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04414U - 一种压铸模具隔热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铸模具隔热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104414U CN213104414U CN202021473789.XU CN202021473789U CN213104414U CN 213104414 U CN213104414 U CN 213104414U CN 202021473789 U CN202021473789 U CN 202021473789U CN 213104414 U CN213104414 U CN 2131044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e
- heat
- thermal
- shell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铸模具隔热机构,包括支腿和下入水口,所述支腿上端连接有底座,且支腿下端固定有防滑垫,所述底座通过固定螺栓与固定板连接,且固定板位于底座的上端,所述固定板上端连接有下隔热壳,且下隔热壳中心分布有下模具槽,所述下入水口设置于下隔热壳上端边缘,且下入水口外侧固定有连通管,所述下隔热壳上端贴合有上隔热壳。该压铸模具隔热机构设置有下隔热壳,下隔热壳与底座的竖直中轴线重合,该结构的设置,让使用者可以通过向空腔内加入适当温度的水,通过下隔热壳内壁的导热作用,来对模型进行加热,减少预热的时间,提高压铸效率,当压铸结束,需要冷却时,向隔热装置内加入冷却水,使得模型可以迅速冷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压铸模具隔热机构。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是铸造金属零部件的一种工具,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压铸工艺的工具。对于外廓尺寸大且壁薄的壳体类零件,例如车身结构件、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壳体等,在压铸生产过程容易产生欠铸、缩孔及变形量大等缺陷。为保证产品性能,需严格控制整体流态及模具温度,使模具温度保持均衡。
市场上的压铸模具隔热机构在使用中,不能对根据需要模具进行预热或冷却,装置不方便安装及维护,使用不够方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压铸模具隔热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铸模具隔热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铸模具隔热机构,包括支腿和下入水口,所述支腿上端连接有底座,且支腿下端固定有防滑垫,所述底座通过固定螺栓与固定板连接,且固定板位于底座的上端,所述固定板上端连接有下隔热壳,且下隔热壳中心分布有下模具槽,所述下入水口设置于下隔热壳上端边缘,且下入水口外侧固定有连通管,所述下隔热壳上端贴合有上隔热壳,且上隔热壳下端边缘设置有连通口,所述上隔热壳上端边缘设置有进水口,且上隔热壳上端一侧设置有排气管,所述下隔热壳下端边缘设置有排水口,且下隔热壳上端中部贴合有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支腿关于底座的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支腿与底座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所述下隔热壳为空腔结构,且下隔热壳与底座的竖直中轴线重合。
优选的,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栓与底座组成螺纹连接,且固定板与下模具槽之间为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下入水口与下隔热壳之间为焊接一体化结构,且下入水口与连通管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与上隔热壳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排气管为通孔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关于下隔热壳的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连接板的内壁与下隔热壳的外壁之间紧密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压铸模具隔热机构设置有下隔热壳,下隔热壳与底座的竖直中轴线重合,该结构的设置,让使用者可以通过向空腔内加入适当温度的水,通过下隔热壳内壁的导热作用,来对模型进行加热,减少预热的时间,提高压铸效率,当压铸结束,需要冷却时,向隔热装置内加入冷却水,使得模型可以迅速冷却,加快金属的冷却成型速度,下隔热壳和上隔热壳的外壁贴合有保温材料,从而避免装置以及模型与外界之间形成热传递,降低装置的综合能耗。
固定板与下模具槽之间为一体化结构,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固定板与底座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下隔热壳通过固定板与底座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让使用者可以更加方便的对装置进行组装,同时,当下隔热壳长期使用后可能出现故障,这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该结构将下隔热壳从底座上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或更换,使装置可以尽快重新投入使用,降低装置的维护成本。
