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09619U - 电动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电动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09619U
CN213109619U CN202021472963.9U CN202021472963U CN213109619U CN 213109619 U CN213109619 U CN 213109619U CN 202021472963 U CN202021472963 U CN 202021472963U CN 213109619 U CN213109619 U CN 213109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ushion
electric bicycle
frame
battery com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7296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7296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09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09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09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属于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电池的连接梁容易被坐垫挤压而损坏的问题。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电池以及坐垫;车架上设置有电池仓,电池仓的顶端开口,电池设置在电池仓内,电池仓的中心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使得电池倾斜设置;坐垫设置在电池仓的上部,以封堵电池仓;电池的顶端设置有间隔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连接梁设置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且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坐垫朝向电池仓的一侧设置有支撑部,第一连接部较第二连接部更靠近坐垫,支撑部抵顶在第一连接部上。电池倾斜设置后,电池的连接梁不再正对坐垫,坐垫向下变形时不会挤压连接梁。

Description

电动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通常包括车架、坐垫以及电池。车架上设置有电池仓,电池仓呈长方体状,电池仓的中心线与水平面垂直。电池设置在电池仓内,电池的顶端设置有间隔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设置有连接梁,用户可以握持连接梁将电池由电池仓内取出。坐垫设置在电池仓的上方,以通过坐垫封堵电池仓。
然而,电动自行车在行驶时,用户乘坐在坐垫上,坐垫向下变形,挤压连接梁,容易造成连接梁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坐垫向下变形挤压横梁,容易造成连接梁损坏的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电池以及坐垫;所述车架上设置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的顶端开口,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电池仓内,所述电池仓的中心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使得所述电池倾斜设置;所述坐垫设置在所述电池仓的上部,以封堵所述电池仓;所述电池的顶端设置有间隔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连接梁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坐垫朝向所述电池仓的一侧设置有支撑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较所述第二连接部更靠近所述坐垫,所述支撑部抵顶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上述电动自行车中,由于电池仓的中心线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因此电池在安装到电池仓后同样倾斜设置,使位于电池顶端的、原本正对坐垫下侧的连接梁旋转一定角度,从而使电池的其他部分正对坐垫。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电池直立设置来说,电池倾斜设置后,连接梁不再正对坐垫,坐垫向下变形时不会挤压到连接梁,从而保护了连接梁,使其不容易损坏。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坐垫朝向所述电池仓一侧的多个凸起部,多个所述凸起部间隔的设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凸起部上的弹性块。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块为橡胶块。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安装孔,部分所述弹性块卡设在所述安装孔内。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坐垫包括支撑架以及覆盖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缓冲层,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朝向所述电池仓的一侧具有凹槽,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凹槽的槽底。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抵顶面,所述支撑部抵顶在所述抵顶面上。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抵顶面与水平面平行设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芯,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自行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自行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自行车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车架;
110-电池仓;
120-铰接机构;
130-支撑件;
200-坐垫;
210-支撑架;
