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90043U - 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 - Google Patents

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90043U
CN213190043U CN202021223651.4U CN202021223651U CN213190043U CN 213190043 U CN213190043 U CN 213190043U CN 202021223651 U CN202021223651 U CN 202021223651U CN 213190043 U CN213190043 U CN 2131900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coagulation
sheet
sheath
forceps
j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2365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航
李燕辉
胡立峰
赵礼
孔凡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Nuoying Medical De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Nuoying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Nuoying Medical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Nuoying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2365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900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900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900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包括钳夹结构、电凝片、电凝片驱动结构、以及钳夹驱动结构;所述钳夹结构包括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所述电凝片驱动结构连接所述电凝片,用于驱动所述电凝片进入电凝片工作位置,以及退出所述电凝片工作位置,处于所述电凝片工作位置的所述电凝片处于所述第一钳体与所述第二钳体之间;所述钳夹驱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一钳体和/或所述第二钳体,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钳体与所述第二钳体做闭合运动;所述第一钳体与所述第二钳体相对的一侧表面设有切开刀。

Description

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
背景技术
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可采用电凝钳类的医疗器械,在手术应用过程中,电凝钳是通过钳夹两极导电进行电凝止血。其中实现钳夹作用的部分可理解为钳夹结构。电凝钳中还可配置有适于手持的手柄壳体,手柄壳体还可配置有例如扳机的受控部,通过对扳机的扳动,可带动钳夹结构开合。
现有相关技术中,电凝钳主要能实现电凝作用,其功能较为单一,难以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以解决功能较为单一,难以满足需求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包括钳夹结构、电凝片、电凝片驱动结构、以及钳夹驱动结构;所述钳夹结构包括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
所述电凝片驱动结构连接所述电凝片,用于驱动所述电凝片进入电凝片工作位置,以及退出所述电凝片工作位置,处于所述电凝片工作位置的所述电凝片处于所述第一钳体与所述第二钳体之间;
所述钳夹驱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一钳体和/或所述第二钳体,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钳体与所述第二钳体做闭合运动;
所述第一钳体的与所述第二钳体相对的一侧表面设有切开刀。
可选的,所述的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还包括能量切换开关;所述能量切换开关分别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第一钳体、所述第二钳体与所述电凝片,所述能量切换开关具有第一导通状态与第二导通状态,所述第一导通状态指所述能量切换开关导通所述第二钳体与所述电凝片的状态,所述第二导通状态指所述能量切换开关导通所述第二钳体与所述第一钳体的状态。
可选的,所述能量切换开关的导通状态是所述电凝片驱动结构触动切换。
