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31785U - 一种垃圾渗滤液气态膜脱氨的预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渗滤液气态膜脱氨的预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31785U
CN213231785U CN202020798403.6U CN202020798403U CN213231785U CN 213231785 U CN213231785 U CN 213231785U CN 202020798403 U CN202020798403 U CN 202020798403U CN 213231785 U CN213231785 U CN 2132317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deamination
landfill leachate
gaseous
sedimentation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9840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平
王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Shangshan Qi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Shangshan Qi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Shangshan Qi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Shangshan Qi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9840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317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31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317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气态膜脱氨的预处理一体化装置,一体化装置内包括预曝气池、加药反应池、沉淀池和产水池,本实用新型对气态脱氨膜的进水进行一定的预处理,采用混凝沉淀处理技术,能有效去除污水中部分COD、SS、重金属离子。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满足气态膜脱氨的进水条件,并且减少气态脱氨膜需要的碱的投加,从而减少运行费用,又能保证气态脱氨膜的高效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渗滤液气态膜脱氨的预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垃圾焚烧场渗滤液,以及餐厨垃圾沼液等高氨氮废水,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气态膜脱氨的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作为一种高氨氮,高COD,低C/N比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水质及其复杂,特别是中国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在前几十年没有进行垃圾分类,由于垃圾成分的复杂性,从而产生的渗滤液的水质极为复杂。而填埋场渗滤液又分为填埋初期、中期与后期。在2008年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出台后,整体采用预处理+MBR+膜的主体工艺,主体工艺采用MBR膜生物反应系统作为脱氮的主要工艺,但是到了现在,国内的填埋场多数到了填埋场的中后期,氨氮浓度都在不断的升高,而BOD不断降低,C/N比越来越低,从而使用MBR需要的碳源越来越高,以至于到了近百元每吨的碳源的投加,从而需要在MBR之前进行氨氮得去除,保证MBR需要的相对合适的C/N比,满足进入脱氨膜的进水要求。
为了在MBR之前对氨氮进行去除,气态脱氨膜作为一种先进的氨氮去除的方法,引进到了垃圾渗滤液领域。气态膜脱氨作为一种高效的物理脱氨方法,对进水水质有着特殊的要求。但是垃圾渗滤液水质复杂,该水质很难达到进入气态脱氨膜的进水水质条件。
由于一般气态脱氨膜首先要通过投加碱将PH值提高到10左右进行脱氨,而垃圾渗滤液直接投加碱,例如使用氢氧化钠,则需要投加氢氧化钠的量较大,药剂费很高。并且垃圾渗滤液的原水的表面张力太低,不满足气态脱氨膜的进水水质要求。
因此,如何提高垃圾渗滤液表面张力,如何降低垃圾渗滤液调节PH值的碱的投加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预处理装置,能有效去除污水中COD、SS、重金属离子,提高渗滤液pH和表面张力。满足气态膜脱氨的进水条件,并且减少气态脱氨膜需要的碱的投加,从而减少运行费用,又保证该气态脱氨膜的高效稳定运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垃圾渗滤液预处理装置,包括预曝气池、加药区、沉淀池和产水池,池顶加盖防止臭气污染,预留两个检修人孔。所述预曝气池上部连通有进水管,并通到池底。所述预曝气池装有穿孔曝气系统。所述加药区分为两格,通过加药管连通加药系统,并分别装有一台搅拌机,中部通过出水管与沉淀池连通。所述预曝气池所述沉淀池中间装有中心导流筒,底部装有泥斗,通过污泥管连通到污泥池,上部通过出水堰均匀溢流到产水池。所述产水池底部装有潜污泵,通过出水管连通到MDA气态膜脱氨单元。
根据以上方案,预曝气池内有进水管和穿孔曝气系统,曝气孔离池底0.2m。通过罗茨风机给垃圾渗滤液原水进行曝气,可产生自然絮凝或生物絮凝的作用,使废水中的微小颗粒凝聚成大颗粒,以便于沉淀分离;可氧化废水中的还原物质;增加废水中的溶解氧,减轻废水的腐败,提高废水的稳定度;可以吹脱废水中溶解的挥发物。
根据以上方案,加药反应池分为两格,每格装有一台搅拌机,通过投加熟石灰、PAC、PAM并搅拌与渗滤液混凝,提高废水pH,使水中悬浮颗粒物质互相聚合而形成胶体,与其他杂质结合形成更大絮凝体。这类絮凝体物质具有强大吸附力,不仅能吸附悬浮物,还能吸附部分细菌和溶解性物质。
根据以上方案,沉淀池采用竖流沉淀形式,设置中心导流筒与出水堰,池底设置45度斜角泥斗,提高沉降效率,将絮凝体沉淀下来,通过污泥管排泥,有效去除重金属和悬浮物。
根据以上方案,产水池池底放一台潜污泵,用于将产水提升至气态脱氨单元。
根据以上方案,池顶部预留检修人孔,池内安装沉入式液位计,安装检测仪表。
垃圾渗滤液中氨氮浓度在1000mg/L到3000mg/L,甚至更高。导致C/N比极低,为了脱除氨氮,需要使用气态脱氨膜。垃圾渗滤液原水中重金属及悬浮物浓度高,表面张力低,不满足气态脱氨膜的进水条件,并且需要投加大量的碱。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曝气和加药混凝沉淀进行预处理,降低垃圾渗滤液中COD、SS、重金属,提高pH和表面张力,从而为脱氨处理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处理一体化装置巧妙将预曝气池、加药反应池、沉淀池和产水池结合在一起,装置集成度高,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可直接加工运输到污水处理站,节省安装时间。
2.本实用新型对进水水质要求低,通过投加药剂能有效去除污水中COD、SS、重金属离子,提高表面张力,提高废水pH。满足脱氨膜进水条件,减小后续处理单元负荷。
3.本实用新型通过投加熟石灰调节pH,减少气态脱氨膜需要的碱的投加,从而减少运行费用,由于气态脱氨膜完全密闭,不会与空气接触,故而不会结垢。又保证该气态脱氨膜的高效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为预处理一体化装置结构俯视图。
图2为预处理一体化装置结构主视图。
