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01273U - 一种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01273U
CN213101273U CN202021766647.2U CN202021766647U CN213101273U CN 213101273 U CN213101273 U CN 213101273U CN 202021766647 U CN202021766647 U CN 202021766647U CN 213101273 U CN213101273 U CN 213101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pipe
water
waste gas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6664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鄢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anfa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76664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01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01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01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气净化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换热箱、过滤装置和消毒装置,所述换热箱、过滤装置和消毒装置通过管道依次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箱内部固定有螺旋气管;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箱体一侧的下方固定有过滤箱进气管,所述过滤箱进气管的一端与螺旋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臭氧发生器和紫外线灭菌灯可以对废气消毒杀菌,通过空气质量检测仪可以检测废气质量,若不达标,则将废气泵回过滤箱中重新过滤并消毒杀菌,废气治理较为彻底,除尘灭菌效果好,减少了废气污染;通过制冷器、制冷板等的配合使用可以对螺旋气管中的废气降温冷却,防止高温废气损害装置内部组件,保护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治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同时也产生大量烟尘废气,烟尘废气中含有多种有害颗粒和有毒气体,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如燃煤锅炉以及各种燃煤工业窑炉、化工废渣焚烧炉所排放的烟尘废气中含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粉尘和二恶英等有害成分,这些有害成分已成为当今导致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其所形成的酸雨已成为危害建筑物、各种植物以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
现有的废气治理设备处理废气时对废气中粉尘、病原体等的处理效果不好,处理后的废气中依然含有大量的有害物。因而需要一种能够完全清除废气中的灰尘,同时能够对废气消毒杀菌,减少废气污染的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净化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换热箱、过滤装置和消毒装置,所述换热箱、过滤装置和消毒装置通过管道依次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箱内部固定有螺旋气管;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箱体一侧的下方固定有过滤箱进气管,所述过滤箱进气管的一端与螺旋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内部的下方固定有滤网;所述过滤箱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水槽;所述过滤箱上方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气泵;所述过滤箱下方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三水泵,所述第三水泵进水管的一端插入水槽中;所述过滤箱箱体远离过滤箱进气管一侧的下方固定有回气管;
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箱,所述消毒箱箱体一侧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气泵,所述第二气泵进水管的一端插入消毒箱中,所述第二气泵出气管的一端与回气管固定连接;所述消毒箱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消毒箱进气管,所述消毒箱进气管的一端与第一气泵出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消毒箱下方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三气泵,所述第三气泵进气管的一端插入消毒箱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热箱后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水箱,所述水箱上方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水箱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插入换热箱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箱箱体的一侧安装有制冷器,所述制冷器通过管道固定有制冷板,所述制冷板设置在水箱内部的一侧;所述水箱箱体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注水管和排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箱内部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的下方通过连接块固定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有毛刷,所述毛刷设置在滤网的上方;所述螺套底部固定的连接块通过滑杆滑动连接在过滤箱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箱内部靠近螺杆的上方固定有喷排,所述喷排的底部固定有多个喷头;所述过滤箱箱体一侧的上方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出水管的一端与喷排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箱箱体靠近第二水泵一侧的下方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消毒箱箱体远离第二气泵一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气管插入消毒箱中;所述消毒箱内壁一侧的上方安装有紫外线灭菌灯,所述消毒箱内壁靠近紫外线灭菌灯一侧的上方安装有空气质量检测仪。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启动臭氧发生器和紫外线灭菌灯对废气消毒杀菌,并通过空气质量检测仪检测废气质量,若不达标,则将废气泵回过滤箱中重新过滤并消毒杀菌,质量达标后,启动第三气泵将废气向外抽出,废气治理较为彻底,除尘灭菌效果好;
