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32742U - 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32742U
CN217332742U CN202220403396.4U CN202220403396U CN217332742U CN 217332742 U CN217332742 U CN 217332742U CN 202220403396 U CN202220403396 U CN 202220403396U CN 217332742 U CN217332742 U CN 217332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micro
groove
transmission support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0339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大胜
尹中强
陈舜
曹名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0339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32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32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327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内装配有用于反馈隔离开关分合闸状态的辅助回路,所述辅助回路包括转动件和两组指示组件,转动件用于与驱动隔离开关分合闸的转轴连接,两组指示组件分别装配于转动件两侧并分别对应指示分闸、合闸状态,每组指示组件包括传动支架和微动开关,转动件的合闸或分闸转动可以驱动两组指示组件的传动支架在外壳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使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被切换状态以反馈隔离开关状态。本实用新型的两组指示组件分别对应指示分合闸状态,在转动件的驱动下,使两组指示组件的传动支架沿直线运动以切换微动开关的状态,由两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反馈信号以指示隔离开关的状态,更为精确。

Description

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断路器,具体涉及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
背景技术
低压配电系统中常采用隔离开关来实现电路的接通和断开。在实际应用中,系统需要感知隔离开关的实时状态,如合闸状态、分闸状态,在现有的技术中,大部分采用齿轮带动连杆,触发微动开关来实现信号转换,形成的这一回路称为辅助回路,但这种方案零件结构复杂,加工、装配较困难;另有一部分隔离开关则是采用传动支架触发微动开关的结构,但同样也存在合分闸信号的采集不准确,例如,在实际应用中,仅采集合闸或分闸的单一信号,且不具备提供预反馈的功能,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且结构也相对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且可以同步或提前反馈隔离开关分合闸状态的监测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内装配有用于反馈隔离开关分合闸状态的辅助回路,所述辅助回路包括转动件和两组指示组件,转动件用于与驱动隔离开关分合闸的转轴连接,两组指示组件分别装配于转动件两侧并分别对应指示分闸、合闸状态,每组指示组件包括传动支架和微动开关,转动件的合闸或分闸转动可以驱动两组指示组件的传动支架在外壳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使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被切换状态以反馈隔离开关状态。
进一步,在转动件位于合闸位置时,两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所处状态为第一状态,转动件位于分闸位置时,两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所处状态为第二状态,转动件随转轴转动到合闸位置或分闸位置时,通过两组指示组件的传动支架驱动两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进行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切换,两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进行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切换的行程小于等于转动件进行合闸位置与分闸位置切换的行程。
进一步,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下,两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均保持一组闭合一组断开的状态。
