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58447U - 一种儿童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儿童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58447U
CN213158447U CN202020909727.2U CN202020909727U CN213158447U CN 213158447 U CN213158447 U CN 213158447U CN 202020909727 U CN202020909727 U CN 202020909727U CN 213158447 U CN213158447 U CN 2131584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ministration
pump body
cavity
children
do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097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兴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90972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584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584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584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组件,包括泵体、给药导管和可撕开穿刺鞘,泵体顶面中心设有医用硅胶穿刺隔膜,泵体内设有空腔,空腔的一侧设有流出端通孔,接口内设有中空钢针,中空钢针一端与空腔相连、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给药导管,给药导管末端螺纹钢丝软管段外壁设有反向固定装置,给药导管头端纵向设有三列不平行开孔,可以让药物注射分布更加均匀及避免堵管。本申请的小尺寸设计能更符合儿童患者使用需要,泵体表面的抗菌网兜不但抗菌还可以降低泵体发生位移的风险,给药导管尾端的螺纹钢丝软管段可以方便调整给药导管,防止给药导管与泵体连接处打折阻塞给药导管影响给药;给药导管表面的反向固定锚可以使给药导管更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儿童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蛛网膜下腔给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童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组件。
背景技术
因为全球环境污染加重,儿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目前逐年上升,尤其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儿,常规需要接受多达20余次的蛛网膜下腔注射化疗药物以预防神经中枢白血病的发生。儿童反复多次的鞘内穿刺可能增加患儿的痛苦及心理负担,针对中枢白血病的鞘内治疗也有采用侧脑室外科植入Ommaya贮药囊装置的方法进行中枢鞘内给药的方法,但是该手术需要在全麻气管插管条件下通过特殊的影像引导设备完成,医疗成本及费用偏高,日常护理较为困难,而侧脑室穿刺本身具有脑组织穿刺损伤的风险,后期头皮下贮药囊穿刺给药也容易引起感染及血肿的风险。
通过采用腰部穿刺植入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利用可撕开穿刺鞘腰大池穿刺植入给药导管,同时将穿刺鞘快速回撤撕开不影响给药导管植入操作,并完成穿刺点皮下囊袋的制作,局麻下可以简易完成泵体的植入缝合操作,从而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以及成功率。但目前市场上的腰大池皮下输注港的泵体结构均为成人设计,不适合儿童使用,且现有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的给药导管与泵体连接处容易打折,会阻塞给药导管,影响给药。对于儿童血液肿瘤患者的反复鞘内穿刺给药尚无专用的植入类给药装置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童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组件,包括泵体和给药导管,所述泵体内部设有空腔、顶面中央区设有硅胶穿刺隔膜,所述空腔的一侧设有流出端通孔,所述流出端通孔内设有中空钢针,所述中空钢针一端与所述泵体空腔相连、另一端连接有给药导管,所述泵体表面包裹有抗菌网兜,所述给药装置组件还包括可撕开穿刺鞘。
优选的,所述泵体内壁的顶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硅胶穿刺隔膜固定连接在环形凹槽内并密封在泵体内腔顶部。
优选的,所述给药导管的尾端为螺纹钢丝软管段,所述螺纹钢丝软管段与中空钢针固定连接,所述给药导管头端表面沿轴向设有3列非平行开孔,每列设有3-4个开孔。
优选的,所述给药导管靠近螺纹钢丝软管段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给药导管反向固定装置,所述给药导管反向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套接在给药导管表面的套管和反向固定锚。
优选的,所述反向固定锚为端部钝化的倒刺状结构,所述反向固定锚设置有两圈且均固定于套管表面。
优选的,所述抗菌网兜为抗菌可吸收材料编织而成。
优选的,所述可撕开穿刺鞘包括穿刺针芯和可撕开穿刺鞘管,所述可撕开穿刺鞘管为聚氨酯材质,所述可撕开穿刺鞘管表面轴向设有对称设置的可撕开划痕线,所述可撕开穿刺鞘的穿刺针芯直径与给药导管外径一致。
优选的,所述泵体为圆形、直径为8-10mm、厚度为4-5mm,所述给药导管为柔软硅胶材料,头端为封闭圆钝头,全长为100-120mm。
有益效果:
1、该儿童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组件是针对儿童患者的首次设计能更符合儿童患者使用需要;
