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11984U - 开关、开关组件和家用设备 - Google Patents

开关、开关组件和家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11984U
CN213211984U CN202022680525.8U CN202022680525U CN213211984U CN 213211984 U CN213211984 U CN 213211984U CN 202022680525 U CN202022680525 U CN 202022680525U CN 213211984 U CN213211984 U CN 2132119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trigger
housing
shel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8052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添文
何智国
邓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8052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119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119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119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关、开关组件和家用设备。其中,开关,包括:壳体;连接件,与壳体活动连接,连接件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壳体移动;弹片,位于壳体内,弹片与连接件对应设置,弹片设有第一触发部;输入端子,设于壳体,且与弹片相连接,输入端子的一部分伸出壳体;输出端子,设于壳体,输出端子与第一触发部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触发部,输出端子的一部分伸出壳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设置连接件、弹片、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的配合结构,在保证触发开关和解除触发开关的有效性的同时,减少了开关的装配零件数量,降低了开关的装配难度和产品的生产成本,有利于提升开关的装配效率及良品率,有利于保障开关使用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开关、开关组件和家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开关、一种开关组件和一种家用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微动开关的装配零件较多,装配结构复杂,易出现因装配不到位而导致微动开关功能失效的问题,产品的使用稳定性、可靠性及安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开关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家用设备。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开关,包括:壳体;连接件,与壳体活动连接,连接件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壳体移动;弹片,位于壳体内,弹片与连接件对应设置,弹片设有第一触发部;输入端子,设于壳体,且与弹片相连接,输入端子的一部分伸出壳体;输出端子,设于壳体,输出端子与第一触发部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触发部,输出端子的一部分伸出壳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开关包括壳体、连接件、弹片、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其中,外力作用在连接件,连接件相对于壳体移动以挤压弹片,弹片发生弹性形变,进而使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电连接,以达到触发开关的目的。当撤去作用在连接件上外力后,连接件相对于壳体运动以与弹片相分离,由于作用在弹片的外力撤去,弹片复位,使得第一触发部和第一触发部相分离,以达到解除触发开关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设置连接件、弹片、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的配合结构,在保证触发开关和解除触发开关的有效性的同时,减少了开关的装配零件数量,降低了开关的装配难度和产品的生产成本,有利于提升开关的装配效率及良品率,有利于保障开关使用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开关的装配零件较多,导致装配精度低,进而出现因装配不到位而导致开关功能失效的问题。
进一步地,输入端子的一部分伸出壳体,输出端子的一部分伸出壳体,伸出壳体的输入端子与电源电连接,伸出壳体的输出端子与受控器件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开关,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弹片的一部分与壳体相连接,弹片的另一部分与壳体的壁面相分离,第一触发部设于弹片与壳体的壁面相分离的部分。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弹片、壳体和第一触发部的配合结构,使得弹片的一部分与壳体相连接,该设置使得壳体对弹片具有定位及固定的作用,为弹片复位提供了结构支撑。由于弹片另一部分与壳体的壁面相分离,且弹片与壳体的壁面相分离的部分设有第一触发部,这样,连接件挤压弹片时,未与壳体的壁面相连接的弹片带动第一触发部朝向第二触发部的方向运动,以使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电连接。