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27640U - 一种耐腐蚀的拼接式环保渔礁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腐蚀的拼接式环保渔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27640U
CN213127640U CN202021753424.2U CN202021753424U CN213127640U CN 213127640 U CN213127640 U CN 213127640U CN 202021753424 U CN202021753424 U CN 202021753424U CN 213127640 U CN213127640 U CN 213127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part
fixedly connected
fixed
corrosion
fishing ree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534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泳
张兆霞
余传明
景占鑫
唐泽义
曲炳良
廖铭能
洪鹏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Jinggong Marine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Jinggong Marine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Jinggong Marine Technology Co ltd,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xi Jinggong Mar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534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27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27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276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sh Reef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腐蚀的拼接式环保渔礁,包括主体、防腐漆层和拼接固定夹,主体的表面涂覆有防腐漆层,主体的外侧四面固定连接有拼接固定夹,主体的内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吸附结构,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引流结构,挂钩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铁链,且铁链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固定结构实现了对渔礁的固定,防止渔礁移动,当水底形成暗流不断冲击渔礁,此时铁链一端的固定锚放置在主体的两侧,铁链另一端的挂钩使主体与固定锚牢牢固定,当渔礁被水流冲击后固定锚不断与水底河床摩擦,对水流的冲击产生一定的抵消,由于固定锚的特殊结构使主体被牢牢固定在原地,从而对渔礁起到固定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耐腐蚀的拼接式环保渔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生物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腐蚀的拼接式环保渔礁。
背景技术
在较大水域中因为生态环境的破坏或是需要集中捕获时,需要将鱼类集中在一定区域,以方便鱼类的保护或捕获,因水域范围过大驱赶鱼类并不现实,所以就会使用到专门的一种耐腐蚀的拼接式环保渔礁。现有耐腐蚀的拼接式环保渔礁在进行使用时,往往需要将渔礁沉入水底,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水底水流涌动,渔礁很容易出现翻滚、倾倒和移动等现象,导致渔礁遭到破坏,所以现开发出一种耐腐蚀的拼接式环保渔礁,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的拼接式环保渔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渔礁很容易出现翻滚、倾倒和移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腐蚀的拼接式环保渔礁,包括主体、防腐漆层和拼接固定夹,所述主体的表面涂覆有防腐漆层,所述主体的外侧四面固定连接有拼接固定夹,所述主体的内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吸附结构,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引流结构,所述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杆、挂钩、铁链和固定锚,所述固定杆的两侧与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部贯穿有挂钩,所述挂钩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铁链,且铁链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锚。
优选的,所述吸附结构包括固定网、第一岩石层、吸附块和第二岩石层,所述固定网的两侧与主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岩石层,所述第一岩石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附块,且吸附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岩石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岩石层与第二岩石层关于吸附块的垂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所述固定网与主体横截面相互垂直。
优选的,所述引流结构包括引流孔、透明引流板和保护玻璃,所述引流孔的表面与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引流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透明引流板,所述透明引流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玻璃。
优选的,所述引流孔关于吸附结构的水平中心线呈对称分布,所述引流孔的横截面积小于主体的横截面积。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与吸附结构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铁链的长度大于主体拼接后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耐腐蚀的拼接式环保渔礁不仅实现了对渔礁的固定,防止渔礁移动,而且实现了水生植物的快速生长和对水流的引导,减缓水流对渔礁的冲击:
(1)通过设置有固定结构实现了对渔礁的固定,防止渔礁移动,当水底形成暗流不断冲击渔礁,此时铁链一端的固定锚放置在主体的两侧,铁链另一端的挂钩使主体与固定锚牢牢固定,当渔礁被水流冲击后固定锚不断与水底河床摩擦,对水流的冲击产生一定的抵消,由于固定锚的特殊结构使主体被牢牢固定在原地,从而对渔礁起到固定作用。
