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59024U - 一种治具摆正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具摆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59024U
CN213259024U CN202021287547.1U CN202021287547U CN213259024U CN 213259024 U CN213259024 U CN 213259024U CN 202021287547 U CN202021287547 U CN 202021287547U CN 213259024 U CN213259024 U CN 2132590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
base
moving plate
fixing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8754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万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aojingxi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Gaojingxi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Gaojingxi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Gaojingxi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8754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590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590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590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治具摆正装置,包括:底座、钻孔治具装置、电动伸缩杆和置物板,所述底座两侧对称固定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有钻孔治具装置,所述底座顶部位于两电动伸缩杆之间设有置物板,所述底座内部设有便于提供动能的驱动机构,所述底座内部位于驱动机构上端设有便于对模具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且驱动机构与夹持机构为传动连接,此种治具摆正装置,在驱动机构和夹持机构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对物件两侧的稳定夹持,在挤压机构和钻孔治具装置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对物件正位和精确的钻孔,相对于现有技术避免了物件的移动,且使工作效果更加优良。

Description

一种治具摆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具摆正装置。
背景技术
治具是现在工厂加工常见的辅助设备,例如要在一弧形电器产品上要上两颗螺丝,作业人员左手拿住产品,右手拿电批,这样操作短时间还可以,时间一长会造成员工过度疲劳,效率及品质都会下降,这时制程工程师就要考虑制作一个治具来辅助作业。
现有的钻孔治具在进行工作时,很容易造成物件的移动,造成钻孔残次品生产率提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治具摆正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稳定夹持模具且通过挤压正位的治具摆正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治具摆正装置包括:底座、钻孔治具装置、电动伸缩杆和置物板,所述底座两侧对称固定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有钻孔治具装置,所述底座顶部位于两电动伸缩杆之间设有置物板,所述底座内部设有便于提供动能的驱动机构,所述底座内部位于驱动机构上端设有便于对模具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且驱动机构与夹持机构为传动连接,所述底座顶部位于置物板底部设有便于挤压正位模具的挤压机构。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移动板、第一夹板、第二移动板、第二夹板、第一连板、第二固定套、第二连板、齿轮、第一固定套和齿条,所述底座内部设由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且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之间设有齿轮,所述第一移动板一侧固定有第一固定套,且第一固定套内部固定有第一连板,所述第二移动板远离第一固定套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固定套,且第二固定套内部固定有第二连板,所述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靠近齿轮的一侧均固定有齿条,且齿条与齿轮为啮合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靠近置物板一侧顶部分别固定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板远离第一固定套的一侧固定有第一限位框,且第一限位框与第二连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板远离第二固定套的一侧固定有第二限位框,且第二限位框与第一连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靠近置物板一侧均固定有摩擦片。