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49926U - 一种胸腔引流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胸腔引流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49926U
CN214049926U CN202022208283.2U CN202022208283U CN214049926U CN 214049926 U CN214049926 U CN 214049926U CN 202022208283 U CN202022208283 U CN 202022208283U CN 214049926 U CN214049926 U CN 214049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needle
tube
water injecti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0828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湘智
余凤雷
姜启
杨新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Terui Precisio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Terui Precisio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Terui Precisio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Terui Precisio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0828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499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49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499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胸腔引流管,包括管体1和穿刺针2,所述管体1为L形,管体1设有用于引流的引流腔道101,所述管体1的前端侧壁上设有连通管体1外与引流腔道101的引流侧孔108,所述引流腔道101具有前端口104和后端口105,所述穿刺针2能够插入引流腔道101内,且其前尖端21能够从引流腔道101的前端口104穿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胸腔引流管,L形的管体造型更加人性化,管体体外部分贴合人体,管体不易弯折堵塞,不易与肢体、物品发生干涉。管体、穿刺针装配一体,便于引导管体直接插入体内,简化置管操作,并尽可能地减小创口面积。

Description

一种胸腔引流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胸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也起到平衡胸腔两侧的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萎陷的作用。胸腔闭式引流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引流管管体是直管,管体体外部分突出人体表面,容易与肢体发生碰撞,使患者产生疼痛感并且管体容易内窜或摆动导致管体移位,同时管体也容易产生弯折而导致管内堵塞。而且,传统的胸腔引流管仅仅是一根管体不带穿刺针,手术时需用手术钳在人体组织上扩孔,再用手术钳夹持管体塞入胸腔内,这不仅操作复杂繁琐,还大大增加了患者痛苦,加大了置管处的创口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胸腔引流管。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胸腔引流管,包括管体1和穿刺针2,所述管体1为L形,管体1设有用于引流的引流腔道101,所述管体1的前端侧壁上设有连通管体1外与引流腔道101的引流侧孔108,所述引流腔道101具有前端口104和后端口105,所述穿刺针2能够插入引流腔道101内,且其前尖端21能够从引流腔道101的前端口104穿出。
优选地,所述管体1为采用热塑性塑料制成并经热成型加工形成的L形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针座20和引流接头7,所述穿刺针2的后端通过针座20和引流接头7可拆卸连接在引流腔道101的后端,所述穿刺针2的后端固定连接在针座20上,所述引流接头7固定连接在引流腔道101的后端,且引流接头7与针座20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引流接头7与针座2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针座20设有固定柱201,所述针座20的固定柱201设有用于固定穿刺针2后端的固定槽,所述针座20上环绕固定柱201设有与引流接头7配合的环形槽;所述针座20环形槽的侧壁上设有内螺纹202,所述引流接头7的外壁上设有与针座20的内螺纹202相配合的外螺纹704。
