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54361U - 导热油恒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导热油恒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54361U
CN213254361U CN202021674760.8U CN202021674760U CN213254361U CN 213254361 U CN213254361 U CN 213254361U CN 202021674760 U CN202021674760 U CN 202021674760U CN 213254361 U CN213254361 U CN 2132543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ipeline
temperature
constant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7476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洪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henbao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henbao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henbao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henbao Composite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7476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543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543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543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导热油恒温装置,所述导热油恒温装置包括:恒温油箱,所述恒温油箱设有温度传感器;供油管道,所述供油管道与所述恒温油箱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设有第一阀门;回油管道,所述回油管道与所述恒温油箱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管道设有第二阀门;和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具有进油口和回油口,所述进油口与所述恒温油箱之间通过第三管道连通,所述第三管道设有第三阀门,所述回油口与所述恒温油箱之间通过第四管道连通,所述第四管道设有第四阀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实现温度监测、调节导热油流量、保持导热油恒温、提高产品质量以及避免设备损坏的导热油恒温装置。

Description

导热油恒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脂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热油恒温装置。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是常用的化工合成设备,在物料合成反应的过程中,需要对反应釜内部的物料进行取样以判断物料是否符合要求。
现有技术中,通过导热油加热的方式为反应釜中的产品进行加热。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不同产品的加热需求不同,对于高温产品而言,要求快速升温以提高加热效率,而对于低温产品而言,要求升温缓慢并温度可控,即需要控制导热油温度,避免升温过快影响产品质量或者造成设备损坏,而目前采用导热油加热的方式无法实现温度监测,也没办法使导热油的温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热油恒温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实现温度监测、调节导热油流量、保持导热油恒温、提高产品质量以及避免设备损坏的导热油恒温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导热油恒温装置,用于生产低温树脂,所述导热油恒温装置包括:
恒温油箱,所述恒温油箱设有温度传感器;
供油管道,所述供油管道与所述恒温油箱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设有第一阀门;
回油管道,所述回油管道与所述恒温油箱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管道设有第二阀门;和
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具有进油口和回油口,所述进油口与所述恒温油箱之间通过第三管道连通,所述第三管道设有第三阀门,所述回油口与所述恒温油箱之间通过第四管道连通,所述第四管道设有第四阀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恒温油箱还设有压力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电偶传感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恒温油箱的外壁设有保温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100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管道、所述第四管道和所述反应釜各设有多个,所述第三管道、所述第四管道和所述反应釜为一一对应连接关系,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恒温油箱连通,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油口连通,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恒温油箱连通,所述第四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油口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管道设有油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应釜具有导热油盘管,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回油口设于所述导热油盘管,所述导热油盘管沿所述反应釜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进油口临近所述反应釜的底部设置,所述回油口临近所述反应釜的顶部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恒温油箱靠近底部的位置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恒温油箱靠近顶部的位置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恒温油箱的底部设有排污阀。