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85982U - 一种用于构建生态多样性河道的组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构建生态多样性河道的组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85982U
CN206985982U CN201720884594.6U CN201720884594U CN206985982U CN 206985982 U CN206985982 U CN 206985982U CN 201720884594 U CN201720884594 U CN 201720884594U CN 206985982 U CN206985982 U CN 2069859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river course
kickboard
build
combin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845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从锋
郝文超
王瑶
冯三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filed Critical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Priority to CN2017208845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859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859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8598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构建生态多样性河道的组合结构,包括用于插入河床上的固定桩,固定桩顶部与梯形台支撑结构底部固定连接,梯形台支撑结构内设有曝气石、水生生物通道和植物生长袋装土;梯形台结构顶部与位于水面区域生态浮床框架底部固定连接,生态浮床框架内设有生态浮板,生态浮板上方设有高水位挡板,下方设有常水位挡板;本实用新型以构建河道内部生物和非生物沟通的多系统化结构,有效改善和恢复河道的生态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构建生态多样性河道的组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多样性河道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用于构建生态多样性河道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河道既是城市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又是重要的滨水景观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河道的防洪排涝作用对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城市河道同时是一个城市的门面,它是沟通城市经济和文化的桥梁。因此建立健康的城市河道生态系统体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镇规模快速发展,河道自然形态难以维持,水质恶化和生态失衡等问题逐渐显现,严重影响了城市水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河道自然形态的破坏表现在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环境的影响,引起河道淤积,水体浑浊甚至黑臭,因此对城市河道生态系统修复的任务刻不容缓。
目前国内河道生态系统的修复技术一方面存在技术单一性,另一方面修复技术的使用构架不能长期工作,往往造成河道的二次污染。因此,如何将改善河道的各种水环境因子的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改善和恢复河道的生态系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构建生态多样性河道的组合结构,以构建河道内部生物和非生物沟通的多系统化结构,有效改善和恢复河道的生态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构建生态多样性河道的组合结构,包括用于插入河床上的固定桩,所述固定桩顶部与梯形台支撑结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梯形台支撑结构内设有曝气石、水生生物通道和植物生长袋装土;
所述梯形台支撑 结构顶部与位于水面区域生态浮床框架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生态浮床框架内设有生态浮板,所述生态浮板上方设有高水位挡板,下方设有常水位挡板。
优选地,所述梯形台支撑结构包括由上至下长宽逐渐逐渐变大的多个矩形隔层框架,每个矩形隔层框架由彼此垂直连接的连杆组成。
优选地,每两个矩形隔层框架之间设有水生生物通道,每个矩形隔层框架内侧埋设有曝气石,每个矩形隔层框架外侧埋设植物生长袋装土。
优选地,每两个连杆之间通过铁钉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水生生物通道为PVC管道结构。
优选地,所述生态浮床框架为矩形框结构,所述生态浮板为与生态浮床框架相配合的矩形板状结构,所述生态浮板四周设有浮板滑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构建城市河道生态系统过程中,不影响河道原有的生态环境,无需外界提供动力;且该结构的主体结构原料可取之自然,用之自然;该结构一般安放置河道内部,根据生态需要可自由固定,不占用两岸用地;该技术处理效率高,能够有效的缓解河道黑臭或富营养化问题,有效改善和恢复了河道的生态系统,处理效果稳定;最后该结构可为城市提供一定的河道景观。
附图说明
图1 为一种用于构建生态多样性河道的组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矩形隔层框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生态浮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生态浮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河床1、固定桩2、梯形台支撑结构3、矩形隔层框架3.1、连杆3.1.1、铁钉3.1.2、曝气石4、水生生物通道5、植物生长袋装土6、生态浮床框架7、生态浮板8、浮板滑轮8.1、高水位挡板9、常水位挡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4所示,一种用于构建生态多样性河道的组合结构,包括用于插入河床1上的固定桩2,所述固定桩2顶部与梯形台支撑结构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梯形台支撑结构3内设有曝气石4、水生生物通道5和植物生长袋装土6;
所述梯形台支撑 结构3顶部与位于水面区域生态浮床框架7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生态浮床框架7内设有生态浮板8,所述生态浮板8上方设有高水位挡板9,下方设有常水位挡板10。
本实施例中,梯形台支撑结构3和固定桩2以及彼此的连接结构主要采用木材和钢丝铁钉等,其中木材可根据当地情况进行就地取材,如松木、杨木等;根据河道断面尺寸设计梯形台支撑结构3的尺寸,为保证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因河流的水速而导致结构发生移动,固定桩2多采用下端削尖,削尖长度应大于20厘米,固定桩2的长度应大于100厘米;梯形台支撑结构3为梯形台支撑 结构,一方面是因为木材的方便安装,另一方面是该结构形态在河道中较为稳定。固定桩2和梯形台支撑结构3主要负责整个结构在河道的固定和支撑作用。
曝气石4粒径不同,随机排放,水流通过石块间的空隙增加与空气的接触,进而达到曝气的效果,而且石块沉浸于水中可形成一层生物膜为水中生物提供栖息地,另外石块的排放不应过于紧密,应适当地留取空间,可为水中大型动物提供通道或摄食休息场所。
植物生长袋装土6为植物提供营养,根据水位的分布不同,植物的种植可分为两层立体结构,分别是沉水单元和挺水单元,其中沉水单元由沉水植物组成,包括苦草、金鱼藻、狐尾藻、黑藻等,根据需要可自由进行组合;挺水单元由挺水植物组成,包括芦、蒲草、荸荠、莲、水芹、茭白荀、荷花、香蒲等,因该单元露出水面一部分可改善水质,为生物提供营养和栖息地,另一方面可提供河道美观性,所以该单元的选择一是要适应该地区环境生存的植物,二是要合理安排植物的空间分布。
生态浮板8可由轻质的泡沫板或聚丙烯漂浮板构成,提供种植地,负责植物的生长和营养摄取,生态浮床框架7可以避免生态浮板8发生倾斜和倒扣;为了生态浮板8的稳定性,高水位挡板9和常水位挡板10可以限制生态浮板8的上下浮动空间,可以使得雨量较大时生态浮板8不会浮出生态浮床框架7。
优选地,所述梯形台支撑结构3包括由上至下长宽逐渐逐渐变大的多个矩形隔层框架3.1,每个矩形隔层框架3.1由彼此垂直连接的连杆3.1.1组成。
优选地,每两个矩形隔层框架3.1之间设有水生生物通道5,每个矩形隔层框架3.1内侧埋设有曝气石4,每个矩形隔层框架3.1外侧埋设植物生长袋装土6。本实施例中,植物生长袋装土6采用植物纤维编制的口袋装植物土料,植物的种植应控制好植物密度,植物生长的根系可以增加结构的整体性,从而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地,每两个连杆3.1.1之间通过铁钉3.1.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采用铁钉3.1.2和过塑钢丝相结合的方式将连杆3.1.1固定。
优选地,所述水生生物通道5为PVC管道结构。本实施例中,PVC管道管径多采用直径20厘米,以供水生生物顺利通过。
优选地,所述生态浮床框架7为矩形框结构,所述生态浮板8为与生态浮床框架7相配合的矩形板状结构,所述生态浮板8四周设有浮板滑轮8.1。浮板滑轮8.1有助于减少生态浮板8在生态浮床框架7内上下浮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增加了调节的灵动性。
本实施例主要结构取自于自然,进而解决了河道二次污染的风险,其结构简单、结实耐用、易于拆装,不易整体倾斜或者沉没,使用寿命长,并且能稳定种植水生植物,适用于水体波动较大或者状况复杂的河道,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实用性和环境效益。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构建生态多样性河道的组合结构,包括用于插入河床(1)上的固定桩(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桩(2)顶部与梯形台支撑结构(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梯形台支撑结构(3)内设有曝气石(4)、水生生物通道(5)和植物生长袋装土(6);
所述梯形台支撑结构(3)顶部与位于水面区域生态浮床框架(7)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生态浮床框架(7)内设有生态浮板(8),所述生态浮板(8)上方设有高水位挡板(9),下方设有常水位挡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构建生态多样性河道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台支撑结构(3)包括由上至下长宽逐渐逐渐变大的多个矩形隔层框架(3.1),每个矩形隔层框架(3.1)由彼此垂直连接的连杆(3.1.1)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构建生态多样性河道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矩形隔层框架(3.1)之间设有水生生物通道(5),每个矩形隔层框架(3.1)内侧埋设有曝气石(4),每个矩形隔层框架(3.1)外侧埋设植物生长袋装土(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构建生态多样性河道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两个连杆(3.1.1)之间通过铁钉(3.1.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构建生态多样性河道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生物通道(5)为PVC管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构建生态多样性河道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床框架(7)为矩形框结构,所述生态浮板(8)为与生态浮床框架(7)相配合的矩形板状结构,所述生态浮板(8)四周设有浮板滑轮(8.1)。
CN201720884594.6U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用于构建生态多样性河道的组合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859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84594.6U CN206985982U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用于构建生态多样性河道的组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84594.6U CN206985982U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用于构建生态多样性河道的组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85982U true CN206985982U (zh) 2018-02-09

