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07794U - 一种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07794U
CN213107794U CN202021422971.2U CN202021422971U CN213107794U CN 213107794 U CN213107794 U CN 213107794U CN 202021422971 U CN202021422971 U CN 202021422971U CN 213107794 U CN213107794 U CN 213107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mould
groove
mold
liquid silic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229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成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Zhan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Zhan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Zhan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Zhan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229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07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07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077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包括下模和与所述下模配合的上模,所述上模的合模面上设有上腔体,所述下模的合模面上设有与所述上腔体对应的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配合形成用于成型O型圈的型腔,所述上腔体径向截面直径大于或小于所述下腔体径向截面直径,使所述型腔在分型线处错位。本实用新型利用型腔在分型线处错位,避免分型线处产生的毛边影响产品外观和尺寸,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硅胶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
背景技术
O型圈(O-rings)是一种截面为圆形的橡胶密封圈,因其截面为O型,故称其为O型橡胶密封圈,也叫O型圈,O型圈作为对油、水、空气、气体等各种流体进行密封的一种结构最简单的密封装置,被广泛用于泵、阀门、机械密封、过滤器、反映容器、换热器、锅炉、管路、压缩等机械,具有密封性能好、价格便宜等优点。O型圈可由注塑或压塑成型,注塑或压塑成型所用设备和工艺各有所不同。现有O型圈压塑模具由上模板及下模板组成,上、下模板分别对应设有剖面呈半圆的环形型腔。压塑时,打开模具,将O型圈的制作原料橡胶件夹设于上、下模板之间,然后闭模,加热模具到工艺成型温度,保温、保压一定的时间,位于型腔内的橡胶熔融后固化形成O型圈。由于现有的压塑模具的分型面位于O型圈的中部,决定了该O型圈的径向内表面与径向外表面上的分型线位于径向对称面上,因而,在压塑成型过程中,O型圈内外表面的分型线极易产生较大毛边,且难以控制,影响O型圈成品外观、尺寸和使用,例如,用于手机卡托捅针导杆上的O型圈,尺寸较小,其产品精度和外观要求较高,分型线上不可出现超出标准的较大毛边。
因此,发明人致力于设计一种液态硅胶模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利用型腔在分型线处错位,避免分型线处产生的毛边影响产品外观和尺寸,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包括下模和与所述下模配合的上模,所述上模的合模面上设有上腔体,所述下模的合模面上设有与所述上腔体对应的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配合形成用于成型O型圈的型腔,所述上腔体径向截面直径大于或小于所述下腔体径向截面直径,使所述型腔在分型线处错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的一种改进,所述下腔体径向截面直径与所述上腔体径向截面直径之差为0.02mm~0.0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的一种改进,所述上腔体的径向截面与所述下腔体的径向截面同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的一种改进,所述上腔体外围设有一上连接槽,所述下腔体外围设有与所述上连接槽对应的下连接槽,所述上连接槽与所述下连接槽配合形成环形的外腔体,所述外腔体围设于所述型腔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的一种改进,所述型腔和所述外腔体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多个所述型腔纵横间隔排列,同一行或同一列的相邻两个外腔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的一种改进,所述下模的合模面上设有一环形的外连接槽,所述外连接槽围设于所述外腔体外并与所述外腔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的一种改进,所述上模的合模面上设有环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围设于所述外腔体外并与所述外腔体通过狭缝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的一种改进,所述上模的合模面上还设有环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围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外并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的一种改进,所述上模的合模面上设有上孔,所述下模的合模面上设有与所述上孔对应的下孔,所述型腔围设于所述上孔和下孔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的一种改进,所述上模的合模面四个转角处分别设有一三角形的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通过改变上腔体或下腔体直径,使型腔在分型线处错位,避免O型圈在分型线处产生的毛边影响产品外观和尺寸,增加产品良率,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的上模立体图;
图4是图3中B处放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C处放大视图;
图7是图5中D处放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O型圈使用状态放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O型圈单边径向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示说明:
1、上模,11、上定位孔,12、缺口,13、上腔体,14、上连接槽,15、上孔,16、第一凹槽,17、第二凹槽,2、下模,21、下定位孔,22、下腔体,23、下连接槽,24、外连接槽,25、下孔,3、O型圈,31、分型面,4、塑胶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参照图1,一种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包括下模2和上模1,上模1与下模配合形成型腔(未标示),该型腔用于成型O型圈3。
参照图1、图2、图5、图6和图7,所述下模2的合模面上设有下腔体22、下孔25和下连接槽23,由于本实施例的硅胶模具优选一次成型多个O型圈3,故本实施例的型腔优选多个,下腔体22数量也为多个,下孔25和下连接槽23的数量均与下腔体22一一对应,多个下腔体22纵横间隔排列,下腔体22围设于下孔25外,下连接槽23围设于下腔体22外,同一行或同一列的相邻两个下腔体22连通,下模2的合模面上还设有一环形的外连接槽24和三个下定位孔21,外连接槽24围设于所有下腔体22外并与下腔体22连通,三个下定位孔21间隔均匀分布于下模2上。
