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24621U - 上盖组件、包装箱、电池包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上盖组件、包装箱、电池包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24621U
CN213124621U CN202021921657.9U CN202021921657U CN213124621U CN 213124621 U CN213124621 U CN 213124621U CN 202021921657 U CN202021921657 U CN 202021921657U CN 213124621 U CN213124621 U CN 2131246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cover
handle
limiting
groove
cov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2165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世标
王华文
王明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woda Huizhou Power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oda Huizhou Power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oda Huizhou Power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oda Huizhou Power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2165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246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246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246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盖组件、包装箱、电池包及汽车,包括:上盖,上盖设置有第一配合部;第一提手,第一提手的两端分别与上盖转动连接,第一提手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在第一提手贴靠在上盖时与第一配合部配合限位。本实用新型的上盖设置有第一配合部,第一提手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第一提手贴靠在上盖上时,第一限位部与第一配合部配合,对第一提手的位置进行限定,防止第一提手相对上盖转动;由此,即使震动传导至上盖组件上,第一提手也不会晃动,第一提手不与上盖撞击,也就避免了噪音的产生。

Description

上盖组件、包装箱、电池包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上盖组件、包装箱、电池包及汽车。
背景技术
电池包包含有多个电芯,多个电芯放置在由箱体和上盖组成的箱子中。为方便相关人员搬运电池包,一般会在电池包的上盖上设置提手。由此,相关人员在安装或更换电池包时,能够顺利转移电池包。
然而,电池包安装到汽车上后,提手会晃动,并与上盖撞击,产生噪音,这将影响用车人员的驾驶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上盖组件,能够防止提手晃动,避免噪音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包装箱。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盖组件,包括:上盖,所述上盖设置有第一配合部;第一提手,所述第一提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盖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提手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在所述第一提手贴靠在所述上盖时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限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盖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盖设置有第一配合部,第一提手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第一提手贴靠在上盖上时,第一限位部与第一配合部配合,对第一提手的位置进行限定,防止第一提手相对上盖转动;由此,即使震动传导至上盖组件上,第一提手也不会晃动,第一提手不与上盖撞击,也就避免了噪音的产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上盖组件,所述第一配合部为设置在所述上盖的表面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提手的表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能够卡入或脱离所述第一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上盖组件,所述第一凸起远离所述上盖的表面的一端设置第一弧面,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设置有第二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上盖组件,所述第一配合部为设置在所述上盖的表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提手的表面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能够卡入或脱离所述第二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上盖组件,所述上盖还设置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提手还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所述第一提手立起时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上盖组件,所述第一提手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握持部,所述上盖的表面设置有避让槽,所述握持部在所述第一提手贴靠在所述上盖时位于所述避让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上盖组件,所述第一提手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轴孔,所述上盖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分别插设在对应的所述轴孔中,且所述转轴与所述轴孔间隙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