害垃圾放置桶,所述厨余垃圾放置桶、可回收垃圾放置桶、其他垃圾放置桶和有害垃圾放置桶分别设于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内,所述厨余垃圾放置桶、可回收垃圾放置桶、其他垃圾放置桶和有害垃圾放置桶通过垃圾桶放置分割板呈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门包括厨余垃圾清理门、可回收垃圾清理门、其他垃圾清理门和有害垃圾清理门,所述厨余垃圾清理门设于厨余垃圾放置桶外侧壁上,所述可回收垃圾清理门设于可回收垃圾放置桶外侧壁上,所述其他垃圾清理门设于其他垃圾放置桶外侧壁上,所述有害垃圾清理门设于有害垃圾放置桶外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供电电池、网关和控制按键,所述控制器、供电电池和网关分别设于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内壁上,所述控制器和网关分别与供电电池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网关通信相连,所述控制按键设于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上壁上,所述控制按键与控制器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上壁上设有信息追踪贴放置盒,所述信息追踪贴放置盒中设有信息追踪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键包括厨余按键、可回收按键、其他垃圾按键和有害垃圾按键,所述厨余按键、可回收按键、其他垃圾按键和有害垃圾按键分别设于智能垃圾分类放置壳外侧上壁上。
CN202022242982.9U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 Active CN2132639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42982.9U CN213263965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42982.9U CN213263965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63965U true CN213263965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48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42982.9U Active CN213263965U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6396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82679A (zh) * 2021-09-07 2021-11-23 南华大学 可智能分类的垃圾桶
CN113895812A (zh) * 2021-09-27 2022-01-07 三江学院 一种可学习型垃圾分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82679A (zh) * 2021-09-07 2021-11-23 南华大学 可智能分类的垃圾桶
CN113682679B (zh) * 2021-09-07 2023-10-20 南华大学 可智能分类的垃圾桶
CN113895812A (zh) * 2021-09-27 2022-01-07 三江学院 一种可学习型垃圾分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263965U (zh)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识别系统
CN111703762A (zh) 一种智能多功用自动分类垃圾箱
CN202295991U (zh) 智能化垃圾分类桶
CN111703766A (zh) 一种垃圾自动分类资源回收环保设备
CN107600787A (zh) 一种机械手旋转式投放垃圾的智能垃圾桶的工作方法
CN209465459U (zh) 一种市政垃圾自动压缩打包机
CN210913844U (zh) 一种四类垃圾人工智能分类垃圾桶
CN210794473U (zh) 小区智能垃圾收集系统
CN107499762A (zh) 一种机械手投放垃圾的智能垃圾桶
CN210126821U (zh) 一种可自动回收垃圾袋的垃圾箱
CN212922919U (zh)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垃圾桶
CN210437814U (zh) 一种智能识别分类回收垃圾桶
CN210557071U (zh) 一种垃圾自动分类回收箱
CN111689095A (zh) 一种塑料垃圾袋破袋回收装置
CN206255481U (zh)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装置
CN110451129A (zh) 一种智能垃圾箱及其使用方法
CN206665413U (zh) 一种垃圾桶
CN112030842A (zh) 一种高效的节能环保道路垃圾清理车
CN217674689U (zh) 一种新型垃圾站
CN212502132U (zh) 一种垃圾自动分类资源回收环保设备
CN212739252U (zh) 一种民用垃圾分类处理装置
CN205782972U (zh) 一种垃圾站投料环保装置
CN210311876U (zh) 一种多分类自动分类垃圾桶
CN212291439U (zh) 一种塑料垃圾袋破袋回收装置
CN212686490U (zh) 一种市政环保用垃圾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