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64584U - 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 - Google Patents

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64584U
CN213064584U CN202022130700.6U CN202022130700U CN213064584U CN 213064584 U CN213064584 U CN 213064584U CN 202022130700 U CN202022130700 U CN 202022130700U CN 213064584 U CN213064584 U CN 213064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r wheel
shaft
permanent magnet
direct current
hollow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307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卫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Leili Motor Science &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Leili Motor Science &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Leili Motor Science &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Leili Motor Science &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307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64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64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645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包括:电机组件以及行星减速组件;电机组件包括空心转子轴以及穿过空心转子轴的输出轴;行星减速组件包括一级太阳轮以及与一级太阳轮减速传动的下行星轮支架;一级太阳轮固定在空心转子轴的其中一个端部;以及输出轴上设有环形凸起,下行星轮支架固定在环形凸起上;输出轴的轴向两端分别延伸至行星减速组件外和空心转子轴远离行星减速组件的端部外。本实用新型的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可在具备双输出轴的前提下满足低转速、大转矩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
背景技术
在原有技术中,常规永磁直流减速电机都是减速箱单轴端输出,电机只能单轴端与外部机构轴联接;有些虽然是两端轴输出,但只局限于单电机,没有减速箱体,不能满足低转速、大转矩的使用需求。此外,对于需要同时满足双轴输出以及低转速和大转矩的使用需求的前提下,还需要考虑对于整体的电机的结构紧凑性以及装配的便捷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以解决具有双输出轴的前提下满足低转速、大转矩的使用需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包括:电机组件以及行星减速组件;
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空心转子轴以及穿过空心转子轴的输出轴;
所述行星减速组件包括一级太阳轮以及与一级太阳轮减速传动的下行星轮支架;
所述一级太阳轮固定在空心转子轴的其中一个端部;以及所述输出轴上设有环形凸起,所述下行星轮支架固定在环形凸起上;
所述输出轴的轴向两端分别延伸至行星减速组件外和空心转子轴远离行星减速组件的端部外。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轴适于相对于空心转子轴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凸起位于输出轴伸出在空心转子轴的部位上;以及
所述环形凸起一体成型或配接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轴延伸至空心转子轴远离行星减速组件的端部外的部分套接有第一轴承后与所述电机组件的电机前端盖转动配合;以及
所述输出轴延伸至行星减速组件外的部分套接有第二轴承后与行星减速组件的减速端盖转动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下行星轮支架压接固定在所述环形凸起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下行星轮支架具有用于配接所述环形凸起的连接孔;以及
在所述连接孔内设有适于与所述环形凸起压装配合的齿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行星减速组件还包括与一级太阳轮啮合的上行星轮、用于支撑上行星轮的上行星轮支架、固定在上行星轮支架上的二级太阳轮,以及与所述二级太阳轮啮合的下行星轮;其中
所述下行星轮设于下行星轮支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行星减速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上行星轮和下行星轮的外侧以与上行星轮和下行星轮啮合配接的轮圈。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上行星轮支架上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上行星轮的上行星轮支撑轴;以及
在所述下行星轮支架上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下行星轮的下行星轮支撑轴。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二级太阳轮具有连接齿和传动齿;其中