当连接件与弹片相分离时,与壳体的壁面相分离的弹片会带动第一触发部复位,以实现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分离。该设置在保证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配合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的同时,减少了连接二者的器件的投入,简化了装配工序,有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输入端子的一部分伸出壳体的一侧端面,输出端子的一部分伸出壳体的另一侧端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的位置关系,使得输入端子的一部分伸出壳体的一侧端面,输出端子的一部分伸出壳体的另一侧端面,这样,便于其他器件与开关的装配,可有效避免与输入端子连接的器件和与输出端子连接的器件相干涉,有利于简化开关与其他器件的装配难度,且便于走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壳体设有限位部,限位部被配置为限定连接件的移动路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限位部,使得限位部与连接件相配合,进而实现限位部限定连接件的移动路径的目的,可保证连接件驱动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相接触,或是解除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连接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限位部包括限位槽,连接件的一部分位于限位槽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位部包括限位槽,连接件的一部分位于限位槽内,进而实现限位槽限定连接件的移动路径的目的,可保证连接件驱动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相接触,或是解除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连接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限位部包括限位孔,连接件穿接于限位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件穿接于限位孔,进而实现限位孔限定连接件的移动路径的目的,可保证连接件驱动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相接触,或是解除第一触发部和第二触发部连接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连接件被构造为连接杆。
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件被构造为连接杆。通过合理设置连接件的结构,使得连接件为连接杆,该设置在保证连接件与弹片配合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的同时,简化了连接件的结构,使得连接件的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具体地,连接杆的截面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其组合:圆形、三角形、多边形和不规则的形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连接杆包括:杆体,杆体为直杆,或杆体弯折布置,杆体的一端伸出壳体,杆体的另一端位于壳体内;连接头,与杆体的端部连接,且连接头的一部分凸出于杆体的侧壁。
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杆包括杆体和连接头,杆体可以为直杆,杆体亦可以弯折布置,如根据开关和与其配合的器件的位置关系使得杆体为弯杆,这样,即可保证通过连接杆触发或解除触发开关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又达到合理利用壳体内部空间的目的,有利于减小开关的外形尺寸。
进一步地,连接头与杆体的端部连接,通过合理设置连接头与杆体的端部的配合关系,使得连接头的一部分凸出于杆体的侧壁,这样有利于增大连接头与开关的其他零部件的配合面积,进而可保证触发或解除触发开关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连接头包括:第一连接部,与杆体伸出壳体的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接部,位于壳体内,且与杆体的另一端相连接,且第二连接部与弹片对应设置;其中,第一连接部的一部分和第二连接部的一部分均凸出于杆体的侧壁。
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头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杆体伸出壳体的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接部与杆体的另一端相连接,且第一连接部的一部分和第二连接部的一部分均凸出于杆体的侧壁。该设置增大了连接杆和与开关相连接的器件的接触面积,且增大了连接杆与弹片的接触面积,进而有利于增强连接杆触发或解除触发开关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被构造成帽状结构,帽状结构套设于杆体的一端;第二连接部被构造成连接板。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结构,使得第一连接部为帽状结构,帽状结构套设于杆体的一端,第二连接部为连接板,连接板与杆体的另一端连接,这样,增大了第一连接部和与开关相连接的器件的接触面积,且增大了第二连接部与弹片的接触面积,进而有利于增强连接杆触发或解除触发开关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开关组件,包括罩体;及如第一方面任一技术方案的开关,开关设于罩体;触发件,与罩体活动连接;其中,触发件被配置为适于在重力作用下响应于罩体的转动相对于壳体运动,以推动连接件移动进而触发开关,或释放连接件以解除触发开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关组件包括罩体、开关和触发件。