上盖组件,还包括限位盖,所述限位盖上设置有限位头,所述限位盖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转轴,所述限位头与所述上盖分别与所述轴孔的两个端面抵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上盖组件,所述限位盖上还设置有卡勾,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上盖组件,所述限位盖上还设置有定位柱,所述转轴上还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柱插设在所述定位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上盖组件,还包括第二提手,所述第二提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盖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提手上设置有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在所述第二提手贴靠在所述上盖时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限位。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装箱,包括上述的上盖组件,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置有一端开口的容置腔,所述上盖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开口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装箱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使用上述的上盖组件,第一提手不容易晃动,第一提手紧紧贴靠在上盖上,包装箱震动时,第一提手不会撞击上盖,避免了噪音的产生。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的包装箱,还包括至少一块电芯,所述电芯置于所述容置腔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使用上述的包装箱,第一提手不容易晃动,第一提手紧紧贴靠在上盖上,电池包震动时,第一提手不会撞击上盖,避免了噪音的产生。
第四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的电池包可以降低噪音,改善汽车的乘车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些实施例的上盖组件的上盖的立体图;
图2是一些实施例的上盖组件的上盖、限位盖和第一提手的立体图;
图3是一些实施例的上盖组件的限位盖的立体图;
图4是图2中Ⅰ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中Ⅱ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2中Ⅲ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图1是一些实施例的上盖组件的上盖100的立体图,图2是一些实施例的上盖组件的上盖100、限位盖200和第一提手300的立体图。第一实施例的上盖组件包括上盖100和第一提手300。第一提手300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上盖100转动连接。由此,需要使用第一提手300提起上盖100时,转动第一提手300,将第一提手300立起;第一提手300使用完后,转动第一提手300,将第一提手300贴靠在上盖100的上表面,防止第一提手300与其他物品产生碰撞,另外,也可减小上盖组件的占用空间。
上盖100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配合部,第一提手300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第一提手300贴靠在上盖100上时,第一限位部与第一配合部配合,防止第一提手300相对上盖100转动。由此,即使震动传导至上盖组件上,第一提手300也不会晃动,第一提手300不与上盖100撞击,也就避免了噪音的产生。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的上盖组件是第一实施例的上盖组件的改进方案。参照图1、图2和图6,第一配合部为设置在上盖100的上表面的第一凸起120,第一限位部为设置在第一提手300的表面的第一凹槽320(参照图6)。第一提手300从立起转动至贴靠在上盖100的过程中,第一凸起120滑入至第一凹槽320中。第一凸起120卡持在第一凹槽320中,在无外力作用于第一提手300的情况下,第一凸起120不会脱离第一凹槽320,第一提手300保持贴靠在上盖100的状态,而不晃动。由此,震动传导至上盖组件上,第一提手300不会晃动,第一提手300不与上盖100撞击,避免了噪音的产生。
此外,当需要使用第一提手300时,通过人力转动第一提手300,使第一凸起120脱离第一凹槽320。第一提手300转动至立起状态后,即可通过第一提手300提起整个上盖组件。
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的上盖组件是第二实施例的上盖组件的改进方案。参照图1、图2和图6,为使第一凸起120滑入或滑出第一凹槽320的过程更为流畅,第一凸起120远离上盖100的表面的一端设置第一弧面121(参照图6),而第一凹槽320的槽口设置有第二弧面321(参照图6)。第一弧面121为半个椭球面,而第二弧面321通过在第一凹槽320的槽口倒圆角制出。第一凸起120滑入或滑出第一凹槽320的过程中,第一弧面121沿第二弧面321滑动,第一弧面121与第二弧面321均较为光滑,它们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小。由此,第一提手300贴靠在上盖100的过程,以及第一提手300脱离上盖100的过程,所需使用的力更小,过程更为流畅,第一提手300不会突然撞击上盖100或者突然脱离上盖100。
第三实施例的上盖组件还存在着等同的方案,即只在第一凸起120远离上盖100的表面的一端设置第一弧面121,而第一凹槽320的槽口不设置有第二弧面321;或者,第一凸起120远离上盖100的表面的一端不设置第一弧面121,而第一凹槽320的槽口设置有第二弧面321。这两种等同的方案能产生类似的技术效果。
第四实施例
第四实施例的上盖组件是第二实施例的上盖组件的变换方案。即第一配合部也可以是设置在上盖100的表面的第二凹槽,而第一限位部为设置在第一提手300的表面的第二凸起。第一提手300贴靠在上盖100的过程中,第二凸起滑入至第二凹槽。第二凸起卡持在第二凹槽中,第一提手300贴靠在上盖100的状态得以保持,第二凸起脱离第二凹槽后,即可将第一提手300立起。
第五实施例
第五实施例的上盖组件是第一实施例的上盖组件的改进方案。参照图2和图5,上盖100还设置有第二配合部,第一提手300还设置有第二限位部,第一提手300立起时,第二限位部与第二配合部配合,使得上盖100不相对第一提手300转动。在上盖组件的搬运过程中,上盖100不会相对第一提手300转动,即上盖100不会随意晃动,上盖组件的搬运过程能够平稳进行。此外,第一提手300中途脱离握持时,第一提手300不容易歪倒,从而方便相关人员抓取第一提手300。
当需要使第一提手300下摆,进而贴靠在上盖100时,只需使第二限位部与第二配合部脱离配合,第一提手300即可相对上盖100转动,之后转动第一提手300,使第一提手300贴靠在上盖100。