211-凹槽;
220-缓冲层;
230-支撑部;
231-凸起部;
232-弹性块;
233-安装孔;
300-电池;
310-外壳;
311-第一连接部;
312-第二连接部;
313-连接梁;
314-抵顶面;
315-上表面;
320-电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实施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或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者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体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互相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用户在驾驶电动自行车时坐在坐垫上,坐垫对用户提供一个支撑力以平衡用户自身的重力。为了提高用户乘坐的舒适度,通常需要增加坐垫的面积,即增加坐垫与用户的接触面积,以减小坐垫对用户的压强。随着坐垫尺寸的增加,坐垫的整体刚性降低,在受到相同大小作用力的情况下,坐垫的形变量变大,容易造成坐垫损坏。这就需要增加对坐垫的支撑点,以尽可能降低坐垫的形变。
相关技术中,电池以直立的方式安装在电池仓内,即电池的中心线与水平面垂直,这样就使电池的连接梁正对坐垫的下侧。为了在取放电池时方便用户抓取,连接梁通常设置成平行于电池上表面的杆状,结构较其他位置薄弱。因此在用户骑行过程中,坐垫向下变形容易挤压连接梁,尤其是在颠簸路面骑行时,坐垫受到的压力更大,容易压断连接梁。
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此电动自行车的电池倾斜设置,电池的顶端设置有间隔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连接梁设置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且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坐垫支撑在靠近其的第一连接部上,因此在用户乘坐在坐垫上时,支撑部支撑在第一连接部上,以阻止坐垫向电池变形;与坐垫直接和连接梁接触相比,可以避免连接梁受力,进而避免连接梁损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自行车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100、坐垫200以及电池300。
车架100为电动自行车的骨架,起连接和支撑电动自行车的其他部件的作用。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车架100由多根弯折成一定形状的管件连接而成,管件上连接有多个连接附件,电动自行车的车轮、坐垫200、车把等部件都直接或间接的通过连接附件安装在车架100上。车架100上还设有用于安装电池300的电池仓110。
其中,电池仓110可以由多块板件拼接而成,例如,电池仓110由多块矩形板拼接形成上端开放的长方体盒,长方体盒的开放端为电池仓110的开口。
电池仓110也可以由车架100和板件共同围设形成。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电池仓1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三角形板,以及设置在两个三角形板之间的两块矩形板拼接而成,电池仓110上方的车架100设有U型支撑管,与U型支撑管的开放端相对的一块矩形板和U型支撑管共同围设形成大体呈长方形的开口。板件表面可以设置加强筋,以加强电池仓110的强度。通过车架100和板件共同围设形成电池仓110,降低了板件的使用量,因此降低了电动自行车的自重。
当然,电池仓110也可以由构成车架100的多根管件围设而成,本公开实施例对电池仓110的构成方式不做限定,只要能实现电池300的安装即可。
电池300可以有多种形状,例如,圆柱体、长方体、六棱柱等,本公开实施例对电池300的形状不做限定。为描述方便,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池300以整体呈长方体状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5和图6所示,电池300包括外壳310和电芯320,外壳310内部形成有空腔,电芯320容置于空腔内,且距离空腔的侧壁预设距离,以防止电芯320受到外壳310的挤压。空腔的侧壁上设有加强筋,以增加外壳310抵抗边形的能力,进一步防止电芯320受到外壳310的挤压。
外壳310的顶端设有第一连接部311、第二连接部312、以及连接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12的连接梁313。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12可以沿着电动自行车行驶的方向间隔的设置,并且在电池300放置在电池仓110后,第一连接部311位于第二连接部312沿电动自行车行驶方向的前方,电池300倾斜使得第一连接部311较第二连接部312更靠近坐垫;电动自行车行驶的方向,如图5所示方位为例,第一连接部311凸出设置在电池300上表面315的左侧,第二连接部312凸出设置在电池300上表面315的右侧,连接梁313呈杆状,连接梁313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部311的上端,连接梁313位于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12之间,连接梁313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连接部312的上端,使连接梁313间隔电池300的上表面315一定距离,更加方便用户的握持。如此设置,在电池300放置在电池仓110后,连接梁313相对与水平面倾斜,如此可以增大连接梁313与坐垫之间的距离,避免与坐垫接触。
当然在其他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还可以沿垂直于电动自行车行驶的方向设置。
本实施例中,电池仓110的中心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使得电池300安装到电池仓110后,电池300与水平面倾斜预设角度,以使电池300的连接梁313不再正对坐垫200的下侧。其中,预设角度的大小可以根据连接梁313的形状、大小,以及实际的空间需要灵活设定,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只要能使连接梁313不再正对坐垫200即可。
本公开实施例的电池仓110的中心线指,电池仓110的大体沿上下方向的中心线,也即穿过电池仓110的开口的中心线。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方位为例,电池仓110的底板和右侧板垂直设置,且电池仓110的底板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此时电池仓110的中心线与电池仓110的右侧板平行,电池300安装到电池仓110后,电池300的底面与电池仓110的底板抵靠,电池300的其中一个侧壁与电池仓110的右侧板抵靠,从而使电池300倾斜。
