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98088U - 一种通用组合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用组合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98088U
CN213198088U CN202021357821.8U CN202021357821U CN213198088U CN 213198088 U CN213198088 U CN 213198088U CN 202021357821 U CN202021357821 U CN 202021357821U CN 213198088 U CN213198088 U CN 2131980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side die
rod
rod body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5782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符亮
李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neng Integrated Hous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neng Integrated Hous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neng Integrated Hous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neng Integrated Hous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5782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980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980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980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用组合模具,包括模台,所述模台上固定安装第一边模,所述第一边模的一端连接第二边模的一端,另一端连接第三边模的一端,所述第二边模、第三边模相对安装,所述第二边模、第三边模的另一端通过模数化组合边模连接;所述第一边模、第二边模、第三边模分别包括第一骨架和可拆卸连接在第一骨架上的第一塑料板;所述第一骨架包括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杆体,相邻所述杆体的两端可拆卸设置第一连接件,相邻所述杆体的中部设置多根套管,且所述杆体上开设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其对应的套管通过第一螺杆紧固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有边模均可拆分任意组合后重复使用,因而能大大提高了模具通用性,大大降低了模具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通用组合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预制件模具,特别是一种通用组合模具。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中,传统混凝土预制件模具通常采用钢模体系,随着模具的发展,逐渐出现在部分类型构件中用铝模体系代替钢模体系,传统的钢模体系和新型的铝模体系分别有如下特点:
(一)钢模体系
1.应用广泛,加工方法成熟,常应用于异型墙板模、异型构件模具,比如:出筋墙板、楼梯模、阳台模、凸窗模等;
2.材质耐碱,且由于构件的表面要求无需做表面处理,但是容易锈蚀;
3.材料重量重,异型构件定制模具效率较高,但通用性极低;
4.成本较高,残值较低。
(二)铝模体系
1.加工方法成熟,传统现浇建筑铝模板应用较为广泛,PC行业应用于简单的、通用的标准构件,比如:简单墙板、楼板组合模,组合梁柱模等;
2.材质不耐碱,采用内表面喷粉/喷塑的方式进行处理;
3.材料较轻,模具组合时较钢模效率高,单元化程度高,通用性强;
4.成本高,残值高(回收率近70%)。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钢模和铝模成本高的不足,提供一种有较强通用性,且能大幅度降低模具成本的通用组合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用组合模具,包括第一边模,所述第一边模的一端连接第二边模的一端,另一端连接第三边模的一端,所述第二边模、第三边模相对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模、第三边模的另一端通过模数化组合边模连接;所述第一边模、第二边模、第三边模分别包括第一骨架和可拆卸连接在第一骨架上的第一塑料板;所述第一骨架包括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杆体,相邻所述杆体的两端可拆卸设置第一连接件,相邻所述杆体的中部设置多根套管,且所述杆体上开设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其对应的套管通过第一螺杆紧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二、三边模和模数化组合边模均是由骨架和塑料板可拆卸连接而成的可拆分活动连接结构,在同一项目(楼盘)内,所有边模均可拆分任意组合而成,使共模利用率达100%;在不同的项目使用时,所有边模只需更换塑料板(塑料板价格及其低廉,使用寿命在50+次)即可继续使用,骨架重复利用率100%。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第二边模或第三边模,调整模数化组合边模的长度就可拼成不同尺寸的隔墙构件模具,从而可实现快速换模。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骨架的两端设置第一连接件,中间设置套管,在保证第一骨架的结构稳定性的同时,还可利用第一连接件与相邻边模连接。
优选地,所述模数化组合边模包括第二骨架和可拆卸连接在第二骨架上的第二塑料板;所述第二骨架包括至少两个子骨架,相邻子骨架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且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设置的两子骨架可拆卸连接,以提高子骨架的重复利用率,节省模具成本。