2、该儿童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组件的泵体表面设有抗菌网兜不但具有抗菌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泵体进行限位,降低泵体发生位移的风险;
3、该儿童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组件的给药导管尾端设置为螺纹钢丝软管段,一方面可以方便调整给药导管,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给药导管与泵体连接处打折阻塞给药导管影响给药;
4、该儿童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组件中设有设置有给药导管固定装置,该给药导管固定装置表面的反向固定锚采用硅胶等偏软的材料制成,不会造成患者的明显不适感的,还可以使给药导管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可撕开穿刺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体;2、给药导管;3、可撕开穿刺鞘;4、硅胶穿刺隔膜;5、固定连接件;6、中空钢针;7、抗菌网兜;8、螺纹钢丝软管段;9、开孔;10、反向固定装置;11、套管;12、反向固定锚;13、穿刺针芯;14、可撕开穿刺鞘管;15、可撕开划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儿童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组件,包括泵体1和给药导管2,泵体1为聚砜材料制成,泵体1为圆形、直径为8-10mm、厚度为4-5mm,泵体1内部设有空腔、顶面中央区设有硅胶穿刺隔膜4,空腔的一侧设有流出端通孔并通过固定连接件5连接有给药导管2,固定连接件5内设有中空钢针6,中空钢针6固定在固定连接件5内并贯穿固定连接件5,中空钢针6一端与泵体1空腔相连通、另一端与给药导管2相连通,给药导管2为柔软硅胶材质,直径为1-2.5mm,全长为100-120mm,泵体1表面包裹有抗菌网兜7。
泵体1内壁的顶部设有环形凹槽,硅胶穿刺隔膜4固定连接在环形凹槽内并将泵体1内腔密封,抗菌网兜7紧密包裹在泵体1表面但不包括硅胶穿刺隔膜4表面,以免影响穿刺硅胶穿刺隔膜。
给药导管2的尾端为螺纹钢丝软管段8,螺纹钢丝软管段8为带有螺纹钢丝内壁的软管且与给药导管本体为一体结构,螺纹钢丝软管段8与中空钢针6固定连接,给药导管2的尾端设置为螺纹钢丝软管段一方面可以方便调整给药导管,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给药导管与泵体连接处打折阻塞给药导管影响给药,给药导管2头端表面沿轴向设有3列非平行贯穿给药导管2管壁的开孔9,每列设有3-4个开孔9。多列错位的多开孔设计,可以让药物注射分布更加均匀及避免堵管,每列开孔的长度为6-10mm,优选为8mm,每个开孔9的孔径为0.5-1mm,
给药导管2靠近螺纹钢丝软管段8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给药导管反向固定装置10,给药导管反向固定装置10包括固定套接在给药导管表面的套管11和反向固定锚12,套管11为聚氨酯材质,套管11表面上设置有反向固定锚12。
反向固定锚12为端部钝化的倒刺状结构,反向固定锚12设置有两圈且均固定于套管11表面;作为替代方案,反向固定锚12也可为喇叭状结构,该喇叭状反向固定锚的大开口端背向给药导管2头端,反向固定锚12采用柔性材料如柔软医用硅胶制成,在埋如患者皮下软组织后,不会造成患者的明显不适感。
抗菌网兜7为抗菌可吸收材料编织而成。本实施例中的抗菌可吸收材料为纳米银纤维,该纳米银纤维由可吸收纤维表面结合纳米银而成,在泵体1表面包裹抗菌网兜7不但具有抗菌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泵体1进行限位,降低泵体1发生位移的风险
所述给药装置组件还包括可撕开穿刺鞘3,可撕开穿刺鞘3包括穿刺针芯13和可撕开穿刺鞘管14,可撕开穿刺鞘管14为聚氨酯材质,可撕开穿刺鞘管14的尾端设有鞘管尾翼16,可撕开穿刺鞘管14表面轴向设有对称设置的可撕开划痕线15,可撕开划痕线15的数量至少为两条,穿刺针芯13直径与给药导管2外径一致。
本儿童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组件的工作原理为,利用可撕开穿刺鞘腰大池穿刺建立给药导管植入通道,通道建立完成后抽出穿刺针芯,给药导管沿可撕开穿刺鞘管进行前行输送,当给药导管头端输送至预定位置时,快速回撤撕开可撕开穿刺鞘管,可撕开穿刺鞘管可沿可撕开划痕线撕开成两片,回撤鞘管不会影响给药导管植入操作,给药导管的尾端设置的螺纹钢丝软管段不但可以方便调整给药导管,便于输送给药导管,还可以防止给药导管与泵体连接处打折阻塞给药导管影响给药,给药导管表面设置的给药导管固定装置和反向固定锚可以对给药导管进行一定程度的限位,避免给药导管位移,反向固定锚采用柔软医用硅胶制成,在埋如患者皮下软组织后,不会造成患者的明显不适感,同时在局麻下完成穿刺点皮下囊袋的制作,完成泵体的植入缝合操作,从而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以及成功率,泵体表面包裹有抗菌网兜,不但使泵体具有抗菌性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泵体进行限位,降低泵体发生位移的风险,本申请针对儿童患者的小尺寸设计更能符合儿童患者的需要。