在具体选择时,第二配合部可以是第三凹槽310,而第二限位部为第三凸起150。第三凸起150卡入第三凹槽310中,从而防止上盖100相对第一提手300转动。第三凸起150滑出第三凹槽310后,上盖100再次恢复到可以相对第一提手300转动的状态。
此外,第二配合部可以是两个第四凸起,而第二限位部仍为第三凸起150。第三凸起150滑过一个第四凸起,运动至两个第四凸起之间,在无外力的作用下,第三凸起150将卡持在两个第四凸起之间,由此也可防止上盖100相对第一提手300转动。第三凸起150运动至两个第四凸起之外时,上盖100再次恢复到可以相对第一提手300转动的状态。
参照图2和图4,为辅助第一凸起120和第一凹槽320对第一提手300进行限位,在上盖100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五凸起140。第一提手300贴靠在上盖100上时,第五凸起140卡持在第三凹槽310中,第一凸起120、第一凹槽320、第五凸起140和第三凹槽310共同作用,使第一提手300保持贴靠在上盖100的状态。
第六实施例
第六实施例的上盖组件是第一实施例的上盖组件的改进方案。参照图1和图2,为方便相关人员将贴靠在上盖100的第一提手300拉起,在上盖100的表面设置有避让槽110。第一提手300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握持部(即第一提手300的中部位置的一段直杆),第一提手300贴靠在上盖100时,握持部位于避让槽110中。由此,相关人员可将手指伸入至避让槽110中,从下往上将第一提手300拉起,操作较为方便。
第七实施例
第七实施例的上盖组件是第一实施例的上盖组件的改进方案。参照图1、图2和图4,为使第一提手300能够相对上盖100转动,在第一提手300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轴孔,对应的,上盖100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转轴130,两个转轴130分别插设在对应的轴孔中,且转轴130与轴孔间隙配合。由此,第一提手300能够绕转轴130的轴心转动。
在第七实施例的上盖组件的等同方案中,也可在第一提手300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转轴130,而上盖100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轴孔,两个转轴130分别插设在对应的轴孔中,且转轴130与轴孔间隙配合。由此,也可使第一提手300绕转轴130的轴心转动。
第八实施例
第八实施例的上盖组件是第七实施例的上盖组件的改进方案。参照图2至图4,为防止第一提手300脱离上盖100,还设置有限位盖200。限位盖200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盖200分别可拆卸地固定于两个转轴130。限位盖200上设置有限位头230,两个限位盖200分别固定于两个转轴130后,第一提手300的前端的轴孔的两个端面,分别与一个限位盖200的限位头230、上盖100抵持,第一提手300的后端的轴孔的两个端面,分别与另一个限位盖200的限位头230、上盖100抵持。也即,一个限位盖200的限位头230与上盖100夹持着第一提手300的前端,另一个限位盖200的限位头230与上盖100夹持着第一提手300的后端,第一提手300被限制在上盖100上,第一提手300不会脱离转轴130。
第九实施例
第九实施例的上盖组件是第八实施例的上盖组件的改进方案。参照图2至图4,为实现限位盖200与转轴130的可拆卸连接,限位盖200上还设置有卡勾210,转轴130上设置有卡槽131,卡勾210与卡槽131卡接配合,由此实现限位盖200与转轴130的可拆卸连接。限位盖200与转轴130卡接配合,可快速地实现限位盖200的安装,且限位盖200拆卸后,仍可重复使用。
为实现限位盖200与转轴130的可拆卸连接,还可在限位盖200上设置螺柱,而转轴130上设置螺纹孔,螺柱旋入到螺纹孔中后,即可将限位盖200固定在转轴130上。限位盖200与转轴130螺纹配合,可快速地实现限位盖200的安装和拆卸。
第十实施例
第十实施例的上盖组件是第九实施例的上盖组件的改进方案。参照图2至图4,由于卡勾210要插入卡槽131,卡勾210与卡槽131之间存在间隙,为防止第一提手300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限位盖200,在限位盖200的限位头230上设置有凸出的定位柱220,而转轴130在远离上盖100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槽132。限位盖200固定在转轴130上后,定位柱220插入至定位槽132中。定位柱220与定位槽132配合,可防止限位盖200相对转轴130转动。由此,第一提手300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带动限位盖200旋转,卡勾210不会随意转动,不容易损坏,也不容易脱离卡槽131。
第十一实施例
第十一实施例的上盖组件是前述的任一实施例的上盖组件的改进方案。参照图1和图2,上盖组件还包括第二提手,第二提手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上盖100转动连接,第二提手上设置有第三限位部,第二提手贴靠在上盖100时,第三限位部与第一配合部配合限位。由此,第二提手不会晃动,上盖组件振动时,第二提手不会撞击上盖100,从而避免噪音的产生。
通过设置第二提手,可配合第一提手300,共同提起上盖100,从而减轻第一提手300的负担。此外,通过设置第二提手,也可使上盖100在搬运的过程中更为平稳,不易晃动。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装箱,包括上述的上盖组件,还包括箱体,箱体设置有一端开口的容置腔,上盖设置容置腔的开口处。上盖既可可拆卸地固定于容置腔的开口处,也可通过胶水粘接在容置腔的开口处。可拆卸固定的方式可采用紧固件连接,或者卡接。
通过使用上述的上盖组件,第一提手300不容易晃动,第一提手300紧紧贴靠在上盖100上,包装箱震动时,第一提手300不会撞击上盖100,避免了噪音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的包装箱,还包括至少一块电芯,电芯置于容置腔中。通过使用上述的包装箱,第一提手300不容易晃动,第一提手300紧紧贴靠在上盖100上,电池包震动时,第一提手300不会撞击上盖100,避免了噪音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电池包。上述的电池包可以降低噪音,改善汽车的乘车体验。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4)

1.一种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盖,所述上盖设置有第一配合部;