优选地,所述引流接头7设有用于穿刺针2穿过的轴向孔,包括依次一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701、止挡部702和第二连接部703,引流腔道101的内径≤第二连接部703的外径<止挡部702的外径;所述引流接头7的第一连接部701与针座20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部703则插装固定在引流腔道101的后端口105内。
优选地,所述引流接头7上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在引流接头7的第一连接部701上,并与止挡部702相抵接。
优选地,还包括延长管8和延长管接头801,所述延长管8的一端与延长管接头801固定连接,并通过延长管接头801与引流接头7可拆卸连接从而实现与引流腔道101连通,延长管8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引流液收集装置。
优选地,还包括水囊6,所述管体1还设有给药腔道102和注水腔道103,所述给药腔道102和注水腔道103对称设置在引流腔道101的两侧,所述管体1的前端设有连通管体1外与给药腔道102的出药口401、连通注水腔道103与水囊6的注水侧孔107,所述水囊6套设在管体1的前端上,且水囊6的两端连接固定在管体1的外壁上。
优选地,还包括给药导管3、鲁尔接头301和肝素帽302,所述管体1的中部侧壁上设有连通管体1外与给药腔道102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给药导管3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孔插入并固定在给药腔道102内,给药导管3的另一端插入固定在鲁尔接头301的一端口内,所述鲁尔接头301的另一端与肝素帽302螺纹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注水导管5、单向阀501和缓冲囊,所述管体1的中部侧壁上设有连通管体1外与注水腔道103的第二连接孔,所述注水导管5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孔插入并固定在注水腔道103内,注水导管5的另一端插入并固定在缓冲囊的一端口内,缓冲囊的另一端与单向阀501的出口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胸腔引流管,L形的管体造型更加人性化,管体体外部分贴合人体,管体不易弯折堵塞,不易与肢体、物品发生干涉。管体、穿刺针装配一体,便于引导管体直接插入体内,简化置管操作,并尽可能地减小创口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图1-7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置管时胸腔引流管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置管时胸腔引流管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2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使用时胸腔引流管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使用时胸腔引流管的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5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胸腔引流管实际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图1-7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胸腔引流管,包括管体1、穿刺针2、给药导管3、药囊4、鲁尔接头301、肝素帽302、注水导管5、单向阀501、水囊6、缓冲囊(图中未示出)、针座20、引流接头7、密封圈(图中未示出)、延长管8及延长管接头801,管体1轴向设有用于引流的引流腔道101、用于给药的给药腔道102及用于注水的注水腔道103,给药腔道102和注水腔道103对称设置在引流腔道101的两侧。引流腔道101与穿刺针2相配合,引流腔道101贯穿管体1的轴向,具有前端口104和后端口105,穿刺针2能够插入引流腔道101内,穿刺针2为钢制圆柱体且具有锥形的前尖端21,穿刺针2的前尖端21能够从引流腔道101的前端口104穿出。管体1、穿刺针2装配一体,直接插入体内,简化置管操作,并尽可能地减小创口面积。本实用新型的管体1为采用塑料材质一体成型的一管三腔结构,当然管体1的结构也可以是外壁相粘接的三根单腔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管体1为采用热塑性塑料制成并经热成型加工形成的L形结构,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管体1采用热塑性聚氨酯材料制成。如图1所示,插管时,穿刺针2插在管体1的引流腔道101内,此时管体1依靠自身弹性和穿刺针2的支撑维持直形状态;如图7所示,插管完成后将穿刺针2从管体1内抽离,管体1恢复原有的L形状态,管体1的前段竖直插入人体内,管体1的后段横置在体外与人体贴合。L形的管体造型更加人性化,管体1体外部分贴合人体,管体1不易弯折堵塞,不易与肢体、物品发生干涉。
