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02781U - 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202781U CN213202781U CN202022132788.5U CN202022132788U CN213202781U CN 213202781 U CN213202781 U CN 213202781U CN 202022132788 U CN202022132788 U CN 202022132788U CN 213202781 U CN213202781 U CN 21320278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ud
- water
- sludge
- slot
- side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包括储泥池,所述储泥池池顶的四周外壁设置有清水沟槽,所述清水沟槽的外壁设置有泥水沟槽,所述泥水沟槽内设置有若干穿孔,穿孔与储泥池相通。本实用新型优点是:泥水沟槽和清水沟槽的设置有利于将泥与水更好的分离开来,提升污泥浓缩效果;并且将原底部单一进水口改为泥水沟槽底部设置若干小孔,使泥水均匀进入到池内,大大降低进泥水流冲击力,为污泥重力沉降创造有利条件;此装置实现污泥增浓度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和减小污泥的体积,从而降低后续处理费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水资源污染十分严重,如果不经处理就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废水处理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污泥污渣,污泥污渣处置面临技术难度大、成本费用高的问题,为避免污泥污渣处置不当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实现污泥减量化迫在眉睫。
现今的污泥混合液初次浓缩普遍采用传统储泥池的结构来实现泥水分离,这种浓缩方式由于受水流冲击影响,造成污泥絮体减小、污泥依靠自身重力沉淀速度减缓,导致泥水分离效果不明显和上清液排水管道易造阻塞等现象,严重影响后续污泥脱水效率和污泥含水率的去除,增大后续处理难度和处置成本费用。
要真正实现污泥减量,需进一步降低污泥含水率。因此,提升污泥混合液初次浓缩效果显得十分关键,目前在污泥脱水领域,普遍使用的机械重力压榨过滤的方式对污泥中水分进行去除,要提高污泥脱水效率和减少污泥含水率,首先要充分发挥污泥混合液浓缩池功能,提高上机污泥混合液的浓度,才能有效提高污泥脱水效率和降低泥饼含水率,从而降低后续处理难度和成本费用。
目前污泥浓缩池采用底部进泥,池顶设置上清液溢流管,实现污泥浓缩,其主要缺点如下:
1.由于进泥管需经污泥泵提升后直接进入污泥浓缩池,进泥过程中污泥混合液流速较大对污泥依靠自身重力沉降产生较大冲击力,污泥沉降速度减缓,泥水分离的效果差。
2.进泥水流冲击力也会造成污泥絮体破碎、粒径变小,使部分污泥处于悬浮状态(含水率极高,一般都超过了97%以上),因在后续污泥重力脱水压榨阶段需投加絮凝剂,将细小的颗粒结合成大颗粒,但颗粒在絮凝结合过程中空隙大,内部含有大量间隙水,不利于污泥含水率的去除。
3.上清液溢流管因池内长期处于厌氧状态,造成污泥因缺氧而导致污泥上浮易对溢流口造成堵塞,导致上清液的正常排放,严重影响泥水分离效果。
综上所述,现有污泥浓缩池结构不能很好的实现污泥浓缩和泥水分离效果,影响后续机械脱水效率和降低污泥含水率,也增大污泥量和最终处置处理费用。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泥水分离装置工作效率低下导致污泥浓缩效果差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泥水分离装置工作效率低下导致污泥浓缩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包括储泥池,所述储泥池池顶的四周外壁设置有清水沟槽,所述清水沟槽的外壁设置有泥水沟槽,所述泥水沟槽内设置有若干穿孔,穿孔与储泥池相通。
现有技术是普遍使用传统的储泥池对污泥混合液进行初步浓缩处理,依靠污泥自身比重进行重力沉降,通过泥水分离,达到提高污泥浓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清水沟槽和进泥水沟槽,进泥水沟槽内设置有若干穿孔,穿孔可以与储泥池相通,泥水通过污泥泵提升后直接进入泥水沟槽内,针对进泥过程中污泥混合液单一出口且流量、流速较大对污泥絮体破坏和依靠自身重力沉降产生较大冲击力的问题,通过在沉池壁四周增设进水沟且在沟底部均匀设置出水孔,多孔均匀进水来代替集中单一进水方式,使流速减缓和削减水流冲击力,从而减少对污泥絮体破坏,同时对污泥依靠自身重力沉降创造更为有利条件,迅速实现泥水分离、不断提高污泥浓度,大大降低污泥含水率和减小污泥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优选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泥水沟槽槽底部设置有若干穿孔,相邻穿孔之间间距为1000mm;
所述泥水可以顺着若干穿孔均匀的流入池内,通过泥水沟槽内的穿孔进行缓冲,减小流速,并且可以均匀的从孔内流入池内,增大上清液排放面积,通过降低出水口流速减少对污泥重力沉降的搅动,避免单一出水口因受漂浮物或标杂物对排水口的堵塞,减少人工清澈劳动强度,从而确保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本实用新型优选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穿孔中设置有呈45度的斜管,所述斜管沿池壁方向安装设置;
