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14364U - 壳体组件及智能割草机 - Google Patents
壳体组件及智能割草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214364U CN213214364U CN202020991642.3U CN202020991642U CN213214364U CN 213214364 U CN213214364 U CN 213214364U CN 202020991642 U CN202020991642 U CN 202020991642U CN 213214364 U CN213214364 U CN 2132143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ding
- housing
- shell
- assembly
- hold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以及具有该壳体组件的智能割草机。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扣合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形成有用于搬运所述壳体组件的第一提握结构和第二提握结构,且所述第一提握结构和第二提握结构至少可提供两种握持位置不同的握持部。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组件上形成有至少两种握持部,使得使用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及需要选择不同的握持部使用,以降低使用者握持时的疲劳积累,进一步使得使用本壳体组件的智能割草机方便搬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智能割草机,属于园林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智能割草机是维护草坪的一款园林工具,具有智能化、现代化以及绿色环保、解放双手等优势,故而越来越受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但是,智能割草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工作区域位置不同距离较远,常常需要对智能割草机进行手提搬运。
然而,由于智能割草机的本身质量通常在5-15kg质量较大,且由于智能割草机各个构件的重量不同,因此使用者在手提搬运过程中,抓握位置经常会出现重心偏移导致机器滑脱、提手勒手或抓握不适等费力的情况,致使现有技术中的智能割草机不适宜长时间及长距离的搬运。
事实上,现有技术中已经提供了具有提手以方便搬运的智能割草机,但由于使用者的体型、身高、惯用手等不同,单一设置的提手很难满足不同使用者的操作需求。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智能割草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及使用该壳体组件的智能割草机,该壳体组件上形成有至少两种握持部,使得使用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及需要选择不同的握持部使用,以降低使用者握持时的疲劳积累,进一步使得使用本壳体组件的智能割草机方便搬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扣合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形成有用于搬运所述壳体组件的第一提握结构和第二提握结构,且所述第一提握结构和第二提握结构至少可提供两种握持位置不同的握持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定义所述壳体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提握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提握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端,且所述第一提握结构和所述第二提握结构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错位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提握结构为自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向内部凹陷形成,且所述第一提握结构贯穿所述第一壳体并沿所述贯穿位置边缘形成至少一个握持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形成于所述第一提握结构上的所述握持部包括握持位置上下错位排布的第一握持部和所述第二握持部,且所述第一握持部和所述第二握持部均呈斜面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握持部还包括自所述第一握持部的边缘向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凹陷的第一紧扣空间及自所述第二握持部的边缘向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凹陷的第二紧扣空间,且所述第一紧扣空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二紧扣空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提握结构由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向所述壳体组件内部凹陷形成,且所述第二提握结构的边缘形成至少一个所述握持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形成于所述第二提握结构上的所述握持部包括第三握持部以及与所述第三握持部对应设置的第三紧扣空间,且所述第三握持部为沿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向第三握持部的中心延伸形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割草机,包括壳体组件、切割组件、行走组件以及主体,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扣合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且所述主体收容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形成有用于搬运所述壳体组件的第一提握结构和第二提握结构,且所述第一提握结构和第二提握结构至少可提供两种握持位置不同的握持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定义所述壳体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提握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提握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端,且所述第一提握结构和所述第二提握结构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错位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提握结构为自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向内部凹陷形成,且所述第一提握结构贯穿所述第一壳体并沿所述贯穿位置边缘形成至少一个握持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形成于所述第一