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第一滑动柱、第二滑动柱、滑动杆和封装层,所述封装层固定在底座内位于夹持机构的齿轮底部,且封装层顶部与齿轮转动连接,所述封装层内部固定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输出端穿出封装层固定有第一滑动柱,所述底座内部对应第一滑动柱位置设有第二滑动柱,所述第一滑动柱和第二滑动柱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杆,且滑动杆两端与底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柱顶部与第一移动板固定连接,且第二滑动柱顶部与第二移动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内置板、橡胶垫、挤压板、通孔和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对称固定在底座顶部位于置物板两侧,且连接架顶部滑动连接有内置板,所述两内置板顶部固定有挤压板,且挤压板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挤压板底部固定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连接架中部对应夹持机构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开设有缺口,且通孔与钻孔治具装置相对应。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治具摆正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治具摆正装置:使用装置前,先将物件放置在置物板上,随后通过调节内置板高度使挤压板与物件钻孔面贴合,使其保持正位,随后开启电动推杆,电动推杆推动第一滑动柱在滑动杆上移动,从而带动第一移动板的移动,由于传动的作用,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之下,第一移动板带动第一连板上的齿条与齿轮啮合,由于从动关系,使第二移动板在第二连板上齿条的作用下,使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做聚拢和分离的运动,实现物件的夹持,通过钻孔治具装置输出端直接穿过通孔对物件进行钻孔工作,此种治具摆正装置,在驱动机构和夹持机构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对物件两侧的稳定夹持,在挤压机构和钻孔治具装置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对物件正位和精确的钻孔,相对于现有技术避免了物件的移动,且使工作效果更加优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机构与夹持机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挤压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挤压机构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2、钻孔治具装置;3、电动伸缩杆;4、夹持机构; 41、第一移动板;411、第一限位框;42、第一夹板;43、第二移动板;431、第二限位框;44、第二夹板;441、摩擦片;45、第一连板;46、第二固定套; 47、第二连板;48、齿轮;49、第一固定套;410、齿条;5、挤压机构;51、内置板;52、橡胶垫;53、挤压板;54、通孔;55、连接架;6、置物板;7、驱动机构;71、电动推杆;72、第一滑动柱;73、第二滑动柱;74、滑动杆; 75、封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机构与夹持机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挤压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挤压机构连接示意图。治具摆正装置包括:底座1、钻孔治具装置2、电动伸缩杆3和置物板6。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底座1两侧对称固定有电动伸缩杆3,且电动伸缩杆3远离底座1的一端固定有钻孔治具装置2,所述底座1顶部位于两电动伸缩杆3之间设有置物板6,其中钻孔治具装置2为现有技术,与现有的自动钻孔机工作原理相同,六轴联动控制系统,独特的程序随时更新功能,程序自主研发,拥有通孔54、外盲孔、多孔、高低孔等常用钻孔程序,也可按客户要求编写程序,驱动系统采用德国原装进口的高精度数控马达,配合多档位等角度恒力矩细分驱动器,精度更高,运行更平顺,电路控制采用世界领先科技带自我保护功能的进口模块式固态继电器,搭配原装进口的世界级元器件,使机器性能更加稳定。
参考图1所示,所述底座1内部设有便于提供动能的驱动机构7,所述底座1内部位于驱动机构7上端设有便于对模具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4,且驱动机构7与夹持机构4为传动连接,所述底座1顶部位于置物板6底部设有便于挤压正位模具的挤压机构5,在驱动机构7和夹持机构4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对物件两侧的稳定夹持,在挤压机构5和钻孔治具装置2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对物件正位和精确的钻孔。