由于触发件与罩体活动连接,开关组件处于正常使用位置时,触发件在重力作用下响应于罩体的转动以相对于罩体朝向开关的方向运动,并与开关的连接件相接触,以推动连接件移动进而触发开关。当开关组件在外力作用下而发生转动时,触发件随着罩体的转动而对于罩体朝向背离开关的方向运动,并与开关相分离,进而使得触发件解除触发开关,此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通过合理设置触发件和开关的配合结构,在保证触发开关和解除触发开关的有效性的同时,减少了开关组件的装配零件数量,降低了开关组件的装配难度和产品的生产成本,有利于提升开关组件的装配效率及良品率,有利于保障开关组件使用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同时,该结构设置使得触发件和开关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器件,罩体的部分结构为触发件朝向开关方向运动或背离开关方向运动提供了结构支持,故而开关或触发件损坏时可单独更换当前损坏器件,避免整体更换开关及触发件进而导致产品的使用成本高的问题,且有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及降低产品的维修、维护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开关的壳体构造成罩体的一部分。
在该技术方案中,开关的壳体构造成罩体的一部分,该设置省去了开关组件的罩体与开关的壳体的装配工序,故而简化了开关组件的罩体与开关的壳体的装配及后续拆卸的工序,有利于提升装配及拆卸效率,进而可降低生产及维护成本。具体地,开关组件的罩体与开关的壳体一体式连接,可保证开关组件成型的尺寸精度要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开关的壳体位于罩体内,罩体和壳体之间形成腔室,触发件位于腔室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开关组件的罩体和开关的壳体的配合关系,使得开关的壳体位于罩体内,罩体对位于罩体内的开关起到保护的作用,进而可避免外力直接作用在开关的情况发生,可保证开关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进而有利于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通过合理设置罩体和壳体的配合关系,使得罩体和壳体之间形成腔室,触发件位于腔室内,触发件在腔室内运动,即,腔室限定了触发件的运动路径,腔室为触发件的运动提供了有效的结构保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罩体设有滑道,触发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滑道内,且触发件被配置为适于在滑道内滑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罩体设有滑道,触发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滑道内,这样,在重力作用下触发件响应于罩体的转动以在滑道内运动,进而实现触发件触发开关或解除触发开关。滑道的结构设置限定了触发件相对于开关的移动路径,可保证触发件触发开关或解除触发开关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触发件包括:滚珠,滚珠被配置为在重力作用下响应于罩体的转动以在罩体内滚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触发件包括滚珠,滚珠用于在重力作用下响应于罩体的转动以在罩体内滚动,滚珠滚动性能好,可有效避免触发件卡滞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家用设备,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开关;或第二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开关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家用设备,因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开关,或第二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开关组件,因此,具有上述开关或开关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一一陈述。
具体地,家用设备包括:取暖装置和烹饪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开关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开关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开关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开关的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开关的分解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开关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开关组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开关组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开关组件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开关组件的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开关组件的分解图;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开关组件的剖视图。
