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79131U - 物料分选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物料分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79131U
CN213079131U CN202021961998.9U CN202021961998U CN213079131U CN 213079131 U CN213079131 U CN 213079131U CN 202021961998 U CN202021961998 U CN 202021961998U CN 213079131 U CN213079131 U CN 213079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rting
material blanking
air suction
air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619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靖
周翔
朱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ianu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ono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ono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ono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619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79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79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79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ed Means For Separation Of Soli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料分选装置,包括分选箱和滚筒,分选箱内形成分选腔,分选箱的侧壁设有进料口和进风口,进风口位于进料口下方,气流自进风口流入分选腔;滚筒设于分选腔中并将分选腔分隔为重物质落料区和轻物质落料区,重物质落料区靠近进料口,轻物质落料区远离进料口,滚筒自靠近进料口的一侧经最高点向远离进料口的一侧转动并将轻物质自重物质落料区转移至轻物质落料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物料分选装置通过气流对不同密度和质量的物料进行分选,使相对较重的重物质落入重物质落料区,而相对较轻的轻物质随滚筒的转动被带入轻物质落料区,从而实现物料的分类筛选,解决了人工分选清理工作困难以及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物料分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分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料分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制品、纸制品、泡沫制品的消耗量不断增加,生活垃圾中不仅包括废弃的塑料制品、纸制品、泡沫制品,而且往往混杂着石子、玻璃、泥沙等颗粒状物质,为了实现回收再利用,常常需要将塑料制品、纸制品、泡沫制品等物料从石子、玻璃、泥沙等中分离出来。
人工分选显然是极其困难的,目前的机器分选大多是利用筛网进行分选,但筛网分选中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如筛孔容易被堵塞、物料容易缠绕筛网、清理工作困难、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分选装置,以将塑料制品、纸制品、泡沫制品等物料从石子、玻璃、泥沙等中分离出来。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料分选装置,包括,
分选箱,其内形成分选腔,所述分选箱的侧壁设有进料口和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进料口下方,气流自所述进风口流入所述分选腔;
滚筒,设于所述分选腔中并将所述分选腔分隔为重物质落料区和轻物质落料区,所述重物质落料区靠近所述进料口,所述轻物质落料区远离所述进料口,所述滚筒自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侧经最高点向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一侧转动并将轻物质自所述重物质落料区转移至所述轻物质落料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选箱中还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设于所述滚筒下方并将所述分选腔分隔为所述重物质落料区和所述轻物质落料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选箱下端设置有重物质落料口和轻物质落料口,所述重物质落料口位于所述重物质落料区下方,所述轻物质落料口位于所述轻物质落料区下方,所述隔板具有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自所述隔板的顶端向所述重物质落料口延伸,所述第二导向斜面自所述隔板的顶端向所述轻物质落料口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进料口和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分选箱还包括设于所述分选腔中的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具有连接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