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47907A - 一种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47907A
CN104347907A CN201310318370.5A CN201310318370A CN104347907A CN 104347907 A CN104347907 A CN 104347907A CN 201310318370 A CN201310318370 A CN 201310318370A CN 104347907 A CN104347907 A CN 1043479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heat
shell
conducting piece
batter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183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广利
任冬雪
王国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hua Group Corp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Original Assignee
Shenhua Group Corp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hua Group Corp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filed Critical Shenhua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1837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479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347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79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13Large-sized flat cells or batteries for motive or stationary systems with plate-like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其中,该电池包括:外壳(5)、设置在该外壳(5)内部的电池单元(7)和导热件(4)。导热件(4)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外壳(5)内,并与电池单元(7)以可传热的方式电绝缘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电池模块和车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与电池单元电绝缘连接的导热件能够将电池单元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件散发,与现有的通过相互连接的电池单元散热相比,增加了散热的路径,提高了电池的散热效率,从而极大的提到了电池内部的导热系数,使得电池能够快速降温,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也得以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电池模块以及包括该电池模块的车辆。
背景技术
电池作为储能电源现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各种设备中,尤其是移动设备和动力设备。为满足人们便捷而高效的生活需求,各种设备都必须在不断提升功率的同时减小整体尺寸和重量,为这些设备提供稳定电源的电池也随之呈现出大容量、小型化、轻量化的设计趋势。
通常,为提高电池的容量和输出电压,会将多个电池单元堆叠封装在一个外壳内,再利用露在外壳外的电极/极耳和其它电池串联或并联以组成大功率的电池模组。一般而言,封装在外壳内的多个电池单元通过外壳将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外界。事实上,单纯通过外壳散热很难获得较高的散热效率,而当电池应用在大功率供电场合时,这种应用往往是高功率、多周期的,过热问题尤为突出。在大功率的应用中,电池的过热问题会使得电池及其系统烧结、老化、甚至坏损。因此,如何提高电池的散热效率以增强电池的效率和使用寿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传统工业中,为了克服该问题,常常采用的解决方式是将电池的体积放大。如此一来,电池具有更大的容量,放电时相对放电深度就会变小,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寿命。但是这种方法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与运营成本。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容量大、体积小且散热性好的电池和电池模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该电池通过导热件来进行改善散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其中,该电池包括:外壳、设置在该外壳内部的电池单元和导热件,其中所述导热件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电池单元以可传热的方式电绝缘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与所述外壳可传热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包括与所述电池单元连接的主体部和自所述主体部向外延伸的延伸部。优选地,至少部分的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外壳连接。
优选地,所述延伸部的边缘不超出所述外壳(5)的外表面。
优选地,至少部分的所述延伸部穿过外壳并沿远离所述外壳的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可以为多个。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沿所述电池单元的表面设置。
优选地,所述电池单元为至少两个,所述导热件在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元之间沿所述电池单元的表面设置。
优选地,所述电池为锂离子电池。