其中,图1至图1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开关组件,112罩体,114第一前壳,116第一后壳,118壳体,120第二前壳,122第二后壳,124第一端面,126第二端面,128限位部,130滑道,140开关,142连接件,144杆体,148第一连接部,150第二连接部,152弹片,154第一触发部,156输入端子,158输出端子,160第二触发部,170触发件,180紧固件,190第一安装槽,200第二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开关140、开关组件100和家用设备。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开关140包括壳体118、连接件142、弹片152、输入端子156和输出端子158,连接件142与壳体118活动连接,连接件142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壳体118移动,弹片152位于壳体118内,弹片152与连接件142对应设置,弹片152设有第一触发部154,输入端子156设于壳体118,且与弹片152相连接,输入端子156的一部分伸出壳体118,输出端子158设于壳体118,输出端子158与第一触发部154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触发部160,输出端子158的一部分伸出壳体118。
详细地,开关140包括壳体118、连接件142、弹片152、输入端子156和输出端子158。其中,外力作用在连接件142,连接件142相对于壳体118移动以挤压弹片152,弹片152发生弹性形变,进而使第一触发部154和第二触发部160电连接,以达到触发开关140的目的。当撤去作用在连接件142上外力后,连接件142相对于壳体118运动以与弹片152相分离,由于作用在弹片152的外力撤去,弹片152复位,使得第一触发部154和第一触发部154相分离,以达到解除触发开关140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设置连接件142、弹片152、输入端子156和输出端子158的配合结构,在保证触发开关140和解除触发开关140的有效性的同时,减少了开关140的装配零件数量,降低了开关140的装配难度和产品的生产成本,有利于提升开关140的装配效率及良品率,有利于保障开关140使用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开关140的装配零件较多,导致装配精度低,进而出现因装配不到位而导致开关140功能失效的问题。
进一步地,输入端子156的一部分伸出壳体118,输出端子158的一部分伸出壳体118,伸出壳体118的输入端子156与电源电连接,伸出壳体118的输出端子158与受控器件电连接。
具体地,第一触发部154和弹片152通过紧固件装配在一起,紧固件包括螺栓、螺钉和铆钉;第二触发部160和输出端子158通过紧固件装配在一起,紧固件包括螺栓、螺钉和铆钉。
具体地,如图5和图11开关140的壳体118形成有第一安装槽190,一部分输入端子156卡设于第一安装槽190内,另一部分输入端子156伸出壳体118;开关140的壳体118形成有第二安装槽200,一部分输出端子158卡设于第二安装槽200内,另一部分输出端子158伸出壳体118。该设置可保证输入端子156、输出端子158和壳体118装配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具体地,输入端子156的数量为至少一个,输出端子158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开关140包括壳体118、连接件142、弹片152、输入端子156和输出端子158,连接件142与壳体118活动连接,连接件142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壳体118移动,弹片152位于壳体118内,弹片152与连接件142对应设置,弹片152设有第一触发部154,输入端子156设于壳体118,且与弹片152相连接,输入端子156的一部分伸出壳体118,输出端子158设于壳体118,输出端子158与第一触发部154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触发部160,输出端子158的一部分伸出壳体118。
进一步地,弹片152的一部分与壳体118相连接,弹片152的另一部分与壳体118的壁面相分离,第一触发部154设于弹片152与壳体118的壁面相分离的部分。
详细地,通过合理设置弹片152、壳体118和第一触发部154的配合结构,使得弹片152的一部分与壳体118相连接,该设置使得壳体118对弹片152具有定位及固定的作用,为弹片152复位提供了结构支撑。由于弹片152另一部分与壳体118的壁面相分离,且弹片152与壳体118的壁面相分离的部分设有第一触发部154,这样,连接件142挤压弹片152时,未与壳体118的壁面相连接的弹片152带动第一触发部154朝向第二触发部160的方向运动,以使第一触发部154和第二触发部160电连接。当连接件142与弹片152相分离时,与壳体118的壁面相分离的弹片152会带动第一触发部154复位,以实现第一触发部154和第二触发部160分离。该设置在保证第一触发部154和第二触发部160配合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的同时,减少了连接二者的器件的投入,简化了装配工序,有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实施例3:
如图1、图2、图6、图7、图8和图12所示,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开关140包括壳体118、连接件142、弹片152、输入端子156和输出端子158,连接件142与壳体118活动连接,连接件142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壳体118移动,弹片152位于壳体118内,弹片152与连接件142对应设置,弹片152设有第一触发部154,输入端子156设于壳体118,且与弹片152相连接,输入端子156的一部分伸出壳体118,输出端子158设于壳体118,输出端子158与第一触发部154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触发部160,输出端子158的一部分伸出壳体118。
进一步地,输入端子156的一部分伸出壳体118的一侧端面,输出端子158的一部分伸出壳体118的另一侧端面。
