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46630U - 一种便于散热的5g通讯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散热的5g通讯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46630U
CN216146630U CN202121837742.1U CN202121837742U CN216146630U CN 216146630 U CN216146630 U CN 216146630U CN 202121837742 U CN202121837742 U CN 202121837742U CN 216146630 U CN216146630 U CN 2161466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box body
shell
fixedly connected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3774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zhiying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ixinb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ixinb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ixinb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3774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466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466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466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5G通讯检测设备,属于5G通讯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将其顶端开口进行密封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与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位于壳体内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盒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盒体,所述散热盒体的顶端固定连接于壳体内部的顶面,所述移动盒体位于散热盒体的内部;所述移动盒体与散热盒体之间形成有第一散热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散热效果,避免壳体内的温度持续升高,从而防止壳体内部的模块因高温而受损,进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效果,也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散热的5G通讯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讯检测设备,具体为一种便于散热的5G通讯检测设备,属于5G通讯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5G移动通信技术是一种非常新型的科学技术,它就是目前最高端的通信技术的象征,利用的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先进的网络技术,实现了频谱利用率的大幅度提高。以及现代人们对于网络速度的要求以及对通信技术更高要求的体验,可以很大程度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更加便利人们的生活。
通讯测试仪是能对无线通信设备进行各种测试,从而为无线通信设备维修提高效率及准确度,缩短时间且节省维修费用的专业测试仪器。
现有的5G通讯检测设备仍然存在缺陷,现有的通讯检测设备,其壳体内部的部分模块由于工作过长产生较多的热量,同时又由于壳体的散热较差,导致热量在壳体内累计导致壳体内得温度持续升高,这会对壳体内部的模块造成损害,这不仅降低了检测装置的检测效果,也降低了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5G通讯检测设备,提高了散热效果,避免壳体内的温度持续升高,从而防止壳体内部的模块因高温而受损,进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效果,也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便于散热的5G通讯检测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将其顶端开口进行密封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与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位于壳体内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盒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盒体,所述散热盒体的顶端固定连接于壳体内部的顶面,所述移动盒体位于散热盒体的内部;
所述移动盒体与散热盒体之间形成有第一散热腔,所述散热盒体一侧外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散热腔连通的第一出风管,所述第一出风管远离散热盒体的一端穿过壳体伸出至壳体的外部,所述散热盒体背离第一出风管的外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散热腔连通的第一进风管,所述第一进风管远离散热盒体的一端穿过壳体伸出至壳体的外部;
所述散热盒体与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二散热腔,所述壳体一侧外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二散热腔连通的第二出风管,所述壳体背离第二出风管的外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二散热腔连通的第二进风管;
所述第一出风管的内部和第二出风管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风机,所述移动盒体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和单片机,所述移动盒体的另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密封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充电接口。
优选的,为了增加壳体与密封板之间的密封性,所述壳体的顶端开口与密封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四个内侧面与密封板的四个侧面粘接。
优选的,为了使得单片机能够控制两个风机的工作状态,所述充电接口与蓄电池连接,所述单片机与蓄电池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风机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为了增加散热效率,所述移动盒体的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吸热件,所述吸热件的顶端均穿过移动盒体延伸至移动盒体的内部,所述吸热件的底端均与散热盒体的内底面活动连接,所述散热盒体的外底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散热凸出部。
优选的,所述吸热件均为圆柱状结构,所述散热凸出部均为半球状结构。