所述连接齿与上行星轮支架固定连接,而所述传动齿与下行星轮啮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的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采用的转子轴为空心转子轴,再配合可以穿过空心转子轴的输出轴,使得输出轴的两端形成两端输出的结构,从而保证两端轴输出的一致性,以满足其对小型化减速电动机两端轴输出的一致性要求,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的优点。再配合行星减速组件,可实现在具有双轴输出的前提下满足低转速、大转矩输出的使用需求。
其中,对于输出轴与下行星轮支架之间的装配来说,通过在输出轴上设有的环形凸起来实现输出轴与下行星轮支架之间的衔接装配,不仅装配便捷高效,而且可环形凸起来快速实现对于下行星轮支架装配过程中的定位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的行星减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的下行星轮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的二级太阳轮与上行星轮支架配接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空心转子轴1、输出轴2、环形凸起21、一级太阳轮3、下行星轮支架5、齿形结构53、上行星轮6、二级太阳轮7、连接齿71、传动齿72、下行星轮8、上行星轮支架9、轮圈10、电机前端盖11、第一轴承12、减速端盖13、第二轴承15。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包括:电机组件以及行星减速组件;其中的电机组件包括空心转子轴1以及穿过空心转子轴1的输出轴2。即此处的转子轴具有中空结构的轴向容纳腔,该轴向容纳腔适于输出轴2穿过,需要加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输出轴2适于相对于空心转子轴1转动。也就是说空心转子轴1形成对于输出轴2的支承效果,但两者之间并不形成绝对的固定关系,使得输出轴2可产生相对于空心转子轴1的独立的转动。
行星减速组件包括一级太阳轮3以及与一级太阳轮3减速传动的下行星轮支架5。一级太阳轮3固定在空心转子轴1的其中一个端部,即一级太阳轮3可随着空心转子轴1的旋转而同步旋转,使得一级太阳轮3形成电机输出齿轮。输出轴2上设有环形凸起21,下行星轮支架5固定在环形凸起21上。输出轴2的轴向两端分别延伸至行星减速组件外和空心转子轴1远离行星减速组件的端部外,使得输出轴2的轴向两端均形成输出端,即形成整体电机的双轴输出结构。其中的输出轴2延伸至空心转子轴1远离行星减速组件的端部外的部分套接有第一轴承12后与电机组件的电机前端盖11转动配合;以及输出轴2延伸至行星减速组件外的部分套接有第二轴承15后与行星减速组件的减速端盖13转动配合。
再具体来说,环形凸起21位于输出轴2伸出在空心转子轴1的部位上;以及环形凸起21一体成型或配接固定在输出轴2上,考虑到加工的便捷性,对于此处的环形凸起21优选直接一体成型在输出轴2上。
对于本实施例的下行星轮支架5来说,下行星轮支架5采用压接固定在环形凸起21上的方式与环形凸起21相固定。环形凸起21能够对压接进行定位,保证下行星支架安装到位,同时在装配时也能对第二轴承15起到定位作用。即通过环形凸起21与下行星轮支架5之间的配合,使得输出轴2可在下行星轮支架5的作用下转动。
可选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下,下行星轮支架5具有用于配接环形凸起21的连接孔;以及在连接孔内设有适于与环形凸起21压装配合的齿形结构53。如此结构下,使得下行星轮支架5与环形凸起21之间形成齿型压配结构,下行星轮支架5通过齿形压配结构压装在环形凸起21上,对于大直径压配降低了制造难度。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行星减速组件还包括与一级太阳轮3啮合的上行星轮6、用于支撑上行星轮6的上行星轮支架9、固定在上行星轮支架9上的二级太阳轮7,以及与二级太阳轮7啮合的下行星轮8;其中下行星轮8设于下行星轮支架5上。并且,行星减速组件还包括套设在上行星轮6和下行星轮8的外侧以与上行星轮6和下行星轮8啮合配接的轮圈10,该轮圈10起到中间力矩传递作用。即本实施采用的行星减速组件是双层行星齿轮架结构,由一级太阳轮3、上行星轮6和上行星轮支架9共同构成一层行星齿轮架结构,再由二级太阳轮7、下行星轮8和下行星轮支架5共同构成二层行星齿轮架结构;在双层行星齿轮架结构的基础上,让电机组件产生的力矩平移传送至输出轴2,结构紧凑,制造简单,传递力矩大。
关于本实施例的双层行星齿轮架结构,通过二级太阳轮7直接与上行星轮支架9配接的方式,实现一层形成齿轮架结构与二层形成齿轮架结构之间的力矩的传递不需要通过额外的辅助结构,简化了对于双层行星齿轮架结构的力矩传递的过渡配合。
再详细来说,在上行星轮支架9上还设有用于支撑上行星轮6的上行星轮支撑轴91;以及在下行星轮支架5上还设有用于支撑下行星轮8的下行星轮支撑轴51。二级太阳轮7具有连接齿71和传动齿72;其中连接齿71与上行星轮支架9固定连接,即二级太阳轮7采用齿轮配合压配,可提高传动力矩,而传动齿72与下行星轮8啮合。
本实施例的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具体的实施原理如下:
当空心转子轴1旋转的过程中,一级太阳轮3随着空心转子轴1的旋转而同步转动,空心转子轴1经上行星轮6的减速作用后带动上行星轮支架9降速转动;而上行星轮支架9转动过程中会带动二级太阳轮7转动,第二太阳轮经下行星轮8的减速作用后带动下行星轮支架5降速转动,最后经下行星轮支架5带动输出轴2的转动,输出轴2可提供两端旋转输出。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Claims (10)

1.一种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组件以及行星减速组件;
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空心转子轴以及穿过空心转子轴的输出轴;
所述行星减速组件包括一级太阳轮以及与一级太阳轮减速传动的下行星轮支架;
所述一级太阳轮固定在空心转子轴的其中一个端部;以及所述输出轴上设有环形凸起,所述下行星轮支架固定在环形凸起上;
