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57396U - 一种电动摩托车的双边传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摩托车的双边传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57396U
CN213057396U CN202021915275.5U CN202021915275U CN213057396U CN 213057396 U CN213057396 U CN 213057396U CN 202021915275 U CN202021915275 U CN 202021915275U CN 213057396 U CN213057396 U CN 2130573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driving wheel
transmission mechanism
retainer ring
driven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152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9152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573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573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573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摩托车的双边传动机构,包括电机、轮毂和对称设置在轮毂两侧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电机上对称设置有第一电机轴和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上设置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二电机轴上设置有第二主动轮,所述轮毂上对称设置有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所述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之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与第二从动轮之间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在轮毂两侧设置两个传动机构,所能够承受的最大扭矩理论上比相同规格单侧传动机构高一倍,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更长;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对称设置在轮毂两侧,行走时车身状态更平稳,具备更高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摩托车的双边传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摩托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摩托车的双边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动摩托车均采用单侧电机输出轴驱动的方式进行动力传递,即通过单输出轴电机带动与输出轴同侧的传动轮转动,驱动车轮转动。大功率的摩托车高速行进时扭矩输出大,单边传动的力矩作用在车身上导致车身行进过程中平衡性较差,影响驾驶体验,且存在车辆倾翻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摩托车的双边传动机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摩托车的双边传动机构,包括电机、轮毂和对称设置在轮毂两侧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电机上对称设置有第一电机轴和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轴上的第一主动轮和设置在所述轮毂上的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之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机轴上的第二主动轮和设置在所述轮毂上的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与第二从动轮之间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均为链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均通过螺栓一固定设置在所述轮毂上,所述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之间、所述第二主动轮与第二从动轮之间均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动轮与第二主动轮上均设置有第一挡位机构,所述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上均设置有第二挡位机构;所述第一挡位机构包括挡圈一和挡圈二,2个所述挡圈一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的一侧,2个所述挡圈二分别固定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挡位机构包括挡圈三和挡圈四,2个所述挡圈三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的一侧,2个所述挡圈四分别固定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的另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挡圈一和挡圈二均为圆盘状,所述挡圈一和挡圈二的边缘均倾斜向外延伸设置有锥面,所述挡圈一的锥面与相对应的挡圈二的锥面共同构成挡位槽一;所述挡圈三和挡圈四均为圆盘状,所述挡圈三和挡圈四的边缘均倾斜向外延伸设置有锥面,所述挡圈三的锥面与相对应的挡圈四的锥面共同构成挡位槽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外罩设有左罩壳,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外罩设有右罩壳,所述左罩壳与右罩壳内均设置有清扫机构,2个所述清扫机构底部均通过螺栓二固定设置在相对应的左罩壳和右罩壳的内部下侧壁上,所述左罩壳与右罩壳上与所述清扫机构相对应位置开设有排出口;所述清扫机构内设置有2个毛刷,所述链条从2个所述毛刷之间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清扫机构包括盒体,2个所述毛刷转动设置在所述盒体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左罩壳上设置有润滑油孔一,所述润滑油孔一数量为2个,2个所述润滑油孔一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的上方,所述右罩壳上设置有润滑油孔二,所述润滑油孔二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润滑油孔二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主动轮与第二从动轮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均为皮带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之间、所述第二主动轮与第二从动轮之间均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轮毂两侧设置两个传动机构,所能够承受的最大扭矩理论上比相同规格单侧传动机构高一倍,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更长;如果遇到极端情况如链条断裂,一侧传动系统损坏,还可以通过另一侧传动系统行驶,保持稳定。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对称设置在轮毂两侧,行走时车身状态更平稳,具备更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B-B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爆炸图。