进一步,在转动件通过两组指示组件的传动支架驱动对应的微动开关切换状态后,转动件还转动一个预设行程才到达合闸位置或分闸位置。
进一步,在所述转动件两侧的外壳内分别设有导向槽,在每个导向槽内对应装配一组指示组件的传动支架,由导向槽为传动支架的滑动提供导向作用。
进一步,在传动支架与外壳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限位结构,由限位结构限制传动支架的直线位移范围,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限位槽和限位部,所述限位槽为限位部提供直线运动空间。
进一步,每组指示组件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外壳、传动支架配合用于为传动支架提供弹性复位力。
进一步,每组指示组件的传动支架包括避让槽、触发部以及驱动部,所述避让槽与触发部位于传动支架面向微动开关的一侧,触发部用于按压微动开关的按钮顶杆,微动开关的按钮顶杆落入避让槽内恢复原状,转动件通过与驱动部配合带动传动支架,所述触发部为沿传动支架移动方向延伸的平面。
进一步,其中至少一组指示组件还包括备用的微动开关,所述备用的微动开关位于远离传动支架的一端。
进一步,所述传动支架整体呈条形板状结构,在传动支架的侧面中部开设有作为避让槽的缺口,所述避让槽的一侧设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传动支架的侧面衔接,由传动支架靠近倾斜面的侧面作为触发部;在背对避让槽一侧的传动支架的侧面设有凸出的档杆和限位杆,所述档杆位于传动支架的中部作为驱动部与转动件配合,限位杆由传动支架的一端端部弯折形成,由档杆、限位杆以及连接在档杆与限位杆之间的传动支架侧面共同形成限位槽,在档杆面向限位杆的一侧设有连接凸台。
进一步,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件本体,在所述转动件本体的中部凸出设有转动部,在所述转动部的中部设有转动连接槽,在转动部的两侧分别凸出设有卡挡部,所述卡挡部分别与两组指示组件的传动支架配合。
进一步,所述外壳整体呈长方体,外壳包括相互盖合的底座和壳体,在所述底座的中部设置有用于装配转动件的第一安装槽,沿第一安装槽的两侧设有导向槽,由第一安装槽垂直于导向槽的一侧侧壁作为限位部,在限位部面向转动件的一侧设有两个弹簧槽;
在所述壳体的中部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第一安装槽相连通,在壳体背对底座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安装槽,两个第二安装槽分别设置于壳体的两侧用于装配微动开关,在每个第二安装槽的槽底设有通孔,微动开关的按钮顶杆穿过通孔伸入底座内。
相比现有仅采集合闸或分闸的单一信号的监测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两组指示组件分别对应指示分合闸状态,在转动件的驱动下,使两组指示组件的传动支架沿直线运动以切换微动开关的状态,由两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反馈信号以指示隔离开关的状态,更为精确。
此外,两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进行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切换的行程小于转动件进行合闸位置与分闸位置切换的行程,在转动件通过两组指示组件的传动支架驱动对应的微动开关切换状态后,转动件还转动一个预设行程才到达合闸位置或分闸位置,使微动开关先于隔离开关切换状态,特别是,两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能够提前一定时间如5~30ms完成切换状态,实现了预反馈功能,其结构简单,利于满足实际需求。
此外,在外壳内设置导向槽,由导向槽为传动支架的滑动提供导向作用,利于提高传动支架的运动稳定性。
此外,在传动支架与壳体之间设置相互配合的限位结构,由限位结构限制传动支架的直线位移范围,进一步的,复位弹簧为传动支架提供弹性复位力,利于使传动支架恢复原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不含转动件和壳体);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的俯视图(不含壳体);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微动开关的按钮顶杆与传动支架的触发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微动开关的按钮顶杆与传动支架的避让槽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面向底座的一侧);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微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复位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12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内装配有用于反馈隔离开关分合闸状态的辅助回路,所述辅助回路包括转动件4和两组指示组件,转动件4用于与驱动隔离开关分合闸的转轴连接,两组指示组件分别装配于转动件4两侧并分别对应指示分闸、合闸状态,每组指示组件包括传动支架5和微动开关3,转动件4的合闸或分闸转动可以驱动两组指示组件的传动支架5在外壳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使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3被切换状态以指示隔离开关状态。
