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89472U - 一种灯丝结构及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灯丝结构及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89472U
CN213089472U CN202021572511.8U CN202021572511U CN213089472U CN 213089472 U CN213089472 U CN 213089472U CN 202021572511 U CN202021572511 U CN 202021572511U CN 213089472 U CN213089472 U CN 2130894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lamp strip
bracket
filament structure
body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7251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波
曹亮亮
傅明燕
林顺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zhou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7251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894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894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894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照明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灯丝结构及发光装置,该灯丝结构包括芯柱、第一导电丝、支架以及灯条。第一导电丝穿设于芯柱中。支架螺旋环绕于芯柱的外周,支架的第一端固定于芯柱的第一端,支架的第二端固定于芯柱的第二端上。灯条螺旋缠绕于支架的外周,灯条的第一端与第一导电丝的露出于芯柱外的一端固定连接,灯条的第二端与支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丝结构,通过螺旋状的支架,并将灯条螺旋缠绕于支架上,将灯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电丝和支架固定连接时,可以将灯条拉紧以裹紧在支架上,降低了柔性灯条的安装难度,简化了安装工序,在提高安装效率的同时,节约了成本;使得装配后的柔性灯条,结构稳定,可靠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灯丝结构及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灯丝结构及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灯带是专指采用柔性线路板来做载体组装的灯带,由于FPC的柔软性和超薄性,其应用范围较广,FPC灯带上组将有贴片式LED或者直插式LED。FPC柔性灯带由于成本优势比较大,逐步替代了传统的铝基和玻璃基板的灯条,但是由于FPC灯丝比较柔软,如何固定FPC灯丝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丝结构及发光装置,以解决现有的FPC灯丝难以固定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灯丝结构,包括:
芯柱;
第一导电丝,所述第一导电丝穿设于所述芯柱中;
支架,螺旋环绕于所述芯柱的外周,所述支架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芯柱的第一端上,所述支架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芯柱的第二端上;以及
灯条,螺旋缠绕于支架的外周,所述灯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丝的露出于所述芯柱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灯条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灯条的螺旋方向与所述支架的螺旋方向相异。
可选地,所述灯条的螺旋方向与所述支架的螺旋方向相同,所述支架上设有多个间隙,所述灯条固定于所述间隙内。
可选地,所述支架由金属丝螺旋弯折成型。
可选地,所述支架由金属弹片螺旋弯折成型。
可选地,所述芯柱包括:
座体部,所述第一导电丝穿设于所述座体部上,所述支架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座体部上;以及
杆体部,自所述座体部的顶端朝远离所述座体部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架螺旋环绕于所述杆体部的外周,所述支架的第二端与所述杆体部远离所述座体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
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固定于所述座体部上;
螺旋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露出于所述座体部外的一端连接,并螺旋环绕于所述杆体部的外周;以及
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螺旋部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穿设于所述杆体部的远离所述座体部的一端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露出于所述杆体部的一端朝远离所述座体部的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灯条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弯折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包括泡壳体和上述所述的灯丝结构,所述灯丝机构安装于泡壳体内。
可选地,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
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泡壳体内,并分别与所述支架和所述第一导电丝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泡壳体具有开口端,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
灯头,与所述泡壳体的开口端螺纹连接;
散热件,设置于所述灯头内,并环绕所述驱动组件的外侧;以及