详细地,壳体118具有第一端面124和第二端面126,输入端子156的一部分伸出壳体118的第二端面126,输出端子158的一部分伸出壳体118的第一端面124。通过合理设置输入端子156和输出端子158的位置关系,使得输入端子156的一部分伸出壳体118的第二端面126,输出端子158的一部分伸出壳体118的第一端面124,这样,便于其他器件与开关140的装配,可有效避免与输入端子156连接的器件和与输出端子158连接的器件相干涉,有利于简化开关140与其他器件的装配难度,且便于走线。
如图1、图2、图6、图7、图8和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8的第一端面124和第二端面126为壳体118的相邻两端面。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18的第一端面124和第二端面126为壳体118的相对两端面。
实施例4:
如图5和图1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开关140包括壳体118、连接件142、弹片152、输入端子156和输出端子158,连接件142与壳体118活动连接,连接件142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壳体118移动,弹片152位于壳体118内,弹片152与连接件142对应设置,弹片152设有第一触发部154,输入端子156设于壳体118,且与弹片152相连接,输入端子156的一部分伸出壳体118,输出端子158设于壳体118,输出端子158与第一触发部154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触发部160,输出端子158的一部分伸出壳体118。
进一步地,壳体118设有限位部128,限位部128被配置为限定连接件142的移动路径。
详细地,通过设置限位部128,使得限位部128与连接件142相配合,进而实现限位部128限定连接件142的移动路径的目的,可保证连接件142驱动第一触发部154和第二触发部160相接触,或是解除第一触发部154和第二触发部160连接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具体地,限位部128包括限位槽,连接件142的一部分位于限位槽内。限位部128包括限位槽,连接件142的一部分位于限位槽内,进而实现限位槽限定连接件142的移动路径的目的,可保证连接件142驱动第一触发部154和第二触发部160相接触,或是解除第一触发部154和第二触发部160连接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具体地,限位部128包括限位孔,连接件142穿接于限位孔。进而实现限位孔限定连接件142的移动路径的目的,可保证连接件142驱动第一触发部154和第二触发部160相接触,或是解除第一触发部154和第二触发部160连接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实施例5: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例5提供了一种开关140包括壳体118、连接件142、弹片152、输入端子156和输出端子158,连接件142与壳体118活动连接,连接件142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壳体118移动,弹片152位于壳体118内,弹片152与连接件142对应设置,弹片152设有第一触发部154,输入端子156设于壳体118,且与弹片152相连接,输入端子156的一部分伸出壳体118,输出端子158设于壳体118,输出端子158与第一触发部154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触发部160,输出端子158的一部分伸出壳体118。
进一步地,连接件142被构造为连接杆。
详细地,通过合理设置连接件142的结构,使得连接件142为连接杆,该设置在保证连接件142与弹片152配合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的同时,简化了连接件142的结构,使得连接件142的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具体地,连接杆的截面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其组合:圆形、三角形、多边形和不规则的形状。
进一步地,如图5、图6、图11和图12所示,连接杆包括杆体144和连接头,杆体144为直杆,或杆体144弯折布置,杆体144的一端伸出壳体118,杆体144的另一端位于壳体118内,连接头与杆体144的端部连接,且连接头的一部分凸出于杆体144的侧壁。
其中,连接杆包括杆体144和连接头,杆体144可以为直杆,杆体144亦可以弯折布置,如根据开关140和与其配合的器件的位置关系使得杆体144为弯杆,这样,即可保证通过连接杆触发或解除触发开关140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又达到合理利用壳体118内部空间的目的,有利于减小开关140的外形尺寸。
另外,连接头与杆体144的端部连接,通过合理设置连接头与杆体144的端部的配合关系,使得连接头的一部分凸出于杆体144的侧壁,这样有利于增大连接头与开关140的其他零部件的配合面积,进而可保证触发或解除触发开关140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实施例6: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实施例6提供了一种开关140包括壳体118、连接件142、弹片152、输入端子156和输出端子158,连接件142与壳体118活动连接,连接件142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壳体118移动,弹片152位于壳体118内,弹片152与连接件142对应设置,弹片152设有第一触发部154,输入端子156设于壳体118,且与弹片152相连接,输入端子156的一部分伸出壳体118,输出端子158设于壳体118,输出端子158与第一触发部154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触发部160,输出端子158的一部分伸出壳体118;连接件142被构造为连接杆;连接杆包括杆体144和连接头,连接头与杆体144的端部连接,且连接头的一部分凸出于杆体144的侧壁。