端以及延伸至所述重物质落料口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下方,所述第二导向板自所述第二侧壁延伸至所述轻物质落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选箱开设有吸风口,所述吸风口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上方,且所述吸风口与所述进风口分别位于所述滚筒的两侧,所述物料分选装置还包括吸风管道以及与所述吸风管道连接的收集机构,所述吸风管道对接所述吸风口并通过所述吸风口与所述分选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物料分选装置还包括风机、以及与所述进风口对接的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的一端通过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分选腔连通,所述送风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吸风管道连通;所述风机设于所述送风管道或所述吸风管道中,或者,所述风机设于所述送风管道与所述吸风管道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进料口和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分选箱还包括设于所述分选腔中的第三导向板和第四导向板,所述第三导向板具有连接所述第一侧壁的下端以及延伸至所述吸风口的上端,所述下端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上方,所述第四导向板自所述第二侧壁延伸至所述吸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选箱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上边沿连接的顶壁以及连接所述顶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斜顶,所述斜顶自所述顶壁倾斜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二侧壁,所述吸风口设于所述斜顶。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风管道还设置有检修门,所述吸风管道包括圆筒段以及连接所述圆筒段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吸风口对接,所述连接段具有交替连接排布的三角形平面和圆锥面,所述三角形平面的顶点位于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圆筒段连接的一端,所述圆锥面的顶点位于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吸风口对接的一端,所述检修门设于所述三角形平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物料分选装置还包括至少两条送风管道,所述至少两条送风管道分别与所述进风口连接并通过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分选腔连通,所述至少两条送风管道间隔布设于所述进料口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物料分选装置,通过气流对不同密度和质量的物料进行分选,使相对较重的重物质落入重物质落料区,而相对较轻的轻物质随滚筒的转动被带入轻物质落料区,从而实现物料的分类筛选,解决了人工分选清理工作困难以及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物料分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物料分选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扩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在本文中可以被用于描述各种元件或结构,但是这些被描述对象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这些描述对象彼此区分开。
参看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料分选装置100,包括分选箱1、滚筒2、物料输送皮带3、送风管道4、重物质输送皮带5和轻物质输送皮带6。
本实施例中的物料200指混杂着废弃的塑料制品、纸制品、泡沫制品和石子、玻璃、泥沙等颗粒状物质的生活垃圾,本实施例中的物料200的分选,即为对不同类别的生活垃圾的分离以及分类收集,轻物质300是相对于重物质400而言,例如塑料制品、纸制品、泡沫制品等物料200相对于石子、玻璃、泥沙而言是轻物质300,而石子、玻璃、泥沙相对于塑料制品、纸制品、泡沫制品等物料200而言是重物质400。
为清楚地表达本申请内所描述的位置与方向,本申请中按照重力的方向定义下,反方向定义为上。
参看图1和图3,分选箱1内形成有分选腔11,分选箱1的侧壁12a设有进料口13和进风口14,物料输送皮带3与进料口13对接并将物料200输送至分选箱1;送风管道4与进风口14对接并向分选腔11中输送气流,也就是说,气流自进风口14流入分选腔11;进风口14位于进料口13下方,这样,气流自进料口13的下方吹向物料200,这样物料200中的轻物质300向上方以及远离进料口13的方向转移,而重物质40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掉落。
参看图1和图3,物料输送皮带3自下向上倾斜设置,以便于将物料200自地面向上输送至进料口13,并便于物料200自上而下掉落及分选。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调整进风口14处风力的大小,使轻物质300可以被吹送至滚筒2而重物质400不至于被吹送至滚筒2即可,风力的大小与轻物质300和重物质400重量之间的关系,不影响本申请的结构方面的设计。