优选地,所述子骨架的长度为500 mm、1000mm、1500mm或2000mm。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长度为500mm。通过四种尺寸的子骨架的两两组合加第二连接件的方式可组成不同长度的第二骨架,基本涵盖了1000~4500mm之间任意长度,再匹配上对应长度的第二塑料板,就可提供1000~4500mm之间任意长度的模数化组合边模。
优选地,所述子骨架的一端开槽或打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对应开槽或打孔,所述子骨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穿过所述子骨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开槽或打孔的第二螺栓紧固连接第二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子骨架包括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杆体,相邻所述杆体的两端可拆卸设置第一连接件,相邻所述杆体的中部设置至少一根套管,且所述杆体上对应套管开设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其对应的套管通过第一螺杆紧固连接。如此结构,不仅实现了子骨架的可拆分,且子骨架的两端设置第一连接件,中间设置套管,在保证子骨架的结构稳定性的同时,还可利用第一连接件与相邻边模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部开设便于与相邻边模连接的第二连接孔。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通用组合模具,其包括水平放置的底模,所述底模的一侧连接第二边模的底面,另一侧连接第三边模的底面,所述第二边模、第三边模相对安装,且所述底模的两端分别安装端模,所述底模、所述第二边模和所述第三边模分别包括第一骨架和可拆卸连接在第一骨架上的第一塑料板;所述第一骨架包括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杆体,相邻所述杆体的两端可拆卸设置第一连接件,相邻所述杆体的中部设置多根套管,且所述杆体上开设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套管与其对应的第一连接孔通过第一螺杆紧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底模和第二、三边模设置为由第一骨架和第一塑料板可拆卸连接而成,在同一项目(楼盘)内,底模和第二、三边模均可拆分任意组合,使模具的共模利用率达100%;在不同的项目使用时,底模和第二、三边模只需更换第一塑料板(塑料板价格及其低廉,使用寿命在50+次)即可继续使用,且第一骨架重复利用率100%,因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大大提高,从而大大降低了模具使用成本。同时,将第一骨架设置为可拆分重组的活动连接结构,且第一骨架的两端设置第一连接件,中间设置套管,在保证第一骨架的结构稳定性的同时,还可利用第一连接件与相邻边模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模与所述第二边模或所述第三边模之间通过连接盒子连接;所述连接盒子包括呈直角连接的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且所述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上分别设置第五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边与所述第二边模或所述第三边模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边与所述底模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二边模和所述第三边模的杆体分别伸出第一塑料板,且所述杆体的末端可拆卸安装连接块的一端,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设置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第四螺栓,所述第四螺栓的末端抵顶所述端模,从而方便了端模的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连接块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内设置供插入所述杆体的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四连接部内设置供插入连接杆的第二容置空间,且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置第三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部上设置第四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部的外侧焊接螺母,所述杆体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经穿设所述第三连接孔的第三螺栓连接,所述螺母经螺纹连接所述第四螺栓,所述第四螺栓穿设所述第四连接孔后抵顶在所述端模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边模和所述第三边模的伸出杆体末端分别安装所述连接块,且所述第二边模和所述第三边模的所述杆体末端的连接块上、下对齐设置,位于同一列的所述连接块的第四连接部内插入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多个第六连接孔,所述第四螺栓穿设所述第四连接孔和第六连接孔并抵顶在所述端模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边模、第三边模的上表面通过多根对拉杆连接,以使本实用新型结构更为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同项目内,本实用新型通用组合模具的边模、底模可任意组合,使共模利用率可达100%;不同的项目使用时,所有底模和边模只需更换第一塑料板(塑料板价格及其低廉,使用寿命在50+次)即可继续使用,且第一骨架利用率100%,从而大大提高了边模的通用性,进而降低了模具的使用成本。