图钉,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图钉的一端伸入灯头内并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丝结构及发光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灯丝结构,通过螺旋状的支架,并将灯条螺旋缠绕于支架上,将灯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电丝和支架固定连接时,可以将灯条拉紧以裹紧在支架上,降低了柔性灯条的安装难度,简化了安装工序,在提高安装效率的同时,节约了成本;此外,装配后的柔性灯条,结构稳定,可靠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光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光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丝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丝结构去掉灯条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灯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发光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沿图6中A-A线的剖视结构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灯丝结构;11-芯柱;111-座体部;112-杆体部;12-第一导电丝;13-支架;130-间隙;131-第一连接部;132-螺旋部;133-第二连接部;14-灯条;141-电极接头;142-封装胶体;2-泡壳体;3-驱动组件;4-灯头;5-散热件;6-图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丝结构1进行说明。所述灯丝结构1,包括芯柱11、第一导电丝12、支架13以及灯条14。其中,第一导电丝12穿设于芯柱11中。支架13螺旋环绕于芯柱11的外周,支架13的第一端固定于芯柱11的第一端,支架13的第二端固定于芯柱11的第二端上。灯条14螺旋缠绕于支架13的外周,灯条14的第一端与第一导电丝12的露出于芯柱11外的一端固定连接,灯条14的第二端与支架13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具体地,第一导电丝12为导电镍丝,支架13也为导电件,从而可以实现灯条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电丝12和支架13固定连接时,同时可以实现灯条14分别与导电丝和支架13的电连接关系。将支架13设置为螺旋状,类似于弹簧,将灯条14缠绕于弹簧式的支架13上时,并将灯条14的两端拉紧后裹紧在支架13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丝结构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螺旋状的支架13,并将灯条14螺旋缠绕于支架13上,将灯条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电丝12和支架13固定连接时,可以将灯条14拉紧以裹紧在支架13上,降低了柔性灯条14的安装难度,简化了安装工序,在提高安装效率的同时,节约了成本;此外,装配后的柔性灯条14,结构稳定,可靠性强。
需要说明的是,支架13作为为灯条14的第一极性,第一导电丝12作为为灯条14的第二极性。其中,第一极性可以是负极,那么第二极性为正极;当然,第一极性可以是正极,那么第二极性为负极。
灯条14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当采用多个灯条14时,多个灯条14的螺旋方向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参见图3,灯条14的螺旋方向与支架13的螺旋方向相异。比如说支架13的螺旋方向为左旋,那么灯条14的螺旋方向为右旋;或者支架13的螺旋方向为右旋,灯条14的螺旋方向为左旋,从而使得灯条14的胶体与支架13的外周壁贴合,当拉紧灯条14时,灯条14挤压支架13,支架13给予灯条14一个向外的作用力,从而使得灯条14裹紧在支架13的外周壁上。
具体地,进一步参见图4及图5,可以根据灯条14的长度选择不同的缠绕圈数,通过缠绕后对应焊接在第一导电丝12和支架13上。灯条14的两端设有电极接头141,灯条14通过两端的电极接头141分别与第一导电丝12和支架13形成电连接。灯条14包括柔性电路板(图中未示出)、贴装于柔性电路板上的LED(图中未示出)以及封装于LED外侧的封装胶体142。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进一步参见图3,灯条14的螺旋方向可以与支架13的螺旋方向相同。具体地,支架13上设有多个间隙130,灯条14固定于间隙130内,从而使得支架13可以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基于不同结构的支架13提供如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
进一步参见图4,支架13由金属丝螺旋弯折而成,比如可以采用镍丝弯折而成,镍丝作为一种金属丝,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抗腐蚀及高的耐热强度,适用于制作真空器件、电子仪器元件、化工生产强碱的滤网等。在本实施例中,镍丝作为灯条14的负极。
实施例二:
支架13由金属弹片螺旋弯折成型,弹片的特点是在一个方向即最小刚度平面上容易弯曲,而在另一个方向上具有大的拉伸刚度及弯曲刚度。金属弹片加工成弹簧片时,大多数要进行弯曲加工,若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相对较少,则这些部分要产生很大的应力,为避免弯曲部分产生较大的应力,需要将弯曲半径设置为至少为板厚的五倍。采用金属弹片螺旋弯折的支架13,强度较大,支撑力较好,从而使得灯条14的稳定性较好。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及图4,芯柱11包括座体部111和杆体部112。其中,第一导电丝12穿设于座体部111上,支架13的第一端固定于座体部111上,杆体部112自座体部111的顶端朝远离座体部111的方向延伸,支架13螺旋环绕于杆体部112的外周,支架13的第二端与杆体部112远离座体部111的一端固定连接。具体地,芯柱11为采用玻璃制成的透明件,座体部111远离杆体部112的一端呈圆盘状,座体部111靠近杆体部112的一端呈扁平状。第一导电丝12的第一端和支架13的第一端均插设于所述座体部111靠近杆体部112的一端,且分别位于杆体部112的相对的两侧。
进一步地,参见图3及图4,支架13包括第一连接部131、螺旋部132以及第二连接部133。其中,第一连接部131固定于座体部111上。螺旋部132与第一连接部131的露出于座体部111外的一端连接,并螺旋环绕于杆体部112的外周。第二连接部133与螺旋部132的远离第一连接部131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部133的穿设于杆体部112的远离座体部111的一端上,第二连接部133的露出于杆体部112的一端朝远离座体部111的方向弯折延伸,灯条14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部133的弯折处。具体地,灯条14的另一端通过点焊的方式与第二连接部133的弯折处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包括泡壳体2和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灯丝结构1,该灯丝结构1安装于泡壳体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光装置,采用了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灯丝结构1,可以将灯条14稳定的连接于支架13上,结构简单,稳定性强。
具体地,该泡壳体2为透明材料制成的球泡状结构,便于灯条14发出的光线通过该透明的泡壳体2射出。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参见图6及图7,该发光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3,该驱动组件3设置于泡壳体2内,并分别与支架13和第一导电丝12电连接。具体地,支架13的一端与驱动组件3的第一极性端电连接,第一导电丝12与驱动组件3的第二极性端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参阅图6及图7,泡壳体2具有开口端,该发光装置还包括灯头4、散热件5以及图钉6。其中灯头4与泡壳体2的开口端螺纹连接,散热件5设置于灯头4内,并环绕于驱动组件3的外侧,即驱动组件3设置于散热件5内,图钉6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该图钉6的一端伸入灯头4内并与驱动组件3电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灯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芯柱;
第一导电丝,所述第一导电丝穿设于所述芯柱中;