相比现有仅采集合闸或分闸的单一信号的监测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两组指示组件分别对应指示分合闸状态,在转动件的驱动下,使两组指示组件的传动支架沿直线运动以切换微动开关的状态,由两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反馈信号以指示隔离开关的状态,更为精确。
在转轴驱动隔离开关分合闸动作完成时,转动件4随转轴对应转动到合闸位置或分闸位置,通过两组指示组件的传动支架5驱动对应的微动开关3切换状态,使辅助回路同步反馈隔离开关的分合闸状态。或者,优选的,两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3已提前一段时间完成状态切换,使辅助回路实现对隔离开关分合闸状态的预反馈,如此,实现了同步反馈或预反馈功能,其结构简单,利于满足实际需求。
具体的,在隔离开关处于合闸状态时,即转动件4位于合闸位置时,两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3所处状为第一状态,此时由两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3对外反馈信号,用于指示隔离开关此时已处于合闸状态,在隔离开关处于分闸状态时,即转动件4位于分闸位置时,两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3所处状态为第二状态,此时由两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3对外反馈信号,用于指示隔离开关此时已经处于分闸状态,转动件4随转轴转动到合闸位置或分闸位置时,通过两组指示组件的传动支架5驱动两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3进行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切换,其中,两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3进行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切换的行程小于隔离开关进行合分闸状态切换的行程,即两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3进行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切换的行程小于转动件4进行合闸位置与分闸位置切换的行程,在转动件4通过两组指示组件的传动支架5驱动对应的微动开关3切换状态后,转动件4还随转轴转动一个预设行程才到达合闸位置或分闸位置,使得两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3在隔离开关切换合分闸状态前5~30ms完成状态切换,从而实现预反馈。当然,当两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3进行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切换的行程等于转动件4进行合闸位置与分闸位置切换的行程时,此时两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3与隔离开关切换合分闸状态同步进行,实现了对隔离开关状态的同步反馈。
结合图1-12提供一种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监测机构为隔离开关提供预反馈,也就是,两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3的状态切换先于隔离开关的状态切换。
所述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包括外壳以及装配于外壳内的辅助回路,辅助回路用于反馈隔离开关的分闸或合闸状态。在本实施例中,辅助回路包括转动装配在外壳内的转动件4,在转动件4的两侧分别装配有两组由转动件4驱动的指示组件,其中一组指示组件用于反馈隔离开关处于合闸状态,另一组指示组件用于反馈隔离开关处于分闸状态,每组指示组件均包括传动支架5、微动开关3以及复位弹簧6。
所述监测机构与隔离开关并排拼接,监测机构的转动件4与用于驱动隔离开关分合闸的转轴联动,在隔离开关的转轴转动,带动隔离开关的触头支持转动,驱动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或分离实现隔离开关的合闸或分闸,同时转轴带动所述转动件4转动。优选的,所述隔离开关包括操作机构模块和多个触头模块,操作机构模块的转轴和多个触头模块的并排设置,每个触头模块内均设有触头支持、动触头和静触头,操作机构模块的转轴与多个触头模块的触头支持联动。优选的,所述监测机构即为隔离开关的操作机构模块,所述辅助回路设置在操作机构模块内,所述转轴穿过转动件4,使转动件4与触头模块的触头支持同步转动。