可选的,还包括手柄壳体,所述电凝片驱动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手柄壳体的电凝片受控部、电凝片伸缩传动组件与电凝片基座,所述电凝片基座通过电凝片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电凝片,所述电凝片伸缩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于所述电凝片受控部与所述电凝片基座之间,以将所述电凝片受控部受控沿第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传动为所述电凝片基座的沿第二方向的直线运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可选的,所述电凝片伸缩传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电凝片受控部的第一齿条、传动齿轮、与设于所述电凝片基座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通过所述传动齿轮传动第二齿条。
可选的,所述钳夹驱动结构包括鞘管,以及鞘管驱动结构;
所述鞘管驱动结构连接所述鞘管,用于驱动所述鞘管沿直线方向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移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鞘管收容所述钳夹结构,收容于所述鞘管内的所述钳夹结构是闭合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鞘管未收容所述钳夹结构,未收容于所述鞘管内的所述钳夹结构是打开的。
可选的,还包括手柄壳体,所述鞘管驱动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手柄壳体的受控手柄、鞘管伸缩传动组件、鞘管复位结构,所述鞘管伸缩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于所述受控手柄与所述鞘管之间,以将所述受控手柄的旋转运动传动为所述鞘管自所述第二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直线运动;所述鞘管复位结构的一端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鞘管,另一端的位置相对所述手柄壳体固定,所述鞘管复位结构能够产生使得所述鞘管自所述第一位置复位至所述第二位置的作用力。
可选的,所述鞘管伸缩传动组件包括椭圆孔部、圆形部,以及鞘管连接结构;
所述鞘管连接结构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鞘管,所述圆形部固定设于所述鞘管连接结构,所述椭圆孔部固定设于所述受控手柄,所述圆形部嵌入所述椭圆孔部。
可选的,所述的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还包括:手柄壳体、总成结构以及旋转驱动结构;所述旋转驱动结构包括位于所述手柄壳体外的旋转受控件,以及位于所述手柄壳体内的旋转传动组件;所述钳夹结构与所述电凝片安装于所述总成结构,所述总成结构与轴向连接结构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于所述旋转受控件与所述轴向连接结构之间,以将所述旋转受控件的旋转传动为所述轴向连接结构的自转。
可选的,所述第二钳体的与所述第一钳体相对的一侧表面设有齿形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中,所述第一钳体的与所述第二钳体相对的一侧表面设有切开刀;进而,在需要进行电凝时,可控制电凝片处于电凝片工作位置,此时,第二钳体与电凝片可夹持待电凝对象,对所述待电凝对象实施电凝;在需要进行切割时,可控制电凝片退出所述电凝片工作位置,此时,所述第一钳体的切开刀与所述第二钳体的配合可实现切割。可见,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电凝,也可实现切割,功能较为多样。同时,将切开刀设置于钳体,钳夹结构的闭合动作即可完成切割,可见,还可起到切割的操控过程简单,以及便于调整切割角度等积极效果。
相较而言,在非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方案中,切开刀的切割作用是通过轴向伸缩切开刀来实现的,具体的,需要先用两个钳体夹持待切割对象,再操控切开刀进行切割,而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切开刀设置于钳体,在切割时也是通过钳体的闭合来实现切割的。可见,使用本实用新型电凝钳进行切割时中,无需先夹持再切割,通过操控钳夹结构闭合即可实现切割,有效简化了切割的操控过程。
在非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方案中,电凝钳对待电凝对象的电凝作用是通过钳夹结构的两个钳体来实现的,例如:两个钳体夹持待电凝对象后,可对其实施电凝,然而,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满足切开刀的切割作用的情况下,通过在钳夹结构之外另行增设电凝片,可利用电凝片与一个钳体来实现电凝,即:可通过钳体的闭合运动使得待电凝对象被处于电凝片工作位置的电凝片与钳体夹持,从而实现电凝。
可见,相较于非实用新型的部分方案,本实用新型以另一种结构形式依旧实现了电凝与切割的兼顾,且还能简化切割的操控过程。
