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93057U - 一种基于大功率高速散热的铝电解电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大功率高速散热的铝电解电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93057U
CN213093057U CN202021642862.1U CN202021642862U CN213093057U CN 213093057 U CN213093057 U CN 213093057U CN 202021642862 U CN202021642862 U CN 202021642862U CN 213093057 U CN213093057 U CN 2130930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ransfer
heat dissipation
packaging shell
electrolytic capacitor
alumin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428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旭
韩大林
张红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Aill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Aill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Aill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Aill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428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930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930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930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功率高速散热的铝电解电容器,包括封装壳体、连接于封装壳体内部的传热元件、设置于传热元件内的电解组件、及连接于电解组件并延伸至封装壳体外部的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传热元件包括传热环、涂覆于传热环内径与电解组件之间的绝缘导热胶、开设于传热环外径的若干传热槽,封装壳体外径一体冲压成型有散热凹槽,散热凹槽与所述传热槽贴合;本实用新型在封装壳体与电解组件之间设置了传热元件,能够在使用中实现高效传热,在大功率使用中更加稳定可靠,通过传热组件配合下,将电解组件内产生的热量传输至封装壳体进行快速散热,散热效率高,运行稳定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大功率高速散热的铝电解电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大功率高速散热的铝电解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容器简称电容,也是组成电子电路的主要元件。它可以储存电能,具有充电、放电及通交流、隔直流的特性。它是各类电子设备大量使用的不可缺少的基本元件之一。其中,铝电解电容器铝壳内素子的组成一般是由阴极铝箔、阳极铝箔、以及铝箔之间的电解纸组成。
然而,现有的铝电解电容器,在大功率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发热,现有的铝电解电容一般并为设置散热结构,而导致结构在使用中稳定性差,无法实现大功率使用,故针对铝电解电容器的散热结构可做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封装壳体与电解组件之间设置了传热元件,能够在使用中实现高效传热,在大功率使用中更加稳定可靠,通过传热组件配合下,将电解组件内产生的热量传输至封装壳体进行快速散热,散热效率高,运行稳定性好的基于大功率高速散热的铝电解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大功率高速散热的铝电解电容器,包括封装壳体、连接于封装壳体内部的传热元件、设置于传热元件内的电解组件、及连接于电解组件并延伸至封装壳体外部的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传热元件包括传热环、涂覆于传热环内径与电解组件之间的绝缘导热胶、开设于传热环外径的若干传热槽,所述封装壳体外径一体冲压成型有散热凹槽,所述散热凹槽与所述传热槽贴合;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电解组件包括正极铝箔、负极铝箔及电解纸;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正极铝箔、电解纸、负极铝箔、电解纸为依次层叠卷绕设置并含浸电解液;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正极引脚设置正极加固片与正极铝箔连接;所述负极引脚设置负极加固片与负极铝箔连接。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封装壳体为铝壳一体冲压成型。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封装壳体设置有缩颈部,所述缩颈部封装有密封件,所述封装壳体通过铆压将密封件压紧于缩颈部。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缩颈部包括压紧环、铆压成型于压紧环的扣压环,所述密封件环向开设有扣压槽,所述扣压环压入至扣压槽内。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封装壳体背离缩颈部一端冲压成型有垫片。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封装壳体位于散热凹槽两侧设置有散热鳍片。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散热鳍片呈半圆状突起设置。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散热鳍片居中开设有散热隔条。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密封件为环氧树脂一体成型设置,其对应扣压环外沿设置有密封外唇。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正极加固片与正极引脚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正极加固片尺寸大于所述正极引脚;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负极加固片与负极引脚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负极加固片尺寸大于所述负极引脚;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正极加固片与正极铝箔之间通过焊接或铆合连接;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负极加固片与负极铝箔之间通过焊接或铆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传统的电容器,本实用新型在封装壳体与电解组件之间设置了传热元件,能够在使用中实现高效传热,在大功率使用中更加稳定可靠,通过传热组件配合下,将电解组件内产生的热量传输至封装壳体进行快速散热,散热效率高,运行稳定性好。具体是,设置了封装壳体、连接于封装壳体内部的传热元件、设置于传热元件内的电解组件、及连接于电解组件并延伸至封装壳体外部的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设置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用于电容器接电连接使用,连接方便,用于连接电解组件实现稳定控制和连接,连接方便,结构可靠。