提握结构上的所述握持部包括握持位置上下错位排布的第一握持部、所述第二握持部和位于所述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之间的通孔,且所述第一握持部和所述第二握持部均呈斜面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包括用于连接外部充电站的充电端子,且所述充电端子与所述通孔对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握持部还包括自所述第一握持部的边缘向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凹陷的第一紧扣空间及自所述第二握持部的边缘向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凹陷的第二紧扣空间,且所述第一紧扣空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二紧扣空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提握结构由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向所述壳体组件内部凹陷形成,所述第二提握结构呈槽状设置,且所述第二提握结构的边缘形成至少一个所述握持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形成于所述第二提握结构上的第三握持部,且所述第三握持部为沿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向第三握持部的中心延伸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壳体组件通过设置第一提握机构和第二提握结构,使得壳体组件具有至少两种握持部,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及需要自行选择处于不同握持位置的握持部,一方面可有效降低使用者抓握壳体组件时候的疲劳累积;另一方面可避免使用者手指费力或握持部勒手的情况发生。同时,使用的本申请的壳体组件的智能割草机可方便其搬运,有效提升了智能割草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割草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第一壳体的正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第一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第一壳体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第一壳体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第二壳体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申请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另外,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请参阅图1、图3及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割草机200,包括用于执行园林工作任务的切割组件21、支撑并带动智能割草机200行走的行走组件22、用于控制智能割草机200运行的主体23以及用于收容主体23并连接固定切割组件21和行走组件22的壳体组件100。
切割组件21用于执行割草任务,在本申请中,切割组件21可拆卸连接在壳体组件100的底部,包括切割刀片或打草线。进一步的,行走组件22与主体23驱动连接,并可在主体23的驱动作用下支撑并带动智能割草机200在工作平面内移动。
在本申请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行走组件22包括设置在壳体组件100一端底部的第一行走轮221以及分别设置在壳体组件100另一端旁侧的第二行走轮222、第三行走轮(未图示)。特别地,第一行走轮221为万向轮,第二行走轮222、第三行走轮固定在壳体组件100上,并与主体23驱动连接,且切割组件21位于第一行走轮221与第二行走轮222、第三行走轮之间;进一步的,壳体组件100上设有用于收容第二行走轮222、第三行走轮的收容槽(未标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说明书和附图中示出的行走组件22的结构和设置形式仅是示例性的,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行走组件22还可设置为其它形式,即,行走组件22的具体设置形式和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只需保证行走组件22可在主体23的驱动作用下支撑并带动智能割草机200完成相应的园林工作任务即可。
主体23用于控制智能割草机200的运行,具体来讲,本申请的主体23至少包括用于进行电量供应的电池组件(未图示)、用于驱动割草组件21和行走组件22运行的至少两个驱动电机(未图示);当然,前述距离仅是示例性的,本申请的主体23还应包括用于控制并驱动智能割草机200运行的其它组件,特别的,主体23还具有用于电性连接外接充电桩以为电池组件充电的充电端子231。
壳体组件100用于连接切割组件21、行走组件22并收容主体23。在本申请中,壳体组件100包括相互扣合设置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主体23收容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以防止主体23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保证主体23的正常运行。
请参阅图3~图7所示,第一壳体11呈中空设置,第二壳体12大致呈板状设置,第一壳体11通过紧固结构扣合在在第二壳体12的边缘,且第一壳体1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覆盖第二壳体1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优选的,紧固结构为卡扣结构,当然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紧固结构还可为螺纹结构,只需保证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可拆卸连接即可。
在本申请中,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上分别形成有用于搬运壳体组件100或智能割草机200的第一提握结构13和第二提握结构14,定义壳体组件10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提握结构13位于第一壳体11的第一端,第二提握结构14位于第二壳体12的第二端,且第一提握结构13和第二提握结构1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错位排布。
在本申请的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提握结构13和第一行走轮221均位于壳体组件100的第一端,第二提握结构14、第二行走轮222以及第三行走轮均位于壳体组件100的第二端,如此设置,可方便使用者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提握结构进行壳体组件100或智能割草机200的搬运。
在本申请的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提握结构13为自第一壳体11的外部向内部凹陷形成,且第一提握结构13贯穿第一壳体11并沿贯穿位置边缘形成至少一个握持部15。具体来讲,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壳体11的第一端具有沿水平面向外突伸的第一突伸部111和与第一突伸部111上下错位设置的第二突伸部112,第一提握结构13位于第一突伸部111和第二突伸部112之间。