如图2和图5-6所示,管体1的中部侧壁上设有连通管体1外与给药腔道102的第一连接孔、连通管体1外与注水腔道103的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对称设置。管体1的前端侧壁上按照从后往前依次设有连通药囊4与给药腔道102的给药侧孔106、连通注水腔道103与水囊6的注水侧孔107、连通管体1外与引流腔道101的引流侧孔108,且管体1的最前端为带前端口104的圆锥头109。出药口401设置在药囊4上,出药口401连通管体1外与药囊4。如图7所示,置管到位后引流侧孔108置于胸腔积液/积气区A内,水囊6置于胸腔积液/积气区A内并抵挡住创口B,药囊4则置于创口处皮层组织C内。引流侧孔和出药口一前一后错位设置,置管到位后引流侧孔置于胸腔积液/积气区内用于引流,药囊上的出药口则置于创口处皮层组织内,实现可向创口皮层组织注入麻醉药物和抗炎药物,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适感,有效解决长时间置管过程中的痛感及发炎症状。
如图1和图4所示,药囊4采用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套管结构,药囊4套设在管体1的前端上并与给药侧孔106相对应,且药囊4的两端可采用粘接方式固定在管体1的前端外壁上。出药口40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出药口401环绕管体1排列、均匀相间隔设置在药囊4上。出药口401通过药囊4和给药侧孔106实现连通管体1外与给药腔道102。在管体1的前段增加高分子材质制成的药囊4,药囊4表面有均匀的出药口401,置管后该药囊4通过管体1的给药腔道102与体外连通。当药囊4随穿刺针2及管体1进入体内后,可通过给药腔道102向药囊4注入药物,再通过药囊4表面的出药口401将药物给到创口处皮层组织。多个出药口401成一圈排列,方便将药物均匀给到创口各处的皮层组织。
如图1和图4所示,给药导管3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孔插入并粘接固定在给药腔道102内,给药导管3的另一端插入并粘接固定在鲁尔接头301的一端口内,鲁尔接头301的另一端与肝素帽302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给药导管3采用硬度较高的塑料材质制成,给药导管3的硬度大于管体1的硬度,便于给药导管3的插装操作,也能避免小管径的导管容易发生变形而造成堵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鲁尔接头301和肝素帽302均为市购标准件,肝素帽302可与注射器配套使用,多次、反复穿刺注射药物用。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囊6采用具有弹性的塑料材质制成的套管结构,水囊6套设在管体1的前端上位于引流侧孔108与药囊4之间,且水囊6的两端可采用粘接方式固定在管体1的前端外壁上,在充水状态下水囊6为饼状,水囊6的外径远大于水囊6的厚度,有效避免水囊对体内器官组织造成干涉的问题。注水导管5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孔插入并粘接固定在注水腔道103内,注水导管5的另一端插入并粘接固定在缓冲囊的一端内,单向阀501的出口端插入并固定在缓冲囊的另一端内,单向阀501的入口端具有可自动回弹的阀门。本实用新型的注水导管5采用硬度较高的塑料材质制成,注水导管5的硬度等于给药导管3的硬度,大于管体1的硬度,便于注水导管5的插装操作,也能避免小管径的导管容易发生变形而造成堵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囊为塑料制成的囊状结构,缓冲囊为水囊起到缓冲作用,有效避免置管后水囊充水情况不可视状态下过量注水导致的爆囊情况,提高产品的安全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501为市购标准件,在不使用状态下单向阀501的阀门处于常闭状态,即注水腔道103与管体1外处于不连通状态;在使用喂食器注射筒注水或抽水操作时,用喂食器注射筒推开单向阀501的阀门,此时可以往注水腔道103内注水或将水抽离出来,操作完毕后喂食器注射筒的推力撤离,单向阀501的阀门自动关闭。置管完成后水囊6随穿刺针2及管体1进入腔体,进行注水操作,使用喂食器注射筒通过单向阀501、缓冲囊、注水导管5、注水腔道103向水囊6充水,使水囊6直径大于创口直径,起到“内固定”的作用,防止导管意外脱出。拔管前使用喂食器注射筒将水囊6内的水抽出,解除水囊6的“内固定”。本实用新型的采用通过肝素帽302注药,通过单向阀501注水,方便辨识区分注药和注水,有效避免管体的前端置于人体内处于不可视状态时导致的将药物注入水囊中或将水注入药囊中的误操作,提高使用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如图2和图3所示,穿刺针2的后端通过针座20和引流接头7可拆卸连接在引流腔道101的后端,针座20设有固定柱201,针座20的固定柱201设有用于固定穿刺针2后端的固定槽,穿刺针2的后端固定连接在针座20上的固定槽内,引流接头7固定连接在引流腔道101的后端,且引流接头7与针座20可拆卸连接。引流腔道101贯穿管体1的轴向,引流腔道101的后端即指管体1的后端。穿刺针2通过针座20和引流接头7可与管体1牢固连接,利于提高管体随穿刺针进入人体内的联动性,置管操作简单省力,同时穿刺针拆装简单方便。