图中:1、电机;2、轮毂;4、第一电机轴;5、第二电机轴;6、螺栓一;7、第一主动轮;8、第一从动轮;9、第二主动轮;10、第二从动轮;11、挡圈一;12、挡圈二;13、挡圈三;14、挡圈四;15、挡位槽一;16、挡位槽二;17、链条;18、左罩壳;19、右罩壳;20、螺栓二;21、毛刷;22、排出口;23、盒体;24、润滑油孔一;25、润滑油孔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摩托车的双边传动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电机1、轮毂2和对称设置在轮毂2两侧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电机1上对称设置有第一电机轴4和第二电机轴5,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轴4上的第一主动轮7和设置在所述轮毂2上的第一从动轮8,所述第一主动轮7与第一从动轮8之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机轴5上的第二主动轮9和设置在所述轮毂2上的第二从动轮10,所述第二主动轮9与第二从动轮10之间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1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电机轴,通过两侧的电机轴同时驱动,将动力从电机轴传递至车轮上的轮毂。轮毂两侧设置两个传动机构,所能够承受的最大扭矩理论上比相同规格单侧传动机构高一倍,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更长;如果遇到极端情况如链条断裂,一侧传动系统损坏,还可以通过另一侧传动系统行驶,保持稳定。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对称设置在轮毂2两侧,行走时车身状态更平稳,具备更高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动轮7、第一从动轮8、第二主动轮9和第二从动轮10均为链轮,所述第一从动轮8和第二从动轮10均通过螺栓一6固定设置在所述轮毂2上,所述第一主动轮7与第一从动轮8之间、所述第二主动轮9与第二从动轮10之间均通过链条17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动轮7与第二主动轮9上均设置有第一挡位机构,所述第一从动轮8与第二从动轮10上均设置有第二挡位机构;
所述第一挡位机构包括挡圈一11和挡圈二12,2个所述挡圈一11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主动轮7和第二主动轮9的一侧,2个所述挡圈二12分别固定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一主动轮7和第二主动轮9的另一侧;
所述第二挡位机构包括挡圈三13和挡圈四14,2个所述挡圈三13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从动轮8和第二从动轮10的一侧,2个所述挡圈四14分别固定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一从动轮8和第二从动轮10的另一侧。
挡圈一11和挡圈二12直径大于第一主动轮7和第二主动轮9,能够对链条17起到阻挡作用,防止链条17脱出;挡圈三13和挡圈四14的直径大于第一从动轮8和第二从动轮10,能够对链条17起到阻挡作用,防止链条脱出。
进一步的,所述挡圈一11和挡圈二12均为圆盘状,所述挡圈一11和挡圈二12的边缘均倾斜向外延伸设置有锥面,所述挡圈一11的锥面与相对应的挡圈二12的锥面共同构成挡位槽一15;
所述挡圈三13和挡圈四14均为圆盘状,所述挡圈三13和挡圈四14的边缘均倾斜向外延伸设置有锥面,所述挡圈三13的锥面与相对应的挡圈四14的锥面共同构成挡位槽二16。通过设置挡位槽一15和挡位槽二16,链条17脱出后能够沿挡位槽一15和挡位槽二16的锥面重新滑至相对应的链轮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挡位机构和第二挡位机构,能够防止链条17在电动摩托车行进过程中脱出、车轮卡滞的发生,安全性更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外罩设有左罩壳18,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外罩设有右罩壳19,所述左罩壳18与右罩壳19内均设置有清扫机构,2个所述清扫机构底部均通过螺栓二20固定设置在相对应的左罩壳18和右罩壳19的内部下侧壁上,所述左罩壳18与右罩壳19上与所述清扫机构相对应位置开设有排出口22;所述清扫机构内设置有2个毛刷21,所述链条17从2个所述毛刷21之间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清扫机构包括盒体23,2个所述毛刷21转动设置在所述盒体23内部。毛刷21转动设置在盒体23内部,当电动摩托车行进过程中,链条17移动会与毛刷21接触,链条带动毛刷21转动,毛刷21同时将链条17上粘附的砂粒清扫下来,清扫下的砂粒从排出口22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左罩壳18上设置有润滑油孔一24,所述润滑油孔一24数量为2个,2个所述润滑油孔一2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主动轮7与第一从动轮8的上方,所述右罩壳19上设置有润滑油孔二25,所述润滑油孔二25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润滑油孔二25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主动轮9与第二从动轮10的上方。通过向润滑油孔一24和润滑油孔二内滴入润滑油,对链条和链轮进行润滑,挡位槽一15和挡位槽二16在链轮保养润滑时能够方便润滑油滴落至链轮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主动轮7、第一从动轮8、第二主动轮9和第二从动轮10均为皮带轮,所述第一主动轮7与第一从动轮8之间、所述第二主动轮9与第二从动轮10之间均通过皮带传动连接。采用皮带传动,相比于链条传动,免去了链条、链轮的维护保养步骤,使用时更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动摩托车的双边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轮毂(2)和对称设置在轮毂(2)两侧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电机(1)上对称设置有第一电机轴(4)和第二电机轴(5),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轴(4)上的第一主动轮(7)和设置在所述轮毂(2)上的第一从动轮(8),所述第一主动轮(7)与第一从动轮(8)之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机轴(5)上的第二主动轮(9)和设置在所述轮毂(2)上的第二从动轮(10),所述第二主动轮(9)与第二从动轮(10)之间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摩托车的双边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轮(7)、第一从动轮(8)、第二主动轮(9)和第二从动轮(10)均为链轮,所述第一从动轮(8)和第二从动轮(10)均通过螺栓一(6)固定设置在所述轮毂(2)上,所述第一主动轮(7)与第一从动轮(8)之间、所述第二主动轮(9)与第二从动轮(10)之间均通过链条(17)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摩托车的双边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轮(7)与第二主动轮(9)上均设置有第一挡位机构,所述第一从动轮(8)与第二从动轮(10)上均设置有第二挡位机构;