所述输出轴的轴向两端分别延伸至行星减速组件外和空心转子轴远离行星减速组件的端部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适于相对于空心转子轴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位于输出轴伸出在空心转子轴的部位上;以及
所述环形凸起一体成型或配接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延伸至空心转子轴远离行星减速组件的端部外的部分套接有第一轴承后与所述电机组件的电机前端盖转动配合;以及
所述输出轴延伸至行星减速组件外的部分套接有第二轴承后与行星减速组件的减速端盖转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星轮支架压接固定在所述环形凸起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星轮支架具有用于配接所述环形凸起的连接孔;以及
在所述连接孔内设有适于与所述环形凸起压装配合的齿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减速组件还包括与一级太阳轮啮合的上行星轮、用于支撑上行星轮的上行星轮支架、固定在上行星轮支架上的二级太阳轮,以及与所述二级太阳轮啮合的下行星轮;其中
所述下行星轮设于下行星轮支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减速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上行星轮和下行星轮的外侧以与上行星轮和下行星轮啮合配接的轮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行星轮支架上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上行星轮的上行星轮支撑轴;以及
在所述下行星轮支架上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下行星轮的下行星轮支撑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太阳轮具有连接齿和传动齿;其中
所述连接齿与上行星轮支架固定连接,而所述传动齿与下行星轮啮合。
CN202022130700.6U 2020-09-24 2020-09-24 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 Active CN213064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30700.6U CN213064584U (zh) 2020-09-24 2020-09-24 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30700.6U CN213064584U (zh) 2020-09-24 2020-09-24 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64584U true CN213064584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62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30700.6U Active CN213064584U (zh) 2020-09-24 2020-09-24 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645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0685A (zh) * 2021-10-25 2022-02-15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太阳帆板驱动装置和卫星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0685A (zh) * 2021-10-25 2022-02-15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太阳帆板驱动装置和卫星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74399B2 (en) Hub motor mechanism
TW522118B (en) Motor drive unit for electric motor-operated bicycle
WO2016011921A1 (zh) 电动自行车用可变减速比的轮毂电机
EP2735501B1 (en) Centrally-positioned power output mechanism of power-assisted bicycle
CN111927935A (zh) 一种谐波传动系统及电动助力车
CN106828759A (zh) 集成中驱电动自行车推进系统
CN213064584U (zh) 双轴同步输出永磁直流电机
CN104136314A (zh) 电动用轮毂装置及电动自行车
CN106655613B (zh) 两轮电动车用双级减速轴承式轮毂电机
CN218124495U (zh) 轮毂电机及助力电动自行车
CN110949597A (zh) 一种中置驱动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自行车
CN115622324A (zh) 一种通轴轮毂电机
CN115459514A (zh) 轮毂电机及电动自行车
CN115459520A (zh) 轮毂电机及助力电动自行车
CN214946249U (zh) 驱动总成连接结构
CN212401474U (zh) 一种中置电机及电动助力自行车
CN211663398U (zh) 一种中置驱动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自行车
CN112722143A (zh) 内置链传动机构的电动自行车中置电机
CN106828762B (zh) 轮毂电机结合轴传动的自行车驱动系统
CN111846102A (zh) 一种中置电机及电动助力自行车
CN219802055U (zh) 低噪音永磁直流减速电机
CN2322888Y (zh) 轮壳式机电一体化自行车辅助驱动器
JP3081960U (ja) 電動自転車のための伝動装置
CN201231673Y (zh) 用于电动车辆的驱动机构
CN221042459U (zh) 一种谐波减速驱动装置及助力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