参看图1和图3,滚筒2设于分选腔11中并将分选腔11分隔为重物质落料区111和轻物质落料区112,重物质落料区111位于靠近进料口13一侧,轻物质落料区112位于远离进料口13一侧,在电机21的驱动下,滚筒2自靠近进料口13的一侧经最高点向远离进料口13的一侧转动并将轻物质300自重物质落料区111转移至轻物质落料区112。通过滚筒2和送风管道4的配合,气流将轻物质300向远离进料口13的方向转移至滚筒2,滚筒2的转动进一步将轻物质300带离重物质落料区111,进而将轻物质300转移至轻物质落料区112,实现了轻物质300和重物质400的有效分离,避免了气流对轻物质300的作用力不足以克服其重力而使轻物质300掉落至重物质落料区111,而且滚筒2的存在作为隔开了重物质落料区111和轻物质落料区112的界限,避免了重物质400和轻物质300分离的过渡区二者混杂的情况发生。
参看图3,进一步地,滚筒2横置于分选腔11中,可以高效地将轻物质300转移至轻物质落料区112;进料口13位于滚筒2上方,可以确保轻物质300顺利掉落至轻物质落料区112或者滚筒2上。
参看图3,进一步地,物料分选装置100还设置有隔板19,隔板19设于分选箱1中,隔板19设于滚筒2下方并将分选腔11分隔为重物质落料区111和轻物质落料区112。分选箱1的侧壁12a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进料口13和进风口14设于第一侧壁121,隔板19与第一侧壁121之间形成重物质落料区111,隔板19与第二侧壁122之间形成轻物质落料区112。这样,一方面避免了轻物质300随滚筒2转动至轻物质落料区112一侧后,在向心力的作用下掉落至重物质落料区111,另一方面避免了重物质400在随物料输送皮带3输送的惯性作用以及气流的作用下自滚筒2下方落入轻物质落料区112。
参看图3,进一步地,分选箱1下端设置有重物质落料口15和轻物质落料口16,重物质落料口15位于重物质落料区111下方,重物质输送皮带5位于重物质落料口15下方,这样,重物质400自重物质落料区111经重物质落料口15掉落至重物质输送皮带5上,从而重物质输送皮带5将分离出来的重物质400输送出来进行收集;轻物质落料口16位于轻物质落料区112下方,轻物质输送皮带6位于轻物质落料口16下方,这样,轻物质300自轻物质落料区112经轻物质落料口16掉落至轻物质输送皮带6上,从而轻物质输送皮带6将分离出来的轻物质300输送出来进行收集。
参看图3,进一步地,隔板19具有第一导向斜面191和第二导向斜面192,第一导向斜面191自隔板19的顶端向重物质落料口15延伸,通过第一导向斜面191的导向作用,将重物质400定向引导至重物质落料口15,以防止重物质400掉落至分选箱1底壁12b而无法自重物质落料口15输送出分选箱1,造成重物质400堆积于分选箱1底壁12b而不便于清理;第二导向斜面192自隔板19的顶端向轻物质落料口16延伸,通过第二导向斜面192的导向作用,将轻物质300定向引导至轻物质落料口16,以防止轻物质300掉落至分选箱1底壁12b而无法自轻物质落料口16输送出分选箱1,造成轻物质300堆积于分选箱1底壁12b而不便于清理,而且长时间堆积后分选箱1底壁12b会滋生霉菌。
参看图3,在本实施例中,隔板19的纵截面呈三角形,第一导向斜面191和第二导向斜面192分别为三角形的其中两条边,这样不仅可以对轻物质300和重物质400的掉落起导向作用,而且可以节约材料,扩大重物质落料区111和轻物质落料区112的空间;在其它实施例中,隔板19的纵截面也可以呈梯形、长方形、扇形、或异形,只要可以将重物质落料区111和轻物质落料区112分隔开,防止重物质400自滚筒2下方掉落至轻物质落料区112或者防止轻物质300自滚筒2下方掉落至重物质落料区111即可。
参看图3,进一步地,分选箱1还包括设于分选腔11中的第一导向板18a和第二导向板18b,第一导向板18a具有连接第一侧壁121的第一端以及延伸至重物质落料口15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位于进风口14的下方,第二导向板18b自第二侧壁122延伸至轻物质落料口16。这样避免了轻物质300和重物质400掉落至分选箱1底壁12b与侧壁12a的拐角处而无法输送出分选箱1,造成轻物质300和重物质400堆积于分选箱1底壁12b与侧壁12a的拐角处而不便于清理,而且长时间堆积后分选箱1底壁12b会滋生霉菌。
参看图3,进一步地,分选箱1开设有吸风口17,吸风口17位于进料口13的上方,且吸风口17与进风口14分别位于滚筒2的两侧,物料分选装置100还包括吸风管道7以及与吸风管道7连接的收集机构8,吸风管道7对接吸风口17并通过吸风口17与分选腔11连通。利用空气负压的原理,气流自分选腔11流入吸风管道7中,同时将轻物质300中的塑料袋、塑料薄膜、泡沫块、碎纸等更轻的物料200自分选腔11中吸走,并通过吸风管道7输送至收集机构8,而轻物质300中相对较重的塑料瓶、塑料盒、纸质打包盒、泡沫盒等则在其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至重物质落料区111,从而进一步将塑料袋、塑料薄膜、泡沫块、碎纸等与塑料瓶、塑料盒、纸质打包盒、泡沫盒等分离开来,实现了更加精细化的垃圾分类。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调整吸风口17处风力的大小可以改变吸力,当吸力足够大时,轻物质300中相对较重的物料200也会被吸附,因此可以调整吸风口17处的风力大小,使轻物质300中塑料袋、塑料薄膜、泡沫块、碎纸等相对较轻的物料200可以被吸入吸风管道7即可,风力的大小与轻物质300重量之间的关系,不影响本申请的结构方面的设计。
进一步地,物料分选装置100还包括风机,送风管道4的一端对接进风口14并通过进风口14与分选腔11连通,送风管道4的另一端与吸风管道7连通。所述风机可以设于送风管道4中,也可以设于吸风管道7中,或者,所述风机也可以设于送风管道4与吸风管道7之间。这样,通过一个风机即可在送风管道4、吸风管道7与分选腔11中形成气流循环。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物料分选装置100还包括风机仓9,风机仓9设于送风管道4与吸风管道7之间并且分别与送风管道4和吸风管道7连通,所述风机设于风机仓9中。
进一步地,送风管道4设置有至少两条,至少两条送风管道4分别与进风口14连接并通过进风口14与分选腔11连通,至少两条送风管道4间隔布设于进料口13下方,这样不仅增大了进风口14的送风面积,而且可以提高送风的均匀性并确保风力的大小足以将轻物质300吹送至轻物质落料区112或者滚筒2上,从而提高物料分选装置100的工作效率。
参看图2,在本实施例中,送风管道4设置有三条,三条送风管道4横向间隔布设于进料口13下方。