进一步地,连接头包括第一连接部148和第二连接部150,第一连接部148与杆体144伸出壳体118的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接部150位于壳体118内,且与杆体144的另一端相连接,且第二连接部150与弹片152对应设置,第一连接部148的一部分和第二连接部150的一部分均凸出于杆体144的侧壁。
详细地,连接头包括第一连接部148和第二连接部150。第一连接部148与杆体144伸出壳体118的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接部150与杆体144的另一端相连接,且第一连接部148的一部分和第二连接部150的一部分均凸出于杆体144的侧壁。该设置增大了连接杆和与开关140相连接的器件的接触面积,且增大了连接杆与弹片152的接触面积,进而有利于增强连接杆触发或解除触发开关140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具体地,第一连接部148被构造成帽状结构,帽状结构套设于杆体144的一端;第二连接部150被构造成连接板。通过合理设置第一连接部148和第二连接部150的结构,使得第一连接部148为帽状结构,帽状结构套设于杆体144的一端,第二连接部150为连接板,连接板与杆体144的另一端连接,这样,增大了第一连接部148和与开关140相连接的器件的接触面积,且增大了第二连接部150与弹片152的接触面积,进而有利于增强连接杆触发或解除触发开关140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具体地,连接板与杆体144为一体式结构,该设置省去了连接板与杆体144的装配工序,故而简化了连接板与杆体144的装配及后续拆卸的工序,有利于提升装配及拆卸效率,进而可降低生产及维护成本。另外,连接板与杆体144一体式连接可保证连接杆成型的尺寸精度要求。
具体地,连接板与杆体144通过紧固件装配在一起,其中,紧固件包括螺钉、螺栓和铆钉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或连接板与杆体144相卡接。
具体地,帽状结构与杆体144为一体式结构,该设置省去了帽状结构与杆体144的装配工序,故而简化了帽状结构与杆体144的装配及后续拆卸的工序,有利于提升装配及拆卸效率,进而可降低生产及维护成本。另外,帽状结构与杆体144一体式连接可保证连接杆成型的尺寸精度要求。
具体地,帽状结构与杆体144通过紧固件装配在一起,其中,紧固件包括螺钉、螺栓和铆钉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或帽状结构与杆体144相卡接。
实施例7: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实施例7提供了一种开关140包括壳体118、连接件142、弹片152、输入端子156和输出端子158,连接件142与壳体118活动连接,连接件142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壳体118移动,弹片152位于壳体118内,弹片152与连接件142对应设置,弹片152设有第一触发部154,输入端子156设于壳体118,且与弹片152相连接,输入端子156的一部分伸出壳体118,输出端子158设于壳体118,输出端子158与第一触发部154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触发部160,输出端子158的一部分伸出壳体118;连接件142被构造为连接杆;连接杆包括杆体144和连接头,连接头与杆体144的端部连接,且连接头的一部分凸出于杆体144的侧壁。
进一步地,连接头包括第二连接部150,第二连接部150位于壳体118内,且与杆体144的另一端相连接,且第二连接部150与弹片152对应设置,第二连接部150的一部分均凸出于杆体144的侧壁。
详细地,连接头包括第二连接部150,第二连接部150与杆体144的另一端相连接,且第二连接部150的一部分均凸出于杆体144的侧壁。该设置增大了连接杆与弹片152的接触面积,进而有利于增强连接杆触发或解除触发开关140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头包括第一连接部148,第一连接部148与杆体144伸出壳体118的一端相连接。该设置增大了连接杆和与开关140相连接的器件的接触面积,进而有利于增强连接杆触发或解除触发开关140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实施例8:
如图7、图8、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开关组件100,包括罩体112;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开关140,开关140设于罩体112;触发件170,与罩体112活动连接;其中,触发件170被配置为适于在重力作用下响应于罩体112的转动相对于壳体118运动,以推动连接件142移动进而触发开关140,或释放连接件142以解除触发开关140。
详细地,开关组件100包括罩体112、开关140和触发件170。由于触发件170与罩体112活动连接,开关组件100处于正常使用位置时,触发件170在重力作用下响应于罩体112的转动以相对于罩体112朝向开关140的方向运动,并与开关140的连接件142相接触,以推动连接件142移动进而触发开关140。当开关组件100在外力作用下而发生转动时,触发件170随着罩体112的转动而对于罩体112朝向背离开关140的方向运动,并与开关140相分离,进而使得触发件170解除触发开关140,此时开关140处于断开状态。
