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73488U - 一种电源散热防尘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源散热防尘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73488U
CN213073488U CN202022405222.5U CN202022405222U CN213073488U CN 213073488 U CN213073488 U CN 213073488U CN 202022405222 U CN202022405222 U CN 202022405222U CN 213073488 U CN213073488 U CN 2130734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mounting
side wall
box
oil storage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052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强
史宗民
蹇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Nengd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Nengd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Nengd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Nengd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052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734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734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734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源散热防尘盒,包括下U形壳体,所述下U形壳体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上U形壳体,所述上U形壳体的外侧壁均匀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一翅片,所述第一翅片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储油盒,所述储油盒的内腔设有导热油,所述储油盒远离所述第一翅片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盒盖,所述盒盖的下侧壁固定安装有隔离环,所述隔离环远离所述盒盖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侧壁均匀固定安装有隔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避免传统采用开孔或增加风扇的方式对电源内部元件进行散热,散热过程中产生的气流容易导致灰尘进入电源的电路板上,从而影响电路板的正常工作,造成整个电源的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源散热防尘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散热防尘盒。
背景技术
电脑电源是一种安装在机箱内的封闭式独立部件,它的作用是将交流电变换为+5V、-5V、+12V、-12V、+3.3V、-3.3V等不同电压、稳定可靠的直流电,供给主机箱内的系统板、各种适配器和扩展卡、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等系统部件及键盘和鼠标使用。
为了保护电源的使用寿命,现有的计算电源在工作时需要进行散热,散热过程中产生的气流容易导致灰尘进入电源的电路板上,影响电路板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源散热防尘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电源散热防尘盒,包括下U形壳体,所述下U形壳体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上U形壳体,所述上U形壳体的外侧壁均匀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一翅片,所述第一翅片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储油盒,所述储油盒的内腔设有导热油,所述储油盒远离所述第一翅片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盒盖,所述盒盖的下侧壁固定安装有隔离环,所述隔离环远离所述盒盖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侧壁均匀固定安装有隔条,相邻两组所述隔条之间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盒盖的上侧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微型循环泵,所述微型循环泵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贯穿所述盒盖和所述底板延伸至所述底板的下侧壁,所述微型循环泵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远离所述微型循环泵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换热铜管,所述换热铜管交替贯穿所述第一翅片并延伸至所述储油盒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和所述底板之间设有导热硅脂层,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和所述底板均与所述导热硅脂层相接触,所述上U形壳体的内壁均匀设有一体成型的凸条。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侧壁均匀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二翅片,所述盒盖的下侧壁均匀固定安装有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相对应的压片,所述压片靠近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一侧壁固定安装有石棉片。
优选的,所述上U形壳体的外侧套设有隔离盒,所述隔离盒与所述上U形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储油盒和所述微型循环泵均位于所述隔离盒的内腔,所述隔离盒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真空板。
优选的,所述下U形壳体内腔下侧壁螺纹安装有多个定位螺柱,所述定位螺柱上侧壁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腔滑动安装有固定螺柱,所述固定螺柱的下侧壁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固定螺柱的一端与所述导向槽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柱的上侧壁开设有螺纹槽。