所述穿孔中设置有45度的斜管,并且斜管沿池壁方向安装设置,可以使得泥水轻轻的顺着储泥池池壁流下去,削减水流冲击力,降低对污泥絮体的破坏,减少对池内水体的搅动,为污泥重力沉降创造有利条件,迅速提升污泥浓缩效果,实现污泥增浓度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和减小污泥的体积,大大降低进泥水流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优选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斜管采用不锈钢制成,所述斜管的直径为30mm;
所述不锈钢可以耐腐蚀或耐高温,耐热性能好,孔径为30mm可将泥水顺利排入池内。
本实用新型优选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清水沟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比第二侧壁低;
所述当一定量的泥水进入储泥池内后,清水与第一侧壁持平,分离出的清水会沿着四周均匀排放,正因为第一侧壁比第二侧壁低,泥水的高度不会超过第二侧壁,很好的达到了分层分离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优选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泥水沟槽和清水沟槽均垂直向上设置;
所述泥水沟槽和清水沟槽均垂直向上设置为污泥重力沉降创造有利条件,泥会自然沉降,而清水便会从上口流出。
本实用新型优选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储泥池设置有找坡层,所述找坡层为二次浇筑C20砼;
所述池底中间为找坡层,池底设置有放坡,底部最低处安装污泥泵,将沉淀后的污泥提升污泥机进泥口,找坡层为凸起,凸起的两侧为凹陷,凹陷区为沉降的污泥,更好的达到了分离。
本实用新型优选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泥水沟槽外侧壁的上方设置有高1100-1300mm的栏杆;
所述泥水沟槽外侧壁的上方设置有高1100-1300mm的栏杆为了安全,防止外来人员靠近。
本实用新型优选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储泥池为矩形结构;
所述储泥池为正方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泥水沟槽和清水沟槽的设置有利于将泥与水更好的分离开来,提升污泥浓缩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并且将原底部单一进水口改为泥水沟槽底部设置若干小孔,使泥水均匀进入到池内,大大降低进泥水流冲击力,为污泥重力沉降创造有利条件。
3.本实用新型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此装置实现污泥增浓度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和减小污泥的体积,从而降低后续处理费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储泥池剖面图。
图2为储泥池俯视图。
1-外走道板、2-泥水沟槽、3-清水沟槽、4-找坡层、5-穿孔、6-储泥池、7-斜管、8-第一侧壁、9-第二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包括储泥池6,所述储泥池6池顶的四周外壁设置有清水沟槽3,所述清水沟槽3的外壁设置有泥水沟槽2,所述泥水沟槽2内设置有若干穿孔5,穿孔5与储泥池6相通,泥水通过污泥泵提升后直接进入泥水沟槽内,进泥过程中水流冲击力较大对污泥依靠自身重力沉降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可以通过泥水沟槽内的穿孔5进行缓冲,减小流速,并且可以均匀的从孔内流入池内,大大降低进泥水流冲击力,为污泥重力沉降创造有利条件,迅速提升污泥浓缩效果,实现污泥增浓度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和减小污泥的体积。
实施例2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所述泥水沟槽2槽底部设置有若干穿孔5,相邻穿孔5之间间距为1000mm;所述泥水可以顺着若干穿孔5均匀的流入池内,通过泥水沟槽2内的穿孔5进行缓冲,减小流速,并且可以均匀的从孔内流入池内,增大上清液排放面积,通过降低出水口流速减少对污泥重力沉降的搅动,避免单一出水口因受漂浮物或标杂物对排水口的堵塞,减少人工清澈劳动强度,从而确保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所述穿孔5中设置有呈45度的斜管7,所述斜管7沿池壁方向安装设置;所述穿孔5中设置有45度的斜管7,并且斜管7沿池壁方向安装设置,可以使得泥水轻轻的顺着储泥池6池壁流下去,减少噪音,并且不会影响分层效果,为污泥重力沉降创造有利条件,迅速提升污泥浓缩效果,实现污泥增浓度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和减小污泥的体积,大大降低进泥水流冲击力。
所述斜管7采用不锈钢制成,所述斜管7的直径为30mm;所述不锈钢可以耐腐蚀或耐高温,耐热性能好,孔径为30mm可将泥水顺利排入池内。
所述清水沟包括第一侧壁8和第二侧壁9,所述第一侧壁8比第二侧壁9低;所述当一定量的泥水进入储泥池6内后,清水与第一侧壁8持平,分离出的清水会沿着四周均匀排放,正因为第一侧壁8比第二侧壁9低,泥水的高度不会超过第二侧壁9,很好的达到了分层分离的效果。
所述泥水沟槽2和清水沟槽3均垂直向上设置;所述泥水沟槽2和清水沟槽3均垂直向上设置为污泥重力沉降创造有利条件,泥会自然沉降,而清水便会从上口流出。