2、启动制冷器,通过制冷板对水箱中的水降温冷却,并通过水管将冷水输送至换热箱中,从而对螺旋气管中的废气水冷降温,对废气降温冷却,防止高温废气损害装置内部组件,保护装置;
3、通过滤网过滤废气中的灰尘,并通过毛刷、第二电机和喷头等的配合使用,冲刷清洗滤网保持滤网通透,废气滤尘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换热箱与水箱的连接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消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注释:1-换热箱、2-螺旋气管、3-过滤装置、4-消毒装置、5-第一水泵、6-水箱、7-注水管、8-制冷器、9-排水管、10-制冷板、11-水管、301-过滤箱进气管、302-滤网、303-过滤箱、304-滑杆、305-螺杆、306-喷头、307-喷排、308-第一气泵、309-第二水泵、310-第一电机、311-回气管、312-第三水泵、313-电机箱、314-第二电机、315-毛刷、316-水槽、317-螺套、41-第二气泵、42-消毒箱、43-消毒箱进气管、44-臭氧发生器、45-第三气泵、46-空气质量检测仪、47-紫外线灭菌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换热箱1、过滤装置3和消毒装置4,所述换热箱1、过滤装置3和消毒装置4通过管道依次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箱1内部固定有螺旋气管2,所述换热箱1后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水箱6,所述水箱6上方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水泵5,所述水箱6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水管11,所述水管11的一端插入换热箱1中;所述水箱6箱体的一侧安装有制冷器8,所述制冷器8通过管道固定有制冷板10,所述制冷板10设置在水箱6内部的一侧;所述水箱6箱体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注水管7和排水管9;使用时,通过螺旋气管2接入废气,启动制冷器8,通过制冷板10对水箱6中的水降温冷却,并通过水管11将冷水输送至换热箱1中,从而对螺旋气管2中的废气水冷降温,降温后的废气由螺旋气管2的一端输送至过滤装置3中进行下一步处理。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过滤装置3包括过滤箱303,所述过滤箱303箱体一侧的下方固定有过滤箱进气管301,所述过滤箱进气管301的一端与螺旋气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303内部的下方固定有滤网302;所述过滤箱303内部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螺杆305,所述螺杆305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套317,所述螺套317的下方通过连接块固定有电机箱313,所述电机箱313内安装有第二电机314,所述第二电机314输出轴的一端固定有毛刷315,所述毛刷315设置在滤网302的上方;所述螺套317底部固定的连接块通过滑杆304滑动连接在过滤箱303的内部;所述过滤箱303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水槽316;所述过滤箱303内部靠近螺杆305的上方固定有喷排307,所述喷排307的底部固定有多个喷头306;所述过滤箱303上方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气泵308;所述过滤箱303箱体一侧的上方安装有第二水泵309,所述第二水泵309出水管的一端与喷排307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303箱体靠近第二水泵309一侧的下方安装有第一电机310,所述第一电机310输出轴的一端与螺杆30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303箱体靠近第一电机310一侧的下方固定有回气管311;所述过滤箱303下方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三水泵312,所述第三水泵312进水管的一端插入水槽316中;
所述消毒装置4包括消毒箱42,所述消毒箱42箱体一侧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气泵41,所述第二气泵41进水管的一端插入消毒箱42中,所述第二气泵41出气管的一端与回气管311固定连接;所述消毒箱42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消毒箱进气管43,所述消毒箱进气管43的一端与第一气泵308出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消毒箱42箱体远离第二气泵41一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臭氧发生器44,所述臭氧发生器44的出气管插入消毒箱42中;所述消毒箱42下方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三气泵45,所述第三气泵45进气管的一端插入消毒箱42中;所述消毒箱42内壁一侧的上方安装有紫外线灭菌灯47,所述消毒箱42内壁靠近紫外线灭菌灯47一侧的上方安装有空气质量检测仪46。
使用时,通过滤网302过滤废气中的灰尘,并通过毛刷315、第二电机314和喷头306等的配合使用,冲刷清洗滤网302保持滤网通透,滤尘后的废气通过第一气泵308泵入消毒箱42中,启动臭氧发生器44和紫外线灭菌灯47对废气消毒杀菌,并通过空气质量检测仪46检测废气质量,若不达标,则将废气泵回过滤箱303中重新过滤并消毒杀菌,质量达标后,启动第三气泵45将废气向外抽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换热箱(1)、过滤装置(3)和消毒装置(4),所述换热箱(1)、过滤装置(3)和消毒装置(4)通过管道依次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1)内部固定有螺旋气管(2);所述过滤装置(3)包括过滤箱(303),所述过滤箱(303)箱体一侧的下方固定有过滤箱进气管(301),所述过滤箱进气管(301)的一端与螺旋气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303)内部的下方固定有滤网(302);所述过滤箱(303)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水槽(316);所述过滤箱(303)上方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气泵(308);所述过滤箱(303)下方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三水泵(312),所述第三水泵(312)进水管的一端插入水槽(316)中;所述过滤箱(303)箱体远离过滤箱进气管(301)一侧的下方固定有回气管(311);
