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61996U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61996U
CN213261996U CN202021778260.9U CN202021778260U CN213261996U CN 213261996 U CN213261996 U CN 213261996U CN 202021778260 U CN202021778260 U CN 202021778260U CN 213261996 U CN213261996 U CN 2132619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body
charging
new energy
charges
energy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7826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军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iaoma Trave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李军祥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李军祥 filed Critical 李军祥
Priority to CN20202177826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619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619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619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具体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包括充电柜本体和安装板,所述充电柜本体的内部设有工作箱,所述充电柜本体内腔的一侧显示器,所述充电柜本体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充电柜本体内腔的底面设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充电柜本体内腔的底面设有底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散热风扇和进风孔,可以将外面空气吹进来,通过设置冷却箱、水泵和冷凝管,可以利用冷凝管中的冷却液充分与气体接触,为气体降温,从而使冷气对工作箱进行降温散热处理,避免工作箱热量难以散失,发生损坏,严重时容易引起火灾。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可随之带来的却是能源的巨大消耗,很多能源已经宣布告急,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的需求,人们逐渐采用新能源来作为汽车的动力,新能源主要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如今的社会,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电动汽车不仅价格经济实惠,而且只需充电就可行驶,一般在各个路段就有供汽车充电的充电桩。
但是充电桩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如:充电桩内部工作时,会消耗大量的热量,缺少散热降温装置,影响充电桩的工作效率,导致充电桩的寿命减少,增加经济损失,充电桩安装麻烦,步骤复杂,拆卸时,也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拆卸。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可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通过设置散热风扇和进风孔,可以将外面空气吹进来,通过设置冷却箱、水泵和冷凝管,可以利用冷凝管中的冷却液充分与气体接触,为气体降温,从而使冷气对工作箱进行降温散热处理,避免工作箱热量难以散失,发生损坏,严重时容易引起火灾,通过设置回流管,可以使液体回到冷却箱中,达到循环利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充电柜本体和安装板,所述充电柜本体的内部设有工作箱,所述充电柜本体内腔的一侧显示器,所述充电柜本体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充电柜本体内腔的底面设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充电柜本体内腔的底面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侧固定套接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的一端连通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一端连通有回流管。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箱的内部填充有冷却液,所述第一水管的一端与水泵的一侧固定套接,所述冷凝管的形状为螺旋状。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柜本体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柜本体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显示屏,所述充电柜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充电柜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充电线。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枪,所述充电枪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对称分布。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柜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环,所述卡环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卡环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外壁活动套接有螺帽。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栓的外壁与安装板的内壁活动套接,所述安装板的顶面开设有第一卡环槽,所述充电柜本体的一侧靠近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卡环槽,所述第一卡环槽与第二卡环槽相互卡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柜本体内腔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滤尘网,所述充电柜本体的一侧靠近滤尘网处开设有进风孔,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散热风扇和进风孔,可以将外面空气吹进来,通过设置冷却箱、水泵和冷凝管,可以利用冷凝管中的冷却液充分与气体接触,为气体降温,从而使冷气对工作箱进行降温散热处理,避免工作箱热量难以散失,发生损坏,严重时容易引起火灾,通过设置回流管,可以使液体回到冷却箱中,达到循环利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卡环槽与第二卡环槽,可以将充电柜本体固定在安装板上,通过设置卡环、螺栓和螺帽,可以进一步固定,安装简易,拆卸步骤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柜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管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柜本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卡环槽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柜本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充电柜本体;2、安装板;3、工作箱;4、显示器;5、微型电机;6、散热风扇;7、冷却箱;8、第一水管;9、底座;10、水泵;11、第二水管;12、冷凝管;13、回流管;14、显示屏;15、控制面板;16、充电线;17、充电枪;18、卡环;19、螺栓;20、螺帽;21、第一卡环槽;22、第二卡环槽;23、滤尘网;24、进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5所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充电柜本体1和安装板2,充电柜本体1的内部设有工作箱3,充电柜本体1内腔的一侧显示器4,充电柜本体1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5,微型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6,充电柜本体1内腔的底面设有冷却箱7,冷却箱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8,充电柜本体1内腔的底面设有底座9,底座9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水泵10,水泵10的一侧固定套接有第二水管11,第二水管11的一端连通有冷凝管12,冷凝管12的一端连通有回流管13,冷却箱7的内部填充有冷却液,第一水管8的一端与水泵10的一侧固定套接,冷凝管12的形状为螺旋状,充电柜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充电柜本体1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显示屏14,充电柜本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15,充电柜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充电线16,充电线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枪17,充电枪17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对称分布,充电柜本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环18,卡环18的数量为若干个,卡环1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栓19,螺栓19的外壁活动套接有螺帽20,螺栓19的外壁与安装板2的内壁活动套接,安装板2的顶面开设有第一卡环槽21,充电柜本体1的一侧靠近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卡环槽22,第一卡环槽21与第二卡环槽22相互卡接。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散热风扇6和进风孔24,可以将外面空气吹进来,通过设置冷却箱7、水泵10和冷凝管12,可以利用冷凝管12中的冷却液充分与气体接触,为气体降温,从而使冷气对工作箱3进行降温散热处理,避免工作箱3热量难以散失,发生损坏,严重时容易引起火灾,通过设置回流管13,可以使液体回到冷却箱7中,达到循环利用。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2,充电柜本体1内腔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滤尘网23,充电柜本体1的一侧靠近滤尘网23处开设有进风孔24,水泵10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1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滤尘网23,可以防止风吹进来时,夹杂着灰尘进去,对工作箱3供电产生干扰,影响工作箱3的工作效率。
