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92860U - 一种六氟四氯丁烷用固液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六氟四氯丁烷用固液分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92860U
CN213192860U CN202021936108.9U CN202021936108U CN213192860U CN 213192860 U CN213192860 U CN 213192860U CN 202021936108 U CN202021936108 U CN 202021936108U CN 213192860 U CN213192860 U CN 2131928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ion
liquid
solid
stand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3610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庆军
徐梦恒
汪昳珺
刘炜
郑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Kangyuan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Kangyua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Kangyuan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Kangyua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3610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928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928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928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ifuga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六氟四氯丁烷用固液分离器,包括分离容器、设于所述分离容器内部且外壁分布有过滤孔并与所述分离容器间隔设置的过滤套、形成于所述分离容器与过滤套之间的过滤腔、与所述过滤腔连通的排液管以及设于所述分离容器底部的排固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自所述分离容器顶部穿入至分离容器内并通过驱动模块驱动自转的分离模块以及间隔设于所述分离模块下方的静置模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分离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六氟四氯丁烷用固液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六氟四氯丁烷用固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固液分离器,是一种用于分离浑浊液中的固体与液体的设备,其被广泛的应用在化工等其它各种领域;现有的固液分离器的结构单一,在排固时,固体物中仍然存在大量的液体,因此,存在固液分离不完全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六氟四氯丁烷用固液分离器,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六氟四氯丁烷用固液分离器,包括分离容器、设于所述分离容器内部且外壁分布有过滤孔并与所述分离容器间隔设置的过滤套、形成于所述分离容器与过滤套之间的过滤腔、与所述过滤腔连通的排液管以及设于所述分离容器底部的排固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自所述分离容器顶部穿入至分离容器内并通过驱动模块驱动自转的分离模块以及间隔设于所述分离模块下方的静置模块。
优选为:所述分离模块包括一端自所述分离容器顶部穿入的分离管、若干个设于所述分离管内壁且周向延伸的环形凹部以及设于各环形凹部内且径向贯穿分离管并供分离液排出的分离孔;其中,各环形凹部与所述分离管的内壁形成轴向连贯延伸的波浪形分离面。
优选为: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安装于所述分离容器上的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输出端以及与分离管外侧壁的皮带轮以及传动连接于所述皮带轮之间的传动皮带。
优选为:所述分离管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轴向间隔设置的导液模块;其中,各导液模块均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分离管外侧壁且形状为“环形”并边缘与所述过滤套间隙设置的导液板以及设于所述导液板上且以所述分离管为中心轴向螺旋延伸的导液延伸条;所述导液延伸条远离过滤套的内壁设为自下而上并朝向过滤套延伸的倾斜面。
优选为:所述导液板的顶部端面自分离管向过滤套倾斜向下设置。
优选为:所述静置模块包括设于所述分离管下方且由两个半静置壳体组成且具有静置腔的静置主壳、用于驱动各半静置壳体贴合或分离的气缸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过滤套上且部分与所述静置主壳接触的引流模块;其中,所述静置主壳的周向侧壁由过滤网弯曲形成,所述引流模块包括与所述过滤套固定连接且形状为“圆台形”的引流罩以及与所述引流罩远离过滤罩的边缘固定连接的环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分离管进行固液分离,即:需要分离的固液混合物可以送入分离管内,通过分离管的初步分离,自分离管的输出端排出,并落入静置壳体内,分离管可以将固液混合物中大量的液体物质进行分离并排出;而静置壳体对分离后的固体物闲置一段时间,使得其内部含有的液体进一步的透过静置壳体的侧壁与固体进行分离,通过双重分离的手段来提高对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中导液板上导液延伸条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六氟四氯丁烷用固液分离器,包括分离容器10、设于所述分离容器10内部且外壁分布有过滤孔110并与所述分离容器10间隔设置的过滤套11、形成于所述分离容器10与过滤套11之间的过滤腔12、与所述过滤腔12连通的排液管13以及设于所述分离容器10底部的排固管14,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包括一端自所述分离容器10顶部穿入至分离容器10内并通过驱动模块20驱动自转的分离模块30以及间隔设于所述分离模块30下方的静置模块40。