定义使用者用于搬运壳体组件100/智能割草机200时手部抓取的位置和方位共同构成搬运时的握持位置,则第一提握结构13和第二提握结构14至少可提供两种握持位置不同的握持部15。
形成于第一提握结构13上的握持部15包括握持位置上下错位排布的第一握持部151、第二握持部152和位于第一握持部151和第二握持部152之间的通孔156,且通孔156与主体23之间的间距在5~10cm,以方便使用者将手部伸入第一提握结构13内以实现壳体组件100/智能割草机200的搬运。
进一步的,第一握持部151和第二握持部152均呈斜面设置,且第一握持部151的倾斜程度大于第二握持部152的倾斜程度充电端子231朝向通孔156排布,如此设置,外部充电装置可通过通孔156直接与充电端子231电性连接,进一步提升了智能割草机200的实用性,优选的,
在本实施例中,握持部15还包括自第一握持部151的边缘向第一壳体11的内部凹陷的第一紧扣空间154及自第二握持部152的边缘向第一壳体11的内部凹陷的第二紧扣空间155,第一紧扣空间15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覆盖第二紧扣空间155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紧扣空间154形成在第一突伸部111,第二紧扣空间155形成在第二突伸部112内,如此设置,当使用者通过第一握持部151或第二握持部152提起壳体组件100/智能割草机200时,使用者可将手指弯曲并收容在第一紧扣空间154或第二紧扣空间155内,以有效降低使用者抓握第一握持部151或第二握持部152的疲劳累积。
第二提握结构14呈槽状设置,在本申请中,第二提握结构14由第二壳体12的底部向壳体组件100内部凹陷形成,且第二提握结构14的边缘形成至少一个握持部15。
具体来讲,形成于第二壳体12上的握持部15包括第三握持部153以及与第三握持部153对应设置的第三紧扣空间157,且第三握持部153为沿第二壳体12的表面向第三握持部153的中心延伸形成。在本申请的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提握结构14还具有与第三握持部153相对设置的斜导面141,如此设置,可方便使用者将手指摄入第三紧扣空间157内,并握持在第三握持部153上,最终实现壳体组件100/智能割草机200的搬运。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第一握持部151、第二握持部152及第三握持部153用于实现握持并倾向于壳体组件100/智能割草机200转动的部分均设置成圆角,如此设置,可有效减轻握持部15勒手的感觉,有效提升了壳体组件100和智能割草机200的使用友好程度。
此外,本申请中仅以第一提握结构13具有第一握持部151、第二握持部152、第二提握结构14具有第三握持部153三个用于提握的结构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提握结构13和第二提握结构14还可同时设置有多个用于提握的结构,即,每个提握结构对应的握持部15的数量和结构可格局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于此不与限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提握机构13和第二提握结构14的壳体组件100,使得壳体组件100具有至少两种握持部15,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及需要自行选择处于不同握持位置的握持部15,一方面可有效降低使用者抓握壳体组件100时候的疲劳累积;另一方面可避免使用者手指费力或握持部勒手的情况发生。同时,使用的本申请的壳体组件100的智能割草机200可方便其搬运,有效提升了智能割草机200的实用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壳体组件(100),包括扣合设置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分别形成有用于搬运所述壳体组件(100)的第一提握结构(13)和第二提握结构(14),且所述第一提握结构(13)和第二提握结构(14)至少可提供两种握持位置不同的握持部(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壳体组件(10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提握结构(13)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提握结构(14)位于所述第二壳体(12)的第二端,且所述第一提握结构(13)和所述第二提握结构(1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错位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握结构(13)为自所述第一壳体(11)的外部向内部凹陷形成,且所述第一提握结构(13)贯穿所述第一壳体(11)并沿所述贯穿位置边缘形成至少一个握持部(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形成于所述第一提握结构(13)上的所述握持部(15)包括握持位置上下错位排布的第一握持部(151)和第二握持部(152),且所述第一握持部(151)和所述第二握持部(152)均呈斜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15)还包括自所述第一握持部(151)的边缘向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部凹陷的第一紧扣空间(154)及自所述第二握持部(152)的边缘向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部凹陷的第二紧扣空间(155),且所述第一紧扣空间(15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二紧扣空间(155)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提握结构(14)由所述第二壳体(12)的底部向所述壳体组件(100)内部凹陷形成,且所述第二提握结构(14)的边缘形成至少一个所述握持部(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形成于所述第二提握结构(14)上的所述握持部(15)包括第三握持部(153)以及与所述第三握持部(153)对应设置的第三紧扣空间(157),且所述第三握持部(153)为沿所述第二壳体(12)的表面向第三握持部(153)的中心延伸形成。
8.一种智能割草机(200),包括壳体组件(100)、切割组件(21)、行走组件(22)以及主体(23),所述壳体组件(100)包括扣合设置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且所述主体(23)收容在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分别形成有用于搬运所述壳体组件(100)的第一提握结构(13)和第二提握结构(14),且所述第一提握结构(13)和第二提握结构(14)至少可提供两种握持位置不同的握持部(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割草机(200),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壳体组件(10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提握结构(13)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提握结构(14)位于所述第二壳体(12)的第二端,且所述第一提握结构(13)和所述第二提握结构(1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错位排布。