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10371U - 一种飞针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飞针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10371U
CN213210371U CN202022181730.XU CN202022181730U CN213210371U CN 213210371 U CN213210371 U CN 213210371U CN 202022181730 U CN202022181730 U CN 202022181730U CN 213210371 U CN213210371 U CN 213210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probe
axle moving
detection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8173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ongcai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ongcai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ongcai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ongcai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8173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10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10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103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针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移动组件和连接于该移动组件上的探针旋转检测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台上的X轴移动机构和设置于所述X轴移动机构上的Z轴移动机构,所述X轴移动机构包括X轴移动电机和活动连接于该X轴移动电机上的第一电机滑块,所述X轴移动电机设于所述机台上方,所述Z轴移动机构包括Z轴移动电机和活动连接于该Z轴移动电机上的第二电机滑块,所述Z轴移动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滑块上,所述探针旋转检测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滑块上。本实用新型的飞针检测装置能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防止因人为失误导致检测过程的错漏以及误差,实现检测过程工时短,大大节省人力和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飞针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检测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针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电子产业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发展,为电子制造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而首件是指在电子生产制造过程当中,每个班次刚开始或过程发生改变后加工的第一件或者前几件产品。首件检验是为了尽早发现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预防批量生产后产生不良品或者废品。
在现有的首件检测程序当中,通常需要两名作业员配合操作检验,人工对照纸质产品清单、CAD产品位置图和首件板,同时还要进行元器件的长度等数值测量,误差计算、对错判断和记录工作。整个过程耗时长、步骤多,并且每个步骤繁琐,作业员也很难长时间保持一个高度集中高效的状态,导致检测结果精度受到影响,进而可能导致产品大批量返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飞针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飞针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移动组件和连接于该移动组件上的探针旋转检测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台上的X轴移动机构和设置于所述X轴移动机构上的Z轴移动机构,所述X轴移动机构包括X轴移动电机和活动连接于该X轴移动电机上的第一电机滑块,所述X轴移动电机设于所述机台上方,所述Z轴移动机构包括Z轴移动电机和活动连接于该Z轴移动电机上的第二电机滑块,所述Z轴移动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滑块上,所述探针旋转检测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滑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探针旋转检测组件包括旋转机构和探针检测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旋转轴承座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承座纵向设于所述第二电机滑块上,于该旋转轴承座前表面的上、下端分别向前延伸出第一支撑部,所述旋转轴通过连接轴承连接于所述旋转轴承座中,于该旋转轴下端套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探针检测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下表面,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纵向设于所述旋转轴承座右侧,该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旋转轴上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槽型光电感应器、第一卡位块、感应圈和卡位圈,所述槽型光电感应器、第一卡位块自上往下依次设置于所述旋转轴承座上,所述感应圈、卡位圈分别对应所述槽型光电感应器、第一卡位块环设于所述旋转轴上,所述槽型光电感应器上设置有光电感应槽,所述感应圈上沿周向设置有感应端,所述感应端能旋转进入所述光电感应槽中,所述第一卡位块上向前凸起形成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宽度自后往前逐渐减少,所述卡位圈上沿周向设置有的第二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感应圈的感应端圆心角角度小于180°,所述第二限位块圆心角角度小于180°,且所述感应圈的感应端圆心角角度