当转动件4被驱动转动时,由转动件4带动两组指示组件的传动支架5在外壳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使得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3被触发切换状态,由辅助回路反馈隔离开关的分合闸状态,复位弹簧6设置于外壳与传动支架5之间,在传动支架5被转动件4带动滑动时,复位弹簧6发生弹性形变为传动支架5提供弹性复位力,保证传动支架5可以恢复原位。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每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3优选在闭合状态下对外反馈信号,如此,在分闸状态或合闸状态时,两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3始终保持一个闭合一个断开的状态,也就是,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两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3均保持一组闭合一组断开,例如,当隔离开关合闸时,处于第一状态下,用于反馈合闸状态的指示组件中的微动开关3闭合并对外反馈信号,用于反馈分闸状态的指示组件中的微动开关3断开;当隔离开关分闸时,处于第二状态下,两组指示状态中的微动开关3状态被切换,用于反馈分闸状态的指示组件中的微动开关3闭合并对外反馈。需要说明的是,在至少一组指示组件中还设置有一个备用的微动开关3,优选备用的微动开关3设置于外壳内远离传动支架5的一端。当然,也可以在微动开关3断开时对外反馈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传动支架5包括避让槽51、触发部52以及驱动部,在转动件4被驱动转动时,由转动件4通过与驱动部配合带动传动支架5在外壳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以切换微动开关3的状态,其中,避让槽51和触发部52共同设置于传动支架5面向微动开关3的一侧,由避让槽51和触发部52分别与微动开关3的按钮顶杆31配合,例如,由触发部52按压按钮顶杆31以闭合微动开关3,按钮顶杆31落入避让槽51内恢复原状使微动开关3切换至断开状态,所述触发部52为沿传动支架5移动方向延伸的平面,使得触发部52驱动微动开关3闭合后,转动件4还随转轴转动一个预设行程到合闸位置或分闸位置的过程中,传动支架5受到转动件4的驱动继续移动,所述触发部52能够持续触发所述微动开关3。另外,两组指示组件的传动支架5对称设置在转动件4的两侧,在转动件4转动时,带动两侧的传动支架5向相反方向进行直线运动。
进一步的,如图6、8所示,在转动件4两侧的外壳内分别设有导向槽12,在每个导向槽12内对应装配一组指示组件的传动支架5,由导向槽12限制传动支架5的滑动轨迹,利于保证传动支架5与微动开关3的配合稳定性;在外壳与传动支架5之间设置相互配合的限位结构,由限位结构限制传动支架5的直线位移范围,避免传动支架5在外壳内因移动距离过大而无法恢复原位。
具体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外壳优选整体呈长方体,外壳包括相互盖合的底座1和壳体2,在底座1的中部设有用于转动装配转动件4的第一安装槽11,沿第一安装槽11的两侧设有导向槽12,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槽12分别沿着外壳的长度方向设置,图6中位于转动件4同一侧的导向槽12并不是连续的,导向槽12被第一安装槽11的中部分割为两段,每一段导向槽12分别位于第一安装槽11相对的两侧侧壁,其中两段导向槽12的两端敞开,使传动支架5可以穿过导向槽12并在转动件4的驱动下向远离第一安装槽11的方向进行直线运动(也就是沿着外壳的长度方向进行直线运动),其中由第一安装槽11垂直于导向槽12的一侧侧壁作为限位部13,所述限位部13凸出于底座1的底面,在限位部13面向转动件4的一侧设有两个弹簧槽14,两个弹簧槽14分别位于转动件4的两侧并分别与一个导向槽12相连通,图中,在限位部13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内径不同的台阶槽,其中面向转动件4一侧的内径较大作为弹簧槽14用于装配复位弹簧6,内径较小的一端作为一段导向槽12。
如图7、8所示,所述壳体2整体也呈长方体结构,在壳体2面向底座1的一侧也配合设置有导向槽12,在壳体2的中部设有贯通壳体2正反两面的通槽21,在壳体2与底座1盖合后,通槽21与第一安装槽11连通,用于驱动转动件4转动的转轴穿过通槽21驱动转动件4在外壳内进行转动,在壳体2背对底座1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安装槽22,图7中第二安装槽22为三个,其中两个第二安装槽22分别设置于壳体2的两侧,剩余一个第二安装槽22设置于壳体2的一侧靠近边角位置用于装配备用的微动开关3,即为图7中靠近左侧边角处的位置,在每个第二安装槽22的槽底还分别设有一个通孔221,装配于第二安装槽22的微动开关3的按钮顶杆31可以穿过通孔221伸入底座1内与传动支架5配合。