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28270U - 一种前挡风玻璃装置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挡风玻璃装置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28270U
CN213228270U CN202021856685.7U CN202021856685U CN213228270U CN 213228270 U CN213228270 U CN 213228270U CN 202021856685 U CN202021856685 U CN 202021856685U CN 213228270 U CN213228270 U CN 213228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windshield
sunshade
catch
post
ro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5668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5668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28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28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28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挡风玻璃装置和汽车,其中,所述前挡风玻璃装置包括前挡风玻璃、前挡风玻璃外框、遮阳膜、卷柱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卷柱机构固定在所述前挡风玻璃外框的上边缘处,所述遮阳膜的上边缘与所述卷柱机构连接,所述遮阳膜能够卷缩在所述卷柱机构中并且能够拉出,所述遮阳膜的下边缘能够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前挡风玻璃外框上边缘之下的其它位置处。

Description

一种前挡风玻璃装置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挡风玻璃装置和汽车,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遮阳前挡风玻璃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设计一般会配置车用遮阳板并通过手动上下和左右翻折所述遮阳板,以达到遮挡阳光、防止其直射人眼的目的,但由于遮阳板面积有限且为完全不透明设计,其遮挡效率不高,且在行车过程中使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行车安全。
专利CN201220421527.8公开了一种具有遮阳板功能的汽车前挡风玻璃,通过柔性光致变色层和多层叠加设计,实现前挡风玻璃局部(上部)光致变色目的,避免人员手动操作,同时满足前挡风玻璃弧度制造需求。
专利CN201821683470.2公开了一种结合光致变色和电致变色两种变色机理的遮阳前挡风玻璃结构,使得变色时机和程度能够与驾驶员需求匹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的、能够快速实现遮阳与非遮阳的切换的前挡风玻璃装置。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方面还旨在解决或者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其它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挡风玻璃装置和汽车,具体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
一种前挡风玻璃装置,其中,所述前挡风玻璃装置包括前挡风玻璃、前挡风玻璃外框、遮阳膜、卷柱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卷柱机构固定在所述前挡风玻璃外框的上边缘处,所述遮阳膜的上边缘与所述卷柱机构连接,所述遮阳膜能够卷缩在所述卷柱机构中并且能够拉出,所述遮阳膜的下边缘能够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前挡风玻璃外框上边缘之下的其它位置处。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机构为卡接机构。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机构为卡勾和卡扣,所述卡勾布置在所述遮阳膜的下边缘处,所述卡扣布置在所述前挡风玻璃外框的下边缘处,所述卡勾能够卡入到所述卡扣中。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前挡风玻璃外框的上边缘处也布置有卡扣,所述卡勾能够卡入到布置在所述前挡风玻璃外框的上边缘处的卡扣中。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机构为管柱和卡槽,所述管柱与所述前挡风玻璃外框的下边缘平行地布置在所述遮阳膜的下边缘处,所述卡槽布置在前挡风玻璃外框上边缘之下的其它位置处,所述管柱能够卡入到所述卡槽中。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卡槽布置在所述前挡风玻璃外框的下边缘处。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卡槽布置在前挡风玻璃外框的左右边缘的相同高度上。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卷柱机构中安装有卷簧机构,所述卷簧机构能够在遮阳膜脱离卡接时将遮阳膜自动收缩到所述卷柱机构中。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前挡风玻璃装置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卷柱机构连接,所述电机能够带动所述卷柱机构伸展和收缩所述遮阳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其中,所述汽车包括以上所述的前挡风玻璃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包括:
1. 驾驶员可以根据实时需求自主调节遮阳膜的收缩和展开,同时能够实现全面遮光,避免了局部漏光影响驾驶的问题,同时也能够在夜晚完全收起遮阳膜保证良好视野;
2. 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快速实现遮阳与非遮阳的切换,避免光致变色玻璃反应慢的问题,同时相比电致变色玻璃也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前挡风玻璃装置遮阳膜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前挡风玻璃装置遮阳膜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的条件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或类似表述仅用于描述与区分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应的构件的相对重要性。
参考图1和图2,其分别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前挡风玻璃装置遮阳膜打开和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前挡风玻璃装置包括前挡风玻璃10、前挡风玻璃外框20、遮阳膜30、卷柱机构40和固定机构50。所述卷柱机构40的左右两端固定在所述前挡风玻璃外框20的上边缘的左右两端处,所述遮阳膜30为现有的柔性软膜,其与墨镜颜色类似。所述遮阳膜30的上边缘与所述卷柱机构40连接,所述遮阳膜30能够卷缩在所述卷柱机构40中并且能够拉出,所述遮阳膜30的下边缘能够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前挡风玻璃外框20上边缘之下的其它位置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机构50为卡接机构50,所述卡接机构50包括卡勾501和卡扣502,所述卡勾501的数量为两个,布置在所述遮阳膜的下边缘处,所述卡扣502的数量为四个,相应地分别两两布置在所述前挡风玻璃外框的下边缘和上边缘处,所述卡勾501能够卡入到相应的卡扣502中。在正常行驶无需遮阳的情况下,遮阳膜30卷缩在卷柱机构40中,所述卡勾501卡接在布置在前挡风玻璃外框20的上边缘处的卡扣502中,防止遮阳膜30在卷柱机构40中晃动。当阳光强烈需要遮阳时,可以将遮阳膜30拉出至前挡风玻璃外框20的下边缘处,将卡勾501卡接在布置在前挡风玻璃外框20的下边缘处的卡扣502中,以此全面遮阳。在卷柱机构40中还安装有卷簧机构,所述卷簧机构能够在遮阳膜30脱离卡接时将遮阳膜30自动收缩到卷柱机构40中。
