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06776U - 一种管道托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托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06776U
CN213206776U CN202022069269.9U CN202022069269U CN213206776U CN 213206776 U CN213206776 U CN 213206776U CN 202022069269 U CN202022069269 U CN 202022069269U CN 213206776 U CN213206776 U CN 213206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limiting
protrusion
clamping groove
conduit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692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梓云
尹玉霞
聂广远
付冉
葛金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eze Det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Pulan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eze Det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Pulan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eze Det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Pulan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eze Det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6926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06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06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06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管道托架,涉及管道安装技术领域,解决目前形成管道托架的各个部分,在沿管道的延伸方向容易发生相对移动的问题。该管道托架包括:可分离连接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连接时,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形成有与管道相匹配的容纳空间。第一本体具有第一限位结构。第二本体具有与第一限位结构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连接时,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相配合,以使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沿管道的延伸方向相对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管道托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托架。
背景技术
管道托架是一种用于连接并支撑管道与管道群的连接件。目前管道托架普遍采用木质材料或铁质材料制成。在潮湿环境下,木质材料易腐蚀,在干燥环境下,木质材料易燃烧,导致管道托架的性能不稳定,从而达不到消防要求。在潮湿环境下,铁质材料易锈蚀,在高温环境下,铁质材料传热快。在热胀冷缩环境下,容易导致管道托架的U型卡扣松动,使形成管道托架的各个部分,在沿管道的延伸方向容易发生相对移动,从而容易造成管道接口脱落,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托架,以解决目前形成管道托架的各个部分,在沿管道的延伸方向容易发生相对移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托架,包括:可分离连接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连接时,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形成有与管道相匹配的容纳空间。第一本体具有第一限位结构。第二本体具有与第一限位结构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连接时,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相配合,以使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沿管道的延伸方向相对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托架在固定管道的过程中,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连接时,通过第一本体所具有的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本体所具有的第二限位结构相互配合,即可实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沿管道的延伸方向的相对固定,解决了目前形成管道托架的各个部分,沿管道的延伸方向容易发生相对移动的问题。再者,由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与管道相匹配,故当管道位于该容纳空间时,该管道托架可以较好的固定管道。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托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针对目前形成管道托架的各个部分,在沿管道的延伸方向容易发生相对移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管道托架。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托架,包括:可分离连接的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当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连接时,第一本体1可以位于第二本体2的上方,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之间形成有。第一本体 1具有第一限位结构。第二本体2具有与第一限位结构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当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连接时,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相配合。基于此,可以使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沿管道的延伸方向相对固定。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参照图1,第一本体1靠近第二本体2的一侧具有第一弧形结构,第二本体靠近第一本体1的一侧具有第二弧形结构。当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连接后,第一弧形结构和第二弧形结构的边缘相接合,形成环状结构。该环状结构为上述与管道相匹配的容纳空间。该环状结构为广义上的环状结构,例如:圆环状结构、椭圆环状结构或矩形环状结构,但不仅限于此。具体选择何种结构,可以根据管道外壁的具体形状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参照图1,为了延长管道托架的使用周期,并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托架可以由无机复合材料制成。例如:组成上述管道托架的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均可以由硅酸铝制成。由于无机复合材料憎水性强,且具有隔热、防火等功能,故利用无机复合材料支撑的管道托架能够适应大多数环境。
参照图1,基于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托架在固定管道的过程中,使第一本体1所具有的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本体2所具有的第二限位结构相互配合,即可使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相互连接在一起。管道设在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连接在一起时所形成的容纳空间内。该容纳空间的结构与管道的外壁结构相匹配。由此可见,只需要将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相互配合,便可以将该管道托架沿管道的延伸方向相对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托架不仅能够快速、方便的进行组装,而且可以使整个管道托架在沿管道的延伸方向上相对固定。