参照图3至图7,所述上模1的合模面上设有上腔体13、上孔15和上连接槽14,上腔体13与下腔体22对应,上腔体13与下腔体22配合形成用于成型O型圈3的型腔,上腔体13的径向截面与下腔体22的径向截面同轴,上腔体13径向截面直径φ1大于或小于下腔体22径向截面直径φ2,使型腔在分型线处错位,避免O型圈在分型线处产生的毛边影响产品外观和尺寸,下腔体22径向截面直径φ2与上腔体13径向截面直径φ1之差为0.02mm~0.05mm,本实施例优选上腔体13径向截面直径φ1小于下腔体22径向截面直径φ2,上孔15与下孔25一一对应,型腔围设于对应上孔15和下孔25外,为了便于定位,上孔15或下孔25内插入定位柱进行定位,上腔体13围设于上孔15外,上连接槽14围设于上腔体13外并与下连接槽23对应,上连接槽14与下连接槽23配合形成环形的外腔体(未标示),每个外腔体围设于对应型腔外,型腔和外腔体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多个型腔纵横间隔排列,同一行或同一列的相邻两个外腔体连通,上模1的合模面上还设有一环形的第一凹槽16、一环形的第二凹槽17和三个上定位孔11,第一凹槽16围设于所述外腔体外并与外腔体通过狭缝(未标示)连通,如图6所示,第二凹槽17围设于第一凹槽16外,由于第二凹槽17与第一凹槽16之间的连接面低于下模2的合模面,如图6所示,故第二凹槽17与第一凹槽16之间通过细小的缝连通,上模1的合模面上设有三个上定位孔11,三个上定位孔11间隔均匀分布于上模1上并与三个下定位孔21一一对应,三个上定位孔11或三个下定位孔21内可安装定位柱,以便上下模定位,上模1的合模面四个转角处分别设有一三角形的缺口12,便于取出上模1。
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的成型原理为:将O型圈的制作原料(硅胶件)夹设于上模1与下模2之间,然后闭模,加热模具到工艺成型温度,保温、保压一定的时间,位于型腔内的硅胶熔融后固化形成分型线错位的O型圈3,熔融时过剩的原料进入外腔体、外连接槽24、第一凹槽16和第二凹槽17,开模,取出O型圈3及周边过剩固化料。
参照图8和图9,本实用新型液态硅胶模具制作的O型圈3,由于轴向截面以上的部分直径小于轴向截面以下部分的直径,因此,该O型圈3径向内表面和径向外表面上的分型线均错位且在分型线处形成环形的分型面31,该分型面31的宽度为a,O型圈3压塑成型过程中,只需将O型圈3分型线上的毛边控制在a以内(即分型线上的毛边长度不超过分型面),即为良品,由此降低了毛边管控范围,提高良率,使用时,直接将O型圈3套在塑胶产品4的凹槽内,由于O型圈3的分型面31较小,因此,并不会影响塑胶产品4的IP8级防水性。
本实用新型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通过改变上腔体或下腔体直径,使型腔在分型线处错位,避免O型圈在分型线处产生的毛边影响产品外观和尺寸,增加产品良率,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上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包括下模和与所述下模配合的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合模面上设有上腔体,所述下模的合模面上设有与所述上腔体对应的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配合形成用于成型O型圈的型腔,所述上腔体径向截面直径大于或小于所述下腔体径向截面直径,使所述型腔在分型线处错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径向截面直径与所述上腔体径向截面直径之差为0.02mm~0.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体的径向截面与所述下腔体的径向截面同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体外围设有一上连接槽,所述下腔体外围设有与所述上连接槽对应的下连接槽,所述上连接槽与所述下连接槽配合形成环形的外腔体,所述外腔体围设于所述型腔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和所述外腔体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多个所述型腔纵横间隔排列,同一行或同一列的相邻两个外腔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的合模面上设有一环形的外连接槽,所述外连接槽围设于所述外腔体外并与所述外腔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合模面上设有环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围设于所述外腔体外并与所述外腔体通过狭缝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合模面上还设有环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围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外并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合模面上设有上孔,所述下模的合模面上设有与所述上孔对应的下孔,所述型腔围设于所述上孔和下孔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合模面四个转角处分别设有一三角形的缺口。
CN202021422971.2U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 Active CN213107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22971.2U CN213107794U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22971.2U CN213107794U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07794U true CN213107794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78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22971.2U Active CN213107794U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077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27464C2 (ru) Пресс-формы для формования пластмассовых изделий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части пресс-формы
JP3195350U (ja) プレス金型用冷却構造
CN106346705A (zh) 3d打印模具及其制造方法
US20230060483A1 (en) Plastic faucet body and a die for molding the same
CN213107794U (zh) 一种o型圈液态硅胶模具
CN209794470U (zh) 一种注塑磁体冷却模具
CN205185287U (zh) 中空塑料吹塑成型机的口模结构
CN202781742U (zh) 冷却水套
CN208290417U (zh) 一种水冷式固型注塑模具
CN209886681U (zh) 3d打印设备腔体金属粉末密封结构
CN210791956U (zh) 一种注塑模具热嘴区域均匀冷却装置
CN109160715B (zh) 小口玻璃瓶压-吹法工艺模具
CN220614785U (zh) 一模多腔精密型注塑模具的液冷结构
CN213733131U (zh) 一种密封圈生产专用模具
CN215849488U (zh) 一种注塑模具随形水路结构
CN219820517U (zh) 一种用于水路避让镶针的套管结构
CN210999812U (zh) 高性能热流道冷却系统
CN216226526U (zh) 一种模具冲头的冷却结构
CN216732780U (zh) 一种基于注塑模具的分体式模芯结构
CN216832090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散热机构
CN220946256U (zh) 一种橡胶硫化模具恒温结构
CN213891063U (zh) 塑料花盆注塑模具针阀式热流道结构
CN210362243U (zh) 射出成型模具结构
CN219153650U (zh) 具有螺旋式冷却水路的腔体模芯及模具
CN218906217U (zh) 模具运水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