此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式,切割与电凝均是通过操控钳夹结构闭合来实现的,操控人员无需使用不同的操控动作,所以,操控人员在学习使用电凝钳时,无需区分学习不同的操控动作,进而,可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凝钳能够更易于被学会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中钳夹结构与电凝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中钳夹结构与电凝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中钳夹结构与电凝片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中所形成的第一回路与第二回路的电路构造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中电凝片驱动结构、钳夹驱动结构与旋转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凝片;
2-钳夹结构;
21-第一钳体;
22-第二钳体;
23-切开刀;
24-齿形部;
3-能量切换开关;
4-能量源;
5-电凝片驱动结构;
51-电凝片受控部;
52-传动齿轮;
53-电凝片基座;
54-电凝片连接结构;
55-电凝片复位弹簧;
56-电凝片滑轨;
6-钳夹驱动结构;
61-受控手柄;
62-椭圆孔部;
63-圆形部;
64-鞘管连接结构;
65-鞘管复位弹簧;
7-旋转驱动结构;
71-旋转受控件;
72-主动齿轮;
73-旋转基座;
74-被动齿轮;
75-旋转传动齿轮;
76-轴向连接结构;
8-手柄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1至图8,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包括钳夹结构2、电凝片1、电凝片驱动结构5、以及钳夹驱动结构6。
请参考图1至图3,所述钳夹结构2包括第一钳体21与第二钳体22。
所述第一钳体21的与所述第二钳体22相对的一侧表面设有切开刀23,通过该切开刀23,可用于对待切割对象进行切割,进而,任意可适于实现切割的形状、材料等,均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在图1至图3所示的第一钳体21中,切开刀23是沿第一钳体2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在其他举例中,切开刀23也可能沿宽度方向或斜向设置,不论切开刀如何设置,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
所述电凝片驱动结构5连接所述电凝片1,用于驱动所述电凝片1进入电凝片工作位置,以及退出所述电凝片工作位置。其中的电凝片工作位置,可理解为能够实现电凝的任意位置,进而,所述电凝片1处于所述电凝片工作位置时,处于所述第一钳体21与所述第二钳体22之间,其也可理解为:处于所述电凝片工作位置的所述电凝片1处于所述第一钳体21与所述第二钳体22之间,未处于所述电凝片工作位置的所述电凝片1未处于所述第一钳体21与所述第二钳体22之间。
所述钳夹驱动结构6连接所述第一钳体21和/或所述第二钳体22,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钳体21与所述第二钳体22做闭合运动;进一步的,一种举例中,所述钳夹驱动结构6可驱动第一钳体21与第二钳体22做闭合与打开运动,另一种举例中,所述钳夹驱动结构6也可主要用于驱动做闭合运动,进而由其他部件(例如能够控制钳体打开运动的弹性部件)驱动其打开。本领域任意已有或改进的钳夹驱动方式均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所述电凝片1与所述第二钳体22用于:
当所述电凝片1处于所述电凝片工作位置,且所述第二钳体22被驱动做出闭合运动时,夹持待电凝对象,对所述待电凝对象实施电凝;
所述第一钳体21与所述第二钳体22用于:
当所述电凝片1退出所述电凝片工作位置,且所述第一钳体21与所述第二钳体22被驱动做出闭合运动时,利用所述切开刀23切割待切割对象。
可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需要进行电凝时,可控制电凝片处于电凝片工作位置,此时,第二钳体与电凝片可夹持待电凝对象,对所述待电凝对象实施电凝;在需要进行切割时,可控制电凝片退出所述电凝片工作位置,此时,所述第一钳体的切开刀与所述第二钳体的配合可实现切割。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实现电凝,也可实现切割,功能较为多样。同时,将切开刀设置于钳体,钳夹结构的闭合动作即可完成切割,可见,还可起到切割的操控过程简单,以及便于调整切割角度等积极效果。
针对于其中的钳夹结构2,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1和图2,第二钳体22的与所述第一钳体21相对的一侧表面设有齿形部24。进一步的,第二钳体22可以是呈U字型的,进而在中间形成间隔。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钳体21(包含其上的切开刀23)与所述第二钳体22可采用防粘黏合金材料,进而,可以防止组织的粘黏,术中切割组织出血时,可以使用钳头进行电凝,无需担忧凝血效果。
可见,针对于钳夹结构2的两个钳体,所采用的是带齿状形态(例如带齿形部24)与带切开刀形态的一个新型设计,第一钳体21即为带有切开刀状形态的钳体,对息肉组织可切割的功能结构,第二钳体22即为带齿状形态的钳体,对息肉组织可进行夹紧功能。