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括恒温油箱、供油管道、回油管道和反应釜,恒温油箱设有温度传感器,供油管道与恒温油箱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通,第一管道设有第一阀门;回油管道与恒温油箱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通,第二管道设有第二阀门;反应釜具有进油口和回油口,进油口与恒温油箱之间通过第三管道连通,第三管道设有第三阀门,回油口与恒温油箱之间通过第四管道连通,第四管道设有第四阀门,由于采用了在反应釜和供油管道、反应釜和回油管道之间增加恒温油箱以及在恒温油箱设有温度传感器的技术手段,恒温油箱对导热油起到保温作用,使导热油的温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温度传感器对恒温油箱的温度进行实施监控,以保证进入反应釜的导热油温度符合要求,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导热油加热的方式无法实现温度监测,也没办法使导热油的温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温度监测、调节导热油流量、保持导热油恒温、提高产品质量以及避免设备损坏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热油恒温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导热油恒温装置100;恒温油箱10;温度传感器11;压力表12;排污阀13;供油管道20;回油管道30;反应釜40;第一管道50;第一阀门51;第二管道 60;第二阀门61;第三管道70;第三阀门71;油泵72;第四管道80;第四阀门8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导热油恒温装置100,该导热油恒温装置100用于生产低温树脂,通过导热油的方式对反应釜10内部的产品进行加热。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导热油恒温装置100用于生产低温树脂,如图1所示,导热油恒温装置100包括恒温油箱10、供油管道2020、回油管道和反应釜40,其中,恒温油箱10设有温度传感器11;供油管道2020与恒温油箱10之间通过第一管道50连通,第一管道50设有第一阀门51;回油管道与恒温油箱10之间通过第二管道60连通,第二管道60设有第二阀门61;反应釜40具有进油口和回油口,进油口与恒温油箱10之间通过第三管道70 连通,第三管道70设有第三阀门71,回油口与恒温油箱10之间通过第四管道80连通,第四管道80设有第四阀门81。
可以理解地,恒温油箱10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在生产之前,根据加热需求对恒温油箱10进行温度设定,使恒温油箱10里的导热油加热至设定温度,在生产过程中,导热油通过第一管道50、第二管道60、第三管道70和第四管道80进行循环,使恒温油箱10里的导热油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导热油从供油管道2020通过第一管道50进入恒温油箱10内部,再通过第二管道 60回到回流管道,温度传感器11用于检测恒温油箱10内部的导热油温度,恒温油箱10通过第三管道70将导热油输送至反应釜40,对反应釜40内部的原料进行加热,并通过第四管道80重新回到恒温油箱10中。恒温油箱10加热使导热油升温,导热油进入反应釜40进行加热并重新流回恒温油箱10后存在一定的热量损失,即从反应釜40回到恒温油箱10的导热油温度较低,恒温油箱10通过自身的升温、原料加热以及循环管路的热量损失,使恒温油箱10内部的导热油保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此外,还可以通过气动流量阀,气动流量阀与温度传感器11电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11反馈的温度控制流入反应釜40的导热油的流量,在本实施例中,即第三阀门71为气动流量阀。通过控制第三阀门71的流量,即控制流回恒温油箱10的温度较低的导热油的流量,使恒温油箱10保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括恒温油箱10、供油管道2020、回油管道和反应釜40,恒温油箱10设有温度传感器11,供油管道2020与恒温油箱10之间通过第一管道50连通,第一管道50设有第一阀门51;回油管道与恒温油箱 10之间通过第二管道60连通,第二管道60设有第二阀门61;反应釜40具有进油口和回油口,进油口与恒温油箱10之间通过第三管道70连通,第三管道70设有第三阀门71,回油口与恒温油箱10之间通过第四管道80连通,第四管道80设有第四阀门81,由于采用了在反应釜40和供油管道2020、反应釜40和回油管道之间增加恒温油箱10以及在恒温油箱10设有温度传感器 11的技术手段,恒温油箱10对导热油起到保温作用,使导热油的温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温度传感器11对恒温油箱10的温度进行实施监控,以保证进入反应釜40的导热油温度符合要求,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导热油加热的方式无法实现温度监测,也没办法使导热油的温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温度监测、调节导热油流量、保持导热油恒温、提高产品质量以及避免设备损坏的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恒温油箱10还设有压力表12,用于检测恒温油箱10的内部压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11为热电偶传感器。热电偶具有性能稳定、测温范围大、信号可以远距离传输等特点,将热电偶传感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传感器11,可以提高检测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恒温油箱10的外壁设有保温层。保温层减少恒温油箱10自身的散热,使其保持一定温度,在本实施例中,该保温层可以为珍珠棉和铝,将珍珠棉覆盖于恒温油箱10的外表面,在珍珠棉的外侧面再设有铝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保温层的厚度为10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三管道70、第四管道80和反应釜40各设有多个,第三管道70、第四管道80和反应釜40为一一对应连接关系,第三管道70的一端与恒温油箱10连通,第三管道70的另一端与进油口连通,第四管道80的一端与恒温油箱10连通,第四管道80的另一端与回油口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恒温油箱10的容量的2立方米,可以通过一个恒温油箱 10实现多个反应釜40的加热,各个反应釜40独立设置,互不影响,同时实现多个反应釜40加热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为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三管道70设有油泵72。