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传动支架5具体呈条形板状结构,在传动支架5的侧面中部开设有作为避让槽51的缺口,所述避让槽51的一侧设为倾斜面511,所述倾斜面511与传动支架5的侧面衔接,在微动开关3的按钮顶杆31开始与倾斜面511相对时,其按钮顶杆31也逐渐开始复位,倾斜面511以及避让槽51可以用于调节传动支架5与微动开关3配合的行程(使微动开关3保持断开的行程),由传动支架5靠近倾斜面511的侧面作为触发部52,位于触发部522远离倾斜面522的侧面可以用于调节传动支架5与微动开关3配合的行程(使微动开关3保持闭合的行程);在背对避让槽51一侧的传动支架5设有凸出的档杆53和限位杆54,所述档杆53位于传动支架5的中部,档杆53作为驱动部与转动件4配合,限位杆54由传动支架5的一端端部弯折形成,由档杆53、限位杆54以及连接在档杆53与限位杆54之间的传动支架5侧面共同形成限位槽55,限位槽55跨接于限位部13使得档杆53、限位杆54分别位于限位部13的两侧,其中限位槽55具备一定空间用于为限位部13提供一定直线运动空间,由此限制传动支架5的直线运动范围,在档杆53面向限位杆54的一侧设有连接凸台56,图11中连接凸台56沿平行于传动支架5的方向凸出,复位弹簧6套设于连接凸台56时,复位弹簧6的一端与弹簧槽14抵接,复位弹簧6的另一端与档杆53设有连接凸台56的一侧抵接。
如图10所示,转动件4包括由转轴驱动转动的转动件本体,在所述转动件本体的中部凸出设有转动部41,在所述转动部41的中部设有转动连接槽411,转动连接槽411可以与设置于外壳内的连接轴或凸起结构配合,使转动件本体可以在外壳内转动,在转动部41的两侧分别凸出设有卡挡部42,两个卡挡部42分别沿径向延伸凸出设置,卡挡部42分别与两组指示组件的传动支架5配合,也就是卡挡部42与传动支架5的驱动部(也就是档杆53)配合。
结合图3-5、8和10提供具体的配合过程,图中两组指示组件的结构完全相同,为方便描述,以图3中左侧的指示组件用于指示合闸状态,左侧指示组件包括左侧的传动支架5、左侧的微动开关3以及左侧的复位弹簧6,右侧的指示组件用于指示分闸状态,右侧指示组件包括右侧的传动支架5、右侧的微动开关3以及右侧的复位弹簧6。
在初始状态(分闸)时,转动件4与左侧的指示组件未配合,也就是图3、8和11中转动件4左侧的卡挡部42与左侧的传动支架5的档杆53未接触,左侧的传动支架5在左侧的复位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保持在初始位置,左侧的传动支架5的避让槽51使左侧的微动开关3的按钮顶杆31处于原始状态,左侧的微动开关3处于断开状态;同时,转动件4右侧的卡挡部42与右侧的传动支架5的档杆53接触,右侧的复位弹簧6受到挤压,由右侧的传动支架5的触发部52迫使右侧的微动开关3的按钮顶杆31被顶住按下,导致右侧的微动开关3处于闭合状态。
当开始合闸时,转动件4从分闸位置向合闸位置转动,转动件4被驱动逆时针先带动储能弹簧进行储能,并越过死点位置,在储能弹簧弹力作用下,转动件4再次逆时针旋转,其左侧的卡挡部42与左侧的传动支架5的挡杆53持续接触并推动左侧的传动支架5在外壳左侧的导向槽12中移动,左侧的传动支架5的触发部52开始压迫左侧的微动开关3的按钮顶杆31,使左侧的微动开关3开始接通,对外反馈的合闸信号被提前监测到,同时,左侧的复位弹簧6也在左侧的传动支架5的连接凸台56与弹簧槽14的作用下被压缩储能,此时转动件4尚未转动到合闸位置,之后转动件4继续转动,作为触发部52的侧边平面继续滑动压迫左侧的微动开关3的按钮顶杆31,直到转动件4转到到合闸位置;而在转动件4逆时针旋转同时,其右侧的卡挡部42不再压迫右侧的传动支架5的档杆53,右侧的传动支架5在右侧的复位弹簧6的作用下,在外壳右侧的导向槽12内滑动,导致右侧的微动开关3的按钮顶杆31与右侧的传动支架5的触发部52先持续接触,然后慢慢通过倾斜面511滑入避让槽51内,使右侧的微动开关3开始断开,合闸完毕。
在合闸完成后,转动件4位于合闸位置,转动件4与右侧的传动支架5未接触,在右侧的复位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保持在相对位置,右侧的微动开关3的按钮顶杆31落入避让槽51内,右侧的微动开关3未被闭合;同时,转动件4左侧的卡挡部42与左侧的传动支架5的档杆53接触,左侧的复位弹簧6受到挤压,其左侧的传动支架5的触发部52迫使左侧的微动开关3的按钮顶杆31被顶住按下,使左侧的微动开关3处于闭合状态,使得合闸信号被监测到,右侧的微动开关3保持断开。
分闸过程与合闸过程相反,当开始分闸时,转动件4从合闸位置向分闸位置转动,转动件4被驱动顺时针先带动储能弹簧进行储能,并越过死点位置,在储能弹簧弹力作用下,转动件4再次顺时针旋转,其右侧的卡挡部42与右侧的传动支架5的挡杆53持续接触并推动右侧的传动支架5在外壳右侧的导向槽12移动,右侧的传动支架5的触发部52开始压迫右侧的微动开关3的按钮顶杆31,使右侧的微动开关3开始接通,分闸信号被提前监测到,右侧的复位弹簧6也在右侧的传动支架5的连接凸台56和右侧的弹簧槽14的作用下被压缩储能,此时转动件4尚未转动到分闸位置,之后转动件4继续转动,作为触发部52的侧边平面继续滑动压迫右侧的微动开关3的按钮顶杆31,直到转动件4转到分闸位置;而在转动件4顺时针旋转同时,其左侧的卡挡部42不再压迫左侧的传动支架5的档杆53,左侧的传动支架5在左侧的复位弹簧6的作用下,在外壳左侧的导向槽12中滑动,使左侧的微动开关3的按钮顶杆31逐渐落入左侧的传动支架5的避让槽51内,使左侧的微动开关3开始断开,完成分闸动作。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传动支架5触发微动开关3切换状态可以与隔离开关切换状态同步实现,当然,也可以在隔离开关切换状态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已经完成微动开关3的状态切换,如此可以使辅助回路对隔离开关的状态实现预反馈,例如,在合闸过程中,转动件4驱动传动支架5使微动开关3提前5~30ms完成状态切换(即为左侧微动开关3闭合,右侧微动开关3断开),此时获得预合闸反馈信号,随后隔离开关完成合闸;在分闸过程中,转动件4驱动传动支架5使微动开关3提前5~30ms完成状态切换(即为右侧微动开关3闭合,左侧微动开关3断开),此时获得预分闸反馈信号,随后隔离开关完成分闸。