同时,通过电凝片1,可用于对组织进行电凝,考虑到手术的方便性,实际使用时还设计了不同规格的电凝片便于临床的方便性,提高手术的效率,其中的不同规格可以指不同形状、尺寸的,以图1与图2为例,其中电凝片1的形状是不同的,具体的,电凝片1包括两个长条段,其后端可连接在一起,一种规格下的长条段的截面轮廓呈圆形,另一种规格下的长条段的截面轮廓呈矩形或类矩形。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4,所述的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还包括能量切换开关3;所述能量切换开关3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钳体21、所述第二钳体22与所述电凝片1。
所述能量切换开关具有第一导通状态与第二导通状态,所述第一导通状态指所述能量切换开关导通所述第二钳体与所述电凝片的状态,所述第二导通状态指所述能量切换开关导通所述第二钳体与所述第一钳体的状态。
进而,所述能量切换开关3处于第一导通状态,且所述待电凝对象被所述电凝片1与所述第二钳体22夹持时,所述第二钳体22、所述待电凝对象、所述电凝片1、所述能量切换开关3与能量源4直接或间接形成第一回路,以使得所述待电凝组织能够被电凝。
一种举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钳体22、所述待电凝对象、所述电凝片1、所述能量切换开关3与能量源4可以是依次连接的,在其他举例中,连接次序也可以发生变化,只要基于以上个部分实现回路,就不脱离以上描述的范围。
所述能量切换开关3处于第二导通状态,且所述待电凝对象被所述第一钳夹21与所述第二钳体22夹持时,所述第二钳体22、所述待切割组织、所述第一钳体的切开刀23、所述能量切换开关3与能量源4直接或间接形成第二回路,以使得所述待切割组织能够被所述切开刀切割。
一种举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钳体22、所述待切割组织、所述第一钳体21(具体指其切开刀23)、所述能量切换开关3与能量源4可以是依次连接的,在其他举例中,连接次序也可以发生变化,只要基于以上个部分实现回路,就不脱离以上描述的范围。
所述能量切换开关3的导通状态是被所述电凝片驱动结构触动切换的。对应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电凝片驱动结构5还用于:
在驱动所述电凝片1进入所述电凝片工作位置时,同时直接或间接驱动所述能量切换开关3自所述第二导通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导通状态;和/或:在驱动所述电凝片1退出所述电凝片工作位置时,同时直接或间接驱动所述能量切换开关3自所述第一导通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导通状态。
可见,电凝片1的运动可以与能量切换开关3的切换相关联,进而,在驱动电凝片1运动时,可自动实现能量切换开关3的切换。
任意具有三个不同的可供对外连接的触点的构造,均可用以作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能量切换开关。
一种举例中,能量切换开关3可采用领域内已有的电路或器件,根据其受控方式的不同,可任意选择自动切换的方式,例如可采用微动开关;若其采用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可例如可设于手柄壳体8,当某触发件随电凝片1一同被驱动移动过程,触发件可触动微动开关。
其他举例中,切换开关还可以是非已有电路或器件,例如,可包括位置相对于手柄壳体8固定的具有第二触点与第三触点的开关基体,以及开关活动件,开关活动件能够随电凝片1一同被驱动运动,该运动可以是直线运动驱动下的直线运动,也可以是直线运动驱动下的旋转运动,该开关活动件可具有第一触点,该第一触点与第二钳体保持导通连接,第二触点与电凝片保持导通连接,第三触点保持与第一钳体保持导通连接,开关活动件运动一个位置时,可使得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导通,开关活动件运动至另一个位置时,可使得第一触点与第三触点导通。
此外,以上所涉及的能量源4,可例如为提供高频供电设备或者用于对外连接高频供电设备的电路构造,一种举例中,可看做是电路板上的接地端与电源端的组合。
其中的电凝片驱动结构5,可以为任意能够驱动电凝片运动(通常为直线运动)的结构。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6至图8,所述的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还包括手柄壳体8。
其中的手柄壳体8,可理解为任意适于手持的壳体。本实施例中的各传动组件、结构的部分或全部可设置于手柄壳体8内。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5、图6至图8,所述电凝片驱动结构5包括连接于所述手柄壳体8的电凝片受控部51、电凝片伸缩传动组件与电凝片基座53。
同时,电凝片受控部51受控所发生的运动可以是直线运动(对应的,电凝片受控部51可例如为小手柄)也可以是旋转运动(对应的,电凝片受控部51可例如为拨盘),对应的,电凝片基座53的运动通常为直线运动,进而,根据电凝片受控部51与电凝片基座53的运动方式不同,电凝片伸缩传动组件的结构可以任意变化。
