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00147U - 一种无人机起落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起落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00147U
CN213200147U CN202021319367.7U CN202021319367U CN213200147U CN 213200147 U CN213200147 U CN 213200147U CN 202021319367 U CN202021319367 U CN 202021319367U CN 213200147 U CN213200147 U CN 2132001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lifting
platform
vehicle la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1936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川
朱文飞
杨顺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xun Innovatio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olitation Chang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olitation Chang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Volitation Chang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1936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001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001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001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起落台,包括升降模块、驱动模块和底座,所述升降模块包括升降块和升降台,所述升降块和所述升降台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机、活动杆和传动杆,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活动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活动杆的第二端和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和所述升降块铰接,所述驱动模块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起落台便于移动,而且同时具有起飞助推和降落缓冲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机起落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起落台。
背景技术
随着高校建设步伐的加快,校园面积逐步扩大,流动人员也在不断增加,各种不确定的因素给校园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视频监控手段是维护校园平安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校内的安全管理比较被动,管理人员不能实时进行全天监控并高效分析监控信息,同时还需要校园巡逻车进行现场交流指导,安全管理捉襟见肘,这已不能满足现代数字化校园及智慧校园发展建设的要求;因此,需要采用无人机对校园进行进行全方位监管。
无人机的启动和降落需要使用到起落台,无人机起落台可以保证无人机在降落时的平稳,避免无人机降落时直接与地面接触造成无人机的损伤,但是,目前现有的无人机起落台不能对无人机进行助推,使得无人机的起飞不便于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机起落台不能对无人机助推起飞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无人机起落台,应用这种无人机起落台能够实现对无人机的起飞助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起落台,包括:
升降模块,所述升降模块包括升降块和升降台,所述升降块和所述升降台固定连接;
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机、活动杆和传动杆,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活动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活动杆的第二端和所述传动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传动杆的第二端和所述升降块铰接;
底座,所述驱动模块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开有一让升降块穿过的通口,所述固定座内部具有一空腔,所述驱动模块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通口和所述空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块的一端突出于所述固定座并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台,所述升降块的中部置于所述通口内,所述升降块的另一端形成有凸缘,所述凸缘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凸缘的外围尺寸大于所述通口的尺寸,使得所述凸缘无法穿过所述通口。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两根导向柱、两个连接杆和两个滑轮,两根所述导向柱均固定在所述空腔内,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块上,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配置一个滑轮,两个所述滑轮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柱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缓冲模块,所述缓冲模块包括缓冲板和至少两个弹性件,两个所述弹性件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缓冲板和所述升降台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模块还包括触压开关,所述触压开关固定安装在所述缓冲板和所述升降台之间,所述触压开关和所述电机的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台上设有凹槽,所述缓冲板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弹性件和所述触压开关均固定在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支座、滚轴和滚轮,所述支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