2、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快速换模,换模时,只需移动第二、三通用边模之一,调整模数化组合边模的尺寸即可。
3、本实用新型通用模具的使用成本大幅降低,具体可参下表:
Figure 323513DEST_PATH_IMAGE002
由上表可知,钢模的分摊成本远远高于铝模的分摊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分摊成本相比铝模降低了33.1%。
4、本实用新型通用组合模具的定制端模采用螺栓顶紧的方式紧固,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隔板构件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隔墙通用组合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通用边模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骨架实施例一(两根杆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骨架实施例二(三根杆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套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模数化组合边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B处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模数化组合边模的子骨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梁柱构件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梁柱通用组合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C处放大图一。
图15是图13的C处放大图二
图16是连接盒子的立体结构图。
图17是连接块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1、模台;2、第一边模;3、第二边模;4、第三边模;
21、第一骨架;22、第一塑料板;211、杆体;212、第一螺栓;213、第一连接件;214、套管;215、第一螺杆;2111、第一连接孔; 2131、第一连接部;2132、第二连接部;2133、第二连接孔;
5、模数化组合边模;51、第二骨架;52、第二塑料板;511、子骨架;512、第二连接件;5111、连接端;513、第二螺栓;
6、端模;
7、连接盒子;71、第一连接边;72、第二连接边;73、第五连接孔;
8、对拉杆;
9、连接块;91、第三连接部;92、第四连接部;93、第一容置空间;94、第二容置空间;95、螺母;96、第三螺栓;911、第三连接孔;921、第四连接孔;
10、连接杆;11、第四螺栓;12、底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上、下、左、右等)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进行描述的,并不对本专利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实施例1:
如图1-图11所示,一种隔墙通用组合模具包括模台1,所述模台1上固定安装第一边模2,所述第一边模2的一端连接第二边模3的一端,另一端连接第三边模4的一端,所述第二边模2、第三边模3相对安装,且第二边模2、第三边模3的另一端通过模数化组合边模5连接。
所述第一、二、三边模2、3、4都为通用边模。
所述通用边模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一骨架21和采用自攻钉或万能胶等方式连接在第一骨架21上的第一塑料板22。
所述第一骨架21包括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杆体211,相邻所述杆体211的两端通过第一螺栓212可拆卸设置第一连接件213,相邻所述杆体211的中部设置多根套管214,且所述杆体211上对应套管214开设第一连接孔2111,所述第一连接孔2111和其对应的套管214通过第一螺杆215紧固连接。显然,第一骨架21的各部件都是活动连接,可方便地进行拆解。
所述杆体211优选为矩形管。
所述第一连接件213优选为板体,且整体为“n”型结构,即所述第一连接件213的两端向一个方向弯折形成第一连接部2131,所述第一连接件213的中部设置为第二连接部2132,第一连接部2131和第二连接部2132上分别设有第二连接孔2133,其中第一连接部2131上的第二连接孔2133用于与所述杆体211紧固连接,第二连接部2133上的第二连接孔2133用于与相邻边模连接。
所述套管214 为PP材质,其横截面可圆可方,重量轻,既可作为相邻杆体211之间的连接支撑件,也可作为第一塑料板22的背楞。
第一塑料板22优选采用中空塑料板。
所述杆体211的长度有6000、5000、3200、1000mm四种,第一塑料板22的长度也设置有6000、5000、3200、1000mm四种。第一塑料板22的高度根据不同隔墙构件的高度而定(定制),第一骨架21的杆体211数量根据不同隔墙构件的高度而设置,并保证相邻杆体的间距不超过200mm。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边模3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边模2,且第二边模3的第一塑料板的一端抵接第一边模2的第一塑料板的工作面,第二边模3的第一连接件213与第一边模2的第一塑料板22通过穿设第二连接孔2133的螺栓连接固定,或在第一、二边模2、3的转角处采用G型夹等方式连接固定。
所述模数化组合边模5包括活动连接的第二骨架51和可拆卸连接在第二骨架51上的第二塑料板52。
所述第二骨架51包括至少两个子骨架511和第二连接件512,相邻子骨架511通过第二连接件512连接。
所述子骨架511与所述第一骨架21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子骨架511一端的第一连接件213内置,使所述子骨架511的一端形成外伸的连接端5111。
所述子骨架511的连接端5111开槽或打孔,所述第二连接件512的两端对应开槽或打孔,所述子骨架511的连接端511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512通过穿过所述子骨架511和第二连接件512的开槽或打孔的第二螺栓513紧固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511优选采用与杆体211同规格的矩形管。