所述第一挡位机构包括挡圈一(11)和挡圈二(12),2个所述挡圈一(11)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主动轮(7)和第二主动轮(9)的一侧,2个所述挡圈二(12)分别固定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一主动轮(7)和第二主动轮(9)的另一侧;
所述第二挡位机构包括挡圈三(13)和挡圈四(14),2个所述挡圈三(13)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从动轮(8)和第二从动轮(10)的一侧,2个所述挡圈四(14)分别固定设置在相对应的第一从动轮(8)和第二从动轮(10)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摩托车的双边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一(11)和挡圈二(12)均为圆盘状,所述挡圈一(11)和挡圈二(12)的边缘均倾斜向外延伸设置有锥面,所述挡圈一(11)的锥面与相对应的挡圈二(12)的锥面共同构成挡位槽一(15);
所述挡圈三(13)和挡圈四(14)均为圆盘状,所述挡圈三(13)和挡圈四(14)的边缘均倾斜向外延伸设置有锥面,所述挡圈三(13)的锥面与相对应的挡圈四(14)的锥面共同构成挡位槽二(1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摩托车的双边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外罩设有左罩壳(18),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外罩设有右罩壳(19);所述左罩壳(18)与右罩壳(19)内均设置有清扫机构,2个所述清扫机构底部均通过螺栓二(20)固定设置在相对应的左罩壳(18)和右罩壳(19)的内部下侧壁上,所述左罩壳(18)与右罩壳(19)上与所述清扫机构相对应位置开设有排出口(22);所述清扫机构内设置有2个毛刷(21),所述链条(17)从2个所述毛刷(21)之间穿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摩托车的双边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机构包括盒体(23),2个所述毛刷(21)转动设置在所述盒体(23)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摩托车的双边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罩壳(18)上设置有润滑油孔一(24),所述润滑油孔一(24)数量为2个,2个所述润滑油孔一(2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主动轮(7)与第一从动轮(8)的上方,所述右罩壳(19)上设置有润滑油孔二(25),所述润滑油孔二(25)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润滑油孔二(25)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主动轮(9)与第二从动轮(10)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摩托车的双边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轮(7)、第一从动轮(8)、第二主动轮(9)和第二从动轮(10)均为皮带轮,所述第一主动轮(7)与第一从动轮(8)之间、所述第二主动轮(9)与第二从动轮(10)之间均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CN202021915275.5U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电动摩托车的双边传动机构 Active CN2130573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15275.5U CN213057396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电动摩托车的双边传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15275.5U CN213057396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电动摩托车的双边传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57396U true CN213057396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58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15275.5U Active CN213057396U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电动摩托车的双边传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573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29743B (zh) 用于吸尘器的地刷总成和吸尘器
CN213057396U (zh) 一种电动摩托车的双边传动机构
WO2020246046A1 (ja) デフケース
EA014735B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обеспечения фильтрации смазочного масла в канале солнечной шестерни
CN1305589C (zh) 用于平面显示板的清洁装置
CN201257075Y (zh) 防滑变速器
CN209972619U (zh) 一种具备曲面吸附功能的两轮爬壁机器人
CN104138859B (zh) 碳块碳碗清理机
CN215444986U (zh) 一种携带逆止装置的减速机
CN214367677U (zh) 行走驱动装置及工程机械
CN209278439U (zh) 一种多功能清洁车后桥传动系统
CN208754132U (zh) 一种pcx车库双电机驱动装置
CN217728784U (zh) 一种用于水下机械臂的大功率减速关节
CN215521824U (zh) 一种自行车飞轮
CN218408464U (zh) 一种变速箱润滑结构
CN205292965U (zh) 一种车辆后桥结构
CN214171265U (zh) 一种带差速器的海浪发电离合器总成
KR100589075B1 (ko) 차동기어장치의 피니언축 고정장치.
CN217145644U (zh) 一种贯通桥主减总成
CN215944718U (zh) 履带行走机构
CN221097393U (zh) 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齿轮箱
CN220791836U (zh) 一种自润滑万向节十字轴
CN214493135U (zh) 高润滑履带支重轮
CN204052228U (zh) 碳块碳碗清理机
CN211231449U (zh) 一种大扭矩行星减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