入水口与连通管之间为固定连接,下入水口与连通管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当使用者将下模型放置于下模具槽内,再将上模型扣合到下模型上方,然后将上隔热壳扣合到上模型上,用连通管将下入水口以及连通口连接起来,向进水口加入适当温度的水,由于连通管将上隔热壳和下隔热壳的空腔贯通起来,因此,水可以将空腔全部灌满,从而对模具进行加热或冷却,该结构操作简单,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隔热壳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腿;2、底座;3、防滑垫;4、固定螺栓;5、固定板;6、下隔热壳;7、下模具槽;8、下入水口;9、连通管;10、上隔热壳;11、连通口;12、进水口;13、排气管;14、排水口;15、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压铸模具隔热机构,包括支腿1、底座2、防滑垫3、固定螺栓4、固定板5、下隔热壳6、下模具槽7、下入水口8、连通管9、上隔热壳10、连通口11、进水口12、排气管13、排水口14和连接板15,支腿1上端连接有底座2,且支腿1下端固定有防滑垫3,支腿1关于底座2的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支腿1与底座2之间为固定,该结构的设置,使得装置结构更加稳定,受力更加均匀,压铸模型以及装置自身的重力均匀传递到支腿1,支腿1下端设置的防滑垫3,可以增加支腿1和工作台之间的摩擦力,同时起到减震的作用,可以降低使用者进行金属压铸成型操作时产生的震动和噪音,从而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底座2通过固定螺栓4与固定板5连接,且固定板5位于底座2的上端,固定板5上端连接有下隔热壳6,且下隔热壳6中心分布有下模具槽7,下隔热壳6为空腔结构,且下隔热壳6与底座2的竖直中轴线重合,该结构的设置,让使用者可以通过向空腔内加入适当温度的水,通过下隔热壳6内壁的导热作用,来对模型进行加热,减少预热的时间,提高压铸效率,当压铸结束,需要冷却时,向隔热装置内加入冷却水,使得模型可以迅速冷却,加快金属的冷却成型速度,下隔热壳6和上隔热壳10的外壁贴合有保温材料,从而避免装置以及模型与外界之间形成热传递,降低装置的综合能耗。
固定板5通过固定螺栓4与底座2组成螺纹连接,且固定板5与下模具槽7之间为一体化结构,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固定板5与底座2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下隔热壳6通过固定板5与底座2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让使用者可以更加方便的对装置进行组装,同时,当下隔热壳6长期使用后可能出现故障,这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该结构将下隔热壳6从底座2上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或更换,使装置可以尽快重新投入使用,降低装置的维护成本;
下入水口8设置于下隔热壳6上端边缘,且下入水口8外侧固定有连通管9,下入水口8与下隔热壳6之间为焊接一体化结构,且下入水口8与连通管9之间为固定连接,下入水口8与连通管9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当使用者将下模型放置于下模具槽7内,再将上模型扣合到下模型上方,然后将上隔热壳10扣合到上模型上,用连通管9将下入水口8以及连通口11连接起来,向进水口12加入适当温度的水,由于连通管9将上隔热壳10和下隔热壳6的空腔贯通起来,因此,水可以将空腔全部灌满,从而对模具进行加热或冷却,该结构操作简单,使用更加方便;
下隔热壳6上端贴合有上隔热壳10,且上隔热壳10下端边缘设置有连通口11,上隔热壳10上端边缘设置有进水口12,且上隔热壳10上端一侧设置有排气管13,排气管13与上隔热壳10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排气管13为通孔状结构,当使用者向上隔热壳10和下隔热壳6的空腔内加水时,空腔内的空气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会使得空腔内气压较大,无法将空腔充满水,排气管13的设置,可以使得装置空腔在加水时,空气及时从排气管13排出,从而使得水充满空腔,保证装置对模具的热传递更加均匀,避免模具受热不均而导致变形的情况;
下隔热壳6下边缘设置有排水口14,且下隔热壳6上端中部贴合有连接板15,连接板15关于下隔热壳6的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连接板15的内壁与下隔热壳6的外壁之间紧密贴合,使用者将下模型放置于下模具槽7内,再将上模型扣合到下模型上方,然后将上隔热壳10扣合到上模型上,此时下隔热壳6与上隔热壳10之间的缝隙容易将热量向外散出,连接板15的设置,可以将下隔热壳6与上隔热壳10贴紧后进行固定,从而避免热量从缝隙处散失,减少热量损失,进一步降低综合能耗。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压铸模具隔热机构,使用者首先将下模型放置于下模具槽7内,再将上模型扣合到下模型上方,然后将上隔热壳10扣合到上模型上,用连通管9将下入水口8以及连通口11连接起来,向进水口12加入适当温度的水,由于连通管9将上隔热壳10和下隔热壳6的空腔贯通起来,因此,水可以将空腔全部灌满,使用者可以通过向空腔内加入适当温度的水,通过下隔热壳6内壁的导热作用,来对模型进行加热,减少预热的时间,提高压铸效率;
当压铸结束,需要冷却时,向隔热装置内加入冷却水,使得模型可以迅速冷却,加快金属的冷却成型速度,下隔热壳6和上隔热壳10的外壁贴合有保温材料,从而避免装置以及模型与外界之间形成热传递,降低装置的综合能耗,下隔热壳6通过固定板5与底座2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让使用者可以更加方便的对装置进行组装,同时,当下隔热壳6长期使用后可能出现故障,这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该结构将下隔热壳6从底座2上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或更换,使装置可以尽快重新投入使用,降低装置的维护成本,当使用者向上隔热壳10和下隔热壳6的空腔内加水时,空腔内的空气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会使得空腔内气压较大,无法将空腔充满水,排气管13的设置,可以使得装置空腔在加水时,空气及时从排气管13排出,从而使得水充满空腔,保证装置对模具的热传递更加均匀,避免模具受热不均而导致变形的情况,下隔热壳6与上隔热壳10之间的缝隙容易将热量向外散出,连接板15的设置,可以将下隔热壳6与上隔热壳10贴紧后进行固定,从而避免热量从缝隙处散失,减少热量损失,进一步降低综合能耗。