第一提手,所述第一提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盖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提手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在所述第一提手贴靠在所述上盖时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为设置在所述上盖的表面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提手的表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能够卡入或脱离所述第一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远离所述上盖的表面的一端设置第一弧面,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设置有第二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为设置在所述上盖的表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提手的表面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能够卡入或脱离所述第二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还设置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提手还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在所述第一提手立起时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手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握持部,所述上盖的表面设置有避让槽,所述握持部在所述第一提手贴靠在所述上盖时位于所述避让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手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轴孔,所述上盖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分别插设在对应的所述轴孔中,且所述转轴与所述轴孔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盖,所述限位盖上设置有限位头,所述限位盖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转轴,所述限位头与所述上盖分别与所述轴孔的两个端面抵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盖上还设置有卡勾,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盖上还设置有定位柱,所述转轴上还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柱插设在所述定位槽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提手,所述第二提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盖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提手上设置有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在所述第二提手贴靠在所述上盖时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限位。
12.一种包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上盖组件,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置有一端开口的容置腔,所述上盖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开口处。
13.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包装箱,还包括至少一块电芯,所述电芯置于所述容置腔中。
14.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包。
CN202021921657.9U 2020-09-04 2020-09-04 上盖组件、包装箱、电池包及汽车 Active CN2131246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21657.9U CN213124621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上盖组件、包装箱、电池包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21657.9U CN213124621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上盖组件、包装箱、电池包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24621U true CN213124621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60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21657.9U Active CN213124621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上盖组件、包装箱、电池包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246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94814B2 (ja) 電動車両用電源装置
JP5999914B2 (ja) 電動車両用電源装置
KR101645831B1 (ko) 고정 및 도난방지 기능을 갖는 배터리 모듈
EP2284013B1 (en) Printer
CN103132782A (zh) 门把手装置
CN213124621U (zh) 上盖组件、包装箱、电池包及汽车
EP3339952A1 (en) Handheld cloud platform and battery cover tightening mechanism thereof
US20130112449A1 (en) Torsion increasing pneumatic tool percussion hammer
CN109397888A (zh) 一种可调节的打印装置
CN209993649U (zh) 一种无人机用快速拆装式电池及含其的无人机
JP4716436B2 (ja) 電気電子機器収納用箱の蝶番構造
CN213502763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的折叠机构
CN106915413B (zh) 电池存储部结构
CN211163872U (zh) 一种工具箱
CN210763427U (zh) 一种打印机
CN213712478U (zh) 一种可折叠快装板
CN211198485U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电池的电动叉车
CN209755217U (zh) 巡检机器人
CN209560273U (zh) 处理盒
JP3140610U (ja) 電気機器収納箱用蝶番構造
CN216638859U (zh) 旋盖装置
CN216733598U (zh) 一种缓冲结构及打印机
CN209904961U (zh) 一种折叠式交通工具立杆固定机构及折叠式交通工具
CN214822541U (zh) 一种皮卡车盖的固定结构
CN218479713U (zh) 一种摩托车储物箱铰链限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