优选地,所述外壳为软包装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其中,该电池模块包括本发明所述的电池。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其中,该车辆包括本发明所述的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用于为所述车辆提供动力。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与电池单元电绝缘连接的导热件能够将电池单元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件散发,与现有的通过相互连接的电池单元散热相比,增加了散热的路径,提高了电池的散热效率,从而极大的提到了电池内部的导热系数,使得电池能够快速降温,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也得以提高。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池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池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电池的示意性俯视图,其中虚线标示导热件在外壳内部的轮廓;
图4是图2所示电池的示意性俯视图,其中虚线标示导热件在外壳内部的轮廓;
图5是图2所示电池的示意性俯视图,其中虚线标示导热件在外壳内部的轮廓;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池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7是根据实施例1和对比例1的正极耳的最大温升-循环次数图表;
图8是根据实施例1和对比例1的负极耳的最大温升-循环次数图表;
图9是根据实施例1和对比例1的表面的最大温升-循环次数图表。
附图标记说明
1负极板       2隔膜
3正极板       4导热件
5外壳         6密封胶
7电池单元     8极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接合附图中所示的方向和上下文的描述进行适当地理解。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其中,该电池包括:外壳5、设置在该外壳5内部的电池单元7和导热件4,其中所述导热件4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外壳5内,并与所述电池单元7以可传热的方式电绝缘连接。
在本发明的电池工作的过程中,通常地,每一个电池单元7可以单独地提供电压,电池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电池单元7。当电池包括多个电池单元7时,相邻的两个电池单元7之间并联。优选地,电池单元7包括正极板3、负极板1和设置在该正极板3与负极板1之间的隔膜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用来传递热量的导热件4至少部分地容纳在电池的外壳5之内,也就是说该导热件4可以部分容纳在电池的外壳5之内,部分伸入到外壳5之中或穿过外壳5伸出到电池外部,或者也可以全部设置在电池的外壳5之内。
导热件4与电池单元7之间以可传热的方式连接,也就是说该导热件4与电池单元7之间可以采用任何现有技术中的可传热方式直接连接或间接地连接,从而传导电池单元7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导热件4与电池单元7之间相互电绝缘,即导热件4不起到导电的作用,而只是传导电池单元7的热量,因此导热件4不会影响电池中电池单元7的工作情况。具体地,导热件4不会影响电池单元7的电压,例如对于一个电池单元7或者多个电池单元7并联连接的情况,电池的电压与单个电池单元7的电压相等。
本发明对导热件4的材料并不做特殊限制,导热率良好的材料都可以用来制作导热件4,并且该导热件4优选为薄片状。如果导热件4的厚度过大,不但影响散热效果,而且增加电池的体积和重量。通常地,该导热件4优选地为由金属制成的箔片,其导热性更佳。优选地,该导热件4为铜或铝箔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与电池单元7电绝缘连接的导热件4能够将电池单元7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件4散发。与现有的通过相互连接的电池单元散热相比,增加了散热的路径,提高了电池的散热效率,从而极大的提到了电池内部的导热系数,使得电池能够快速降温,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也得以提高。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4与所述外壳5可传热地连接。为了能够更加直接和快速地将电池单元7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电池外界,优选地,将导热件4与外壳5可传热地连接在一起,也就是说该导热件4与外壳5之间可以采用任何现有技术中的可传热方式直接连接或间接地连接,从而传导电池单元7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本发明对导热件4与外壳5之间是否电绝缘并不加以限制。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4包括与所述电池单元7连接的主体部和自所述主体部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更优选地,该主体部的表面沿着至少部分的所述电池单元7的表面设置并连接,该延伸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并向外延伸,该延伸部与所述电池单元7相互不重叠。
需要说明的是,该导热件4和电池单元7通常都设置为片状件,因此导热件4的表面和电池单元7的表面都指的是片状件的表面,其具体结构可以是Y形、T形、树杈形等。
主体部的表面沿着至少部分的电池单元7的表面设置并连接。也就是说,主体部的表面小于或者等于电池单元7的表面,并且对导热件4的主体部的表面形状和表面积不做其他限制。优选地,导热件4通过主体部与电池单元7面接触,而延伸部与主体部连接并向外延伸,该延伸部与电池单元7不接触。导热件4通过主体部与电池单元7进行热传递,并且将该热量通过延伸部向远离电池单元7的方向传递。
本优选实施方式中的主体部和延伸部是根据导热件4与电池单元7的相对位置而定义的,主体部与电池单元7相接触,优选为面接触,并且优选不会超出电池单元7的边缘,而与主体部连接的延伸部则是完全与电池单元7不接触的导热件4的部分,即延伸部为导热件4伸出在电池单元7之外的部分。但是本发明对主体部和延伸部的形状和面积都不加以限定。
为了尽可能的增大导热件4的传热效率,优选地该导热件4的主体部设置为与电池单元7的表面形状和面积完全相等并相对应地连接。优选地,该导热件4的主体部与电池单元7的接触面上可以设置波纹或其他凹凸结构以增大导热件4的主体部与电池单元7之间的接触面积。
在如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电池单元7为平板状,导热件4也相应地设置为平板状。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种实施方式,电池单元7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曲面等,导热件4也可以采用相应的结构,并且仍然可以应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并且,延伸部的形状和与主体部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可以任意的设置。例如,该延伸部所在的平面可以与主体部所在的平面成角度地设置,该延伸部也可以设置为线状或者立体状。再者,对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也无特殊限制,只要相对主体部来说是往外延伸即可,以矩形或方形主体部为例,延伸部可以从主体部的四边向外延伸,也可以选择只从其中一边或几边向外延伸。