优选的,为了使得多个所述吸热件、多个散热凸出部以及散热盒体均具备良好的导热性,多个所述吸热件和多个散热凸出部均与散热盒体一体加工成型,多个所述吸热件、多个散热凸出部以及散热盒体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输入按键,所述输入按键与单片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设置有壳体、移动盒体、散热盒体、第一出风管、第二出风管、风机、第一进风管和第二进风管,通过第一出风管内的风机将移动盒体与散热盒体之间形成的第一散热腔内的热空气抽出,加快移动盒体与散热盒体的散热效率,通过第二出风管内的风机将散热盒体与壳体之间形成的第二散热腔内的热空气抽出,加快散热盒体与壳体的散热效率,从而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效果;
2、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单片机、蓄电池和充电接口,通过充电线将充电接口与电源连接,从而可对蓄电池进行充电,通过蓄电池给单片机供电,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移动盒体内的温度并将检测得到的温度信号传输至单片机,当移动盒体内的温度过高,单片机会控制风机运转,通过风机加快散热,避免壳体内的温度持续升高,从而防止壳体内部的模块因高温而受损,无需使用者启动风机,使用更加方便;
3、设置有吸热件和散热凸出部,通过吸热件加快吸收移动盒体内的热量,通过散热凸出部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散热盒体的散热速率,进而提高了散热效果,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壳体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壳体;2、密封板;3、固定板;4、移动盒体;5、散热盒体;6、第一散热腔;7、第二散热腔;8、第一出风管;9、第二出风管;10、风机;11、第一进风管;12、第二进风管;13、吸热件;14、散热凸出部;15、温度传感器;16、单片机;17、蓄电池;18、充电接口;19、输入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便于散热的5G通讯检测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端设置有将其顶端开口进行密封的密封板2,密封板2的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固定板3通过螺栓与壳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密封板2位于壳体1内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盒体4,移动盒体4的内部分别安装有主控模块和检测模块,密封板2的顶端设有多组数据接口,壳体1的前端分别安装有显示屏和多组控制键,主控模块、数据接口、检测模块、显示屏和多组控制键的连接方法和使用方法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盒体5,散热盒体5的顶端固定连接于壳体1内部的顶面,移动盒体4位于散热盒体5的内部;
移动盒体4与散热盒体5之间形成有第一散热腔6,散热盒体5一侧外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散热腔6连通的第一出风管8,第一出风管8远离散热盒体5的一端穿过壳体1伸出至壳体1的外部,散热盒体5背离第一出风管8的外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散热腔6连通的第一进风管11,第一进风管11远离散热盒体5的一端穿过壳体1伸出至壳体1的外部;
散热盒体5与壳体1之间形成有第二散热腔7,壳体1一侧外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二散热腔7连通的第二出风管9,壳体1背离第二出风管9的外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二散热腔7连通的第二进风管12;
第一出风管8的内部和第二出风管9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风机10,移动盒体4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5和单片机16,移动盒体4的另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7,密封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充电接口1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壳体1的顶端开口与密封板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四个内侧面与密封板2的四个侧面粘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充电接口18与蓄电池17连接,单片机16与蓄电池17连接,温度传感器15的输出端与单片机16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16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风机10的输入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移动盒体4的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吸热件13,吸热件13的顶端均穿过移动盒体4延伸至移动盒体4的内部,吸热件13的底端均与散热盒体5的内底面活动连接,散热盒体5的外底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散热凸出部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吸热件13均为圆柱状结构,散热凸出部14均为半球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多个吸热件13和多个散热凸出部14均与散热盒体5一体加工成型,多个吸热件13、多个散热凸出部14以及散热盒体5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壳体1设有显示屏的外表面设置有输入按键19,输入按键19与单片机16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输入按键19向单片机16输入温度值,温度传感器15检测移动盒体4内的温度并将检测得到的温度信号传输至单片机16,当移动盒体4内的温度超过单片机16设定的温度值,单片机16会控制两个风机10运转,第一出风管8内的风机10将第一散热腔6内的热空气抽出,加快移动盒体4与散热盒体5的散热效率,第二出风管9内的风机10将第二散热腔7内的热空气抽出,加快散热盒体5与壳体1的散热效率,从而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效果,避免壳体1内的温度持续升高,从而防止壳体1内部的模块因高温而受损,另外,无需使用者启动风机10,使用更加方便;
通过充电线将充电接口18与电源连接,从而可对蓄电池17进行充电,通过蓄电池17给单片机16供电;
通过吸热件13加快吸收移动盒体4内的热量,通过散热凸出部14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散热盒体5的散热速率,进而提高了散热效果,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便于散热的5G通讯检测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端设置有将其顶端开口进行密封的密封板(2),所述密封板(2)的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通过螺栓与壳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2)位于壳体(1)内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盒体(4),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盒体(5),所述散热盒体(5)的顶端固定连接于壳体(1)内部的顶面,所述移动盒体(4)位于散热盒体(5)的内部;