通过合理设置触发件170和开关140的配合结构,在保证触发开关140和解除触发开关140的有效性的同时,减少了开关组件100的装配零件数量,降低了开关组件100的装配难度和产品的生产成本,有利于提升开关组件100的装配效率及良品率,有利于保障开关组件100使用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同时,该结构设置使得触发件170和开关140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器件,罩体112的部分结构为触发件170朝向开关140方向运动或背离开关140方向运动提供了结构支持,故而开关140或触发件170损坏时可单独更换当前损坏器件,避免整体更换开关140及触发件170进而导致产品的使用成本高的问题,且有利于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及降低产品的维修、维护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罩体112设有滑道130,触发件170的至少部分位于滑道130内,且触发件170被配置为适于在滑道130内滑动。这样,在重力作用下触发件170响应于罩体112的转动以在滑道130内运动,进而实现触发件170触发开关140或解除触发开关140。滑道130的结构设置限定了触发件170相对于开关140的移动路径,可保证触发件170触发开关140或解除触发开关140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进一步地,触发件170包括:滚珠,滚珠被配置为在重力作用下响应于罩体112的转动以在罩体112内滚动。滚珠滚动性能好,可有效避免触发件170卡滞的情况发生。
具体地,罩体112包括第一前壳114和第一后壳116,第一前壳114和第一后壳116可拆装连接,该设置便于开关组件100的装配及拆卸。
具体地,如图5所示,开关组件100包括紧固件180,紧固件180穿过第一前壳114锁入第一后壳116内,或紧固件180穿过第一后壳116锁入第一前壳114内,使得第一前壳114和第一后壳116稳固且可靠地装配在一起。其中,紧固件180包括螺栓、螺钉和铆钉。
具体地,开关140的壳体118包括第二前壳120和第二后壳122,第二前壳120和第二后壳122可拆装连接,该设置便于开关140的装配及拆卸。
实施例9:
在实施例8的基础上,实施例9提供了一种开关组件100包括罩体112、开关140和触发件170,开关140设于罩体112,触发件170与罩体112活动连接,触发件170被配置为适于在重力作用下响应于罩体112的转动相对于壳体118运动,以推动连接件142移动进而触发开关140,或释放连接件142以解除触发开关140。
进一步地,开关140的壳体118构造成罩体112的一部分。
详细地,开关140的壳体118构造成罩体112的一部分,该设置省去了开关组件100的罩体112与开关140的壳体118的装配工序,故而简化了开关组件100的罩体112与开关140的壳体118的装配及后续拆卸的工序,有利于提升装配及拆卸效率,进而可降低生产及维护成本。具体地,开关组件100的罩体112与开关140的壳体118一体式连接,可保证开关组件100成型的尺寸精度要求。
实施例10:
如图7、图8、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示,在实施例8的基础上,实施例10提供了一种开关组件100包括罩体112、开关140和触发件170,开关140设于罩体112,触发件170与罩体112活动连接,触发件170被配置为适于在重力作用下响应于罩体112的转动相对于壳体118运动,以推动连接件142移动进而触发开关140,或释放连接件142以解除触发开关140。
进一步地,开关140的壳体118位于罩体112内,罩体112和壳体118之间形成腔室,触发件170位于腔室内。
详细地,通过合理设置开关组件100的罩体112和开关140的壳体118的配合关系,使得开关140的壳体118位于罩体112内,罩体112对位于罩体112内的开关140起到保护的作用,进而可避免外力直接作用在开关140的情况发生,可保证开关140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进而有利于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
另外,通过合理设置罩体112和壳体118的配合关系,使得罩体112和壳体118之间形成腔室,触发件170位于腔室内,触发件170在腔室内运动,即,腔室限定了触发件170的运动路径,腔室为触发件170的运动提供了有效的结构保障。
实施例11: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家用设备,包括:实施例1至实施例7中任一实施例的开关140;实施例8至实施例10中任一实施例的开关组件10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家用设备,因包括如实施例1至实施例7中任一实施例的开关140,或实施例8至实施例10中任一实施例的开关组件100,因此,具有上述开关140或开关组件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一一陈述。
具体地,家用设备包括:取暖装置和烹饪器具。
具体实施例:
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组件100包括第一前壳114、第一后壳116、输出端子158、第二触发部160、滚珠、连接杆、螺钉、第二前壳120、第二后壳122、弹片152、第一触发部154和输入端子156。第二触发部160铆接在输出端子158上,第一触发部154铆接在弹片152上。
输出端子158、第二触发部160、连接杆、第二前壳120、弹片152、第一触发部154和输入端子156装配到第二后壳122上,连接杆直接作用在弹片152上,通过控制弹片152的行程实现输入端子156、第二触发部160和输入端子156的开闭,开关140、钢珠装配到第一前壳114和第一后壳116上,钢珠在第一前壳114和第一后壳116形成的空腔内,开关组件100竖放时钢珠作用在连接杆上,连接杆推动弹片152上的第一触发部154和输出端子158上的第二触发部160接通,开关140处于连接状态,开关组件100倾斜时钢珠脱离连接杆,弹片152回弹,使得第一触发部154和第二触发部160分离,开关140处于断开状态。螺钉固定开关140、第一前壳114和第一后壳116。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连接件,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连接件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
弹片,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弹片与所述连接件对应设置,所述弹片设有第一触发部;
输入端子,设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弹片相连接,所述输入端子的一部分伸出所述壳体;