所述子骨架511的长度为500 mm、1000mm、1500mm或2000mm。所述第二连接件512的长度为500mm。通过四种尺寸子骨架511的两两组合,及通过第二连接件512连接的方式可组成不同长度的第二骨架51,基本可涵盖1000~4500mm之间任意长度,再匹配上对应长度的第二塑料板52,就可提供1000~4500mm之间任意长度的模数化组合边模。
实施例2:
如图12-图17所示,一种梁柱通用组合模具,其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模12,所述底模12的一侧通过连接盒子7连接第二边模3的底面,另一侧通过连接盒子7连接第三边模4的底面,所述第二边模3、第三边模4相对安装,且所述底模12的两端分别安装端模6,所述第二边模3、所述第三边模4与两个端模6拼接形成梁柱成型空间。
所述底模12和所述第二、三边模3、4都为实施例1中的通用边模,因而在此不再重复介绍。
所述连接盒子7包括呈直角连接的第一连接边71和第二连接边72,且所述第一连接边71和第二连接边72上分别设置第五连接孔7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边71与所述底模12的第一塑料板、所述第二边模3或所述第三边模4的第一骨架底部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边72与所述底模12的第一骨架21连接固定。
为使本实用新型结构更为稳定,所述第二边模3、第三边模4的上表面通过多根对拉杆8连接。
为方便端模6的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边模3和所述第三边模4的第一骨架21的杆体211分别伸出第一塑料板22,且所述杆体211的末端可拆卸安装连接块9。
所述连接块9包括第三连接部91和第四连接部92,所述第三连接部91内设置第一容置空间93,所述第四连接部92内设置第二容置空间94,且所述第三连接部91上设置第三连接孔911,所述第四连接部92上设置第四连接孔921,所述第四连接部92的外侧焊接螺母95。
所述第二边模3和所述第三边模4的伸出杆体末端分别插设在所述第三连接部91的第一容置空间93内,且所述杆体211与所述第三连接部91之间经穿设所述第三连接孔911的第三螺栓96连接。
所述第二边模3和所述第三边模4的所述杆体末端的连接块9上、下对齐设置,位于同一列的所述连接块9的第四连接部92的第二容置空间94内插入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上设置多个第六连接孔(图中未示),第四螺栓11经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母95内,且所述第四螺栓11穿设所述第四连接孔921和第六连接孔并将所述端模6顶紧。
为提高组装便利性,以及模具辅件的通用性,所述连接杆10优选采用与所述杆体211同规格的矩形管,所述第一容置空间93的宽度等于所述杆体211的厚度,且所述第二容置空间94的宽度等于所述杆体211的宽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的限制,虽然本申请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技术方案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通用组合模具,包括第一边模,所述第一边模的一端连接第二边模的一端,另一端连接第三边模的一端,所述第二边模、第三边模相对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模、第三边模的另一端通过模数化组合边模连接;所述第一边模、第二边模、第三边模分别包括第一骨架和可拆卸连接在第一骨架上的第一塑料板;所述第一骨架包括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杆体,相邻所述杆体的两端可拆卸设置第一连接件,相邻所述杆体的中部设置多根套管,且所述杆体上开设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其对应的套管通过第一螺杆紧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数化组合边模包括第二骨架和可拆卸连接在第二骨架上的第二塑料板;所述第二骨架包括至少两个子骨架,相邻子骨架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且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设置的两子骨架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用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骨架的一端开槽或打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对应开槽或打孔,所述子骨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穿过所述子骨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开槽或打孔的第二螺栓紧固连接第二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用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骨架包括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杆体,相邻所述杆体的两端可拆卸设置第一连接件,相邻所述杆体的中部设置至少一根套管,且所述杆体上对应套管开设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其对应的套管通过第一螺杆紧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通用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部开设便于与相邻连接边模连接的第二连接孔。