(2)通过设置有吸附结构实现了水生植物的快速生长,两片固定网将第一岩石层与吸附块包裹在其内部,由于吸附块有着较好的吸附性,能将周围的有机物与矿物质进行吸附,使水生植物能够快速生长,同时第一岩石层与第二岩石层凹凸不平的表面使水生植物能够更好的扎根在第一岩石层与第二岩石层的表面,从而使水生植物能快速稳定的生长在吸附结构表面,从而为鱼类生存提供充足的氧气。
(3)通过设置有引流结构实现了对水流的引导,减缓水流对渔礁的冲击,在水底由于水流移动会对主体造成冲击,当水流过快时会对主体造成损坏,因此在主体内部设置引流孔,此时水流会通过引流孔直接穿过主体的内部,同时通过透明引流板引导水流快速通过,从而避免了水底水流冲击主体造成损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附结构正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正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防腐漆层;3、拼接固定夹;4、吸附结构;401、固定网;402、第一岩石层;403、吸附块;404、第二岩石层;5、引流结构;501、引流孔;502、透明引流板;503、保护玻璃;6、固定结构;601、固定杆;602、挂钩;603、铁链;604、固定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耐腐蚀的拼接式环保渔礁,包括主体1、防腐漆层2和拼接固定夹3,主体1的表面涂覆有防腐漆层2,主体1的外侧四面固定连接有拼接固定夹3,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结构6,固定结构6包括固定杆601、挂钩602、铁链603和固定锚604,固定杆601的两侧与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杆601的外部贯穿有挂钩602,挂钩6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铁链603,且铁链6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锚604。
主体1的内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吸附结构4,吸附结构4包括固定网401、第一岩石层402、吸附块403和第二岩石层404,固定网401的两侧与主体1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固定网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岩石层402,第一岩石层4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附块403,且吸附块4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岩石层404,第一岩石层402与第二岩石层404关于吸附块403的垂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固定网401与主体1的横截面相互垂直。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固定网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岩石层402,第一岩石层4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附块403,两片固定网401将第一岩石层402与吸附块403包裹在其内部,由于吸附块403有着较好的吸附性,能将周围的有机物与矿物质进行吸附,使水生植物能够快速生长,同时第一岩石层402与第二岩石层404的表面凹凸不平使水生植物能够更好的扎根在第一岩石层402与第二岩石层404的表面,从而使水生植物能快速稳定的生长在吸附结构4表面,从而为鱼类生存提供充足的氧气。
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引流结构5,如图2和图5所示,引流结构5包括引流孔501、透明引流板502和保护玻璃503,引流孔501的表面与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引流孔5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透明引流板502,透明引流板5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玻璃503,引流孔501关于吸附结构4的水平中心线呈对称分布,引流孔501的横截面积小于主体1的横截面积。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引流孔5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透明引流板502,透明引流板5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玻璃503,在水底由于水流移动会对主体1造成冲击,当水流过快时会对主体1造成损坏,因此在主体1内部设置引流孔501,此时水流会通过引流孔501直接穿过主体1的内部,同时通过透明引流板502引导水流快速通过,从而避免了水底水流冲击主体1造成损毁。
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01,固定杆601与吸附结构4处于同一水平面,铁链603的长度大于主体1拼接后的高度。
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固定杆601的外部贯穿有挂钩602,挂钩6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铁链603,当水底形成暗流不断冲击渔礁,此时铁链603一端的固定锚604放置在主体1的两侧,铁链603另一端的挂钩602使主体1与固定锚604牢牢固定,当渔礁被水流冲击后固定锚604不断与水底河床摩擦,对水流的冲击产生一定的抵消,由于固定锚604的特殊结构使主体1被牢牢固定在原地,从而对渔礁起到固定作用。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两片固定网401将第一岩石层402与吸附块403包裹在其内部,由于吸附块403有着较好的吸附性,能将周围的有机物与矿物质进行吸附,使水生植物能够快速生长,同时第一岩石层402与第二岩石层404的表面凹凸不平使水生植物能够更好的扎根在第一岩石层402与第二岩石层404的表面,从而使水生植物能快速稳定的生长在吸附结构4表面,并为鱼类生存提供充足的氧气。
其次,在水底由于水流移动会对主体1造成冲击,当水流过快时会对主体1造成损坏,因此在主体1内部设置引流孔501,此时水流会通过引流孔501直接穿过主体1的内部,同时通过透明引流板502引导水流快速通过。