参看图3,进一步地,分选箱1还包括设于分选腔11中的第三导向板18c和第四导向板18d,第三导向板18c具有连接第一侧壁121的下端以及延伸至吸风口17的上端,所述下端位于进料口13的上方,第四导向板18d自第二侧壁122延伸至吸风口17,以引导塑料袋、塑料薄膜、泡沫块、碎纸等相对较轻的物料200被顺利吸入吸风管道7中,而避免其贴附于分选箱1的顶部或者侧壁12a顶部的拐角处而不便收集。
参看图1至图3,进一步地,分选箱1还包括与第一侧壁121上边沿连接的顶壁12c以及连接顶壁12c与第二侧壁122的斜顶12d,所述斜顶12d自顶壁12c倾斜向下延伸至第二侧壁122,吸风口17设于斜顶12d。这样,吸风口17与进风口14大致倾斜相对,吸风口17大致位于自进风口14吹入分选腔11中的气流的流经路径上,通过进风口14处气流向上的风力以及吸风口17处气流向上的吸力的加持,有利于提高对塑料袋、塑料薄膜、泡沫块、碎纸等相对较轻的物料200的收集效率。
进一步地,吸风管道7还设置有检修门,以便工作人员清理吸风管道7,避免塑料等堵塞吸风管道7,影响工作效率。参看图1至图3,吸风管道7包括圆筒段71以及连接圆筒段71的连接段72,连接段72与吸风口17对接,连接段72具有交替连接排布的三角形平面721和圆锥面722,三角形平面721的顶点位于连接段72与圆筒段71连接的一端,圆锥面722的顶点位于连接段72与吸风口17对接的一端。所述检修门设于三角形平面721上,避免了所述检修门设于圆筒段71或者圆锥面722而导致的密封不严的情况发生,防止漏风而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导致物料分选装置100无法正常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料分选装置100,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气流对不同密度和质量的物料200进行分选,气流自进料口13的下方吹向物料200,这样物料200中的轻物质300向上方以及远离进料口13的方向转移,而重物质40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掉落,从而实现物料200的分类筛选;通过滚筒2和气流的配合,气流将轻物质300向远离进料口13的方向转移至滚筒2,滚筒2的转动进一步将轻物质300带离重物质落料区111,进而将轻物质300转移至轻物质落料区112,实现了轻物质300和重物质400的有效分离,避免了气流对轻物质300的作用力不足以克服其重力而使轻物质300掉落至重物质落料区111,而且滚筒2的存在作为隔开了重物质落料区111和轻物质落料区112的界限,避免了重物质400和轻物质300分离的过渡区二者混杂的情况发生,物料分选装置100解决了人工分选清理工作困以及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它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物料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选箱,其内形成分选腔,所述分选箱的侧壁设有进料口和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进料口下方,气流自所述进风口流入所述分选腔;
滚筒,设于所述分选腔中并将所述分选腔分隔为重物质落料区和轻物质落料区,所述重物质落料区靠近所述进料口,所述轻物质落料区远离所述进料口,所述滚筒自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侧经最高点向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一侧转动并将轻物质自所述重物质落料区转移至所述轻物质落料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选箱中还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设于所述滚筒下方并将所述分选腔分隔为所述重物质落料区和所述轻物质落料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选箱下端设置有重物质落料口和轻物质落料口,所述重物质落料口位于所述重物质落料区下方,所述轻物质落料口位于所述轻物质落料区下方,所述隔板具有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自所述隔板的顶端向所述重物质落料口延伸,所述第二导向斜面自所述隔板的顶端向所述轻物质落料口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进料口和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分选箱还包括设于所述分选腔中的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具有连接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端以及延伸至所述重物质落料口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下方,所述第二导向板自所述第二侧壁延伸至所述轻物质落料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选箱开设有吸风口,所述吸风口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上方,且所述吸风口与所述进风口分别位于所述滚筒的两侧,所述物料分选装置还包括吸风管道以及与所述吸风管道连接的收集机构,所述吸风管道对接所述吸风口并通过所述吸风口与所述分选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以及与所述进风口对接的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的一端通过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分选腔连通,所述送风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吸风管道连通;所述风机设于所述送风管道或所述吸风管道中,或者,所述风机设于所述送风管道与所述吸风管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进料口和