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42870U - 端子保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端子保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42870U
CN213242870U CN202021869835.8U CN202021869835U CN213242870U CN 213242870 U CN213242870 U CN 213242870U CN 202021869835 U CN202021869835 U CN 202021869835U CN 213242870 U CN213242870 U CN 2132428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ductive
protection structure
terminal protection
conductiv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698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志坚
李学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nke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c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c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c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6983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428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42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428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连接器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端子保护结构包括:导电端子;导电端子的一端具有凹腔,凹腔内填充有绝缘件,绝缘件的一端凸设在凹腔边缘的外侧。导电端子的端部具有凹腔,凹腔内设置有绝缘件,使得导电端子在插接过程中撞击到其他部件(特别是用户的手)时能够避免导电端子对外放电并造成危害。

Description

端子保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连接器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端子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生活中,新能源汽车(比如电动车)中需要用到各样的连接器(连接器:用于导通/断开电路以供电流传递)。连接器内的导电端子进行插接过程中很容易相互磕碰,造成导电端子带外部物体进行电击/漏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保护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导电端子进行插接过程中很容易相互磕碰造成造成导电端子带外部物体进行电击/漏电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端子保护结构包括: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的一端具有凹腔,所述凹腔内填充有绝缘件,所述绝缘件的一端凸设在所述凹腔边缘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件为注塑形成的一体件。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件为橡胶制成的一体件。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端子呈杆状。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端子的横截面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凹腔的内壁上开设有装配孔,所述绝缘件上设置有卡设在所述装配孔内的凸起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导电端子上的导电套筒。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套筒的外周面向导电套筒的轴线方向凹陷形成凹陷部。
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的内壁上开设有沿所述导电套筒延伸方向延伸的条型槽。
进一步地,所述条型槽的数量为多条,多条所述条型槽绕所述导电套筒的周向方向布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子保护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子保护结构,导电端子的端部具有凹腔,凹腔内设置有绝缘件,使得导电端子在插接过程中撞击到其他部件(特别是用户的手)时能够避免导电端子对外放电并造成危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电端子和导电套筒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电端子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绝缘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电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导电端子;11-凹腔;111-装配孔;2-绝缘件;21-凸起部;3-导电套筒; 31-凹陷部;32-条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子保护结构进行说明。端子保护结构包括:导电端子1;导电端子1的一端具有凹腔11,凹腔11内填充有绝缘件2,绝缘件2的一端凸设在凹腔11边缘的外侧。
如此,导电端子1的端部具有凹腔11,凹腔11内设置有绝缘件2,使得导电端子1在插接过程中撞击到其他部件(特别是用户的手)时能够避免导电端子1对外放电并造成危害。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端子1为铜端子制成的一体件。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子保护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绝缘件2为注塑形成的一体件。如此,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件2能够将导电端子1在插接过程中能够隔开导电端子1。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子保护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绝缘件2为橡胶制成的一体件。如此,容易制作。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子保护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导电端子1呈杆状。如此,杆状的导电端子1容易当作公端子/母端子进行插接。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子保护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导电端子1的横截面为圆形。如此,横截面为圆形导电端子 1便于安装和生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子保护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凹腔11的内壁上开设有装配孔111,绝缘件2上设置有卡设在装配孔111内的凸起部21。如此,绝缘件2通过凸起部21卡设在凹腔11内壁上的装配孔111内以更加牢固地固定在凹腔11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子保护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套设在导电端子1上的导电套筒3。如此,导电套筒3 套设在导电套筒3上能与导电端子1进行导电连接,另外,导电套筒3也能够保护导电端子1或导电端子1与绝缘件2的连接处。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端子1为铜材料制成。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套筒3为铜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子保护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导电套筒3的外周面向导电套筒3的轴线方向凹陷形成凹陷部31。如此,导电套筒3弧形侧面凹陷使得导电套筒3与导电端子1之间更容易导电接触,另外,导电套筒3具有更好的收缩弹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子保护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凹陷部31的内壁上开设有沿导电套筒3延伸方向延伸的条型槽32。如此,条型槽32内能够释放导电套筒3与导电端子1接触时产生的形变。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子保护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条型槽32的数量为多条,多条条型槽32绕导电套筒3的周向方向布设。如此,多条沿导电套筒3周向方向布设的多各条型槽32能够在导电套筒3的不同位置释放导电套筒3与导电端子1接触时产生的形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端子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的一端具有凹腔,所述凹腔内填充有绝缘件,所述绝缘件的一端凸设在所述凹腔边缘的外侧;所述凹腔的内壁上开设有装配孔,所述绝缘件上设置有卡设在所述装配孔内的凸起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为注塑形成的一体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为橡胶制成的一体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呈杆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横截面为圆形。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端子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导电端子上的导电套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子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套筒的外周面向导电套筒的轴线方向凹陷形成凹陷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子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的内壁上开设有沿所述导电套筒延伸方向延伸的条型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子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型槽的数量为多条,多条所述条型槽绕所述导电套筒的周向方向布设。
CN202021869835.8U 2020-08-31 2020-08-31 端子保护结构 Active CN2132428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69835.8U CN213242870U (zh) 2020-08-31 2020-08-31 端子保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69835.8U CN213242870U (zh) 2020-08-31 2020-08-31 端子保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42870U true CN213242870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903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69835.8U Active CN213242870U (zh) 2020-08-31 2020-08-31 端子保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428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92059A (zh)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结构
CN203850558U (zh)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结构
CN109378613B (zh) 插头连接器
US11322877B2 (en)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CN205355339U (zh) 正反插usb插座
US20050227523A1 (en) Jack having switch
US20010019911A1 (en) Connecting terminal
CN213242870U (zh) 端子保护结构
CN218215769U (zh) 电连接端子及电连接装置
CN109565127B (zh) 一种电插接装置及电动汽车
CN212412271U (zh) 稳定型type-c 2.0公头连接器
CN212485694U (zh) 带侦测功能的Type-C连接器
US7887375B1 (en) Audio jack having improved contact
CN212303991U (zh) 母端子
CN21009241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多触点连接器
CN210272770U (zh) 一种电源连接器
CN110600905A (zh) 电连接器
CN205212079U (zh) 可正反插的电连接器
CN220692351U (zh) 改进的插入式6pin连接器
CN216312093U (zh) Type-C端子组及电连接器
CN218769922U (zh) 电池仓结构以及车辆遥控钥匙
CN213184687U (zh) 一体式导电座
CN214673218U (zh) 一种磁性接地连接器
CN210837530U (zh) 电路导通机构
CN110323600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1316 workshop A1, A2 and A3, No. 9, Weisi Road, Zengjiang street, Zengcheng,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unke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316 workshop A1, A2 and A3, No. 9, Weisi Road, Zengjiang street, Zengcheng,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ANC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