滚轮借助所述滚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座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起落台,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起落台,通过设置电机、活动杆和传动杆来实现无人机的起飞助推,当无人机放置在起落台上时,启动电机,电机输出轴通过活动杆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带动升降块向上移动,使得升降台对即将起飞的无人机一个向上的推力,使得无人机得到助推,便于无人机起飞;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起落台,通过设置缓冲板和弹性件使得无人机的降落更加平稳,避免了无人机的损坏;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起落台,通过设置触压开关来实现无人机的自动助推,当无人机启动时,缓冲板向下微弱的摆动,使得弹性件被压缩,此时缓冲板挤压触压开关,触压开关动作,控制器启动电机,电机通过活动杆和传动杆带动升降台抬升,使得无人机得到助推起飞;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起落台配置有滚轴和滚轮,便于起落台的移动,使得起落台更加便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机起落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缓冲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机起落台的俯视图。
其中,
升降模块1,升降块11,升降台12;
驱动模块2,电机21,活动杆22,传动杆23,导向柱24,连接杆25,滑轮26;
底座3,固定座31,通口32,空腔33,支座34,滚轴35,滚轮36;
缓冲模块4,缓冲板41,弹性件42,触压开关4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无人机起落台包括升降模块1、驱动模块2和底座3,底座3上设有固定座31,固定座31内设有容纳驱动模块2的空腔33,驱动模块2控制升降模块1升降,具体地,固定座31的空腔33内固定有电机21,电机21的输出轴连接活动杆22的第一端,活动杆22的第二端和传动杆23的第一端铰接,传动杆23的第二端和升降模块1的升降块11铰接,电机21转动时通过活动杆22和传动杆23带动升降块11的升降,本实施例将驱动模块2设置在固定座31的空腔33内,对驱动模块2进行保护,防止雨水的进入,延长了驱动模块2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固定座31的顶部开有通口32,通口32和空腔33连通,升降块11的一端穿过通口32连通到固定座31外部,并与升降模块1的升降台12固定连接,升降块11的中部置于通口32内,升降块11的另一端形成有凸缘,凸缘置于空腔33内,凸缘的外围尺寸大于通口32的尺寸,使得该凸缘无法穿过通口32,防止升降模块1脱离固定座31。
进一步地,驱动模块2还包括两根导向柱24、两个连接杆25和两个滑轮26,两根导向柱24均竖直固定设置在空腔33内,两个连接杆2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升降块11上,两个连接杆25的另一端分别配置一个滑轮26,两个滑轮26分别与两个导向柱24滑动配合,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导向柱24和滑轮26,使得升降模块1始终沿竖直方向升降。
从上述内容可知,本实施例的无人起落台,通过设置电机21、活动杆22和传动杆23来实现无人机的起飞助推,当无人机放置在起落台上时,启动电机21,电机21的输出轴通过活动杆22带动传动杆23转动,传动杆23带动升降块11竖直向上移动,使得升降台12对即将起飞的无人机一个向上的推力,使得无人机得到助推,便于无人机起飞。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无人机起落台还包括缓冲模块4,缓冲模块4由缓冲板41和两个弹性件42组成,具体地,升降台12上设有凹槽,缓冲板41上设有凸起,该凸起置于凹槽内,两个弹性件42为螺旋弹簧,两个螺旋弹簧均固定在凸起和凹槽之间,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两个螺旋弹簧使得无人机的降落得到缓冲,避免了无人机的损坏,同时通过凹槽和凸起的配合使得无人机的降落更加平稳,当然此处也可采用其他的弹性件,弹性件的数量也可以是三个、四个或者更多。
进一步地,缓冲板41和升降台12之间还设有触压开关43,触压开关43和电机21的控制器电性连接,从而控制电机21工作,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1)当无人机处于关机状态放置在缓冲板41上方时,缓冲板41的底面和触压开关43不接触,此时电机21、活动杆22和传动杆23均处于初始状态,即电机21不转动,升降台12的底面和固定座31的上表面接触;
(2)当无人机启动时,无人机的摆动会施加给缓冲板41一个向下的力,使得缓冲板41触碰触压开关43,此时控制器控制电机21转动固定角度,电机21通过活动杆22和传动杆23带动升降模块1快速上升,升降模块1通过缓冲板41施加给无人机一个向上的力,实现起飞助推,当升降块11的凸缘顶至固定座31的空腔33的内壁时,电机21断电停止运行,电机轴锁死,并使升降块11保持在该位置以等待无人机降落,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电机21采用抱闸电机;
(3)当无人机降落时,由于惯性,无人机同样会施加给缓冲板41一个向下的力,使得缓冲板41触碰触压开关43,此时电机21的刹车线圈通电,电机轴解锁,电机21反方向转动相同的固定角度,电机21通过活动杆22和传动杆23带动升降模块1和缓冲板41缓慢下降,实现平稳降落,电机21停转后,活动杆22和传动杆23又复位到初始状态。
本实施例的无人机起落台,通过设置触压开关43来实现无人机的自动助推,使得无人机的起飞和降落更加智能化。
优选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无人机起落台还配置有滚轮36,便于起落台的移动,具体地,底座3下方的四个角均固定有一个支座34,每个支座34分别配置有一个滚轮36,滚轮36借助滚轴35可转动地安装在支座34上,本实施例的无人机起落台通过在底座3下方配置4个滚轮36,便于起落台的移动,使得起落台更加便携。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起落台便于移动,而且同时具有起飞助推和降落缓冲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无人机起落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升降模块(1),所述升降模块(1)包括升降块(11)和升降台(12),所述升降块(11)和所述升降台(12)固定连接;
驱动模块(2),所述驱动模块(2)包括电机(21)、活动杆(22)和传动杆(23),所述电机(21)的输出轴和所述活动杆(2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活动杆(22)的第二端和所述传动杆(23)的第一端铰接,所述传动杆(23)的第二端和所述升降块(11)铰接;