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分离模块30包括一端自所述分离容器10顶部穿入的分离管300、若干个设于所述分离管300内壁且周向延伸的环形凹部301以及设于各环形凹部301内且径向贯穿分离管300并供分离液排出的分离孔302;其中,各环形凹部301与所述分离管300的内壁形成轴向连贯延伸的波浪形分离面303。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块20包括安装于所述分离容器10上的电机200、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200输出端以及与分离管300外侧壁的皮带轮201以及传动连接于所述皮带轮201之间的传动皮带202。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静置模块40包括设于所述分离管300下方且由两个半静置壳体401a组成且具有静置腔402的静置主壳401、用于驱动各半静置壳体401a贴合或分离的气缸403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过滤套11上且部分与所述静置主壳401接触的引流模块404;其中,所述静置主壳401的周向侧壁由过滤网弯曲形成,所述引流模块404包括与所述过滤套11固定连接且形状为“圆台形”的引流罩4040以及与所述引流罩4040远离过滤罩11的边缘固定连接的环形板4041。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板4041的顶部端面为倾斜面。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分离管300的输入端可通过外界管向其内部输送固液分离物。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分离管300的顶端部分的口径自上而下逐渐缩小。
本实施例的原理是:
参考图1,需要分离的固液分离物由分离管的顶端加入至分离管内,由电机以及皮带轮和皮带带动分离管旋转(分离管与分离容器的配合处可以安装有轴承),当分离管旋转时,其内部的固液分离物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会向分离管的内壁方向移动,而在分离管上设置了分离孔,分离孔供分离液排出,并且由于离心力,分离液会甩至过滤套上,并通过过滤腔以及排液管排出,完成对固液分离;
不仅如此,经过分离管分离后并从分离管输出端排出的物料或落在静置主壳内,经过一段时间对物料的静置后,该部分物料内部残留的分离液自静置主壳的外壁排出,并通过引流罩引导至分离腔内,并从排液管排出;
综上所述,经过分离管的分离,以及静置主壳对物料的静置后,可以提高对固液分离物的分离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
其一,本实施例为了确保加料的顺畅性,避免分离管内的物料由于分离管的旋转而向上移动,将分离管的顶端部分的口径自上而下进行缩小设置,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分离管内的物料上移,并且利用外接管与分离管该端连接(分离管与外接管也可以采用轴承进行配合,可以保证分离管旋转而外接管不转动),外界管持续加入分离管的物料会使得分离管内的物料不会先上移动,确保分离的效率;
其二,本实施例为了提高分离的效率,将分离管的内壁结构设为波浪形的分离面,在分离管旋转时,物料会在分离管内的环形凹部中活动,而分离孔与环形凹部连通,在旋转的同时,会将固液混合物中的分离液排出,从而来提高分离的效果;不仅如此,波浪形的分离面在旋转时,可以使得固液混合物在分离管内进行不规则的移动,在不规则移动的同时,固液混合物中的各组分的不规则移动,可以提高对两者的分离效果,即:固液混合物在波浪形分离面的凹部以及凸部之间活动;
其三,静置主壳可以通过气缸驱动分离,在分离时,将其内部的固体物排出;
其四,环形板的顶部设为切斜面可以提高对分离液的引导能力,即:提高从静置主壳外侧壁排出的分离液的引导能力。
实施例2,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2-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分离管300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轴向间隔设置的导液模块50;其中,各导液模块50均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分离管300外侧壁且形状为“环形”并边缘与所述过滤套11间隙设置的导液板500以及设于所述导液板500上且以所述分离管300为中心轴向螺旋延伸的导液延伸条501;所述导液延伸条501远离过滤套11的内壁设为自下而上并朝向过滤套11延伸的倾斜面502。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导液板500的顶部端面自分离管300向过滤套11倾斜向下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导液延伸条501的延伸方向与分离管300的旋转方向一致。
本实施例的原理是:
参考图2-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实施例1中从分离管内排出的分离液需要借助分离管的转速将其从分离管处甩至过滤套上;
而本实施例,借助导液板来对分离液进行引导,即:分离管内排出的分离液落在各导液板上,并通过分离管的转动带动导液板旋转,从而对分离液进行引导;
不仅如此,导液板上还增加了导液延伸条,利用螺旋延伸的导液延伸条来对分离液进行进一步的引导,从而来进一步提高对分离液的引导效果;