参考图2和图3所示,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第一移动板41、第一夹板42、第二移动板43、第二夹板44、第一连板45、第二固定套46、第二连板47、齿轮48、第一固定套49和齿条410,所述底座1内部设由第一移动板41和第二移动板43,且第一移动板41和第二移动板43之间设有齿轮48,所述第一移动板41一侧固定有第一固定套49,且第一固定套49内部固定有第一连板 45,所述第二移动板43远离第一固定套49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固定套46,且第二固定套46内部固定有第二连板47,所述第一连板45和第二连板47靠近齿轮48的一侧均固定有齿条410,且齿条410与齿轮48为啮合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板41和第二移动板43靠近置物板6一侧顶部分别固定有第一夹板42 和第二夹板44,在驱动机构7的带动之下,第一移动板41带动第一连板45 上的齿条410与齿轮48啮合,由于从动关系,使第二移动板43在第二连板 47上齿条410的作用下,使第一移动板41和第二移动板43做聚拢和分离的运动,实现物件的夹持。
参考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移动板41远离第一固定套49的一侧固定有第一限位框411,且第一限位框411与第二连板47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板43远离第二固定套46的一侧固定有第二限位框431,且第二限位框431 与第一连板4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板42和第二夹板44靠近置物板6一侧均固定有摩擦片441,在第一限位框411和第二限位框431的作用下,使第一连板45和第二连板47移动更加稳定,从而使第一夹板42和第二夹板44对物件的夹持更加稳定。
参考图2所示,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电动推杆71、第一滑动柱72、第二滑动柱73、滑动杆74和封装层75,所述封装层75固定在底座1内位于夹持机构4的齿轮48底部,且封装层75顶部与齿轮48转动连接,所述封装层75 内部固定有电动推杆71,且电动推杆71输出端穿出封装层75固定有第一滑动柱72,所述底座1内部对应第一滑动柱72位置设有第二滑动柱73,所述第一滑动柱72和第二滑动柱73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杆74,且滑动杆74两端与底座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柱72顶部与第一移动板41固定连接,且第二滑动柱73顶部与第二移动板43固定连接,电动推杆71推动第一滑动柱72 在滑动杆74上移动,从而带动第一移动板41的移动,由于传动的作用,使第二滑动柱73同时做向第一滑动柱72的聚拢和分离的运动。
参考图4和图5所示,所述挤压机构5包括内置板51、橡胶垫52、挤压板53、通孔54和连接架55,所述连接架55对称固定在底座1顶部位于置物板6两侧,且连接架55顶部滑动连接有内置板51,所述两内置板51顶部固定有挤压板53,且挤压板53中部开设有通孔54,所述挤压板53底部固定有橡胶垫52,使用装置前,先将物件放置在置物板6上,随后通过调节内置板 51高度使挤压板53与物件钻孔面贴合,使其保持正位。
参考图1所示,所述连接架55中部对应夹持机构4的第一夹板42和第二夹板44开设有缺口,且通孔54与钻孔治具装置2相对应,在进行钻孔时,钻孔治具装置2输出端直接穿过通孔54对物件进行钻孔工作。
工作原理:使用装置前,先将物件放置在置物板6上,随后通过调节内置板51高度使挤压板53与物件钻孔面贴合,使其保持正位,随后开启电动推杆 71,电动推杆71推动第一滑动柱72在滑动杆74上移动,从而带动第一移动板41的移动,由于传动的作用,在驱动机构7的带动之下,第一移动板41 带动第一连板45上的齿条410与齿轮48啮合,由于从动关系,使第二移动板 43在第二连板47上齿条410的作用下,使第一移动板41和第二移动板43做聚拢和分离的运动,实现物件的夹持,通过钻孔治具装置2输出端直接穿过通孔54对物件进行钻孔工作,此种治具摆正装置,在驱动机构7和夹持机构4 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对物件两侧的稳定夹持,在挤压机构5和钻孔治具装置 2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对物件正位和精确的钻孔,相对于现有技术避免了物件的移动,且使工作效果更加优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治具摆正装置,包括:底座(1)、钻孔治具装置(2)、电动伸缩杆(3)和置物板(6),所述底座(1)两侧对称固定有电动伸缩杆(3),且电动伸缩杆(3)远离底座(1)的一端固定有钻孔治具装置(2),所述底座(1)顶部位于两电动伸缩杆(3)之间设有置物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设有便于提供动能的驱动机构(7),所述底座(1)内部位于驱动机构(7)上端设有便于对模具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4),且驱动机构(7)与夹持机构(4)为传动连接,所述底座(1)顶部位于置物板(6)底部设有便于挤压正位模具的挤压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具摆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第一移动板(41)、第一夹板(42)、第二移动板(43)、第二夹板(44)、第一连板(45)、第二固定套(46)、第二连板(47)、齿轮(48)、第一固定套(49)和齿条(410),所述底座(1)内部设由第一移动板(41)和第二移动板(43),且第一移动板(41)和第二移动板(43)之间设有齿轮(48),所述第一移动板(41)一侧固定有第一固定套(49),且第一固定套(49)内部固定有第一连板(45),所述第二移动板(43)远离第一固定套(49)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固定套(46),且第二固定套(46)内部固定有第二连板(47),所述第一连板(45)和第二连板(47)靠近齿轮(48)的一侧均固定有齿条(410),且齿条(410)与齿轮(48)为啮合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