大于所述第二限位块圆心角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感应圈的感应端呈扇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块呈扇形结构设置,且所述感应圈的感应端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限位块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探针检测机构包括电机夹爪、检测探针、用于判断PCB板上的元器件丝印、方向及极性的检测相机和用于观测所述检测探针的微型摄像头,所述电机夹爪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检测相机设于所述电机夹爪后侧,所述微型摄像头设于所述电机夹爪前侧,所述电机夹爪下端的左、右滑块分别连接有陶瓷夹爪,所述陶瓷夹爪中连接有绝缘垫,所述检测探针固定于所述绝缘垫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检测探针包括连接爪部和及针部,所述连接爪部后表面向后凸起形成有定位块,该定位块呈三角形结构设置,且该定位块厚度自下往上逐渐增大,所述连接爪部上端与所述绝缘垫通过第一固定螺丝连接,于该连接爪部下端垂直延伸出一延伸块,一连接横槽横向设于所述连接爪部、延伸块上,一连接竖槽纵向设于所述延伸块上且与所述连接横槽连通,位于所述连接竖槽的同一竖直位置上、在所述延伸块中部横向贯穿设置有第一连接螺孔,所述针部上对应所述连接横槽、连接竖槽设置有连接肋条,第二连接螺孔对应所述第一连接螺孔横向贯穿所述针部中部设置,且在所述第二连接螺孔水平延伸位置处、所述连接肋条断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移动组件和探针旋转检测组件配合,进而能快速地检查出PCB板投产前是否具有不良问题,能尽早地发现试产阶段产品的不良问题,从而确保产品能顺利透露量产;本实用新型的飞针检测装置能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防止因人为失误导致检测过程的错漏以及误差,实现检测过程工时短,大大节省人力和生产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飞针检测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飞针检测装置中的探针旋转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飞针检测装置中的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飞针检测装置中的探针检测机构的部分结构爆炸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飞针检测装置主要应用于首件检测机中,用于对元器件的极性方向、丝印文字、零件偏位、角度、错件、缺件等进行检测。
参见图1至图4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飞针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机台5上的移动组件2和连接于该移动组件2上的探针旋转检测组件3,所述移动组件2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台5上的X轴移动机构20和设置于所述X轴移动机构20上的Z轴移动机构21,所述X轴移动机构20包括X轴移动电机和活动连接于该X轴移动电机上的第一电机滑块,所述X轴移动电机设于所述机台5上方,所述Z轴移动机构21包括Z轴移动电机和活动连接于该Z轴移动电机上的第二电机滑块,所述Z轴移动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滑块上,所述探针旋转检测组件3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滑块上。
在该实施例的飞针检测装置中,X轴移动电机带动第一电机滑块左右移动,进而带动Z轴移动电机左右移动,Z轴移动电机驱动第二电机滑块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探针旋转检测组件3上下移动,通过X轴移动电机与Z轴移动电机配合,从而带动探针旋转检测组件3在左右、上下方向移动,进而增加飞针检测装置的检测灵活性,使飞针检测装置能适应PCB板上各种角度排列的元器件。
参见图1至图4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飞针检测装置,所述探针旋转检测组件3包括旋转机构30和探针检测机构31,所述旋转机构30包括第一伺服电机300、旋转轴承座301和旋转轴302,所述旋转轴承座301纵向设于所述第二电机滑块上,于该旋转轴承座301前表面的上、下端分别向前延伸出第一支撑部303,所述旋转轴302通过连接轴承连接于所述旋转轴承座301中,于该旋转轴302下端套设有第一固定板304,所述探针检测机构31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04下表面,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00纵向设于所述旋转轴承座301右侧,该第一伺服电机300的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309与所述旋转轴302上端连接。
在该实施例的飞针检测装置中,在旋转轴承座301前表面上、下端均设有第一支撑部303,上、下两个第一支撑部303的尺寸一致,并且两个第一支撑部303之间需要留出一定距离,以用于容纳感应圈、卡位圈,此种设置一方面可以精简旋转机构30,另一方面可以保护位于第一支撑部303之间的感应圈及卡位圈;每一个第一支撑部303上设置有一个连接轴承,以用于让旋转轴302在第一支撑部303上流畅地转动;此外,第一传动机构309为带轮传动机构,具体为,在第一伺服电机300的输出轴上套设有变速机,在变速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第一传动轮,在旋转轴302上端套着有第二传动轮,在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之间连接有传动带。
参见图1至图4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飞针检测装置,所述旋转机构30还包括槽型光电感应器305、第一卡位块306、感应圈307和卡位圈308,所述槽型光电感应器305、第一卡位块306自上往下依次设置于所述旋转轴承座301上,所述感应圈307、卡位圈308分别对应所述槽型光电感应器305、第一卡位块306环设于所述旋转轴302上,所述槽型光电感应器305上设置有光电感应槽305a,所述感应圈307上沿周向设置有感应端,所述感应端能旋转进入所述光电感应槽305a中,所述第一卡位块306上向前凸起形成有第一限位块306a,所述第一限位块306a宽度自后往前逐渐减少,所述卡位圈308上沿周向设置有的第二限位块306b。
在该实施例的飞针检测装置中,感应圈307的感应端与光电感应槽305a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上,以使感应圈307的感应端能旋转进入到光电感应槽305a内,且不会碰到光电感应槽305a的上、下槽面,此外槽型光电感应器305与第一伺服电机300电性连接,以通过获取感应圈307的感应端307a进入光电感应槽305a的位置进而判断检测探针的旋转角度;另外,感应圈307的感应端的圆心角角度要大于第二限位块306b的圆心角角度,第二限位块306b与第一限位块306a配合,进而起到限制旋转轴302继续旋转的作用;