如图2和图3所示,引流接头7设有用于穿刺针2穿过的轴向孔,包括依次一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701、止挡部702和第二连接部703,引流腔道101的内径≤第二连接部703的外径<止挡部702的外径,止挡部702的外径>管体1的外径。引流接头7的第一连接部701与针座2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可拆卸连接,针座20上环绕固定柱201设有与引流接头7的第一连接部701配合的环形槽,针座20环形槽的侧壁上设有内螺纹202,引流接头7第一连接部701的外壁上设有与针座20的内螺纹202相配合的外螺纹704。引流接头7的第二连接部703则插装固定在引流腔道101的后端口105内,引流接头7的止挡部702则抵挡在引流腔道101外。密封圈套在引流接头7的第一连接部701上,并与止挡部702相抵接。置管前,穿刺针2插入管体1的引流腔道101内,穿刺针2后端的针座20与引流接头7的第一连接部701旋紧,此时穿刺针2的前尖端21从引流腔道101的前端口104穿出。本实用新型的管体1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材质制成,引流接头7采用硬性塑料材质制成,采用引流接头7插装在管体1内的连接方式,保障生产制作简单、且连接牢固,当然还可以进一步地采用粘胶实现引流接头7的第二连接部703与管体1的引流腔道101之间的固定。
如图4和图5所示,延长管8可通过延长管接头801和引流接头7实现与引流腔道101连通,延长管8的一端与延长管接头801固定连接,延长管8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引流液收集装置,延长管接头801与引流接头7的第一连接部701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可拆卸连接。置管完成后,解除穿刺针2后端针座20与管体1上的引流接头7之间的锁定,将穿刺针2从引流腔道101内拔出,再将延长管接头801与引流接头7连接,从而引流腔道101通过延长管8与引流液收集装置连通,以便用来收集胸腔内的液体。引流液收集装置可以是引流瓶。
本实用新型的胸腔引流管的使用过程:如图1所示,置管前,穿刺针2插入管体1的引流腔道101内,穿刺针2后端的针座20与引流接头7的第一连接部701旋紧,此时穿刺针2的前尖端21从引流腔道101的前端口104穿出。置管时,使用穿刺针2的前尖端21穿刺病人胸腔位置的皮层组织,管体1随穿刺针2进入病人体内,置管到位后针座20与引流接头7解除锁定,将穿刺针2从管体1内拔出。如图4所示,将延长管接头801与引流接头7连接,从而引流腔道101通过延长管8与引流液收集装置连通。使用喂食器注射筒向水囊6充水,使水囊6直径大于创口直径,如图7所示,管体1的引流侧孔108置于胸腔积液/积气区A内,水囊6置于胸腔积液/积气区A内并抵挡住创口B,药囊4则置于创口处皮层组织C内。
需要说明的是,胸腔引流管的穿刺针2抽出后管体1的前端在自然状态下呈L形,如图4和图7所示。但为了更好的展示胸腔引流管的结构,图5提供的使用时胸腔引流管的截面图是管体1的前端处于强行拉直状态。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和穿刺针(2),所述管体(1)为L形,管体(1)设有用于引流的引流腔道(101),所述管体(1)的前端侧壁上设有连通管体(1)外与引流腔道(101)的引流侧孔(108),所述引流腔道(101)具有前端口(104)和后端口(105),所述穿刺针(2)能够插入引流腔道(101)内,且其前尖端(21)能够从引流腔道(101)的前端口(104)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为采用热塑性塑料制成并经热成型加工形成的L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针座(20)和引流接头(7),所述穿刺针(2)的后端通过针座(20)和引流接头(7)可拆卸连接在引流腔道(101)的后端,所述穿刺针(2)的后端固定连接在针座(20)上,所述引流接头(7)固定连接在引流腔道(101)的后端,且引流接头(7)与针座(20)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接头(7)与针座(2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针座(20)设有固定柱(201),所述针座(20)的固定柱(201)设有用于固定穿刺针(2)后端的固定槽,所述针座(20)上环绕固定柱(201)设有与引流接头(7)配合的环形槽;所述针座(20)环形槽的侧壁上设有内螺纹(202),所述引流接头(7)的外壁上设有与针座(20)的内螺纹(202)相配合的外螺纹(704)。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接头(7)设有用于穿刺针(2)穿过的轴向孔,包括依次一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701)、止挡部(702)和第二连接部(703),引流腔道(101)的内径≤第二连接部(703)的外径<止挡部(702)的外径;所述引流接头(7)的第一连接部(701)与针座(20)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部(703)则插装固定在引流腔道(101)的后端口(105)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接头(7)上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在引流接头(7)的第一连接部(701)上,并与止挡部(702)