根据上文所述的实施方式,电池单元7产生的热量首先传导到导热件4的主体部上,并且通过延伸部向远离主体部的方向传导,从而将电池单元7的热量散发出去。而具体地,延伸部可以与外壳5可传热地连接,从而直接地将热量传递到电池的外壳5上。该延伸部也可以不与外壳5接触,或者设置为接近外壳5,虽然散热效果与接触外壳5的实施方式相比较差,但是仍然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实施方式。
优选地,至少部分的延伸部与外壳5连接。
该延伸部的边缘可以部分或全部地与外壳5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连接,也可以混合地应用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方式,即可以有部分的延伸部的边缘通过直接连接的方式与外壳5连接,部分的延伸部的边缘通过间接连接的方式与外壳5连接。优选地,该延伸部与外壳5之间的连接方式设置为能够尽量增大延伸部与外壳5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好地提高散热效果。
优选地,所述延伸部的边缘不超出所述外壳5的外表面。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延伸部在外壳5的内部远离主体部延伸并与外壳5的内表面连接。通过该结构,可以通过导热件4将电池单元7的热量直接传导到外壳5上并散发到电池外部,因此能够更加有利于提高导热件4的散热效果。并且,增大导热件4与外壳5的接触面积或增大导热件4延伸出电池部分的表面积均能够提高散热效果。
另外将至少部分的导热片4的边缘连接到外壳5的内表面上还能辅助导热片4在电池内部的固定,提高结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外壳5包括由密封胶6与外壳5的内表面热压形成的密封部。至少部分的延伸部延伸并固定到至少部分的密封部中,且所述延伸部的边缘不超出所述外壳5的外表面,优选为与该密封部的外表面对齐。
该外壳5上的密封部可以任意设置,其位置、形状和大小尺寸等都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设置,其中至少部分的密封部与至少部分的延伸部连接。至少部分的延伸部延伸以与外壳5的密封部连接,该至少部分的延伸部固定在密封部之中,也就是说至少部分的延伸部嵌入到外壳5中,并且,该延伸部的边缘不能超出密封部的外表面,也就是外壳5的外表面。
优选地,该密封部为外壳5的两部分之间的连接处。例如,该密封部可以为外壳5上形成的接缝,两部分的外壳5通过密封部连接在一起并且优选为在该密封部能够密封地连接,以防止电池内部的电解液泄漏。在如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延伸部插入到外壳5的两部分之间并与该两部分的外壳5连接在一起。并且,延伸部的边缘插入到两部分的外壳5之间并且不超出密封部的外表面。
优选地,至少部分的所述延伸部穿过外壳5并沿远离所述外壳5的方向延伸。
与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相比,延伸部的外边缘并非与外壳5的外表面平齐,而是穿过外壳5继续向外延伸。这样,导热件4不但能将热量传递到外壳5上以通过外壳5散热,还能够通过延伸到外壳5之外的导热件4来直接向电池外部散热。
如图2和图4-5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中,导热件4的延伸部的边缘延伸穿过密封部并继续延伸到密封部之外(即电池的外壳5的外表面)。该导热件4的两侧表面分别通过密封胶6与外壳5连接。优选地,导热件4延伸超出密封部的外表面的部分与外部换热构件相连接或者通过增大比表面积等方法,来提高散热效果。例如,延伸部伸出到密封部之外的部分设置为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从而与外部换热构件相接触,优选为面接触,从而能够提高换热效率,该外部换热构件可以选择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适用的换热构件。
上述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散热效果理论上应当比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散热效果更好。因为,在第二优选实施方式中,导热件4的延伸部延伸到外壳5之外,因此能够直接地将电池单元7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电池的外部,而且还能通过导热件4与外壳5的密封部处的连接而将部分热量传导到外壳5上,从而通过外壳5向外部散热。
需要说明的是,导热件4的延伸部可以为相互间隔的多个,因此上述第一和第二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密封部也可以为相互间隔的多个,并且分别与相应的密封部相对应。导热件4的延伸部可以根据电池的实际结构综合地选择上述任意一种实施方式,并且当导热件4有多个相互间隔的延伸部时,各个延伸部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实施方式的结构。
例如,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导热件4的一个延伸部与外壳5的内表面连接;如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导热件4的一个延伸部延伸到电池的外壳5之外。
如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能理解的,在上述两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由于导热件4的延伸部并不需要超出外壳5或密封部的外表面,且导热件4本身由厚度仅为0.01-2.0mm的导热材料制成,因而相较于传统的未设置导热件4的电池来说,依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池的体积基本不发生改变。另一方面,由于电池的散热问题得到显著改善,单个外壳5内可封装两个或以上电池单元以增加单个电池的容量,如此,在需要集成多个电池来构成大容量电池模块时,由于使用较少的外壳5,同样容量的电池模块的总重量反而会更轻。于此同时,电池单元产生的热量不仅能够在厚度方向上利用堆叠的正、负极片和隔膜传递到外壳5,还能够通过导热件4传递到外壳5,再通过外壳5将热量传递到外界。显然,相较于厚度方向,导热件4到外壳5具有更短的散热路径和低的传热阻力,更高的散热效率,从而能够在不明显增加或不增加电池的体积和重量的情况下,提高电池内部的导热系数,进而获得高体积密度和高重量密度的电池模块。