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割草机(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握结构(13)为自所述第一壳体(11)的外部向内部凹陷形成,且所述第一提握结构(13)贯穿所述第一壳体(11)并沿所述贯穿位置边缘形成至少一个握持部(15)。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割草机(200),其特征在于:形成于所述第一提握结构(13)上的所述握持部(15)包括握持位置上下错位排布的第一握持部(151)、第二握持部(152)和位于所述第一握持部(151)和第二握持部(152)之间的通孔(156),且所述第一握持部(151)和所述第二握持部(152)均呈斜面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割草机(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3)包括用于连接外部充电站的充电端子(231),且所述充电端子(231)与所述通孔(156)对应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割草机(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15)还包括自所述第一握持部(151)的边缘向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部凹陷的第一紧扣空间(154)及自所述第二握持部(152)的边缘向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部凹陷的第二紧扣空间(155),且所述第一紧扣空间(15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二紧扣空间(155)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割草机(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提握结构(14)由所述第二壳体(12)的底部向所述壳体组件(100)内部凹陷形成,所述第二提握结构(14)呈槽状设置,且所述第二提握结构(14)的边缘形成至少一个所述握持部(15)。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智能割草机(200),其特征在于:形成于所述第二提握结构(14)上的所述握持部(15)包括第三握持部(153)以及与所述第三握持部(153)对应设置的第三紧扣空间(157),且所述第三握持部(153)为沿所述第二壳体(12)的表面向第三握持部(153)的中心延伸形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991642.3U CN213214364U (zh) | 2020-06-03 | 2020-06-03 | 壳体组件及智能割草机 |
PCT/CN2021/084615 WO2021197390A1 (en) | 2020-03-31 | 2021-03-31 | A robotic mower with integrated assemblies |
US17/218,188 US12109900B2 (en) | 2020-03-31 | 2021-03-31 | Robotic mower with integrated assemblies |
CN202180022898.0A CN116325411A (zh) | 2020-05-07 | 2021-03-31 | 一种具有集成组件的机器人割草机 |
EP21781918.4A EP4125321A4 (en) | 2020-03-31 | 2021-03-31 | ROBOTIC MOWER WITH INTEGRATED ASSEMBLIES |
EP21166290.3A EP3888440A1 (en) | 2020-03-31 | 2021-03-31 | A robotic mower with integrated assemblies |
US17/948,249 US20230008169A1 (en) | 2020-03-31 | 2022-09-20 | A Robotic Mower with Integrated Assemblie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991642.3U CN213214364U (zh) | 2020-06-03 | 2020-06-03 | 壳体组件及智能割草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214364U true CN213214364U (zh) | 2021-05-18 |
Family
ID=75884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991642.3U Active CN213214364U (zh) | 2020-03-31 | 2020-06-03 | 壳体组件及智能割草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214364U (zh) |
-
2020
- 2020-06-03 CN CN202020991642.3U patent/CN21321436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167056B2 (en) | Rechargeable electric tool | |
US6168881B1 (en) | Latch mechanism for a battery operated power tool | |
JP4649411B2 (ja) | 多種の携帯機器と協働する鞄 | |
US20180304454A1 (en) | Electrical device | |
US9434063B2 (en) | Handle portion of hand-held electric tool | |
AU2019257359B2 (en) | Charging Stand with Swivel Jack | |
CN207885897U (zh) | 背带装置及其托架组件 | |
CN213214364U (zh) | 壳体组件及智能割草机 | |
US20210127816A1 (en) | Universal Armband Assembly with Resilient Device-Retainer | |
EP3309862A1 (en) | Shouldering type power supply device | |
US5931318A (en) | Tool bit holder | |
US11540442B2 (en) | Working machine | |
JP6568418B2 (ja) | 手持ち式の充電式電動工具用の延長ハンドル | |
JP7097258B2 (ja) | バッテリ装置 | |
US20200235355A1 (en) | Battery Pack and Gardening Tool | |
CN102554882A (zh) | 手持式工具 | |
JP2017013184A (ja) | 手持ち式の充電式電動工具 | |
CN215380080U (zh) | 手持链锯 | |
KR20110008249A (ko) | 보행형 작업기 | |
US20140332423A1 (en) | Tool box | |
JP2008236881A (ja) | 充電器 | |
US20160285292A1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ase Assembly | |
CN219487605U (zh) | 一种机器人提手结构以及机器人 | |
JP2008023648A (ja) | 作業工具 | |
CN220743138U (zh) | 一种方向盘保护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