由于电池仓110的中心线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因此电池300在安装到电池仓110后同样倾斜设置,使得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12的连线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并且第一连接部311较第二连接部312更靠近坐垫。
坐垫设置在电池仓110的上部,并且坐垫朝向电池仓110的一侧设置有支撑部230,支撑部230抵顶在第一连接部311上;与电池300的中心线与水平面垂直设置相比,电池300倾斜设置后,连接梁313不再正对坐垫200,并且,用户乘坐在坐垫上后,支撑部230抵顶在第一连接部311上,以支撑坐垫,进而避免了坐垫与连接梁313接触,避免了连接梁313损坏。
进一步地,坐垫200可以包括支撑架210以及覆盖在支撑架210上的缓冲层220。
缓冲层220覆盖在支撑架210上,用于直接与用户接触。缓冲层220通常由弹性材料制成,以吸收由于路面颠簸导致的应力变化,提高用户体验。
支撑架210为坐垫200的骨架,起支撑和连接的作用。支撑架210的一端连接有铰接机构120,并通过铰接机构120铰接在车架100上,支撑架210的另一端连接有锁扣,并通过锁扣与安装在车架100上的锁闭装置可拆卸连接。支撑架210通常由硬质材料制成,例如,金属、硬质塑料和含有碳纤维的材料。
可选地,支撑架210朝向电池仓110的一侧具有凹槽211,即支撑架210朝向电池仓110的表面向上凹陷形成凹槽211。这样,支撑架210整体呈弧面的薄壳状,在受到压力时,抵抗边形的能力更强。另外,凹槽211形成的空间可以用于容置电池300顶端的部分,使电动自行车的结构更加紧凑。
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电池300的第一连接部311、连接梁313和部分第二连接部312容置于凹槽211内。相应的,支撑部230可以设置在支撑架朝向电池仓110的一侧,并且位于凹槽211的槽底。如此设置,支撑部230容置在凹槽211内,使电动自行车的外观更加简洁,并且支撑部230可以在缓冲层220及支撑架210的保护下不容易受光照、雨水等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提高了支撑部230的寿命。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自行车,车架100上设置有电池仓110,电池仓110的中心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坐垫设置在电池仓110的上部;电池300设置在电池仓110内,电池300的顶端间隔设置有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12,连接梁313设置在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12之间、且与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12连接,坐垫朝向电池仓110的侧面上设置有支撑部230,支撑部230支撑在靠近坐垫的第一连接部311上;在用户乘坐在坐垫上时,支撑部230支撑在第一连接部311上,以阻止坐垫向电池300变形;与坐垫直接和连接梁313接触相比,可以避免连接梁313受力,进而避免连接梁313损坏。
支撑部230包括设置在坐垫200朝向电池仓110一侧的凸起部231。示例性地,凸起部231可以为设置在支撑架210上的圆柱状凸起。这样相当于在支撑架210上设置了一个圆柱状的加强筋,提高了支撑架210的结构刚度,使支撑架210更加不容易发生形变。可选地,凸起部23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凸起部231间隔的设置。每个凸起部231都能使支撑架210对应位置的结构刚度提高,设置多个凸起部231在多个位置提高了支撑架210的结构刚度。并且,多个凸起部231间隔设置,使来自支撑部230的力分解到支撑架210的多个位置上,即每个凸起部231受到的力变小,因此支撑架210更加不容易变形。另外,多个支撑部230支撑在第一连接部311上,可以使第一连接部311的受力更加均匀。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支撑架210上设有两个凸起部231,两个凸起部231关于坐垫200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当然,本公开实施例对凸起部231的数量和位置关系不作限定,例如,凸起部231可以为三个、四个等,多个凸起部231也可以沿电动自行车的前后方向设置。
另外,凸起部231的形状也不限于圆柱状凸起,也可以是三棱柱、四棱柱、六棱柱等,目的是在坐垫200上形成加强筋状结构,以增加坐垫200的结构刚度。
进一步地,支撑部23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凸起部231上的弹性块232。弹性块232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以吸收作用在电池300上的冲击力,进而避免电池300损坏。弹性块232可以整体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块状结构,例如,弹性块232为橡胶块。橡胶块弹性形变的能力大,且容易加工、成本低。另外,橡胶块的硬度较低,在与坐垫200和电池300的接触过程中,能够防止弹性块232划伤电池300或坐垫200。
当然,弹性块232也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弹性形变的元件或装置,例如,弹性块232可以为弹簧,弹簧的一端安装在坐垫200上,另一端用于与电池300抵接;弹性块232也可以为液压缓冲器;弹性块232还可以为由弹簧钢制成的簧片。
支撑部230上可以设置有安装孔233,部分弹性块232卡设在安装孔233内。例如,弹性块232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卡设在安装孔233内,或弹性块232的侧壁上设有弹性凸起,安装孔233的内壁上设有凹陷结构,弹性块232安装到安装孔233后,弹性凸起卡入凹陷结构内。这样,通过卡设的方式将弹性块232安装到安装孔233内,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
可选地,支撑架210背离电池300的侧面上且与凸起部231对应的位置,朝向凸起部231凹陷,使凸起部231形成薄壁结构。这样整个支撑架210的各处厚度均匀,使支撑架210的加工更加简单。例如,当支撑架210由钢板制成时,可以采用冲压工艺成型;当支撑架210为塑料件时,可以采用注塑工艺成型。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方位,弹性块232的上端呈圆盘形,下端呈圆柱形,上端和下端通过直径较小的圆柱连接,支撑部230上设有安装孔233,安装孔233与凹陷连通,弹性块232的上端穿过安装孔233后卡接在凹陷内,弹性块232的下端卡接在支撑部230朝向电池300的面,直径较小的圆柱穿设于安装孔233内。如此设置,可以阻止弹性块与支撑部之间分离,避免弹性块脱落。