在使用该实施例的飞针检测装置时,第一伺服电机300转动进而通过第一传动机构309带动旋转轴302转动,进一步带动探针检测机构31转动,从而控制检测探针的旋转角度。
参见图1至图4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飞针检测装置,所述感应圈307的感应端圆心角角度小于180°,所述第二限位块306b圆心角角度小于180°,且所述感应圈307的感应端圆心角角度大于所述第二限位块306b圆心角角度。
参见图1至图4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飞针检测装置,所述感应圈307的感应端呈扇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块306b呈扇形结构设置,且所述感应圈307的感应端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限位块306b厚度。
参见图1至图4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飞针检测装置,所述探针检测机构31包括电机夹爪310、检测探针311、用于判断PCB板上的元器件丝印、方向及极性的检测相机312和用于观测所述检测探针311的微型摄像头313,所述电机夹爪310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04上,所述检测相机312设于所述电机夹爪310后侧,所述微型摄像头313设于所述电机夹爪310前侧,所述电机夹爪310下端的左、右滑块分别连接有陶瓷夹爪314,所述陶瓷夹爪314中连接有绝缘垫315,所述检测探针311固定于所述绝缘垫315上。
在该实施例的飞针检测装置中,检测相机312与微型摄像头313分别与控制器、显示屏连接,以用于在显示屏6上显示检测探针311旋转状态及PCB板元器件的实施状态;此外,在电机夹爪310前侧设置有测试电路板316,以用于检测探针311电性连接,进而检测元器件的导通情况,而测试电路板316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进而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器中;
此外,在陶瓷夹爪314上设置有高度调节轨道317,绝缘垫315后表面对应高度调节轨道317设置有调节滑块318,调节滑块318活动连接于高度调节轨道317上,在调节滑块318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孔,在绝缘垫315前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在检测探针311上对应第一定位孔设置有第二定位孔,定位螺丝可以穿过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第三定位孔并拧紧锁紧在高度调节轨道317上;通过拧紧定位螺丝,即可以改变绝缘垫315在高度调节轨道317上的位置,进而改变检测探针311的位置;此外,通过陶瓷夹爪314、绝缘垫315将检测探针311与电机夹爪310分隔开,起到双重防漏电作用,进一步提升装置安全性;
在使用时,微型摄像头313判断将要检测的元器件的尺寸大小,进而反馈给电机夹爪310,电机夹爪310的接收的信号后,驱动左、右滑块移动,进而使检测探针311分开至元器件的尺寸,从而进行检测。
参见图1至图4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的飞针检测装置,所述检测探针311包括连接爪部311a和针部311b,所述连接爪部311a后表面向后凸起形成有定位块311a1,该定位块311a1呈三角形结构设置,且该定位块311a1厚度自下往上逐渐增大,所述连接爪部311a上端与所述绝缘垫315通过第一固定螺丝连接,于该连接爪部311a下端垂直延伸出一延伸块311a2,一连接横槽311a3横向设于所述连接爪部311a、延伸块311a2上,一连接竖槽311a4纵向设于所述延伸块311a2上且与所述连接横槽311a3连通,位于所述连接竖槽311a4的同一竖直位置上、在所述延伸块311a2中部横向贯穿设置有第一连接螺孔311a5,所述针部311b上对应所述连接横槽311a3、连接竖槽311a4设置有连接肋条311b1,第二连接螺孔311b2对应所述第一连接螺孔311a5横向贯穿所述针部311b中部设置,且在所述第二连接螺孔311b2水平延伸位置处、所述连接肋条311b1断开。
在该实施例的飞针检测装置中,通过连接肋条311b1与连接横槽311a3、连接竖槽311a4配合,使针部311b准确定位于连接爪部311a中,进而使针部311b与连接爪部311a能快速配合安装,另外还利于针部311b更换维修;将第二连接螺孔对准第一连接螺孔,并使用固定螺丝从第一连接螺孔穿入,进而将针部与连接爪部连接。定位块311a1的作用是与绝缘垫315定位安装,便于连接爪部311a与绝缘垫315快速装配。
首先将PCB板固定在机台5上,启动飞针检测装置,移动组件2带动探针旋转检测组件3至PCB板上方,并驱动探针旋转检测组件3对PCB板进行检测。
通过移动组件2和探针旋转检测组件3配合,进而能快速地检查出PCB板投产前是否具有不良问题,能尽早地发现试产阶段产品的不良问题,从而确保产品能顺利透露量产;本实用新型的飞针检测装置能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防止因人为失误导致检测过程的错漏以及误差,实现检测过程工时短,大大节省人力和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飞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移动组件和连接于该移动组件上的探针旋转检测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台上的X轴移动机构和设置于所述X轴移动机构上的Z轴移动机构,所述X轴移动机构包括X轴移动电机和活动连接于该X轴移动电机上的第一电机滑块,所述X轴移动电机设于所述机台上方,所述Z轴移动机构包括Z轴移动电机和活动连接于该Z轴移动电机上的第二电机滑块,所述Z轴移动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滑块上,所述探针旋转检测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滑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飞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旋转检测组件包括旋转机构和探针检测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旋转轴承座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承座纵向设于所述第二电机滑块上,于该旋转轴承座前表面的上、下端分别向前延伸出第一支撑部,所述旋转轴通过连接轴承连接于所述旋转轴承座中,于该旋转轴下端套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探针检测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下表面,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纵向设于所述旋转轴承座右侧,该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