优选地,导热件4的延伸部可设置为波浪形等,以利于增大散热面积的结构。优选地,导热件4的延伸部与外壳5连接的部分可设置通孔、凹槽等结构,延伸部两侧的外壳5能够通过该通孔或凹槽而相互连接,利于增加密封部处的结合力。该导热件4的延伸部与外壳5的密封部的接触面上可以设置波纹或其他凹凸结构以增大导热件4的延伸部与外壳5的密封部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连接力。
并且,在上文所述的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导热件4的延伸部与外壳5之间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连接,优选地,都采用密封连接的方式。例如,延伸部与外壳5的内表面密封地连接,插入到或穿过密封部的延伸部与密封部之间密封地连接。通常地,采用密封胶6来通过热压工艺形成密封,而且优选采用极耳胶作为密封胶6,极耳胶的耐热性较好,即使在电池发热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良好的密封性。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4为多个。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电池中可以设置多个导热件4,例如电池中有多个电池单元7,每相邻的两个电池单元7之间都可以设置一个导热件4。该导热件4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置,通常导热件4选择为不会使电池重量增加或显著增加的数量。
更优选地,所述导热件4包括所述导热件4包括与所述电池单元7连接的主体部和自所述主体部向外延伸的延伸部,多个所述导热件4的延伸部相互连接为总延伸部。该主体部优选与至少部分的所述电池单元7的表面重叠地连接,该延伸部与所述电池单元7不重叠。
更优选地,至少部分的总延伸部与所述外壳5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总延伸部的边缘不超出所述外壳5的外表面。
更优选地,至少部分的总延伸部穿过外壳5并远离所述外壳5延伸。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方式中,该导热件4设置为多个(如图6所示为两个),该多个导热件4的延伸部相互连接为总延伸部,多个导热件4的多个延伸部也可以分别连接为多个总延伸部。该总延伸部的结构可以为根据上述第一优选实施方式和第二优选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电池的散热主要依靠电池单元7之间的层叠以及电池单元7与外壳5之间的接触,热量沿电池单元7的厚度方向传递到外壳5,并通过外壳5传递到电池之外。但是利用本发明的导热件4,能够提供现有技术的散热途径以外的散热途径,即使是设置在外壳5与电池单元7之间的导热件4,虽然该导热件4的主体部设置在外壳5与电池单元7之间,该导热件4的延伸部还能够延伸与外壳5的其他部位连接,从而提供比现有技术中更多的散热途径,以提高散热效率。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4沿所述电池单元7的表面设置。在上文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导热件4与电池单元7为可传热地连接,对导热件4与电池单元7的连接方式并不加以限制,即可为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而且对于不同连接方式下的连接部位和接触面积等都不加以限制。为了能够更好地传导电池单元7的热量,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该导热件4优选为沿电池单元7的表面设置,并且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何适用的技术方案来增大导热件4与电池单元7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传热效率。
优选地,所述电池单元7为至少两个,所述导热件4在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元7之间沿所述电池单元7的表面设置。
由于通常情况下,为了提高电池的容量,电池中的电池单元7的数量通常至少为两个,因此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该导热件4可以设置在电池单元7的一侧,或者两个电池单元7的中间,即,对于电极堆叠结构包括一个电池单元7的实施例来说,该导热件4可以设置在该电池单元7的任意一侧或两侧,对于电极堆叠结构包括多个电池单元7的实施例来说,该导热件4可以设置在最上方的电池单元7之上和/或左下方的电池单元7之下和/或者相邻的两个电池单元7之间。当然,该导热件4可以设置为多个,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4与其相邻的所述电池单元7之间设置有电绝缘层。
根据上文所述的实施方式,该导热件4平行于电池单元7设置,由于电池单元7包括相互平行并依此设置的正极板3、隔膜2和负极板1,所以导热件4与正极板3或负极板1相邻地设置,而导热件4通常为金属箔片,为了避免导热件4导电,在该导热件4与其相邻的电池单元7的电极之间设置有电绝缘层。该电绝缘层可以选择现有技术中任何适用的绝缘材料制成。
另外,电池单元7的正极板3和负极板1的外面通常预先设置有隔膜2以起到电绝缘的作用,即正极板3和负极板1上已经预设了隔膜2以便于形成电池单元7和电极堆叠结构。这样,将预设有隔膜2的正极板3和负极板1平行地连接在一起时,正极板3和负极板1外面的隔膜2就连接在正极板3和负极板1之间。同理地,由于正极板3和负极板1外侧整体地设置有隔膜2,因此在电池单元7的正极板3和负极板1之间也可以通过该隔膜2与导热件4连接。优选地,所述电绝缘层为隔膜2。
优选地,所述电池为锂离子电池。优选地,所述外壳5为软包装膜。本发明的电池为软包装电池,该外壳5优选为软包装膜。
采用软包装膜封装的电池相对其他电池具有安全性较高的优点,因为当电池内部出现问题时,可以自动涨破软包装以释放压力,从而避免发生电池的爆炸。
在锂离子电池中,电池的散热性能对于电池的性能和寿命来说非常重要,因此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优选地,所述电池还包括与所述电池单元7电连接并延伸到所述外壳5之外的极耳8,所述导热件4与所述极耳8电绝缘。
通常,电池还包括极耳8以用来向外供电,该极耳8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将所有的电池单元7的正极板3与正极耳连接,所有的电池单元7的负极板1与负极耳连接,从而使得各个电池单元7产生的电流通过电池的正极耳和负极耳输出,因此该正极耳和负极耳与电池的外壳5内部的电池单元连接,并且穿过外壳5延伸到电池的外部。
根据图3、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可见,电池的正极耳和负极耳通常设置在电池的外壳5的一侧,并且正极耳和负极耳所在的面与电池单元7和导热件4的面相互平行。如图3所示,导热件4的一个延伸部延伸到电池单元7之外,并且与外壳5的内壁面连接(未示出);如图4所示,在导热件4的与电池的极耳8相对的一侧形成延伸部,该延伸部延伸到电池的外壳5之外并且与密封部处的外壳5密封;如图5所示,在导热件4的与电池的极耳8相邻的一侧形成延伸部,该延伸部延伸到电池的外壳5之外并且与密封部处的外壳5密封。