最后,当水底形成暗流不断冲击渔礁,此时铁链603一端的固定锚604放置在主体1的两侧,铁链603另一端的挂钩602使主体1与固定锚604牢牢固定,当渔礁被水流冲击后固定锚604不断与水底河床摩擦,对水流的冲击产生一定的抵消,由于固定锚604的特殊结构使主体1被牢牢固定在原地,最终完成该渔礁的鱼类聚集工作。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耐腐蚀的拼接式环保渔礁,包括主体(1)、防腐漆层(2)和拼接固定夹(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表面涂覆有防腐漆层(2),所述主体(1)的外侧四面固定连接有拼接固定夹(3),所述主体(1)的内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吸附结构(4),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引流结构(5),所述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结构(6),所述固定结构(6)包括固定杆(601)、挂钩(602)、铁链(603)和固定锚(604),所述固定杆(601)的两侧与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601)的外部贯穿有挂钩(602),所述挂钩(6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铁链(603),且铁链(6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锚(6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的拼接式环保渔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结构(4)包括固定网(401)、第一岩石层(402)、吸附块(403)和第二岩石层(404),所述固定网(401)的两侧与主体(1)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网(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岩石层(402),所述第一岩石层(4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吸附块(403),且吸附块(4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岩石层(4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腐蚀的拼接式环保渔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岩石层(402)与第二岩石层(404)关于吸附块(403)的垂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所述固定网(401)与主体(1)的横截面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的拼接式环保渔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结构(5)包括引流孔(501)、透明引流板(502)和保护玻璃(503),所述引流孔(501)的表面与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引流孔(5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透明引流板(502),所述透明引流板(5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玻璃(5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腐蚀的拼接式环保渔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孔(501)关于吸附结构(4)的水平中心线呈对称分布,所述引流孔(501)的横截面积小于主体(1)的横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的拼接式环保渔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601)与吸附结构(4)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铁链(603)的长度大于主体(1)拼接后的高度。
CN202021753424.2U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耐腐蚀的拼接式环保渔礁 Active CN213127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53424.2U CN213127640U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耐腐蚀的拼接式环保渔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53424.2U CN213127640U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耐腐蚀的拼接式环保渔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27640U true CN213127640U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39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53424.2U Active CN213127640U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耐腐蚀的拼接式环保渔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276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6890A (zh) * 2021-07-19 2021-09-17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水下礁石爆破用鱼类驱赶防护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6890A (zh) * 2021-07-19 2021-09-17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水下礁石爆破用鱼类驱赶防护装置
CN113396890B (zh) * 2021-07-19 2022-06-10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水下礁石爆破用鱼类驱赶防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27640U (zh) 一种耐腐蚀的拼接式环保渔礁
WO2012174983A1 (zh) 水下生态修复中的水草水下悬空种植方法及水草悬床装置
CN206872525U (zh) 一种新型河道生态浮床
CN113647351A (zh) 一种漂浮式渔光互补系统及其捕鱼操作方法
CN101469540B (zh) 核电站取水渠的拦污系统
CN109349165B (zh) 一种海洋牧场
CN113860506A (zh) 农村中小河道生态修复系统
CN212678092U (zh) 一种升沉式养殖渔场
CN205596892U (zh) 用于固定海上养殖网箱的固定桩
CN101731160A (zh) 一种固定式养殖海水鱼类大网箱及其使用方法
CN203646315U (zh) 一种抗风浪网箱
CN107882000B (zh) 一种挡藻放藻围隔
CN206821697U (zh) 一种养殖用的网箱结构
CN214677163U (zh) 一种适用于山区河道的装配式鱼礁结构
CN215439848U (zh) 一种新型的复合型生态浮动湿地
CN211080118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装置
CN214853678U (zh) 一种新型人工鱼礁
CN210143380U (zh) 一种边坡生态恢复植被种植装置
JP2005040062A (ja) 木灰セラミックスを取り付けた浮上式昆布養殖棚
CN203340804U (zh) 混凝土鱼礁
CN209975476U (zh) 一种水利用护坡网
CN206985982U (zh) 一种用于构建生态多样性河道的组合结构
CN113040079A (zh) 一种新型人工鱼礁
CN205249934U (zh) 一种新型红树防风带系统
CN220326545U (zh) 一种用于平原河网内河护岸工程的人工鱼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