所述电凝片基座53通过电凝片连接结构54连接所述电凝片1,所述电凝片伸缩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于所述电凝片受控部51与所述电凝片基座53之间,以将所述电凝片受控部51受控沿第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传动为所述电凝片基座53的沿第二方向的直线运动,具体的,所述电凝片伸缩传动组件可理解为用于在所述电凝片受控部51受控沿第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传动所述电凝片基座53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做直线运动,以通过所述电凝片连接结构54带动所述电凝片1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具体的,请参考图5与图8,所述电凝片伸缩传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电凝片受控部的第一齿条、传动齿轮52、与设于所述电凝片基座53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通过所述传动齿轮52传动第二齿条。
为了适于实现电凝片基座53,以及电凝片受控部51的引导,所述电凝片基座53与电凝片受控部51可分别设于相同或不同的滑轨,进而可沿滑轨移动。在图8所示的举例中,电凝片受控部51可设于电凝片滑轨56。
具体实施过程中,请参考图8,以上所提及的能量切换开关3可设于电凝片受控部51与电凝片基座53之间,进而,可将其结构配置为电凝片受控部51和/或电凝片基座53的运动可触动该能量切换开关3,例如,能量切换开关3的对外弹片可在电凝片基座53移动至一定位置时被其上部件触动,从而变化导通状态,在电凝片基座53反向移动至一定位置时,对外弹片不再被触动,对外弹片恢复其原来位置,从而变化导通状态。图8中主要示意了能量切换开关3的位置,并未明确示意其触动关系,但根据以上描述以及本领域的惯用手段,可明确获悉其具体实现方式,故而,在此不再进行更具体的举例。
具体实施过程,所述电凝片驱动结构5还包括电凝片复位弹簧55,所述电凝片复位弹簧55是沿所述直线方向(即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设置的,所述电凝片复位弹簧5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凝片基座53,所述电凝片复位弹簧55的第二端相对手柄壳体8固定。电凝片复位弹簧55可以为电凝片基座53的运动提供弹性的恢复力。
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传动齿轮52安装于齿轮座,所述齿轮座可固定连接所述手柄壳体8。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5、图6至图8,所述钳夹驱动结构6包括鞘管(未图示),以及鞘管驱动结构。
所述鞘管驱动结构连接所述鞘管,用于驱动所述鞘管沿直线方向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移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鞘管收容所述钳夹结构,收容于所述鞘管内的所述钳夹结构是闭合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鞘管未收容所述钳夹结构2,未收容于所述鞘管内的所述钳夹结构是打开的。
进而,所述鞘管受控沿直线方向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钳夹结构2收容于所述鞘管内,以使得所述第一钳体21和/或所述第二钳体22做闭合运动,所述鞘管受控沿所述直线方向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钳夹结构2伸出于所述鞘管外,以使得所述钳夹结构2打开;所述鞘管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鞘管沿所述直线方向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间移动。
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鞘管驱动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手柄壳体8的受控手柄61、鞘管伸缩传动组件,以及鞘管复位结构,所述鞘管伸缩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于所述受控手柄61与所述鞘管之间,以将所述受控手柄61的旋转运动传动为所述鞘管自所述第二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直线运动;所述鞘管复位结构的一端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鞘管,另一端的位置相对所述手柄壳体8固定,所述鞘管复位结构能够产生使得所述鞘管自所述第一位置复位至所述第二位置的作用力。
对应的,所述鞘管伸缩传动组件可理解为用于在所述受控手柄61受控旋转时,传动所述鞘管自所述第二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鞘管复位结构,用于驱动所述鞘管连接结构带动所述鞘管自所述第一位置复位至所述第二位置。
其中,受控手柄61的受控运动可以是旋转运动,对应的,鞘管的运动为直线运动,进而,本实施例可采用任意的结构形式实现旋转运动与直线运动间的转换。
一种举例中,可采用齿轮与齿条的方式来实现。
另一种举例中,请参考图5与图8,所述鞘管伸缩传动组件包括椭圆孔部62、圆形部63,以及鞘管连接结构64。
所述鞘管连接结构64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鞘管,所述圆形部63固定设于所述鞘管连接结构64,所述椭圆孔部62固定设于所述受控手柄61,所述圆形部63嵌入所述椭圆孔部62,所述受控手柄61受控发生旋转时,所述椭圆孔部62能够推动所述圆形部63沿所述直线方向运动,以使得所述鞘管连接结构64带动所述鞘管沿所述直线方向运动,进而,可实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的移动。