旋转轴上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飞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槽型光电感应器、第一卡位块、感应圈和卡位圈,所述槽型光电感应器、第一卡位块自上往下依次设置于所述旋转轴承座上,所述感应圈、卡位圈分别对应所述槽型光电感应器、第一卡位块环设于所述旋转轴上,所述槽型光电感应器上设置有光电感应槽,所述感应圈上沿周向设置有感应端,所述感应端能旋转进入所述光电感应槽中,所述第一卡位块上向前凸起形成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宽度自后往前逐渐减少,所述卡位圈上沿周向设置有的第二限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飞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圈的感应端圆心角角度小于180°,所述第二限位块圆心角角度小于180°,且所述感应圈的感应端圆心角角度大于所述第二限位块圆心角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飞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圈的感应端呈扇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块呈扇形结构设置,且所述感应圈的感应端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限位块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飞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检测机构包括电机夹爪、检测探针、用于判断PCB板上的元器件丝印、方向及极性的检测相机和用于观测所述检测探针的微型摄像头,所述电机夹爪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检测相机设于所述电机夹爪后侧,所述微型摄像头设于所述电机夹爪前侧,所述电机夹爪下端的左、右滑块分别连接有陶瓷夹爪,所述陶瓷夹爪中连接有绝缘垫,所述检测探针固定于所述绝缘垫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飞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探针包括连接爪部和及针部,所述连接爪部后表面向后凸起形成有定位块,该定位块呈三角形结构设置,且该定位块厚度自下往上逐渐增大,所述连接爪部上端与所述绝缘垫通过第一固定螺丝连接,于该连接爪部下端垂直延伸出一延伸块,一连接横槽横向设于所述连接爪部、延伸块上,一连接竖槽纵向设于所述延伸块上且与所述连接横槽连通,位于所述连接竖槽的同一竖直位置上、在所述延伸块中部横向贯穿设置有第一连接螺孔,所述针部上对应所述连接横槽、连接竖槽设置有连接肋条,第二连接螺孔对应所述第一连接螺孔横向贯穿所述针部中部设置,且在所述第二连接螺孔水平延伸位置处、所述连接肋条断开。
CN202022181730.XU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飞针检测装置 Active CN213210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81730.XU CN213210371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飞针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81730.XU CN213210371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飞针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10371U true CN213210371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23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81730.XU Active CN213210371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飞针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103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0442A (zh) * 2022-02-09 2022-05-10 苏州格拉尼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飞针测试用高精度下针补偿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0442A (zh) * 2022-02-09 2022-05-10 苏州格拉尼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飞针测试用高精度下针补偿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02654U (zh) 螺杆驱动的飞针测试机
CN213210371U (zh) 一种飞针检测装置
CN114325005A (zh) 具备多探头可旋转针盘的电路板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JP3011401B2 (ja) 上側治具位置決め機構付きプリント基板検査装置および上側治具位置決め方法
CN213210373U (zh) 一种首件检测装置
CN112067977B (zh) 一种首件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EP3322274B1 (en) Mounting device
CN213210374U (zh) 一种旋转控制装置及首件检测机
JPH11174107A (ja) 自動化取り付け具検査機
CN213210375U (zh) 一种电路板夹紧装置及首件检测机
CN215526029U (zh) 一种Pogo Pin板检测设备
CN213210372U (zh) 一种smt检测装置及首件检测机
KR20060024481A (ko) 와이어 하네스 회로검사장치
CN110109003A (zh) 一种显示屏自动测试装置
JP3088146B2 (ja) 基板検査方法及び該方法に用いる基板
JP5342535B2 (ja) 半導体チップテスト装置
JP4546227B2 (ja) 膜厚抵抗測定装置
CN219065671U (zh) 电路板检测装置
CN211373546U (zh) 一种变速箱平衡轮跳动检具
JPH118499A (ja) ペースト塗布装置
CN216179904U (zh) 一种印制板样品制备用夹持工装
CN210142204U (zh) 一种用于检测重力传感器的检测装置
CN219766075U (zh) 一种pcb板加工用检测装置
CN217930145U (zh) 粗糙度测量装置及三坐标测量机
CN220507889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托架尺寸快速自动检测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