Family

ID=61415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8459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85982U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用于构建生态多样性河道的组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859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1068A (zh) * 2020-10-16 2021-02-05 昆明学院 一种圆台式水生修复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1068A (zh) * 2020-10-16 2021-02-05 昆明学院 一种圆台式水生修复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32706B (zh) 一种构建湿地型河道的方法
CN104047263B (zh) 适应于消落区水湾坡地的梯塘构造方法及梯塘结构
CN205061667U (zh) 微曝气水质净化装置
CN103043800B (zh) 复合型表流湿地系统
CN108293660A (zh) 一种内陆盐沼环带状植物群落恢复方法
CN109319934A (zh) 一种农田汇水区河道水体的生态修复方法
CN205444087U (zh) 一种空心砖式生态水体驳岸结构
CN205133351U (zh) 一种组合式的河岸生物净化系统
CN203033831U (zh) 复合型表流湿地系统
CN106865777A (zh) 一种湖泊景观水体初期雨水污染控制方法
CN206985982U (zh) 一种用于构建生态多样性河道的组合结构
CN112746593B (zh) 一种低养护生态湿地的构建方法
CN109574234A (zh) 一种高效低碳湿地系统
CN203735207U (zh) 一种海上浮动种植养殖平台
CN209178088U (zh)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新型复合生态浮动湿地
CN208829374U (zh) 一种圈养沉水植物的生态浮框系统
CN209778451U (zh) 一种组合式太阳能曝气生物浮床
CN204569647U (zh) 一种饮用水水库的水质保障系统
CN204059283U (zh) 一种刚性护岸的生态柔化结构
CN105906067B (zh) 一种高低畦型可模块化构建的人工湿地
CN108675455A (zh) 一种用于重建城市清淤湖泊健康生态系统的方法
CN103214094A (zh) 一种固定式复层网托浮岛
CN209619938U (zh) 生态驳岸结构
CN207061995U (zh) 一种基于植物与生物膜相结合的生态浮床
CN205616650U (zh) 新型水体净化浮岛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9

Termination date: 201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