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挡风玻璃装置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卷柱机构连接,能够通过电机控制等配合人机交互的方式控制电机带动卷柱机构实现遮阳膜的伸展和收缩。此外,所述固定机构还能够设置成包括管柱和卡槽,所述管柱与所述前挡风玻璃外框的下边缘平行地布置在所述遮阳膜的下边缘处,所述卡槽布置在所述前挡风玻璃外框的下边缘处,所述管柱能够卡接在所述卡槽中。还能够在前挡风玻璃外框的左右两侧的相同高度上,在不同的高度位置处布置卡槽,配合管柱实现在不同位置中固定遮光膜,从而实现不同范围的遮阳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前挡风玻璃装置可装设在各种车辆上,包括轿车、货车、客车等等。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题还旨在保护装设有本实用新型的前挡风玻璃装置的各种车辆。
应当理解的是,所有以上的优选实施例都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对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出的各种改型或变形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法律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前挡风玻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挡风玻璃、前挡风玻璃外框、遮阳膜、卷柱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卷柱机构固定在所述前挡风玻璃外框的上边缘处,所述遮阳膜的上边缘与所述卷柱机构连接,所述遮阳膜能够卷缩在所述卷柱机构中并且能够拉出,所述遮阳膜的下边缘能够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前挡风玻璃外框上边缘之下的其它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挡风玻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为卡接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挡风玻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为卡勾和卡扣,所述卡勾布置在所述遮阳膜的下边缘处,所述卡扣布置在所述前挡风玻璃外框的下边缘处,所述卡勾能够卡入到所述卡扣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挡风玻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挡风玻璃外框的上边缘处也布置有卡扣,所述卡勾能够卡入到布置在所述前挡风玻璃外框的上边缘处的卡扣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挡风玻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为管柱和卡槽,所述管柱与所述前挡风玻璃外框的下边缘平行地布置在所述遮阳膜的下边缘处,所述卡槽布置在前挡风玻璃外框上边缘之下的其它位置处,所述管柱能够卡入到所述卡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挡风玻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布置在所述前挡风玻璃外框的下边缘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挡风玻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布置在前挡风玻璃外框的左右边缘的相同高度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前挡风玻璃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柱机构中安装有卷簧机构,所述卷簧机构能够在遮阳膜脱离卡接时将遮阳膜自动收缩到所述卷柱机构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前挡风玻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风玻璃装置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卷柱机构连接,所述电机能够带动所述卷柱机构伸展和收缩所述遮阳膜。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前挡风玻璃装置。
CN202021856685.7U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前挡风玻璃装置和汽车 Active CN213228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6685.7U CN213228270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前挡风玻璃装置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6685.7U CN213228270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前挡风玻璃装置和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28270U true CN213228270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903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56685.7U Active CN213228270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前挡风玻璃装置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282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38199B2 (en) Visor
US8308217B2 (en) Automobile sun visor with electromechanical sun shade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US20110109117A1 (en) Pivoted visor assembly
CN203651404U (zh) 一种汽车遮阳装置
US6402221B1 (en) Motor vehicle extendable sun visor
CN110588525A (zh) 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及具有车载显示装置的汽车
WO2019183800A1 (zh) 一种含移动伸缩遮阳板的汽车
DE102014101643A1 (de) Fahrzeug und eine Fenstersonnenblendenbaugruppe für das Fahrzeug
DE102012019559A1 (de) Blend- und/oder Sonnenschutzanordnung für einen Bildschirm und Armaturenbrett mit der Blend- und/oderSonnenschutzanordnung
CN205468454U (zh) 一种汽车用智能遮阳板
CN213228270U (zh) 一种前挡风玻璃装置和汽车
US20170072774A1 (en) Sun tracking tint visor
US9669684B2 (en) Clip on car visor extension
DE102011004067A1 (de) Sonnenblende
US20070223098A1 (en) Light filtering and strong light-preventing device for the front seat of an automobile
DE102019129114A1 (de) Nachrüstsatz für eine Sonnenblende und Sonnenblende
WO1994008811A1 (en) Expandable and adjustable sun visors
CN210706822U (zh) 遮阳板及包含其的汽车
DE19937877B4 (de) Kunststoffblenden-Anordnung für Fahrzeuge
CN219487128U (zh) 一种遮光装置以及车辆
CN210257947U (zh) 一种折叠式epp汽车遮阳板
CN214564518U (zh) 一种折页式汽车智能遮阳板
CN219749478U (zh) 一种遮阳板总成及移动车辆
CN217455620U (zh) 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用遮阳装置
RU77896U1 (ru) Светозащит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