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长管(8)和延长管接头(801),所述延长管(8)的一端与延长管接头(801)固定连接,并通过延长管接头(801)与引流接头(7)可拆卸连接从而实现与引流腔道(101)连通,延长管(8)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引流液收集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囊(6),所述管体(1)还设有给药腔道(102)和注水腔道(103),所述给药腔道(102)和注水腔道(103)对称设置在引流腔道(101)的两侧,所述管体(1)的前端设有连通管体(1)外与给药腔道(102)的出药口(401)、连通注水腔道(103)与水囊(6)的注水侧孔(107),所述水囊(6)套设在管体(1)的前端上,且水囊(6)的两端连接固定在管体(1)的外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给药导管(3)、鲁尔接头(301)和肝素帽(302),所述管体(1)的中部侧壁上设有连通管体(1)外与给药腔道(102)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给药导管(3)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孔插入并固定在给药腔道(102)内,给药导管(3)的另一端插入固定在鲁尔接头(301)的一端口内,所述鲁尔接头(301)的另一端与肝素帽(302)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水导管(5)、单向阀(501)和缓冲囊,所述管体(1)的中部侧壁上设有连通管体(1)外与注水腔道(103)的第二连接孔,所述注水导管(5)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孔插入并固定在注水腔道(103)内,注水导管(5)的另一端插入并固定在缓冲囊的一端口内,缓冲囊的另一端与单向阀(501)的出口端连接连通。
CN202022208283.2U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胸腔引流管 Active CN2140499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08283.2U CN214049926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胸腔引流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08283.2U CN214049926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胸腔引流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49926U true CN214049926U (zh) 2021-08-27

Family

ID=77395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08283.2U Active CN214049926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胸腔引流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499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79101B2 (ja) プライマー要素を有する単回使用送達デバイス
US20060015076A1 (en) Puncture device with a flexible catheter tube for connecting to a medical infusion line
JP2015521527A (ja) 成形同時充填によるルアーシリンジ
CN102596295A (zh) 注射针组装体及药剂注射装置
JP7500684B2 (ja) 医薬物を注入するための皮下注入装置
CN217938823U (zh) 一种输液港给药装置
CN103285449B (zh) 防刺留置针
CN214049926U (zh) 一种胸腔引流管
CN214049927U (zh) 一种胸腔引流管
CN203935469U (zh) 带三通的前端可见回血留置针
CN102488958B (zh) 一种植入式腹腔化疗装置
CN211751504U (zh) 一种微型微量免配药输注泵
CN203816006U (zh) 一种呼吸内科喷药器
CN209092387U (zh) 一种自由式无钢针精控可留置输液系统
CN102335464B (zh) 除血栓用注抽泵
CN205924121U (zh) 骶管留置针
CN201179272Y (zh) 单向正压阀
CN204563290U (zh) 鼻腔双囊治疗泵
CN215084081U (zh) 一种经胃镜操作孔置入的一次性空肠注药管
CN108904970A (zh) 一种多用途医用抗反流连接器
CN204562275U (zh) 鼻腔双囊可调泵
CN214679592U (zh) 无针加药接头及留置针
CN216148739U (zh) 一种防回血静脉输液器
CN208511624U (zh) 一种正压肝素帽
CN214966334U (zh) 一种具有注射功能的软组织松解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