由此可见,为了避免干涉电池单元7的极板与电池的极耳8之间的电连接,导热件4的延伸部通常会避开极耳8而设置,例如在电池的极耳8一侧的导热件4上通常优选地不会形成延伸部,更不会连接到外壳5或者伸出到外壳5之外,而导热件4的其他侧面可以设置延伸部并根据实际结构采用上文所述的任意一种适用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其中,该电池模块包括本发明所述的电池。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其中,该车辆包括本发明所述的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用于为所述车辆提供动力。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通过实施例1和对比例1的实验数据来说明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电池的性能。
实施例1的实验使用软包装锂电池来进行试验,其中该锂电池的电极堆叠结构包括10个电池单元7,导热件4设置在第5个电池单元7和第6个电池单元7之间,也就是说,导热件4的两侧各设置有5个电池单元。采用不具有导热件4的普通软包装锂电池作为对比例1,该对比例1的普通软包装锂电池的电极堆叠结构包括10个电池单元7。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对两个电池进行多个循环的实验,然后分别测量正极温度、负极温度和表面温度,并根据测得的温度数据绘制图7-图9所示的最大温升-循环次数表。从表中数据可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锂电池的正极温升、负极温升和表面温升基本上在各个循环周期均低于普通锂电池。
根据对多个样本的多次试验的平均试验结果的计算可知,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锂电池与普通的锂电池相比,在相同的散热条件下,本发明所制作的电池比普通的电池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最大温升降低15.5%。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3)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5);
设置在该外壳(5)内部的电池单元(7);和
导热件(4),所述导热件(4)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外壳(5)内,并与所述电池单元(7)以可传热的方式电绝缘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4)与所述外壳(5)可传热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4)包括与所述电池单元(7)连接的主体部和自所述主体部向外延伸的延伸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的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外壳(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边缘不超出所述外壳(5)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的所述延伸部穿过所述外壳(5)并沿远离所述外壳(5)的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4)为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4)沿所述电池单元(7)的表面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元(7)为至少两个,所述导热件(4)在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元(7)之间沿所述电池单元(7)的表面设置。
10.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锂离子电池。
11.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为软包装膜。
12.一种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电池模块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用于为所述车辆提供动力。
CN201310318370.5A 2013-07-26 2013-07-26 一种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车辆 Pending CN1043479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18370.5A CN104347907A (zh) 2013-07-26 2013-07-26 一种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18370.5A CN104347907A (zh) 2013-07-26 2013-07-26 一种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7907A true CN104347907A (zh) 2015-02-11

Family

ID=52503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18370.5A Pending CN104347907A (zh) 2013-07-26 2013-07-26 一种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47907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4795A (zh) * 2016-09-26 2017-01-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7425154A (zh) * 2016-05-23 2017-12-0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块
CN107528101A (zh) * 2016-06-20 2017-12-29 万向二三股份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及其装配方法
CN107634169A (zh) * 2016-07-19 2018-01-26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电池组电池、电池组模块以及用于制造的方法
CN108183272A (zh) * 2017-01-06 2018-06-19 苏州汉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热管理方法及热管理装置
CN109478697A (zh) * 2016-10-12 2019-03-15 宝马股份公司 具有温度传感器的电池单元