并将导液延伸条的内侧面设为倾斜面,在导液板旋转的过程中,导液板上的分离液会向过滤套上的各个位置甩去,从而来提高分离液的排出效率,进而提高对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效率,而导液板的倾斜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对分离液的引导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六氟四氯丁烷用固液分离器,包括分离容器、设于所述分离容器内部且外壁分布有过滤孔并与所述分离容器间隔设置的过滤套、形成于所述分离容器与过滤套之间的过滤腔、与所述过滤腔连通的排液管以及设于所述分离容器底部的排固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自所述分离容器顶部穿入至分离容器内并通过驱动模块驱动自转的分离模块以及间隔设于所述分离模块下方的静置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氟四氯丁烷用固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模块包括一端自所述分离容器顶部穿入的分离管、若干个设于所述分离管内壁且周向延伸的环形凹部以及设于各环形凹部内且径向贯穿分离管并供分离液排出的分离孔;其中,各环形凹部与所述分离管的内壁形成轴向连贯延伸的波浪形分离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六氟四氯丁烷用固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安装于所述分离容器上的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输出端以及与分离管外侧壁的皮带轮以及传动连接于所述皮带轮之间的传动皮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六氟四氯丁烷用固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管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轴向间隔设置的导液模块;其中,各导液模块均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分离管外侧壁且形状为“环形”并边缘与所述过滤套间隙设置的导液板以及设于所述导液板上且以所述分离管为中心轴向螺旋延伸的导液延伸条;所述导液延伸条远离过滤套的内壁设为自下而上并朝向过滤套延伸的倾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六氟四氯丁烷用固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板的顶部端面自分离管向过滤套倾斜向下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5所述的一种六氟四氯丁烷用固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模块包括设于所述分离管下方且由两个半静置壳体组成且具有静置腔的静置主壳、用于驱动各半静置壳体贴合或分离的气缸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过滤套上且部分与所述静置主壳接触的引流模块;其中,所述静置主壳的周向侧壁由过滤网弯曲形成,所述引流模块包括与所述过滤套固定连接且形状为“圆台形”的引流罩以及与所述引流罩远离过滤罩的边缘固定连接的环形板。
CN202021936108.9U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六氟四氯丁烷用固液分离器 Active CN2131928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36108.9U CN213192860U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六氟四氯丁烷用固液分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36108.9U CN213192860U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六氟四氯丁烷用固液分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92860U true CN213192860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44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36108.9U Active CN213192860U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六氟四氯丁烷用固液分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928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6346600A (ja) ろ過装置及びろ過方法
CN102794042B (zh) 全自动连续过滤压滤卸渣机
CN213192860U (zh) 一种六氟四氯丁烷用固液分离器
CN210753237U (zh) 一种卧螺离心机
CN105080735A (zh) 一种可自动提醒螺旋搅拌的多级离心机
CN101830623A (zh) 一种挤出式脱水机
US2798609A (en) Method of concentrating sludge
US4467717A (en) Screw press dehydrator provided with cake cutter
US2752090A (en) Centrifugal separators
CN107311257B (zh) 一种自动脱水的气浮池刮渣机
CN212757553U (zh) 一种用于食品发酵的生物提取设备
CN105080732A (zh) 一种可自动提醒的压紧多级离心机
JP2008221044A (ja) 回転加圧脱水機
JP4381461B2 (ja) 固液分離装置、濾過装置、および固液分離方法
JP4493030B2 (ja) ろ過装置
US2546427A (en) Continuous separator
CN107139521B (zh) 旋搓式渣水分离机及渣水分离方法
JP2004290833A (ja) デカンタ型遠心脱水装置
CN212375013U (zh) 密封良好的厨余机
CN108947176B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污泥脱水机
CN113459567A (zh) 一种固液分离装置
CN110339952B (zh) 一种带有排污装置的工业脱水机
CN209350316U (zh) 一种防溅式离心自动切片机
KR200233823Y1 (ko) 고농도 유기폐수의 고액분리장치
CN114275991B (zh) 造粒污泥脱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