优选的,所述导向槽的内壁均匀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腔滑动安装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固定螺柱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源散热防尘盒,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半导体制冷片、导热油、微型循环泵和换热铜管,使得在电源在使用时,半导体制冷片和微型循环泵通电工作,半导体制冷片在工作时通过底板与底板和第二翅片与储油盒内腔的导热油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对导热油降温,在微型循环泵启动工作时,通过进油管将储油盒内腔的导热油抽取至微型循环泵,在经过换热铜管回流至储油盒的内腔,导热油在流经换热铜管的内腔时可以通过换热铜管和第一翅片与上U形壳体进行换热,从而实现对上U形壳体的内腔进行降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避免传统采用开孔或增加风扇的方式对电源内部元件进行散热,散热过程中产生的气流容易导致灰尘进入电源的电路板上,从而影响电路板的正常工作,造成整个电源的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源散热防尘盒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源散热防尘盒A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源散热防尘盒B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源散热防尘盒结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源散热防尘盒结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源散热防尘盒的上U形壳体结构主视图。
图中:下U形壳体1、上U形壳体2、凸条3、第一翅片4、储油盒5、盒盖6、隔离环7、底板8、隔条9、半导体制冷片10、导热硅脂层11、石棉片12、压片13、第二翅片14、微型循环泵15、三通管16、换热铜管17、隔离盒18、真空板19、进油管20、定位螺柱21、第一导向槽22、弹簧23、固定螺柱24、导向块25、第二导向槽26、螺纹槽2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6,一种电源散热防尘盒,包括下U形壳体1,下U形壳体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上U形壳体2,上U形壳体2的外侧壁均匀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一翅片4,第一翅片4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储油盒5,储油盒5的内腔设有导热油,储油盒5远离第一翅片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盒盖6,盒盖6的下侧壁固定安装有隔离环7,隔离环7远离盒盖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底板8,底板8的上侧壁均匀固定安装有隔条9,相邻两组隔条9之间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10,下U形壳体1和上U形壳体2组成的腔体内用于安装电源电路板和其它元件,电路板在下U形壳体1和上U形壳体2组成的密封空间内可有效避免灰尘落在电路板上对其造成损坏的问题,半导体制冷片10用于在通电工作时通过底板8对储油盒5内腔的导热油进行降温。
盒盖6的上侧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微型循环泵15,微型循环泵15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有进油管20,进油管20贯穿盒盖6和底板8延伸至底板8的下侧壁,微型循环泵1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三通管16,三通管16远离微型循环泵15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换热铜管17,换热铜管17交替贯穿第一翅片4并延伸至储油盒5的内腔,微型循环泵15用于在启动工作时将储油盒5内腔的导热油通过进油管20抽取至微型循环泵15,在经过换热铜管17回流至储油盒5的内腔,导热油在流经换热铜管17的内腔时可以通过换热铜管17和第一翅片4与上U形壳体2进行换热,从而实现对上U形壳体2的内腔进行降温,避免传统采用开孔或增加风扇的方式对电源内部元件进行散热,散热过程中产生的气流容易导致灰尘进入电源的电路板上,从而影响电路板的正常工作,造成整个电源的使用寿命降低。
半导体制冷片10和底板8之间设有导热硅脂层11,半导体制冷片10和底板8均与导热硅脂层11相接触,上U形壳体2的内壁均匀设有一体成型的凸条3,导热硅脂层11用于填充半导体制冷片10与底板8之间的间隙,从而提高半导体制冷片10与底板8之间的热传导效率,凸条3用于增加上U形壳体2内壁的面积,从而提高上U形壳体2与上U形壳体2内腔空气的换热效率,进而使上U形壳体2内腔空气降温更加快速。
底板8的下侧壁均匀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二翅片14,盒盖6的下侧壁均匀固定安装有与半导体制冷片10相对应的压片13,压片13靠近半导体制冷片10的一侧壁固定安装有石棉片12,第二翅片14用于增加底板8下侧壁的表面积,从而提高底板8与导热油的换热效率,石棉片12放置在半导体制冷片10与盒盖6之间并用于热交换,使半导体制冷片10工作时产生的冷量被利用的更加充分。
上U形壳体2的外侧套设有隔离盒18,隔离盒18与上U形壳体2固定连接,储油盒5和微型循环泵15均位于隔离盒18的内腔,隔离盒18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真空板19,隔离盒18用于对的第一翅片4、微型循环泵15和换热铜管17进行保护,真空板19用于降低隔离盒18内外的热交换,提高半导体制冷片10工作时产生的冷量的利用效率。
下U形壳体1内腔下侧壁螺纹安装有多个定位螺柱21,定位螺柱21上侧壁开设有第一导向槽22,第一导向槽22的内腔滑动安装有固定螺柱24,固定螺柱24的下侧壁固定安装有弹簧23,弹簧23远离固定螺柱24的一端与第一导向槽22的下侧壁固定连接,固定螺柱24的上侧壁开设有螺纹槽27,第一导向槽22的内壁均匀开设有第二导向槽26,第二导向槽26的内腔滑动安装有导向块25,导向块25与固定螺柱24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固定螺柱24用于与待安装的电路板提供螺栓固定位,同时起到对电路板支撑的作用,弹簧23用于对的电路板起到减震的作用,从而有效提高了电源的抗震效果。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实用时,利用螺栓将电源电路板和其它元件固定安装有下U形壳体1和上U形壳体2所组成的腔体内腔,然后将微型循环泵15和半导体制冷片10与电源的电力输出端连接,在电源使用时,微型循环泵15和半导体制冷片10启动工作,半导体制冷片10在工作时通过底板8和第二翅片14与储油盒5内腔的导热油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对导热油降温,在微型循环泵15启动工作时,通过进油管20将储油盒5内腔的导热油抽取至微型循环泵15,在经过换热铜管17回流至储油盒5的内腔,导热油在流经换热铜管17的内腔时可以通过换热铜管17和第一翅片4与上U形壳体2进行换热,从而实现对上U形壳体2的内腔进行降温,避免传统采用开孔或增加风扇的方式对电源内部元件进行散热,散热过程中产生的气流容易导致灰尘进入电源的电路板上,从而影响电路板的正常工作,造成整个电源的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电源散热防尘盒,包括下U形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U形壳体(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上U形壳体(2),所述上U形壳体(2)的外侧壁均匀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一翅片(4),所述第一翅片(4)