其中,传热元件包括传热环、涂覆于传热环内径与电解组件之间的绝缘导热胶、开设于传热环外径的若干传热槽,所述封装壳体外径一体冲压成型有散热凹槽,所述散热凹槽与所述传热槽贴合,采用传热槽和散热凹槽配合,将提升了封装壳体与传热元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传热效果和散热效果,保持在大功率使用中更加稳定可靠。
电解组件包括正极铝箔、负极铝箔及电解纸;所述正极铝箔、电解纸、负极铝箔、电解纸为依次层叠卷绕设置并含浸电解液;正极引脚设置正极加固片与正极铝箔连接;所述负极引脚设置负极加固片与负极铝箔连接,采用依次交替层叠结构的电解组件,还是铝电解结构,能够在使用中降低阻抗,承受耐纹波电流得到提高,可有效提升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铝电解电容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铝电解电容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铝电解电容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铝电解电容器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铝电解电容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封装壳体100、缩颈部110、压紧环111、扣压环112、密封件120、扣压槽121、垫片130、散热凹槽140、散热鳍片150、散热隔条151、传热元件200、传热环210、绝缘导热胶220、传热槽230、电解组件300、正极铝箔310、负极铝箔320、电解纸330、正极引脚400、正极加固片410、负极引脚500、负极加固片5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基于大功率高速散热的铝电解电容器,包括封装壳体100、连接于封装壳体100内部的传热元件200、设置于传热元件200内的电解组件300、及连接于电解组件300并延伸至封装壳体100外部的正极引脚400和负极引脚500。
封装壳体100为铝壳一体冲压成型,采用一体冲压成型的封装壳体100,提升结构强度,一体成型在使用中强度高,耐耗性强。
参阅图2~图3所示,封装壳体100设置有缩颈部110,所述缩颈部110封装有密封件120,所述封装壳体100通过铆压将密封件120压紧于缩颈部110,设置缩颈部110配合密封件120用于封装壳体100的密封,对内部结构起到防护作用,提升结构的防尘防水效果,同时也可预防电解液流出,提升稳定性。
缩颈部110包括压紧环111、铆压成型于压紧环111的扣压环112,所述密封件120环向开设有扣压槽121,所述扣压环112压入至扣压槽121内,采用压紧环111配合扣压环112对密封件120起到压紧密封作用,进一步提升压紧密封效果,保护效果好,结构强度高。
封装壳体100背离缩颈部110一端冲压成型有垫片130,采用一体成型的垫片130结构,通过垫片130加强结构的密封强度和可靠性。
参阅图3所示,传热元件200包括传热环210、涂覆于传热环210内径与电解组件300之间的绝缘导热胶220、开设于传热环210外径的若干传热槽230,所述封装壳体100外径一体冲压成型有散热凹槽140,所述散热凹槽140与所述传热槽230贴合,采用传热槽230和散热凹槽140配合,将提升了封装壳体100与传热元件20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传热效果和散热效果,保持在大功率使用中更加稳定可靠。
具体是,传热环210采用的是铜质传热结构,能够实现快速传热,提升稳定性,而设置绝缘导热胶220,绝缘导热胶220是一类单组份室温硫化的硅酮胶粘剂,具有使用方便、粘接强度高。
封装壳体100位于散热凹槽140两侧设置有散热鳍片150,进一步改进为,散热鳍片150呈半圆状突起设置,散热鳍片150居中开设有散热隔条151,设置散热鳍片150配合散热隔条151使用,能够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设置半圆状突起结构,大大提升散热面积。
密封件120为环氧树脂一体成型设置,其对应扣压环112外沿设置有密封外唇121,采用环氧树脂一体成型,结构强度高,耐耗性强,同时设置密封外唇121,保证密封强度和效果。
参阅图5所示,电解组件300包括正极铝箔310、负极铝箔320及电解纸330;所述正极铝箔310、电解纸330、负极铝箔320、电解纸330为依次层叠卷绕设置并含浸电解液;正极引脚400设置正极加固片410与正极铝箔310连接;所述负极引脚500设置负极加固片510与负极铝箔320连接,采用依次交替层叠结构的电解组件300,还是铝电解结构,能够在使用中降低阻抗,承受耐纹波电流得到提高,可有效提升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正极加固片410与正极引脚400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正极加固片410尺寸大于所述正极引脚400;负极加固片510与负极引脚500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负极加固片510尺寸大于所述负极引脚500;采用大面积结构,在使用中减少发热量集中,提升安全系数和稳定性。
正极加固片410与正极铝箔310之间通过焊接或铆合连接;负极加固片510与负极铝箔320之间通过焊接或铆合连接,通过铆合或焊接实现连接,连接效果好,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强。
本实用新型在封装壳体100与电解组件300之间设置了传热元件200,能够在使用中实现高效传热,在大功率使用中更加稳定可靠,通过传热组件配合下,将电解组件300内产生的热量传输至封装壳体100进行快速散热,散热效率高,运行稳定性好。具体是,设置了封装壳体100、连接于封装壳体100内部的传热元件200、设置于传热元件200内的电解组件300、及连接于电解组件300并延伸至封装壳体100外部的正极引脚400和负极引脚500,设置正极引脚400和负极引脚500用于电容器接电连接使用,连接方便,用于连接电解组件300实现稳定控制和连接,连接方便,结构可靠。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大功率高速散热的铝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壳体、连接于封装壳体内部的传热元件、设置于传热元件内的电解组件、及连接于电解组件并延伸至封装壳体外部的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
所述传热元件包括传热环、涂覆于传热环内径与电解组件之间的绝缘导热胶、开设于传热环外径的若干传热槽,所述封装壳体外径一体冲压成型有散热凹槽,所述散热凹槽与所述传热槽贴合;
所述电解组件包括正极铝箔、负极铝箔及电解纸;