作为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参照图2和图3,第一限位结构包括形成在第一本体1的第一端上的第一卡槽11,以及形成在第一本体1的第二端上的第二卡槽12。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形成在第二本体2的第一端上的第一凸起21。第二限位结构还包括形成在第二本体2的第二端上的第二凸起22。其中,第一凸起21与第一卡槽11相匹配,第二凸起22与第二卡槽12相匹配。当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连接时,第一卡槽11与第二卡槽12的延伸方向与管道的延伸方向垂直。
参照图2和图3,当第一凸起21与第一卡槽11相匹配,且第二凸起22 与第二卡槽12相匹配后,可以防止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在沿管道的延伸方向上产生相对位移。同时,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之间形成有与管道相匹配的容纳空间。基于此,可以防止管道托架在沿与管道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产生相对位移。由于由此可见,只需要将第一凸起21与第一卡槽11 相匹配,且第二凸起22与第二卡槽12相匹配,便可以使该管道托架与管道相对固定。
作为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参照图4,第一本体1的第一端上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部111和第二限位部112。第一限位部111和第二限位部112 之间形成有第一卡槽11。第一本体1的第二端上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限位部121和第四限位部122。第三限位部121和第四限位部122之间形成有第二卡槽12。
作为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参照图4,第一限位部111、第二限位部112、第三限位部121及第四限位部122与第一本体1可以采用一体式设计。当第一限位部111、第二限位部112、第三限位部121及第四限位部122与第一本体1可以采用一体式设计时,不仅可以简化装配流程,提高装配效率,而且可以使管道托架与管道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作为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参照图4,第一限位部111和第二限位部112 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第三限位部121和第四限位部122也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当管道水平设置时,第一卡槽11可以是沿与管道延伸方向所在的平面垂直的直线呈轴对称设计的卡槽。同理,第二卡槽12也可以是沿与管道延伸方向所在的平面垂直的直线呈轴对称设计的卡槽。第一卡槽11的具体形状及结构与第二卡槽12的具体形状及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第一卡槽11与第二卡槽12的结构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卡槽 11的形状与第二卡槽12的形状均可以是棱台结构或立方体结构,但不仅限于此。
作为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参照图4,第一限位部111、第二限位部112、第三限位部121和第四限位部122均具有相同的结构。第一限位部111与第三限位部121沿管道的轴线呈轴对称分布在第一本体1上。第二限位部112 与第四限位部122沿管道托架的轴线呈轴对称分布在第一本体1上。由此可见,第一卡槽11与第二卡槽12可以沿上述管道托架的轴线呈轴对称分布在管道的两侧。此时,该管道托架可以适应呈轴对称设计的管道。
作为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参照图3,沿第一凸起21的第一端至第一凸起21的第二端方向,第一凸起21的横截面逐渐增大。第一凸起21的第一端为与第一卡槽底部接触的一端。沿第二凸起22的第一端至第二凸起22 的第二端方向,第二凸起22的横截面逐渐增大。第二凸起22的第一端为与第二卡槽底部接触的一端。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参照图3和图4,第一凸起21靠近第一限位部111的一侧具有第一斜面,第一凸起21靠近第二限位部112的一侧具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均为第一凸起21的第一端至第一凸起21的第二端所形成的平面。同理,第二凸起22靠近第三限位部121的一侧具有第三斜面,第二凸起22靠近第四限位部122的一侧具有第四斜面。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均为第二凸起22的第一端至第二凸起22的第二端所形成的平面。第一卡槽11与第一凸起21相匹配,第二卡槽12与第二凸起22相匹配。基于此,当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相互连接时,沿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使第一凸起21卡设在第一卡槽内;沿第三斜面及第四斜面,第二凸起22卡设在第二卡槽内,可以防止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在沿管道的延伸方向上产生相对位移。
作为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参照图4,第一卡槽11所具有的纵截面中至少一个纵截面为等腰梯形。第二卡槽12所具有的纵截面中至少一个纵截面为等腰梯形。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参照图4,与管道延伸方向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的纵截面为等腰梯形。基于此,第一卡槽11与第一凸起21连接,以及第二卡槽12与第二凸起22连接的过程中,可以使第一本体1受力均匀,防止在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连接的过程中,第一本体1或第二本体2出现损坏。同时,也可以使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更加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作为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参照图1,管道托架还包括锁紧结构。锁紧结构设置在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外周,用于沿与管道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将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进行固定。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参照图1,上述锁紧结构可以是一个根据管道托架的外部轮廓相匹配的压块。例如:当第一本体1的外部轮廓呈弧形结构,第二本体2的外部轮廓呈矩形结构时,上述压块可以是一个U型压块。基于此,当需要对管道进行固定时,首先,将管道设置在第二本体2所具有的弧形结构内,然后,将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相连接。此时,第一凸起 21卡设在第一卡槽11内,第二凸起22卡设在第二卡槽12内。将U型卡块卡设在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外周,通过螺栓,将U型卡块固定在地面或槽钢上,便可使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基于此,可以防止管道接口脱落,降低管道固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作为一种可以实现的方式,参照图1,第一本体1的第一端具有第一螺纹孔。第二本体2的第一端的相应位置处具有与第一螺纹孔相同的第二螺纹孔。第一本体1的第二端具有第三螺纹孔。第二本体2的第二端的相应位置处具有与第三螺纹孔相同的第四螺纹孔。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参照图1,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第三螺纹孔及第四螺纹孔均为通孔。通过紧固件将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连接在一起,便可使第一本体1的第一端和第二本体2的第一端连接在一起。同理,通过紧固件将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连接在一起,便可使第一本体1的第二端和第二本体2的第二端连接在一起。例如:紧固件可以是螺栓,但不仅限于此。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管道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分离连接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连接时,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管道相匹配的容纳空间;