支架,螺旋环绕于所述芯柱的外周,所述支架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芯柱的第一端上,所述支架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芯柱的第二端上;以及
灯条,螺旋缠绕于支架的外周,所述灯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丝的露出于所述芯柱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灯条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的螺旋方向与所述支架的螺旋方向相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的螺旋方向与所述支架的螺旋方向相同,所述支架上设有多个间隙,所述灯条固定于所述间隙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由金属丝螺旋弯折成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由金属弹片螺旋弯折成型。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灯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柱包括:
座体部,所述第一导电丝穿设于所述座体部上,所述支架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座体部上;以及
杆体部,自所述座体部的顶端朝远离所述座体部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架螺旋环绕于所述杆体部的外周,所述支架的第二端与所述杆体部远离所述座体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
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固定于所述座体部上;
螺旋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露出于所述座体部外的一端连接,并螺旋环绕于所述杆体部的外周;以及
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螺旋部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穿设于所述杆体部的远离所述座体部的一端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露出于所述杆体部的一端朝远离所述座体部的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灯条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弯折处。
8.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泡壳体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灯丝结构,所述灯丝结构安装于泡壳体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
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泡壳体内,并分别与所述支架和所述第一导电丝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壳体具有开口端,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
灯头,与所述泡壳体的开口端螺纹连接;
散热件,设置于所述灯头内,并环绕所述驱动组件的外侧;以及
图钉,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图钉的一端伸入灯头内并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
CN202021572511.8U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灯丝结构及发光装置 Active CN2130894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2511.8U CN213089472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灯丝结构及发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2511.8U CN213089472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灯丝结构及发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89472U true CN213089472U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28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72511.8U Active CN213089472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灯丝结构及发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894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37628B1 (en) Electric connecting piece and led lamp using same
JP6448821B2 (ja) Led照明装置
CN112197181A (zh) 一种led直管灯
CN103547853A (zh)
JP2012129144A (ja) Ledコネクタ組立体およびコネクタ
JP2017152357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光源及び電灯
EP326077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mber
CN213089472U (zh) 一种灯丝结构及发光装置
US7573201B2 (en)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lamp having pluggable electrodes
KR101728918B1 (ko) 소켓용 커넥터와 소켓용 커넥터를 이용한 엘이디 전구
JP5626874B2 (ja) コネクタ及び照明装置
EP2802812B1 (en)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060066211A1 (en)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lamp having a sleeve
CN204534185U (zh) 灯管型led灯
JP2006294593A (ja) 冷陰極蛍光ランプおよび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WO201509086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and illumination device comprising the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CN216131794U (zh) 灯带端盖组件及led灯带结构
CN214948293U (zh) 一种快装式灯丝灯
CN219889432U (zh) 一种小型led光源
CN212029188U (zh) 一种发光机构及柔性灯丝灯
CN214379157U (zh) 红外管连接器及灯具
CN216896858U (zh) 灯条灯
CN217720020U (zh) 点烟器母座及电源设备
CN211694759U (zh) 一种led安装结构
EP3832192A1 (en) Stripligh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