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压铸模具隔热机构,包括支腿(1)和下入水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1)上端连接有底座(2),且支腿(1)下端固定有防滑垫(3),所述底座(2)通过固定螺栓(4)与固定板(5)连接,且固定板(5)位于底座(2)的上端,所述固定板(5)上端连接有下隔热壳(6),且下隔热壳(6)中心分布有下模具槽(7),所述下入水口(8)设置于下隔热壳(6)上端边缘,且下入水口(8)外侧固定有连通管(9),所述下隔热壳(6)上端贴合有上隔热壳(10),且上隔热壳(10)下端边缘设置有连通口(11),所述上隔热壳(10)上端边缘设置有进水口(12),且上隔热壳(10)上端一侧设置有排气管(13),所述下隔热壳(6)下端边缘设置有排水口(14),且下隔热壳(6)上端中部贴合有连接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隔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1)关于底座(2)的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支腿(1)与底座(2)之间为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隔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隔热壳(6)为空腔结构,且下隔热壳(6)与底座(2)的竖直中轴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隔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通过固定螺栓(4)与底座(2)组成螺纹连接,且固定板(5)与下模具槽(7)之间为一体化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隔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入水口(8)与下隔热壳(6)之间为焊接一体化结构,且下入水口(8)与连通管(9)之间为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隔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3)与上隔热壳(10)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排气管(13)为通孔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隔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5)关于下隔热壳(6)的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连接板(15)的内壁与下隔热壳(6)的外壁之间紧密贴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73789.XU CN213104414U (zh) | 2020-07-23 | 2020-07-23 | 一种压铸模具隔热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73789.XU CN213104414U (zh) | 2020-07-23 | 2020-07-23 | 一种压铸模具隔热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104414U true CN213104414U (zh) | 2021-05-04 |
Family
ID=75679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473789.XU Active CN213104414U (zh) | 2020-07-23 | 2020-07-23 | 一种压铸模具隔热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104414U (zh) |
-
2020
- 2020-07-23 CN CN202021473789.XU patent/CN21310441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527660U (zh) | 汽车刹车支架的浇注系统 | |
CN213104414U (zh) | 一种压铸模具隔热机构 | |
CN202398714U (zh) | 汽车中冷器气室的冲压模具 | |
CN202427895U (zh) | 一种重力浇铸型腔模 | |
CN201195372Y (zh) | 一种泡沫箱模具 | |
CN201399580Y (zh) | 一种铝及铝合金熔铸用流槽 | |
CN220093014U (zh) | 一种铝锌合金铸造模具 | |
CN215614863U (zh) | 带有预热装置的浇铸件成型用组合模具 | |
CN203253757U (zh) | 一种铝锅挤压成型装置 | |
CN207077697U (zh) | 一种有隔热板的高温塑料模具 | |
CN205851832U (zh) | 一种散热器压铸模具 | |
CN109047512A (zh) | 固体发动机喷管毛坯组件及其生产方法和使用的模具 | |
CN103182444A (zh) | 一种汽车中冷器气室的冲压模具 | |
CN217315773U (zh) | 一种铝合金底座的生产模具 | |
CN220901825U (zh) | 一种对称式浇注系统 | |
CN207922901U (zh) | 一种两段式双金属镁铝压铸散热器 | |
CN217370383U (zh) | 用于风电行星架铸件的铸型结构 | |
CN216770200U (zh) | 一种真空烧结炉载具 | |
CN221538081U (zh) | 高效中间包包衬离线烘烤装置 | |
CN219004495U (zh) | 大型风电轴承座铸件的省砂排气芯骨 | |
CN220554892U (zh) | 一种压铸模具水冷却装置 | |
CN218723161U (zh) | 一种工件铸造炉 | |
CN218517667U (zh) | 一种柴油机机体铸造模具 | |
CN203155999U (zh) | 保温式铝压铸模具 | |
CN215998607U (zh) | 一种恒温轮毂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