所述第一本体具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二本体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配合的第二限位结构,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时,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沿所述管道的延伸方向相对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端上的第一卡槽,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端上的第二卡槽;
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端上的第一凸起,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端上的第二凸起;其中,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匹配,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卡槽相匹配;
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时,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管道的延伸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端上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一卡槽;
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端上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和所述第四限位部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二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具有相同的结构;
所述第三限位部和所述第四限位部具有相同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和所述第四限位部均具有相同的结构;
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三限位部沿所述管道的轴线呈轴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本体上;
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四限位部沿所述管道托架的轴线呈轴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本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托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凸起的第一端至所述第一凸起的第二端方向,所述第一凸起的横截面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凸起的第一端为与所述第一卡槽底部接触的一端;
沿所述第二凸起的第一端至所述第二凸起的第二端方向,所述第二凸起的横截面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凸起的第一端为与所述第二卡槽底部接触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所具有的纵截面中至少一个纵截面为等腰梯形;
所述第二卡槽所具有的纵截面中至少一个纵截面为等腰梯形。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管道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托架还包括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外周,用于沿与所述管道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将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固定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管道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端具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端的相应位置处具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同的第二螺纹孔;
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端具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端的相应位置处具有与所述第三螺纹孔相同的第四螺纹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管道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托架为无机复合材料管道托架。
CN202022069269.9U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管道托架 Active CN213206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69269.9U CN213206776U (zh)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管道托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69269.9U CN213206776U (zh)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管道托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06776U true CN213206776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23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69269.9U Active CN213206776U (zh) 2020-09-18 2020-09-18 一种管道托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067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38208A (en) Spacer mounting for elongated elements, such as electrical cable bundles
CN213206776U (zh) 一种管道托架
KR100931951B1 (ko) 케이블트레이 고정장치
CN212619366U (zh) 挂板座、壁挂安装结构和热水器
CN115085116A (zh) 一种电缆桥架连接件及电缆桥架组件
CN210888069U (zh) 一种建筑模板锁定夹具
CN109768365B (zh) 天线、反射板组件及其连接结构
CN214304818U (zh) 汽车拉索及其汽车拉索安装结构
CN219775042U (zh) 新风风管
CN214199089U (zh) 固定件、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7979207U (zh) 空调管路连接构件及空调设备
CN217590098U (zh) 固定组件及分流装置
CN220039337U (zh) 一种地暖管安装、定位检测装置
CN221075595U (zh) 一种耐温防腐不锈钢金属软管
CN212900098U (zh) 一种管道防晃动抗震支架
CN213420198U (zh) 一种卡扣连接波纹管及连接卡扣
CN219080721U (zh) 预制结构
CN209762437U (zh) 滑动支架
CN216813385U (zh) 膨胀节以及管道
CN219300168U (zh) 金属软管的接头结构
CN211088531U (zh) 一种电力电缆连接器
JP4927502B2 (ja) ケーブル拘束装置
CN220505994U (zh) 管夹
CN216011916U (zh) 一种卡扣以及空气调节装置
JP6288631B2 (ja) 振れ止め措置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