可见,以上举例中,可利用椭圆孔与圆形结构的配合,可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移动范围内的直线运动,保障鞘管的伸缩。其他举例中,椭圆孔部62也可采用圆弧槽的方式实现,对应的,圆形部63可采用能够沿圆弧槽运动的嵌入部,进而,通过圆弧槽与嵌入部,也可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
具体实施过程中,请参考图8,所述鞘管复位结构可以包括鞘管复位弹簧65,所述鞘管复位弹簧65沿所述直线方向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鞘管伸缩传动组件(例如椭圆孔部62),所述鞘管复位弹簧65沿所述直线方向的第二端与所述手柄壳体8位置固定。
具体的,以图8为例,鞘管连接结构64与鞘管可在受控手柄61逆时针旋转时向左运动至第一位置,此时可拉伸鞘管复位弹簧65,松开受控手柄61后,鞘管复位弹簧65的作用下,可拉动鞘管连接结构64与鞘管向右移动至第二位置,同时,受控手柄61可在该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顺时针旋转复位。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可实现鞘管的伸缩驱动,从而实现钳夹结构2的张开、闭合驱动。
请参考图5至图8,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还包括:旋转驱动结构7与总成结构;所述旋转驱动结构7包括位于所述手柄壳体外的旋转受控件71(其可例如为待齿形的拨盘),以及位于所述手柄壳体8内的旋转传动组件。
所述钳夹结构2与所述电凝片1安装于所述总成结构,所述总成结构与轴向连接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于所述旋转受控件71与所述轴向连接结构之间,以将所述旋转受控件的旋转传动为所述轴向连接结构的自转。
可见,所述旋转传动组件还通过总成结构连接所述钳夹结构与所述电凝片;例如:钳夹结构与电凝片可直接或间接安装于总成结构。
一种举例中,钳夹结构可连接于钳夹基体,电凝片可连接于电凝片基体,钳夹结构可相对于钳夹基体进行开合,电凝片可相对于电凝片基体进行伸缩,将钳夹基体与电凝片基体安装于总成之后,各部分可同步被驱动旋转,本领域任意可实现以上功能的已有的或改进的方案,均不脱离以上描述的范围。
具体的,所述旋转传动组件用于在所述旋转受控件71受控旋转时,传动所述轴向连接结构76自转,以带动所述总成结构随之旋转,从而使得连接总成结构的所述钳夹结构2与所述电凝片1旋转。
以上实施方式中,通过旋转驱动结构,可带动所述钳夹结构与电凝片发生自由旋转,从而满足多种手术角度的需求。
旋转传动组件,可理解为任意适于在受控下使得轴向连接结构76发生旋转的结构,其中的受控,可以例如是旋转的操控,进而操控的旋转角度可以与轴向连接结构76实际发生旋转的旋转角度相同或成比例。
同时,本实施例也不排除非旋转的操控方式,例如,可结合齿轮齿条将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从而使得轴向连接结构76发生旋转。可见,旋转受控件71的运动方式可以是多样的,例如可以是旋转运动,也可以是直线运动,还不排除曲线运动、弧线运动等多种运动方式。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72、旋转传动齿轮75和被动齿轮74。
所述被动齿轮74连接所述轴向连接结构76,其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所述主动齿轮72与所述旋转受控件71同步旋转,所述主动齿轮72能够通过所述旋转传动齿轮75传动所述被动齿轮74旋转,以带动所述钳夹结构2与电凝片1一同旋转。
以上实施方式中,通过齿轮方式传动,保障了钳夹结构2与电凝片1的有效旋转,且能够便于操控。
其中,在图5所示实施方式中,主动齿轮72与被动齿轮74是沿旋转传动齿轮75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同时,主动齿轮72与被动齿轮74的外径和外齿的尺寸可以是相同的,进而两者的旋转可以是同步的。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主动齿轮72与被动齿轮74的外径和外齿的尺寸可以是不相同的,对应的,旋转传动齿轮75外侧的用于连接主动齿轮72的部分与用于连接被动齿轮74的部分的尺寸可以是不同的,进而两者的旋转也可以是不同步的。
以上实施方式可以通过齿轮实现传动,在再一实施方式中,其中的主动齿轮72也可采用主动皮轮,被动齿轮74也可采用被动皮轮,进而,主动皮轮与被动皮轮之间可以通过皮带传动,同时,主动皮轮与被动皮轮的直径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传动组件还包括固定底座与旋转基座73,所述被动齿轮74固定设于所述旋转基座73的外侧,所述固定底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手柄壳体8内,所述旋转基座73安装于所述固定底座,所述轴向连接结构76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旋转基座73。
此外,旋转传动齿轮75可连接轴承,该轴承可固定设于手柄壳体8内。
具体举例中,以上所涉及的旋转受控件外侧可形成齿形部、齿轮部、波纹部等,从而可更便于被操控旋转。