所述移动盒体(4)与散热盒体(5)之间形成有第一散热腔(6),所述散热盒体(5)一侧外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散热腔(6)连通的第一出风管(8),所述第一出风管(8)远离散热盒体(5)的一端穿过壳体(1)伸出至壳体(1)的外部,所述散热盒体(5)背离第一出风管(8)的外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散热腔(6)连通的第一进风管(11),所述第一进风管(11)远离散热盒体(5)的一端穿过壳体(1)伸出至壳体(1)的外部;
所述散热盒体(5)与壳体(1)之间形成有第二散热腔(7),所述壳体(1)一侧外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二散热腔(7)连通的第二出风管(9),所述壳体(1)背离第二出风管(9)的外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二散热腔(7)连通的第二进风管(12);
所述第一出风管(8)的内部和第二出风管(9)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风机(10),所述移动盒体(4)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5)和单片机(16),所述移动盒体(4)的另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7),所述密封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充电接口(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5G通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端开口与密封板(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四个内侧面分别与密封板(2)的四个侧面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5G通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18)与蓄电池(17)连接,所述单片机(16)与蓄电池(17)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15)的输出端与单片机(1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16)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风机(10)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5G通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盒体(4)的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吸热件(13),所述吸热件(13)的顶端均穿过移动盒体(4)延伸至移动盒体(4)的内部,所述吸热件(13)的底端均与散热盒体(5)的内底面活动连接,所述散热盒体(5)的外底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散热凸出部(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5G通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件(13)均为圆柱状结构,所述散热凸出部(14)均为半球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5G通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吸热件(13)和多个散热凸出部(14)均与散热盒体(5)一体加工成型,多个所述吸热件(13)、多个散热凸出部(14)以及散热盒体(5)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5G通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输入按键(19),所述输入按键(19)与单片机(16)连接。
CN202121837742.1U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便于散热的5g通讯检测设备 Active CN2161466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37742.1U CN216146630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便于散热的5g通讯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37742.1U CN216146630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便于散热的5g通讯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46630U true CN216146630U (zh) 2022-03-29

Family

ID=80804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37742.1U Active CN216146630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便于散热的5g通讯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466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21051U (zh) 一种电池包的液冷式热管理系统
CN205069810U (zh) 具备双重散热功能的动力锂电池组
CN210111882U (zh) 一种基于家电废热利用的温差发电器
CN216146630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5g通讯检测设备
CN212033810U (zh) 快速散热的移动电源
CN115863841A (zh) 一种户外锂电池移动电源组合结构及使用方法
CN210663191U (zh) 一种便捷小型风扇空调
CN210897432U (zh) 一种锂电池模组
CN210143215U (zh) 一种高散热性能发电机组控制模块
CN209843895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芯散热机构
CN208433490U (zh) 一种具有热管理装置的动力电池模组
CN214588992U (zh) 一种户用储能电池快速散热装置
CN217606975U (zh) 一种高压交流逆变直流储能电池装置
CN219226514U (zh) 一种基于三电平的储能装置
CN220106660U (zh) 一种液冷冷却储能散热装置
CN215771400U (zh) 一种具有保护机构的锂电池运行装置
CN219163494U (zh) 一种高效散热锂电池
CN205248336U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电池柜
CN212676354U (zh) 带有辅助散热结构的锂电池保护壳
CN218957885U (zh) 一种磷酸铁锂电池储能集成电池包
CN218513566U (zh) 一种低功耗新能源电池保护装置
CN216650226U (zh) 一种具有内部风道的电源
CN215988919U (zh) 一种能源储存设备的散热装置
CN219499004U (zh) 一种移动电源充电装置
CN216056480U (zh) 一种新能源发电的储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2

Address after: 25#, No. 68, Yuhai East Road, Hangzhou Bay New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000

Patentee after: Yozhiying Technology (Ningbo)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Room 102, 680 Guangxin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yixinbao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