底座(3),所述驱动模块(2)设置在所述底座(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起落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上设有固定座(31),所述固定座(31)开有一让升降块(11)穿过的通口(32),所述固定座(31)内部具有一空腔(33),所述驱动模块(2)置于所述空腔(33)内,所述通口(32)和所述空腔(3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起落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块(11)的一端突出于所述固定座(31)并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台(12),所述升降块(11)的中部置于所述通口(32)内,所述升降块(11)的另一端形成有凸缘,所述凸缘置于所述空腔(33)内,所述凸缘的外围尺寸大于所述通口(32)的尺寸,使得所述凸缘无法穿过所述通口(3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起落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2)还包括两根导向柱(24)、两个连接杆(25)和两个滑轮(26),两根所述导向柱(24)均固定在所述空腔(33)内,两个所述连接杆(2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块(11)上,两个所述连接杆(25)的另一端分别配置一个滑轮(26),两个所述滑轮(26)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柱(24)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起落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模块(4),所述缓冲模块(4)包括缓冲板(41)和至少两个弹性件(42),两个所述弹性件(42)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缓冲板(41)和所述升降台(1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起落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模块(4)还包括触压开关(43),所述触压开关(43)固定安装在所述缓冲板(41)和所述升降台(12)之间,所述触压开关(43)和所述电机(21)的控制器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起落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12)上设有凹槽,所述缓冲板(41)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弹性件(42)和所述触压开关(43)均固定在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起落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上还设有支座(34)、滚轴(35)和滚轮(36),所述支座(34)固定在所述底座(3)上,所述滚轮(36)借助所述滚轴(35)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座(34)上。
CN202021319367.7U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无人机起落台 Active CN2132001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19367.7U CN213200147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无人机起落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19367.7U CN213200147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无人机起落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00147U true CN213200147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32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19367.7U Active CN213200147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无人机起落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001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46804U (zh) 电控无人机弹射架
CN207375214U (zh) 护理器械、药品运送系统
CN213200147U (zh) 一种无人机起落台
CN112265630A (zh) 一种飞机维修舱门的收放机构
CN110634196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立式考勤机
CN106876625B (zh) 一种用于户外通讯设施供电的便于维护的电池柜
CN214935395U (zh) 一种用于小型建筑设备吊装的移动式吊装装置
CN214495308U (zh) 一种电梯可伸缩的爬梯
CN212799171U (zh) 一种升降机一体化控制器
CN113086192B (zh) 一种用于监测农作物长势的遥感监测系统
CN112622521B (zh) 一种用于方舱的行走系统
CN212950194U (zh) 一种方便检修的充电桩
CN210786224U (zh) 防坠装置及空中平台装置
CN211521449U (zh) 一种自动锁定的升降货梯
CN109779359B (zh) 一种90°进车微升微降踏板结构、塔库及升降方法
CN218464555U (zh) 一种智能制造系统仓储货架
CN220999143U (zh) 一种实现挂篮底模板自升降的吊挂装置及其挂篮系统
CN2465573Y (zh) 多媒体控制台
CN217644760U (zh) 一种智能电动升降桌
CN220889961U (zh) 一种新型升降门
CN217081958U (zh) 一种自动控制门体开合的防夹式升降屏
CN214947760U (zh) 一种传感器移动升降装置
CN219525985U (zh) 一种施工电梯防坠落机构
CN218178454U (zh) 一种分段式驱动的传动结构
CN215148897U (zh) 升降式行李查验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6

Address after: Room 2211, 22nd Floor, Block D, Zhizhen Building, No. 7 Zhichu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8

Patentee after: TIANXUN INNOVATION (BEIJ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A1, Zhongke entrepreneurship center, Changzhou science and Education City, No.18, middle Changwu Road,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000

Patentee before: VOLITATION (CHANG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