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分选箱还包括设于所述分选腔中的第三导向板和第四导向板,所述第三导向板具有连接所述第一侧壁的下端以及延伸至所述吸风口的上端,所述下端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上方,所述第四导向板自所述第二侧壁延伸至所述吸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料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选箱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上边沿连接的顶壁以及连接所述顶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斜顶,所述斜顶自所述顶壁倾斜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二侧壁,所述吸风口设于所述斜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管道还设置有检修门,所述吸风管道包括圆筒段以及连接所述圆筒段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吸风口对接,所述连接段具有交替连接排布的三角形平面和圆锥面,所述三角形平面的顶点位于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圆筒段连接的一端,所述圆锥面的顶点位于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吸风口对接的一端,所述检修门设于所述三角形平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条送风管道,所述至少两条送风管道分别与所述进风口连接并通过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分选腔连通,所述至少两条送风管道间隔布设于所述进料口下方。
CN202021961998.9U 2020-09-09 2020-09-09 物料分选装置 Active CN213079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1998.9U CN213079131U (zh) 2020-09-09 2020-09-09 物料分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1998.9U CN213079131U (zh) 2020-09-09 2020-09-09 物料分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79131U true CN213079131U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34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61998.9U Active CN213079131U (zh) 2020-09-09 2020-09-09 物料分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791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6054A (zh) * 2022-07-05 2022-10-11 东莞万德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6054A (zh) * 2022-07-05 2022-10-11 东莞万德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23746U (zh) 生活垃圾组合分选装置
CN213288109U (zh) 一种环保型建筑施工用建筑垃圾回收装置
CN101274321A (zh) 一种综合风选机
KR101888458B1 (ko) 에어펄스 백필터를 이용한 사이클론 다중 선별장치
CN104174630A (zh) 生活垃圾卧式风选装置
CN213079131U (zh) 物料分选装置
CN108421712A (zh) 一种物料分选机
CN203598927U (zh) 生活垃圾卧式风选装置
CN107890995B (zh) 一种管道式烟梗除轻杂设备
CN111871800B (zh) 一种垃圾风选系统
KR101346354B1 (ko) 매립토사의 이물질 선별시스템
CN106541513B (zh) 一种物料分选除尘系统
CN106076855B (zh) 垃圾自动分选成套设备
CN112676157A (zh) 垃圾风选设备及风选方法
CN106076850B (zh) 一种振动筛分和风力并用的垃圾分选装置
CN110918599A (zh) 垃圾分类机器人装置
CN206242304U (zh) 一种物料分选除尘系统
JP3163451U (ja) 風力選別装置
SU1039567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очистки компоста от пленочн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KR100904303B1 (ko) 비중 차를 이용한 폐 플라스틱류 습식 선별방법
CN211937878U (zh) 一种振动输送装置
CN205868844U (zh) 垃圾自动分选成套设备
KR101956753B1 (ko) 재활용 쓰레기 형상 선별장치
CN105689267A (zh) 一种带有筛筒的轻物质分离装置
CN115156050B (zh) 一种立式风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558, Longqiao Road, Wuj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Jianu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58, Longqiao Road, Wuj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JONO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