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储油盒(5),所述储油盒(5)的内腔设有导热油,所述储油盒(5)远离所述第一翅片(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盒盖(6),所述盒盖(6)的下侧壁固定安装有隔离环(7),所述隔离环(7)远离所述盒盖(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底板(8),所述底板(8)的上侧壁均匀固定安装有隔条(9),相邻两组所述隔条(9)之间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10),所述盒盖(6)的上侧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微型循环泵(15),所述微型循环泵(15)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有进油管(20),所述进油管(20)贯穿所述盒盖(6)和所述底板(8)延伸至所述底板(8)的下侧壁,所述微型循环泵(1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三通管(16),所述三通管(16)远离所述微型循环泵(15)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换热铜管(17),所述换热铜管(17)交替贯穿所述第一翅片(4)并延伸至所述储油盒(5)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散热防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0)和所述底板(8)之间设有导热硅脂层(11),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0)和所述底板(8)均与所述导热硅脂层(11)相接触,所述上U形壳体(2)的内壁均匀设有一体成型的凸条(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散热防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8)的下侧壁均匀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二翅片(14),所述盒盖(6)的下侧壁均匀固定安装有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0)相对应的压片(13),所述压片(13)靠近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0)的一侧壁固定安装有石棉片(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散热防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U形壳体(2)的外侧套设有隔离盒(18),所述隔离盒(18)与所述上U形壳体(2)固定连接,所述储油盒(5)和所述微型循环泵(15)均位于所述隔离盒(18)的内腔,所述隔离盒(18)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真空板(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散热防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U形壳体(1)内腔下侧壁螺纹安装有多个定位螺柱(21),所述定位螺柱(21)上侧壁开设有第一导向槽(22),所述第一导向槽(22)的内腔滑动安装有固定螺柱(24),所述固定螺柱(24)的下侧壁固定安装有弹簧(23),所述弹簧(23)远离所述固定螺柱(2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向槽(22)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柱(24)的上侧壁开设有螺纹槽(2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源散热防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槽(22)的内壁均匀开设有第二导向槽(26),所述第二导向槽(26)的内腔滑动安装有导向块(25),所述导向块(25)与所述固定螺柱(24)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CN202022405222.5U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电源散热防尘盒 Active CN2130734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05222.5U CN213073488U (zh)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电源散热防尘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05222.5U CN213073488U (zh)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电源散热防尘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73488U true CN213073488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63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05222.5U Active CN213073488U (zh) 2020-10-26 2020-10-26 一种电源散热防尘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734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40503U (zh) 一种用于功率控制器的改进型散热装置
CN110225690B (zh) 散热好的紧凑型电机控制器
CN213073488U (zh) 一种电源散热防尘盒
US20040140084A1 (en)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with forced coolant and air flow
CN212969350U (zh) 一种高效恒温驱动电机
CN115863841A (zh) 一种户外锂电池移动电源组合结构及使用方法
CN212209162U (zh) 一种油浸式滤波电抗器
CN210554289U (zh) 一种换热器及使用该换热器的充电机机柜和充电机
CN212064096U (zh) 一种利用石墨烯散热的手机外壳
CN210666638U (zh) 一种计算机模块化散热组件
CN210321170U (zh) 一种磁感加热炉用水冷控制柜
CN210016794U (zh) 耗热型散热装置
CN209184506U (zh) 一种使用新型散热结构的变频器
CN112097332A (zh) 一种除湿机的压缩机降温装置及除湿机
CN219625978U (zh) 一种智能加工用控制计算机
CN212615202U (zh) 一种用于热载体锅炉系统的导热油循环泵
CN215069947U (zh) 一种耐高压的半导体场效应管
CN211792617U (zh) 一种超声波发生器高效散热机构
CN218163426U (zh) 一种电子调速器冷却散热装置
CN216146630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5g通讯检测设备
CN211087165U (zh) 一种安装在计算机机箱的计算机散热装置
CN216672759U (zh) 一种双向节能电机
CN210954857U (zh) 一种高散热性能计算机机箱
CN220123334U (zh) 逆变器电源模块冷却结构
CN218728904U (zh) 一种可循环散热的计算机主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