油泵 72用于将恒温油箱10的导热油输送至反应釜40。油泵72的功率为3KW。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反应釜40具有导热油盘管,进油口和回油口设于导热油盘管,导热油盘管沿反应釜40的高度方向设置,进油口临近反应釜40的底部设置,回油口临近反应釜40的顶部设置。本实施例中,导热油盘管沿着反应釜40的釜体,在高度方向上螺旋上升,使反应釜 40内部的原材料可以均匀受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管道50与恒温油箱10靠近底部的位置连通,第二管道60与恒温油箱10靠近顶部的位置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恒温油箱10的底部设有排污阀 1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导热油恒温装置,用于生产低温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恒温装置包括:
恒温油箱,所述恒温油箱设有温度传感器;
供油管道,所述供油管道与所述恒温油箱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设有第一阀门;
回油管道,所述回油管道与所述恒温油箱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管道设有第二阀门;和
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具有进油口和回油口,所述进油口与所述恒温油箱之间通过第三管道连通,所述第三管道设有第三阀门,所述回油口与所述恒温油箱之间通过第四管道连通,所述第四管道设有第四阀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油箱还设有压力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电偶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油箱的外壁设有保温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热油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10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所述第四管道和所述反应釜各设有多个,所述第三管道、所述第四管道和所述反应釜为一一对应连接关系,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恒温油箱连通,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油口连通,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恒温油箱连通,所述第四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油口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设有油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具有导热油盘管,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回油口设于所述导热油盘管,所述导热油盘管沿所述反应釜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进油口临近所述反应釜的底部设置,所述回油口临近所述反应釜的顶部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恒温油箱靠近底部的位置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恒温油箱靠近顶部的位置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油箱的底部设有排污阀。
CN202021674760.8U 2020-08-12 2020-08-12 导热油恒温装置 Active CN2132543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74760.8U CN213254361U (zh) 2020-08-12 2020-08-12 导热油恒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74760.8U CN213254361U (zh) 2020-08-12 2020-08-12 导热油恒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54361U true CN213254361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73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74760.8U Active CN213254361U (zh) 2020-08-12 2020-08-12 导热油恒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543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58277U (zh) 一种多功能反应釜温控装置
CN213488345U (zh) 供液装置
CN213254361U (zh) 导热油恒温装置
CN205517843U (zh) 一种具有复合换热底板的恒温槽
CN208894194U (zh) 一种反应釜蒸汽加热装置
CN215028880U (zh) 一种加热反应釜
CN110512272A (zh) 一种晶体生长炉
CN205007950U (zh) 提高氯乙烯聚合釜温度控制精度的装置
CN107961754A (zh) 乳液聚合中试实验系统
CN204503048U (zh) 新型搪瓷反应釜
CN211378937U (zh) 一种控温、自动浇水蔬菜培养箱
CN210832527U (zh) 双胆热水器
CN215196929U (zh) 一种泰诺福韦制备系统
CN202570133U (zh) 智能化反应锅温度控制装置
CN211074369U (zh) 一种油冷式模温机
CN207204094U (zh) 一种自动加入辅料的节能反应釜
CN217963318U (zh) 一种用于热敏涂布液储存的保温系统
CN201333401Y (zh) 反应釜
CN211074370U (zh) 一种单组水式模温机
CN208130854U (zh) 一种气液预热混合器
CN219511028U (zh) 一种导热回油系统
CN110292899A (zh) 高温微波反应釜联用装置及反应方法
CN215983210U (zh)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CN214406470U (zh) 一种热水系统
CN209470277U (zh) 一种具有多层保温空气能热泵取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