6.一种通用组合模具,包括水平放置的底模,所述底模的一侧连接第二边模的底面,另一侧连接第三边模的底面,所述第二边模、第三边模相对安装,且所述底模的两端分别安装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所述第二边模和所述第三边模分别包括第一骨架和可拆卸连接在第一骨架上的第一塑料板;所述第一骨架包括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杆体,相邻所述杆体的两端可拆卸设置第一连接件,相邻所述杆体的中部设置多根套管,且所述杆体上开设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套管与其对应的第一连接孔通过第一螺杆紧固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通用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与所述第二边模或所述第三边模之间通过连接盒子连接;所述连接盒子包括呈直角连接的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且所述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上分别设置第五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边与所述第二边模或所述第三边模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边与所述底模连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通用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模和所述第三边模的杆体分别伸出第一塑料板,且所述杆体的末端可拆卸安装连接块的一端,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设置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第四螺栓,所述第四螺栓的末端抵顶所述端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通用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内设置供插入所述杆体的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四连接部内设置供插入连接杆的第二容置空间,且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置第三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部上设置第四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部的外侧焊接螺母,所述杆体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经穿设所述第三连接孔的第三螺栓连接,所述螺母经螺纹连接所述第四螺栓,所述第四螺栓穿设所述第四连接孔后抵顶在所述端模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通用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模和所述第三边模的伸出杆体末端分别安装所述连接块,且所述第二边模和所述第三边模的所述杆体末端的连接块上、下对齐设置,位于同一列的所述连接块的第四连接部内插入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多个第六连接孔,所述第四螺栓穿设所述第四连接孔和第六连接孔并抵顶在所述端模上。
CN202021357821.8U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通用组合模具 Active CN2131980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7821.8U CN213198088U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通用组合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7821.8U CN213198088U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通用组合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98088U true CN213198088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35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57821.8U Active CN213198088U (zh) 2020-07-10 2020-07-10 一种通用组合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980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21197Y (zh) 冷弯型材式模板体系
CN108412199B (zh) 一种剪力墙模板支撑装置
CN213198088U (zh) 一种通用组合模具
CN213198089U (zh) 一种梁柱通用组合模具
CN110630016A (zh) 一种可调节建筑模架
CN111823364B (zh) 一种通用组合模具
CN213081783U (zh) 一种梁柱边模与底模连接结构
CN213412354U (zh) 一种边模与端模连接块
CN213198080U (zh) 一种隔墙通用组合模具
CN104912326B (zh) 混凝土加强框组合模板
CN213198081U (zh) 一种梁柱边模与端模连接结构
CN209494219U (zh) 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夹具
CN209891717U (zh) 用于柱模板加固的可调钢丝绳桁架装置
CN205111169U (zh) 立体停车库梳板制作工装
CN213081784U (zh) 一种隔墙边模连接结构
CN213260073U (zh) 一种通用边模
CN213471607U (zh) 一种模数化组合边模
CN107419897B (zh) 一种窗台压顶模板的加固模具
CN211647278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用铝型材铝模板
CN211172654U (zh) 一种装配式轻钢龙骨结构
CN113250454A (zh) 一种附墙椭圆劲性混凝土结构支模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1817952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墙体混凝土浇筑成型模具
CN202990423U (zh) 一种剪力墙洞口定型模具
CN217897264U (zh) 一种钢木组合通用模板
CN216099545U (zh) 一种叠合板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