其中,微型电机的型号为YL,品牌为玉豹,水泵10的型号为自吸式,品牌为粤禾,散热风扇6的型号为玄冰400,品牌为九州风神。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第一步,首先操作人员检查将各个装置按其顺序进行组装;
第二步,操作人员在地面上固定安装好安装板2,将充电柜本体1放置在安装板2上,使第一卡环槽21与第二卡环槽22相互卡接,并利用螺栓19和螺帽20将充电柜本体1固定在安装板2上,利用控制面板15启动水泵10和微型电机5,水泵10将冷却箱7中的冷却液通过第一水管8和第二水管11输送进冷凝管12中,使冷凝管12充分与吹进的风接触,通过将气体冷却后,冷气再对工作箱3进行冷却散热处理,滤尘网23可以防止风吹进来时,夹杂着灰尘进去,影响工作箱3的工作效率,当需要搬运充电柜本体1时,只需对螺栓19、螺帽20、第一卡环槽21和第二卡环槽22进行拆卸,拆卸步骤简单;
第三步,最后操作人员正常关闭该装置,接着操作人员检查该装置各个组件之间的固定性是否正常,然后更换和维修掉该装置内部的老化和磨损较严重的零件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充电柜本体(1)和安装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柜本体(1)的内部设有工作箱(3),所述充电柜本体(1)内腔的一侧显示器(4),所述充电柜本体(1)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微型电机(5),所述微型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6),所述充电柜本体(1)内腔的底面设有冷却箱(7),所述冷却箱(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8),所述充电柜本体(1)内腔的底面设有底座(9),所述底座(9)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的一侧固定套接有第二水管(11),所述第二水管(11)的一端连通有冷凝管(12),所述冷凝管(12)的一端连通有回流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7)的内部填充有冷却液,所述第一水管(8)的一端与水泵(10)的一侧固定套接,所述冷凝管(12)的形状为螺旋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柜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柜本体(1)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显示屏(14),所述充电柜本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15),所述充电柜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充电线(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枪(17),所述充电枪(17)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柜本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环(18),所述卡环(18)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卡环(1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栓(19),所述螺栓(19)的外壁活动套接有螺帽(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19)的外壁与安装板(2)的内壁活动套接,所述安装板(2)的顶面开设有第一卡环槽(21),所述充电柜本体(1)的一侧靠近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卡环槽(22),所述第一卡环槽(21)与第二卡环槽(22)相互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柜本体(1)内腔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滤尘网(23),所述充电柜本体(1)的一侧靠近滤尘网(23)处开设有进风孔(24),所述水泵(10)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1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CN202021778260.9U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Active CN2132619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8260.9U CN213261996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8260.9U CN213261996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61996U true CN213261996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76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78260.9U Active CN213261996U (zh) 2020-08-24 2020-08-24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619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5264A (zh) * 2021-10-14 2022-01-07 美达电器(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散热直流充电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5264A (zh) * 2021-10-14 2022-01-07 美达电器(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液冷散热直流充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04482U (zh) 一种安全散热的中频电源柜
CN21326199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CN108565732A (zh) 一种利用清洁型能源散热的箱式变电站
CN213462828U (zh) 一种发热电柜的冷却装置
CN105841252A (zh) 一种便携式空调
CN206058095U (zh) 一种计算机降温装置
CN211321135U (zh) 一种轨道车辆发电机结构
CN210379945U (zh) 一种综合配电柜的散热装置
CN209208518U (zh)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
CN206932518U (zh) 一种充电桩散热保护机柜
CN21107556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11765028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用的散热结构
CN213367211U (zh) 一种具有远程终端控制功能的配电柜
CN203928191U (zh) 空调室外机及采用该空调室外机的空调器
CN210490207U (zh) 一种自动温控风冷低压配电柜
CN204425826U (zh) 动力箱
CN210478428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新能源充电装置
CN208439099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散热结构
CN207035581U (zh) 一种ks车型用集成贮液器的过冷式冷凝器总成
CN209041060U (zh) 一种气体压缩机的冷却装置
CN220947611U (zh) 一种具有均匀散热功能的充电桩
CN205641467U (zh) 安装架及贯流风轮组件
CN214038152U (zh) 一种建筑高效节能型智慧照明装置
CN209874621U (zh) 一种隐蔽式节能机房
CN219687085U (zh) 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30

Address after: 224000 south side of 11th floor, North building, innovation building, big data Industrial Park, Xindu street, Chengnan New Area,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Xiaoma Trave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72000 No.37 Pozi, Nanchao village, Chuankou Township, Lingbao City, Sanmenxia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 Junxia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