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儿童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组件,包括泵体和给药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内部设有空腔、顶面中央区设有硅胶穿刺隔膜,所述空腔的一侧设有流出端通孔并连接有给药导管,所述流出端通孔内设有中空钢针,所述中空钢针一端与泵体空腔相连、另一端与给药导管相连通,所述泵体表面设有抗菌网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穿刺隔膜固定密封在泵体内腔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导管的尾端为螺纹钢丝软管段,所述螺纹钢丝软管段与中空钢针固定连接,所述给药导管头端表面沿轴向设有3列非平行开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导管靠近螺纹钢丝软管段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给药导管反向固定装置,所述给药导管反向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套接在给药导管表面的套管和反向固定锚,所述反向固定锚为端部钝化的倒刺状结构,所述反向固定锚设置有两圈且均固定于套管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网兜为抗菌可吸收材料编织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装置组件还包括可撕开穿刺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儿童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撕开穿刺鞘包括穿刺针芯和可撕开穿刺鞘管,所述可撕开穿刺鞘管为聚氨酯材质,所述可撕开穿刺鞘管表面轴向设有对称设置的可撕开划痕线,所述可撕开穿刺鞘的穿刺针芯直径与给药导管外径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固定锚为喇叭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端通孔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有给药导管,所述中空钢针固定设置在固定连接件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为圆形、直径为8-10mm、厚度为4-5mm,所述给药导管为柔软硅胶材质,头端为封闭圆钝头,全长为100-120mm。
CN202020909727.2U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儿童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组件 Active CN2131584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09727.2U CN213158447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儿童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09727.2U CN213158447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儿童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58447U true CN213158447U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85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09727.2U Active CN213158447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儿童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584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414903A1 (en) Integrated vascular delivery system
US5817072A (en) Central venous system catheter apparatus with means for subcutaneous delivery of anesthetic agent of other fluid medicament
US4559046A (en) Apparatus for intravenous therapy and hyperalimentation
US5647860A (en) Anesthetizing sheath apparatus with means for subcutaneous delivery of anesthetic agent or other fluid medicament
WO2009125181A1 (en) Subcutaneous port and catheter
US5772639A (en) Total alimentary nutrition catheter apparatus with means for subcutaneous delivery of anesthetic agent or other fluid medicament
CN213158447U (zh) 一种儿童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组件
CN108042899A (zh) 一种双重瓣膜植入式给药系统
CN216317875U (zh) 一种植入式蛛网膜下腔给药装置
CN219847810U (zh) 一种植入式输注装置
CN215653327U (zh) 防渗漏麻醉留置导管
CN108785791B (zh) 能够阻止血栓形成以及阻止继发感染的双腔静脉输液港
CN214049927U (zh) 一种胸腔引流管
CN211157406U (zh) 一种带有配套鼻贴与流食推注器的隐形鼻饲管
CN211157710U (zh) 一种放射性肠炎专用保留灌肠装置
CN217593386U (zh) 双腔胃肠管及具有它的双腔注射装置
CN219127887U (zh) 一种可自固定的中心静脉输液导管
CN210728309U (zh) 一种自固定腹腔引流装置
CN218075991U (zh) 一种气囊式肛管
CN214049926U (zh) 一种胸腔引流管
JPS62112568A (ja) 人体の局部へ流体を投与するためのカテ−テル
US5613955A (en) Device for administration of fluid
CN113521506A (zh) 防渗漏麻醉留置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