可见,在以上方案中,可实现所述夹钳结构和旋转受控件实现同步(或者非同步的)轴向360°旋转,从而满足临床手术的多项角度需求,节约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减轻患者的疼痛。
此外,在图8所示方案中,受控手柄61可理解为大手柄,电凝片受控部51可理解为小手柄,前端钳头的工作端由大手柄的驱动,按照逆时针的方向,受到拉力的驱动,进行电切,电凝片由小手柄的驱动,按照逆时针的方向,受到拉力的驱动进行电凝。
以下基于图8所示的构造,以下对其工作过程进行简单举例:
以上所涉及的结构可以与高频供电设备配合使用,通过大手柄(即受控手柄61)、鞘管(例如内置不锈钢管)的传动,可使用夹钳结构2夹取组织,通过高频供电设备的能量将组织电凝;通过电凝片驱动手柄(即电凝片受控部51),可驱动齿轮、齿条、电凝片连接结构54(例如不锈钢丝)的传动,驱动电凝片1退回鞘管内,同时,电凝片基座可驱动所述能量切换开关3,所述电凝片的能量可嫁接给夹钳结构2;大手柄(即受控手柄61)驱动所述鞘管,从而驱动所述夹钳结构闭合运动,利用其切开刀将组织分离;此外,旋转受控件71(例如其可以是带有齿形的)可以带动夹钳结构2绕轴向同步360°的旋转,以满足手术的多个角度电凝电切;其中,所述旋转受控件71在手指驱动下,连带驱动所述旋转基座73,所述旋转基座73与钳夹结构2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最终实现同步轴向360°旋转。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中,所述第一钳体的与所述第二钳体相对的一侧表面设有切开刀;进而,在需要进行电凝时,可控制电凝片处于电凝片工作位置,此时,第二钳体与电凝片可夹持待电凝对象,对所述待电凝对象实施电凝;在需要进行切割时,可控制电凝片退出所述电凝片工作位置,此时,所述第一钳体的切开刀与所述第二钳体的配合可实现切割。可见,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电凝,也可实现切割,功能较为多样。同时,将切开刀设置于钳体,钳夹结构的闭合动作即可完成切割,可见,还可起到切割的操控过程简单,以及便于调整切割角度等积极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其特征在于,包括钳夹结构、电凝片、电凝片驱动结构、以及钳夹驱动结构;所述钳夹结构包括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
所述电凝片驱动结构连接所述电凝片,用于驱动所述电凝片进入电凝片工作位置,以及退出所述电凝片工作位置,处于所述电凝片工作位置的所述电凝片处于所述第一钳体与所述第二钳体之间;
所述钳夹驱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一钳体和/或所述第二钳体,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钳体与所述第二钳体做闭合运动;
所述第一钳体与所述第二钳体相对的一侧表面设有切开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量切换开关;所述能量切换开关分别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第一钳体、所述第二钳体与所述电凝片,所述能量切换开关具有第一导通状态与第二导通状态,所述第一导通状态指所述能量切换开关导通所述第二钳体与所述电凝片的状态,所述第二导通状态指所述能量切换开关导通所述第二钳体与所述第一钳体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切换开关的导通状态是所述电凝片驱动结构触动切换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壳体,所述电凝片驱动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手柄壳体的电凝片受控部、电凝片伸缩传动组件与电凝片基座,所述电凝片基座通过电凝片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电凝片,所述电凝片伸缩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于所述电凝片受控部与所述电凝片基座之间,以将所述电凝片受控部受控沿第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传动为所述电凝片基座的沿第二方向的直线运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凝片伸缩传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电凝片受控部的第一齿条、传动齿轮、与设于所述电凝片基座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通过所述传动齿轮传动第二齿条。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夹驱动结构包括鞘管,以及鞘管驱动结构;