图中1、预曝气池;2、加药反应池;3、沉淀池;4、产水池;5、进水管;6、曝气系统;7、搅拌机;8、连接管;9、中心导流筒;10、泥斗;11、出水堰;12、潜污泵;13、检修人孔;14、污泥管;15、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气态脱氨膜的预处理装置,包括预曝气池1、加药反应池2、沉淀池3、产水池4、进水管5、曝气系统6、搅拌机7、连接管8、中心导流筒9、泥斗10、出水堰11、潜污泵12、检修人孔13、污泥管14、出水管15。
作为一种实施例,本预处理一体化装置为正方体Q235B型碳钢材质,总停留时间为12小时,所述预曝气池停留时间为6.95小时,所述加药反应池停留时间为0.75小时,所述沉淀池停留时间为3.3小时,所述产水池停留时间为1小时。所述曝气系统为穿孔曝气,所述加药药剂为Ca(OH)2,PAC和PAM,所述进水管、连接管、出水管管径均为DN65。泥斗为45度斜角,所述出水堰为三角出水堰,检修人孔为边长0.5m的正方形。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渗滤液预处理一体化装置进行垃圾渗滤液预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1)垃圾渗滤液通过提升泵经过进水管5从底部进入到预曝气池1,通过曝气系统6曝气增加水中溶解氧,为后续生化做准备,吹脱易挥发性物质,并对废水起到助凝作用。
(2)经过曝气的渗滤液溢流到加药反应池2,加入Ca(OH)2,PAC和PAM通过搅拌机7搅拌混凝,Ca(OH)2与重金属生产氢氧化物沉淀,PAC、PAM使悬浮固体颗粒黏连在一起形成胶体,与其他杂质结合形成更大絮凝体。絮凝体具有强大吸附力,不仅能吸附悬浮物,还能吸附部分细菌和溶解性物质。絮凝体通过吸附体积增大最后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沉淀作用。有效去除废水中的COD、SS和重金属离子,并提高了表面张力与pH。满足气态脱氨膜的进水要求。
(3)混凝后的渗滤液通过连接管8进入到沉淀池的中心导流筒9,导流筒可降低水力的冲击,絮凝体沿着筒壁滑落到泥斗10,通过污泥管14排出。
(4)沉降后的渗滤液通过三角出水堰11均匀出水溢流到产水池4,最后通过产水池池底的潜污泵12经过出水管15提升到气态脱氨单元。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5)

1.一种垃圾渗滤液气态膜脱氨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曝气池、加药反应池、沉淀池、产水池;
所述预曝气池连通进水管,并内置穿孔曝气系统,通过鼓风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曝气的处理,经过曝气的渗滤液溢流到加药反应池;
所述的加药反应池内装有搅拌机,用于混凝处理,混凝后的渗滤液通过连接管进入到所述沉淀池;
所述沉淀池设有出水堰,池底设置斜角泥斗,污泥通过排泥管排出;
所述产水池底部装有潜污泵,用于将预处理出水通过出水管道提升至MDA脱氨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气态膜脱氨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曝气系统的穿孔离池底0.2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渗滤液气态膜脱氨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顶部预留检修人孔,池内安装沉入式液位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气态膜脱氨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反应池为两个并排隔开的反应池,分别装有搅拌机用于混凝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气态膜脱氨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内设有中心导流筒,所述混凝后的渗滤液通过连接管进入到所述沉淀池的中心导流筒。
CN202020798403.6U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垃圾渗滤液气态膜脱氨的预处理装置 Active CN2132317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98403.6U CN213231785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垃圾渗滤液气态膜脱氨的预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98403.6U CN213231785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垃圾渗滤液气态膜脱氨的预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31785U true CN213231785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68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98403.6U Active CN213231785U (zh) 2020-05-14 2020-05-14 一种垃圾渗滤液气态膜脱氨的预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317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55478A (zh) 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
CN206476860U (zh) 一种含油污水处理回用装置
CN107473471B (zh) 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KR20100056429A (ko) 장방형 침전지의 개조에 의한 인 제거효율 향상 방법
CN110386730A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CN112624510A (zh) 污水深度处理组合装置和工艺
CN204198556U (zh) 一种印染污水处理系统
CN208136048U (zh) 一种蔬菜榨汁废水处理系统
CN213231785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气态膜脱氨的预处理装置
CN107915366A (zh) 一种利用臭氧对垃圾渗沥液进行深度处理的工艺
CN213446615U (zh) 一种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胶粘剂废水处理装置
CN214360438U (zh) 一种强化混凝除去ss和tp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2610122U (zh) 活性污泥一体式处理装置
CN115367952A (zh) 高盐污水事故污水和低盐高浓度污水综合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9685531U (zh) 废水处理系统
CN210480920U (zh) 一种带污泥回流的气浮系统
CN209583884U (zh) 一种铸造行业废水处理装置
CN208500567U (zh) 稀土分离加工废水处理设备
CN208218511U (zh) 高浓度污水的处理装置
CN206384994U (zh) 一种基于磁分离工艺的再生水补给系统
CN201268648Y (zh) 多功能通用污水处理系统
CN108996823A (zh) 一种铸造行业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12174734U (zh) 一种难降解污染物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处理系统
CN216273433U (zh) 一种含硫垃圾渗透液的预处理系统
CN212640046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混凝沉淀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