所述储泥池6设置有找坡层4,所述找坡层4为二次浇筑C20砼;所述池底中间为找坡层4,找坡层4为凸起,凸起的两侧为凹陷,凹陷区为沉降的污泥,更好的达到了分离。
所述泥水沟槽2外侧壁的上方设置有高1100-1300mm的栏杆;所述泥水沟槽2外侧壁的上方设置有高1100-1300mm的栏杆为了安全,防止外来人员靠近;所述泥水沟槽2外侧设置有外走道板1;所述储泥池6为正方形。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泥池(6),所述储泥池(6)池顶的四周外壁设置有清水沟槽(3),所述清水沟槽(3)的外壁设置有泥水沟槽(2),所述泥水沟槽(2)内设置有若干穿孔(5),穿孔(5)与储泥池(6)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沟槽(2)槽底部设置有若干穿孔(5),相邻穿孔(5)之间间距为10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5)中设置有呈45度的斜管(7),所述斜管(7)出口沿池壁方向安装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7)采用不锈钢制成,所述斜管(7)的直径为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沟包括第一侧壁(8)和第二侧壁(9),所述第一侧壁(8)比第二侧壁(9)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沟槽(2)和清水沟槽(3)均垂直向上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泥池(6)设置有找坡层(4),所述找坡层(4)为二次浇筑C20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沟槽(2)外侧壁的上方设置有高1100-1300mm的栏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泥池(6)为矩形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32788.5U CN213202781U (zh) | 2020-09-25 | 2020-09-25 | 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32788.5U CN213202781U (zh) | 2020-09-25 | 2020-09-25 | 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202781U true CN213202781U (zh) | 2021-05-14 |
Family
ID=75822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13278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202781U (zh) | 2020-09-25 | 2020-09-25 | 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202781U (zh) |
-
2020
- 2020-09-25 CN CN202022132788.5U patent/CN21320278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28786B (zh) | 一种水处理装置及水处理方法 | |
CN210313791U (zh) | 一种用于工业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池装置 | |
CN107522327A (zh) | 电絮凝‑沉淀‑高级氧化一体化造纸废水处理装置 | |
CN112479444A (zh) | 一体化高效混凝氧化澄清设备 | |
CN109879467B (zh) | 用于矿井水处理的污泥浓缩分离装置 | |
CN101530681A (zh) | 海水澄清池扰流构造及其澄清池 | |
CN209428343U (zh) | 一种沥青油污水处理系统一体化设备 | |
CN108946988B (zh) | 一种适用于农村地表径流悬浮物脱除的双螺旋沉淀池 | |
CN105645640A (zh) | 一种集澄清、膜过滤和污泥处理一体式处理装置 | |
CN213202781U (zh) | 一种泥水分离的装置 | |
CN201410314Y (zh) | 一种新型斜管沉淀池 | |
CN216778203U (zh) |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淀池 | |
CN202951293U (zh) | 用于脱硫废水处理的澄清器 | |
CN212700680U (zh) | 烧结烟气脱硫废水高效分离澄清处理装置及预处理系统 | |
CN111701286B (zh) | 一种烧结烟气脱硫废水高效分离澄清处理装置 | |
CN206288999U (zh) | 一种锥底斜涵滤渣气浮机 | |
CN204897582U (zh) | 新型电厂渣水处理系统 | |
CN212894180U (zh) | 一种含油废水处理隔油池 | |
CN108557966A (zh) | 煤场含煤废水的处理方法 | |
CN105585090B (zh) | 一种重辅絮凝澄清装置及方法 | |
KR20010090404A (ko) | 오폐수처리장치 | |
CN201370981Y (zh) | 具有扰流构造的海水澄清池 | |
CN113173628A (zh) | 一种脱硫废水澄清系统和脱硫废水处理方法 | |
CN221275388U (zh) | 一种高效混凝沉淀一体化装置 | |
CN215102329U (zh) | 一种高效悬浮物分离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