所述正极铝箔、电解纸、负极铝箔、电解纸为依次层叠卷绕设置并含浸电解液;
所述正极引脚设置正极加固片与正极铝箔连接;所述负极引脚设置负极加固片与负极铝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功率高速散热的铝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壳体为铝壳一体冲压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功率高速散热的铝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壳体设置有缩颈部,所述缩颈部封装有密封件,所述封装壳体通过铆压将密封件压紧于缩颈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大功率高速散热的铝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缩颈部包括压紧环、铆压成型于压紧环的扣压环,所述密封件环向开设有扣压槽,所述扣压环压入至扣压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大功率高速散热的铝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壳体背离缩颈部一端冲压成型有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大功率高速散热的铝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壳体位于散热凹槽两侧设置有散热鳍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大功率高速散热的铝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呈半圆状突起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大功率高速散热的铝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居中开设有散热隔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大功率高速散热的铝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环氧树脂一体成型设置,其对应扣压环外沿设置有密封外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功率高速散热的铝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加固片与正极引脚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正极加固片尺寸大于所述正极引脚;
所述负极加固片与负极引脚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负极加固片尺寸大于所述负极引脚;
所述正极加固片与正极铝箔之间通过焊接或铆合连接;
所述负极加固片与负极铝箔之间通过焊接或铆合连接。
CN202021642862.1U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基于大功率高速散热的铝电解电容器 Active CN2130930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42862.1U CN213093057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基于大功率高速散热的铝电解电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42862.1U CN213093057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基于大功率高速散热的铝电解电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93057U true CN213093057U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29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42862.1U Active CN213093057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基于大功率高速散热的铝电解电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930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30398A (zh) * 2022-12-29 2023-06-06 丰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级散热的铝电解电容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30398A (zh) * 2022-12-29 2023-06-06 丰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级散热的铝电解电容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55865U (zh) 电芯及采用该电芯的电池
CN111682129A (zh) 一种金属壳扣式锂离子电池
CN209312824U (zh) 一种一体式壳体电池模组
CN213093057U (zh) 一种基于大功率高速散热的铝电解电容器
CN104347907A (zh) 一种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车辆
CN216850095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电池组件
CN110890594A (zh) 一种新型电芯及电池和电池的制造工艺
CN216750086U (zh) 电池
CN213093058U (zh) 一种基于耐高温防刺穿的长寿命铝电解电容器
CN212434723U (zh) 一种金属壳扣式锂离子电池
CN210897346U (zh) 一种电池
CN213366408U (zh) 一种基于低阻抗的铝电解电容器
CN208444866U (zh) 电池
CN212695228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213905426U (zh) 二次电池及终端设备
CN212810065U (zh) 一种散热优良的电容器壳体
CN211320247U (zh) 一种新型电芯及电池
CN220209152U (zh) 能量片电池
CN211404662U (zh) 一种耐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单片电芯结构
CN220474617U (zh) 高效散热型桥堆
CN217983506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盖板及锂离子电池
CN219626484U (zh) 一种牛角型直四棱柱体铝电解电容器
CN217387317U (zh) 电池的盖板和电池
CN211376427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铝电解电容器
CN216750097U (zh) 一种微型扣式锂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