CN111736341A (zh) * 2019-03-25 2020-10-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佩戴型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1522A (zh) * 2008-11-28 2011-12-2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电池
JP2012119158A (ja) * 2010-11-30 2012-06-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組電池とこれを装備する電動車両
CN102891344A (zh) * 2012-10-17 2013-01-23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温控模组
CN203026593U (zh) * 2010-09-03 2013-06-26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电池
CN203039046U (zh) * 2012-12-28 2013-07-03 梁三妹 一种电动汽车散热电池包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1522A (zh) * 2008-11-28 2011-12-2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电池
CN203026593U (zh) * 2010-09-03 2013-06-26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电池
JP2012119158A (ja) * 2010-11-30 2012-06-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組電池とこれを装備する電動車両
CN102891344A (zh) * 2012-10-17 2013-01-23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温控模组
CN203039046U (zh) * 2012-12-28 2013-07-03 梁三妹 一种电动汽车散热电池包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5154A (zh) * 2016-05-23 2017-12-0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块
CN107425154B (zh) * 2016-05-23 2024-01-1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块
CN107528101A (zh) * 2016-06-20 2017-12-29 万向二三股份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及其装配方法
CN107634169A (zh) * 2016-07-19 2018-01-26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电池组电池、电池组模块以及用于制造的方法
CN107634169B (zh) * 2016-07-19 2022-02-0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电池组电池、电池组模块以及用于制造的方法
CN106304795A (zh) * 2016-09-26 2017-01-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6304795B (zh) * 2016-09-26 2017-11-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9478697A (zh) * 2016-10-12 2019-03-15 宝马股份公司 具有温度传感器的电池单元
CN109478697B (zh) * 2016-10-12 2023-05-30 宝马股份公司 具有温度传感器的电池单元
US11936016B2 (en) 2016-10-12 2024-03-19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Battery cell comprising a temperature sensor
CN108183272A (zh) * 2017-01-06 2018-06-19 苏州汉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热管理方法及热管理装置
CN111736341A (zh) * 2019-03-25 2020-10-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佩戴型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47907A (zh) 一种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车辆
WO2021143514A1 (zh) 一种电池、电池包和电动车
CN104285315B (zh) 具有高效冷却结构的电池模块
CN202067875U (zh) 一种软包装电池及其电池组
CN209447945U (zh) 一种电池包
CN103138027A (zh) 高导热电池组件
CN104882635A (zh) 叠片锂离子电池以及其构成的电池组以及其极片
CN106356587A (zh) 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
KR20170135479A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자동차
CN204130659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
KR20170034560A (ko) 배터리 모듈
KR20120137792A (ko) 배터리 팩
CN104022255A (zh) 可再充电电池
CN209472013U (zh) 一种高空间利用率高安全性电池模组
KR20190054300A (ko) 배터리
CN211017177U (zh) 电池模组
CN202127045U (zh) 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组
WO2021164559A1 (zh) 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和电动车
CN102569936A (zh) 一种软包装电池模块
CN211208629U (zh) 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车
CN108183281A (zh) 一种内设散热结构的锂离子电池
CN202564501U (zh) 一种用于软包装电池组的散热铝板
JP5559334B2 (ja) 円筒形電池
CN203013809U (zh) 一种用于方型铝壳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盖板结构
CN216015496U (zh) 一种直冷散热锂电池模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