所述消毒装置(4)包括消毒箱(42),所述消毒箱(42)箱体一侧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气泵(41),所述第二气泵(41)进水管的一端插入消毒箱(42)中,所述第二气泵(41)出气管的一端与回气管(311)固定连接;所述消毒箱(42)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消毒箱进气管(43),所述消毒箱进气管(43)的一端与第一气泵(308)出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消毒箱(42)下方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三气泵(45),所述第三气泵(45)进气管的一端插入消毒箱(4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1)后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水箱(6),所述水箱(6)上方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水泵(5),所述水箱(6)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有水管(11),所述水管(11)的一端插入换热箱(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6)箱体的一侧安装有制冷器(8),所述制冷器(8)通过管道固定有制冷板(10),所述制冷板(10)设置在水箱(6)内部的一侧;所述水箱(6)箱体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注水管(7)和排水管(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303)内部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螺杆(305),所述螺杆(305)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套(317),所述螺套(317)的下方通过连接块固定有电机箱(313),所述电机箱(313)内安装有第二电机(314),所述第二电机(314)输出轴的一端固定有毛刷(315),所述毛刷(315)设置在滤网(302)的上方;所述螺套(317)底部固定的连接块通过滑杆(304)滑动连接在过滤箱(303)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303)内部靠近螺杆(305)的上方固定有喷排(307),所述喷排(307)的底部固定有多个喷头(306);所述过滤箱(303)箱体一侧的上方安装有第二水泵(309),所述第二水泵(309)出水管的一端与喷排(307)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303)箱体靠近第二水泵(309)一侧的下方安装有第一电机(310),所述第一电机(310)输出轴的一端与螺杆(305)的一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箱(42)箱体远离第二气泵(41)一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臭氧发生器(44),所述臭氧发生器(44)的出气管插入消毒箱(42)中;所述消毒箱(42)内壁一侧的上方安装有紫外线灭菌灯(47),所述消毒箱(42)内壁靠近紫外线灭菌灯(47)一侧的上方安装有空气质量检测仪(46)。
CN202021766647.2U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Active CN213101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66647.2U CN213101273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66647.2U CN213101273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01273U true CN213101273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55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66647.2U Active CN213101273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012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0133A (zh) * 2021-12-06 2022-03-04 山东科美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化工产出气体的回收处理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0133A (zh) * 2021-12-06 2022-03-04 山东科美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化工产出气体的回收处理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13230U (zh) 一种喷淋式空气净化装置
CN212523623U (zh) 一种大气污染处理装置
CN108744963A (zh) 一种火电站用废气过滤装置
CN213101273U (zh) 一种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209076327U (zh) 一种含粉尘废气的处理装置
CN212914995U (zh) 一种工业废气循环净化处理装置
CN219984287U (zh) 一种组合式废气处理装置
CN211585845U (zh) 一种废气净化装置
CN212068351U (zh) 一种光催化氧化的废气处理设备
CN210584399U (zh) 一种高温废气处理装置
CN215138288U (zh) 一种高温废气处理装置
CN213408157U (zh) 一种uv光解空气净化装置
CN210584400U (zh) 一种垃圾焚烧废气多重处理装置
CN212476662U (zh) 一种切削液多级杀菌除臭装置
CN213286225U (zh) 一种土木施工用除尘消毒装置
CN212790447U (zh) 一种焚烧废气塔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WO2021134341A1 (zh) 一种电厂通风系统的消毒灭菌除尘装置
CN218687837U (zh) 一种rto废气处理装置
CN210448690U (zh) 一种包装膜制备专用废气回收装置
CN215996015U (zh) 一种有机废气过滤净化治理设备
CN217418340U (zh) 一种新型环保家庭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416938A (zh) 厨房油烟净化方法和装置
CN2893611Y (zh) 冷却塔的灭藻除粘泥装置
CN219376465U (zh) 一种环保型废气净化装置
CN211903131U (zh) 一种新型uv光解空气净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3

Address after: Room 2125, No. 108 Wensan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Jianfa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1, No.1-1, Dayuan wuheyi street, Baiyu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Patentee before: Yan Y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