输出端子,设于所述壳体,所述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一触发部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触发部,所述输出端子的一部分伸出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片的一部分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弹片的另一部分与所述壳体的壁面相分离,所述第一触发部设于所述弹片与所述壳体的壁面相分离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端子的一部分伸出所述壳体的一侧端面,所述输出端子的一部分伸出所述壳体的另一侧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被配置为限定所述连接件的移动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被构造为连接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
杆体,所述杆体为直杆,或所述杆体弯折布置,所述杆体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所述杆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
连接头,与所述杆体的端部连接,且所述连接头的一部分凸出于所述杆体的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包括:
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杆体伸出所述壳体的一端相连接;
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杆体的另一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弹片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部分均凸出于所述杆体的侧壁。
8.一种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罩体;及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所述开关设于所述罩体;
触发件,与所述罩体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触发件被配置为适于在重力作用下响应于所述罩体的转动相对于所述壳体运动,以推动所述连接件移动进而触发所述开关,或释放所述连接件以解除触发所述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的壳体构造成所述罩体的一部分;或
所述开关的壳体位于所述罩体内,所述罩体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腔室,所述触发件位于所述腔室内。
10.一种家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或
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开关组件。
CN202022680525.8U 2020-11-19 2020-11-19 开关、开关组件和家用设备 Active CN2132119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80525.8U CN213211984U (zh) 2020-11-19 2020-11-19 开关、开关组件和家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80525.8U CN213211984U (zh) 2020-11-19 2020-11-19 开关、开关组件和家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11984U true CN213211984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28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80525.8U Active CN213211984U (zh) 2020-11-19 2020-11-19 开关、开关组件和家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119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63404B1 (en) Rapid tri-state bidirectional switching device
CN213211984U (zh) 开关、开关组件和家用设备
CN109003845B (zh) 一种小型行程开关
CN106410531B (zh) 防触电模块及具有其的插座、插排
JP6779967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CN215183738U (zh) 卡扣式外壳及磁保持继电器
CN210430514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电力柜
CN215578245U (zh) 一种微动开关组合式辅助开关
CN213025897U (zh) 具有自锁结构的开关
CN211629975U (zh) 一种快拆式电机密封结构
CN203562352U (zh) 一种汽车按钮开关
CN110189951B (zh) 一种操控杆
CN214254320U (zh) 适用于直流断路器的快速闭合结构和直流断路器
CN213212021U (zh) 开关组件和家用设备
CN102956395B (zh) 一种翘板开关
CN111156206A (zh) 风扇基座组件及无叶扇
CN209962997U (zh) 一种新型辅助开关装置
CN211501118U (zh) 风扇基座组件及无叶扇
CN216928405U (zh) 一种接触器电磁装置及电控系统
CN210006649U (zh) 一种双刀双掷微行程按钮开关
CN217822507U (zh) 开关装置改良结构
CN211788862U (zh) 一种断路器模块化附件单元
CN220439534U (zh) 一种万能式断路器辅助开关装置
CN209804496U (zh) 一种微动开关
CN217332742U (zh) 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