板(41)和第二移动板(43)靠近置物板(6)一侧顶部分别固定有第一夹板(42)和第二夹板(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具摆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板(41)远离第一固定套(49)的一侧固定有第一限位框(411),且第一限位框(411)与第二连板(47)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板(43)远离第二固定套(46)的一侧固定有第二限位框(431),且第二限位框(431)与第一连板(4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板(42)和第二夹板(44)靠近置物板(6)一侧均固定有摩擦片(4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具摆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电动推杆(71)、第一滑动柱(72)、第二滑动柱(73)、滑动杆(74)和封装层(75),所述封装层(75)固定在底座(1)内位于夹持机构(4)的齿轮(48)底部,且封装层(75)顶部与齿轮(48)转动连接,所述封装层(75)内部固定有电动推杆(71),且电动推杆(71)输出端穿出封装层(75)固定有第一滑动柱(72),所述底座(1)内部对应第一滑动柱(72)位置设有第二滑动柱(73),所述第一滑动柱(72)和第二滑动柱(73)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杆(74),且滑动杆(74)两端与底座(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柱(72)顶部与第一移动板(41)固定连接,且第二滑动柱(73)顶部与第二移动板(4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具摆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5)包括内置板(51)、橡胶垫(52)、挤压板(53)、通孔(54)和连接架(55),所述连接架(55)对称固定在底座(1)顶部位于置物板(6)两侧,且连接架(55)顶部滑动连接有内置板(51),两内置板(51)顶部固定有挤压板(53),且挤压板(53)中部开设有通孔(54),所述挤压板(53)底部固定有橡胶垫(5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具摆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55)中部对应夹持机构(4)的第一夹板(42)和第二夹板(44)开设有缺口,且通孔(54)与钻孔治具装置(2)相对应。
CN202021287547.1U 2020-07-05 2020-07-05 一种治具摆正装置 Active CN2132590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87547.1U CN213259024U (zh) 2020-07-05 2020-07-05 一种治具摆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87547.1U CN213259024U (zh) 2020-07-05 2020-07-05 一种治具摆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59024U true CN213259024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58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87547.1U Active CN213259024U (zh) 2020-07-05 2020-07-05 一种治具摆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590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90301B (zh) 一种变速箱前进挡离合器活塞压机
CN213259024U (zh) 一种治具摆正装置
CN109013836B (zh) 数控转塔冲床
CN107135459B (zh) 用于音圈理线的自动理线机构
CN209868508U (zh) 一种模具组装用便于移动模具的工作台
CN216178484U (zh) 一种机床用板材固定装置
CN212761301U (zh) 一种机床零部件半成品钻孔装置
CN216542910U (zh) 一种精密部件加工装置
CN219233761U (zh) 一种冲床用工件自动固定装置
CN216746142U (zh) 一种复合型编码器生产用工装
CN215999397U (zh) 一种机械自动化装配设备
CN213857815U (zh) 一种可拆卸手焊治具
CN220128516U (zh) 一种模具加工夹具
CN219882431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模板固定器
CN215786028U (zh) 一种高精度五金模具
CN211347374U (zh) 一种汽车离合器蝶形弹簧阻尼性能校准装置
CN219444257U (zh) 一种高精密金属结构件cnc加工夹具
CN220112062U (zh) 一种高精密锻件冲压设备
CN220516968U (zh) 一种注塑件钻孔装置
CN218699697U (zh) 一种多轴木工排钻机床
CN220613122U (zh) 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夹具
CN219444287U (zh) 一种便捷锁紧机构
CN210648048U (zh) 一种方便固定的五金配件加工用模具
CN218856709U (zh) 一种双边夹持定位装置
CN220783131U (zh) 一种可折叠旋转多功能机械抓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