需要说明的是,隔离开关与指示组件中微动开关3状态切换之间的时间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其调整方式可以通过调整传动支架5的避让槽51、倾斜面511以及触发部52的长度尺寸以调节行程,或者调整其他位置的相关尺寸进行预设,例如弹簧弹力等,或者通过其他调节方式也可以。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内装配有用于反馈隔离开关分合闸状态的辅助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回路包括转动件(4)和两组指示组件,转动件(4)用于与驱动隔离开关分合闸的转轴连接,两组指示组件分别装配于转动件(4)两侧并分别对应指示分闸、合闸状态,每组指示组件包括传动支架(5)和微动开关(3),转动件(4)的合闸或分闸转动可以驱动两组指示组件的传动支架(5)在外壳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使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3)被切换状态以反馈隔离开关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转动件(4)位于合闸位置时,两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3)所处状态为第一状态,转动件(4)位于分闸位置时,两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3)所处状态为第二状态,转动件(4)随转轴转动到合闸位置或分闸位置时,通过两组指示组件的传动支架(5)驱动两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3)进行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切换,两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3)进行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切换的行程小于等于转动件(4)进行合闸位置与分闸位置切换的行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下,两组指示组件的微动开关(3)均保持一组闭合一组断开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转动件(4)通过两组指示组件的传动支架(5)驱动对应的微动开关(3)切换状态后,转动件(4)还转动一个预设行程才到达合闸位置或分闸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动件(4)两侧的外壳内分别设有导向槽(12),在每个导向槽(12)内对应装配一组指示组件的传动支架(5),由导向槽(12)为传动支架(5)的滑动提供导向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传动支架(5)与外壳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限位结构,由限位结构限制传动支架(5)的直线位移范围,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限位槽(55)和限位部(13),所述限位槽(55)为限位部(13)提供直线运动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指示组件还包括复位弹簧(6),所述复位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外壳、传动支架(5)配合用于为传动支架(5)提供弹性复位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指示组件的传动支架(5)包括避让槽(51)、触发部(52)以及驱动部,所述避让槽(51)与触发部(52)位于传动支架(5)面向微动开关(3)的一侧,触发部(52)用于按压微动开关(3)的按钮顶杆(31),微动开关(3)的按钮顶杆(31)落入避让槽(51)内恢复原状,转动件(4)通过与驱动部配合带动传动支架(5),所述触发部(52)为沿传动支架(5)移动方向延伸的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一组指示组件还包括备用的微动开关(3),所述备用的微动开关(3)位于远离传动支架(5)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支架(5)整体呈条形板状结构,在传动支架(5)的侧面中部开设有作为避让槽(51)的缺口,所述避让槽(51)的一侧设为倾斜面(511),所述倾斜面(511)与传动支架(5)的侧面衔接,由传动支架(5)靠近倾斜面(511)的侧面作为触发部(52);在背对避让槽(51)一侧的传动支架(5)的侧面设有凸出的档杆(53)和限位杆(54),所述档杆(53)位于传动支架(5)的中部作为驱动部与转动件(4)配合,限位杆(54)由传动支架(5)的一端端部弯折形成,由档杆(53)、限位杆(54)以及连接在档杆(53)与限位杆(54)之间的传动支架(5)侧面共同形成限位槽(55),在档杆(53)面向限位杆(54)的一侧设有连接凸台(56)。