所述鞘管驱动结构连接所述鞘管,用于驱动所述鞘管沿直线方向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移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鞘管收容所述钳夹结构,收容于所述鞘管内的所述钳夹结构是闭合的,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鞘管未收容所述钳夹结构,未收容于所述鞘管内的所述钳夹结构是打开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壳体,所述鞘管驱动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手柄壳体的受控手柄、鞘管伸缩传动组件,以及鞘管复位结构,所述鞘管伸缩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于所述受控手柄与所述鞘管之间,以将所述受控手柄的旋转运动传动为所述鞘管自所述第二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的直线运动;所述鞘管复位结构的一端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鞘管,另一端的位置相对所述手柄壳体固定,所述鞘管复位结构能够产生使得所述鞘管自所述第一位置复位至所述第二位置的作用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伸缩传动组件包括椭圆孔部、圆形部,以及鞘管连接结构;
所述鞘管连接结构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鞘管,所述圆形部固定设于所述鞘管连接结构,所述椭圆孔部固定设于所述受控手柄,所述圆形部嵌入所述椭圆孔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壳体、总成结构以及旋转驱动结构;所述旋转驱动结构包括位于所述手柄壳体外的旋转受控件,以及位于所述手柄壳体内的旋转传动组件;所述钳夹结构与所述电凝片安装于所述总成结构,所述总成结构与轴向连接结构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于所述旋转受控件与所述轴向连接结构之间,以将所述旋转受控件的旋转传动为所述轴向连接结构的自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钳体与所述第一钳体相对的一侧表面设有齿形部。
CN202021223651.4U 2020-06-29 2020-06-29 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 Active CN2131900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3651.4U CN213190043U (zh) 2020-06-29 2020-06-29 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3651.4U CN213190043U (zh) 2020-06-29 2020-06-29 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90043U true CN213190043U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31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23651.4U Active CN213190043U (zh) 2020-06-29 2020-06-29 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900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26742B2 (en) Vessel sealing instrument with suction system
CN104955413B (zh) 双极性电外科手剪
CN105997238B (zh) 手术器械
CN203400200U (zh) 钳子
JP4387629B2 (ja) 電気外科用凝固切断装置
US5800449A (en) Knife shield for surgical instruments
JP3895393B2 (ja) 拡張可能な切断部を備えた外科用手術具
US5827279A (en) Knife coupler mechanism for an endoscopic instrument
EP0589453A2 (en) Bipolar surgical forceps
EP3409229A1 (en) Surgical instrument having a bipolar end effector assembly and a deployable monopolar assembly
CN102210608A (zh) 外科手术器械
EP3273892B1 (en) Medical forceps with vessel transection capability
CN213190043U (zh) 钳体带切开刀的电凝钳
CN211674525U (zh) 可互换切割的双极电凝钳
CN110893117A (zh) 可旋转电凝钳
JPH10277050A (ja) 内視鏡用高周波処置具
CN105997232B (zh) 钳子
CN114886550A (zh) 具有可通断滑触环结构的枪式电刀
CN112754649A (zh) 腔镜下可切割双极电凝钳
CN209018928U (zh) 组织消融、切割及融合系统
CN111012476A (zh) 凝切自动切换的电凝钳
CN211325561U (zh) 钳夹贴合咬合的电凝钳
CN211674524U (zh) 凝切自动切换的电凝钳
CN220275698U (zh) 手术工具
CN211934276U (zh) 可旋转电凝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