当然,本公开实施例对弹性块232的安装方式不作限定,弹性块232也可以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坐垫200上。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311上设置有抵顶面314,支撑部230抵顶在抵顶面314上。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抵顶面314大体呈长方形,相对电池300的上表面315倾斜设置,且远离连接梁313设置。这样,相对于电池300的一个角抵顶在支撑部230上,支撑部230抵顶在抵顶面314上,使支撑部230和电池300的接触更加紧密,坐垫200和电池300之间受力更加均匀。
抵顶面314可以与水平面平行设置。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电池300为缺角的长方体结构,缺角端形成的抵顶面314与水平面平行。由于电动车在使用过程中,坐垫200受到来自用户的力的方向与水平面垂直,因此将抵顶面314设置成与水平面平行,可以将坐垫200施加的力沿竖直方向传递给电池300,进而传递给车架100,防止电池300受到其他方向的分力而造成电池300偏离安装位置。
当然,抵顶面314的方向也可以与水平面倾斜设置,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坐垫200和电池仓110之间且环绕电池仓110的开口,可以设置支撑件130,支撑件130的下侧连接在车架100上,支撑件130的上侧用于与坐垫200的周缘抵接,从而最大限度的将来自用户的力通过支撑件130传递给车架100,从而降低对电池300的影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电池以及坐垫;
所述车架上设置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的顶端开口,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电池仓内,所述电池仓的中心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使得所述电池倾斜设置;所述坐垫设置在所述电池仓的上部,以封堵所述电池仓;
所述电池的顶端设置有间隔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连接梁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坐垫朝向所述电池仓的一侧设置有支撑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较所述第二连接部更靠近所述坐垫,所述支撑部抵顶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坐垫朝向所述电池仓一侧的多个凸起部,多个所述凸起部间隔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凸起部上的弹性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块为橡胶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安装孔,部分所述弹性块卡设在所述安装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包括支撑架以及覆盖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缓冲层,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朝向所述电池仓的一侧具有凹槽,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凹槽的槽底。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抵顶面,所述支撑部抵顶在所述抵顶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面与水平面平行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芯,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端。
CN202021472963.9U 2020-07-23 2020-07-23 电动自行车 Active CN213109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72963.9U CN213109619U (zh) 2020-07-23 2020-07-23 电动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72963.9U CN213109619U (zh) 2020-07-23 2020-07-23 电动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09619U true CN213109619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79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72963.9U Active CN213109619U (zh) 2020-07-23 2020-07-23 电动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096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34501B2 (ja) 車両用の電源装置
CN201725261U (zh) 一种硬盘固定装置
US10862088B2 (en) Battery case
CN213109619U (zh) 电动自行车
WO2024007497A1 (zh) 带有手机支架的电动车
KR101447332B1 (ko) 전지셀의 가압식 케이스
CN213936436U (zh) 高性能储能电源及具有它的电动车
KR101839402B1 (ko) 텐션 댐핑부가 형성되어 있는 셀 수납부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용 팩 케이스
CN210110886U (zh) 电池组
CN110901571B (zh) 一种汽车电池安装装置
CN215155256U (zh) 电池仓组件和电动代步车
JP3704988B2 (ja) 自動二輪車の燃料タンク取付構造
CN21032588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模块壳体结构
CN216546521U (zh) 车架和具有其的电动代步车
CN219779113U (zh) 电池箱及储能系统
CN220604864U (zh) 一种边框、电池包箱体、电池包及车辆
CN217983513U (zh) 一种电池底托及电动车
CN201272440Y (zh) 电动车用电池盒导板
CN210640281U (zh) 锂蓄电池减震盒装置
CN111347875B (zh) 一种应用于氢能源汽车的氢气瓶存放装置
CN212637043U (zh) 一种带有防刮蹭结构的桥壳
CN219801173U (zh) 便携式电池
CN215362348U (zh) 一种减振型纸箱
CN220873724U (zh) 电池包箱体及电池包
CN21788172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