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4)包括转动件本体,在所述转动件本体的中部凸出设有转动部(41),在所述转动部(41)的中部设有转动连接槽(411),在转动部(41)的两侧分别凸出设有卡挡部(42),所述卡挡部(42)分别与两组指示组件的传动支架(5)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整体呈长方体,外壳包括相互盖合的底座(1)和壳体(2),在所述底座(1) 的中部设置有用于装配转动件(4)的第一安装槽(11),沿第一安装槽(11)的两侧设有导向槽(12),由第一安装槽(11)垂直于导向槽(12)的一侧侧壁作为限位部(13),在限位部(13)面向转动件(4)的一侧设有两个弹簧槽(14);
在所述壳体(2)的中部设有通槽(21),所述通槽(21)与第一安装槽(11)相连通,在壳体(2)背对底座(1)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安装槽(22),两个第二安装槽(22)分别设置于壳体(2)的两侧用于装配微动开关(3),在每个第二安装槽(22)的槽底设有通孔(221),微动开关(3)的按钮顶杆(31)穿过通孔(221)伸入底座(1)内。
CN202220403396.4U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 Active CN217332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03396.4U CN217332742U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03396.4U CN217332742U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32742U true CN217332742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99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03396.4U Active CN217332742U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327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019861A1 (en) Electric operating device for circuit breaker
CN217332742U (zh) 一种隔离开关的监测机构
CN115732262A (zh) 操作机构及开关电器
CN211125536U (zh) 断路器的电动操作装置
CN216624086U (zh) 操作机构及开关电器
US20220367129A1 (en) Indicating device for a dual-power 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
CN215869103U (zh) 操作机构
CN2343664Y (zh) 真空断路器触头弹簧压力装置
CN211088097U (zh)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主回路单极装置
CN115810518A (zh) 一种断路器
CN217061983U (zh) 一种断路器及辅助触头模块
CN209962997U (zh) 一种新型辅助开关装置
CN218677013U (zh) 一种万能式断路器用辅助触头
CN214956686U (zh)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断路器
CN217008960U (zh)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及其信号采集装置
CN113745017A (zh) 一种具有双簧联动式驱动机构的大行程限位开关
CN215869050U (zh) 一种低压断路器及其微动模块
CN211045334U (zh) 一种操作机构及设有该操作机构的开关柜
CN216981188U (zh) 一种行程开关组件和智能化开关柜
CN220020978U (zh) 一种10kv断路器的弹簧操作机构
CN215600258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控制保护开关
CN215869062U (zh) 一种微动模块
CN214956688U (zh)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断路器
CN216362110U (zh) 一种执行模组及通断控制装置
CN220439534U (zh) 一种万能式断路器辅助开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