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57205U - 一种转向管柱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向管柱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57205U
CN213057205U CN202021944861.2U CN202021944861U CN213057205U CN 213057205 U CN213057205 U CN 213057205U CN 202021944861 U CN202021944861 U CN 202021944861U CN 213057205 U CN213057205 U CN 2130572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output shaft
steering column
column assembly
clamp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4486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世明
李忠颜
刘素娟
辛庆锋
杨全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Ruil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Jiz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Jiz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4486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572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572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572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属于车辆领域。该转向管柱总成包括:第一壳体;输出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蜗轮,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第一轴承,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所述第一轴承的内挡圈与所述蜗轮的一侧轴向贴合;支撑架,与所述第一轴承同轴布置且形成过盈配合,所述支撑架径向外侧设有轴心与所述输出轴同轴的环形槽;和O型圈,设置于所述环形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形成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管柱总成能够降低噪音、减小振动。

Description

一种转向管柱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向管柱总成。
背景技术
车辆在颠簸路面行驶转向时,轮胎受地面各个方向的高频激励,通过转向拉杆、齿条、齿轮轴、中间轴、管柱输出轴、管柱输入轴传递到方向盘,使方向盘高频振动。
因此,现有技术中车辆在转向时容易出现转向异响的问题,影响驾驶手感与整车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转向管柱总成,能够降低噪音、减小振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要节省成本和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一个目的是要使得结构便于装配。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包括:
第一壳体;
输出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
蜗轮,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
第一轴承,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所述第一轴承的内挡圈与所述蜗轮的一侧轴向贴合;
支撑架,与所述第一轴承同轴布置且形成过盈配合,所述支撑架径向外侧设有轴心与所述输出轴同轴的环形槽;和
O型圈,设置于所述环形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形成过盈配合。
可选地,所述支撑架轴向上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挡圈贴合,所述第一轴承采用玻纤增强材料制成。
可选地,转向管柱总成还包括:
第二轴承,设置于所述输出轴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所述蜗轮轴向上远离所述第一轴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内挡圈贴合;
第一卡簧,固定于所述输出轴处,且其轴向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轴承抵接;
第二卡簧,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处,且其轴向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轴承远离所述第一卡簧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一卡簧和所述第二卡簧用于将所述第二轴承轴向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与所述支撑架轴向上远离所述蜗轮的一侧抵接,用于将所述支撑架压紧至所述第一壳体处。
可选地,转向管柱总成还包括:扭杆,同轴设置于所述输出轴内;
输入轴,通过所述扭杆与所述输出轴相连。
可选地,转向管柱总成还包括:扭矩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输入轴处,用于检测所述输入轴上的扭矩值,所述扭矩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和传感器线束接插件。
可选地,转向管柱总成还包括:
可选地,所述支撑架还设有用于所述定位传感器本体的第一卡槽结构和用于定位所述传感器线束接插件的第二卡槽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卡槽结构和所述第二卡槽结构均包括沿所述支撑架轴向凸起的两个卡接片,所述两个卡接片之间形成用于卡接所述传感器本体或所述传感器线束接插件的卡槽。
可选地,转向管柱总成还包括:转子,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
可选地,所述蜗轮通过花键固定于所述输出轴上。
本实用新型在支撑架的边缘设置O型圈,从而与第一壳体形成过盈配合,如此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转向时输出轴的径向跳动,降低转向噪音并减小振动。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玻纤增强材料制成的第一轴承,使得该第一轴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轴向间隙,降低噪音和误差。
进一步地,支撑架还设有用于定位传感器本体的第一卡槽结构和用于定位传感器线束接插件的第二卡槽结构。使得支撑架同时作为扭矩传感器的定位支架,结构多用,节省了成本和空间,同时起到轻量化的效果,并使得装配方便。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转向管柱总成的剖面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转向管柱总成的支撑架和O型圈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转向管柱总成的剖面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转向管柱总成的支撑架8和O型圈9的分解图。如图 1所示,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管柱总成包括第一壳体1、输出轴2、蜗轮6、第一轴承7、支撑架8和O型圈9。输出轴2设置于第一壳体1内。蜗轮6设置于输出轴2上。第一轴承7设置于输出轴2上,第一轴承7的内挡圈与蜗轮6的一侧轴向贴合。支撑架8与第一轴承7同轴布置且形成过盈配合,支撑架8径向外侧设有轴心与输出轴2同轴的环形槽81(参见图2)。O型圈 9设置于环形槽81内,且与第一壳体1形成过盈配合。
本实施例中将支撑架8的边缘设置O型圈9,从而与第一壳体1形成过盈配合,如此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转向时输出轴2的径向跳动,降低转向噪音并减小振动。
如图1所示,另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8轴向上远离壳体的一侧与第一轴承7的外挡圈贴合,第一轴承7采用玻纤增强材料制成,例如PA66-GF30材料。本实施例通过采用玻纤增强材料制成的第一轴承7,使得该第一轴承7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轴向间隙,降低噪音和误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转向管柱总成还包括第二轴承4、第一卡簧3、第二卡簧5和第二壳体14。第二轴承4设置于输出轴2和第一壳体1之间,蜗轮6轴向上远离第一轴承7的一侧与第二轴承4的内挡圈贴合。第一卡簧3固定于输出轴2处,例如过盈压接,且第一卡簧3的轴向的一侧与第二轴承4抵接。第二卡簧5固定于第一壳体1处,例如过盈压接,且第二卡簧5轴向的一侧与第二轴承4远离第一卡簧3的一侧抵接。第一卡簧3和第二卡簧5用于将第二轴承4轴向固定于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14,与支撑架8轴向上远离蜗轮6的一侧抵接用于将支撑架8压紧至第一壳体1处。通过上述连接形式可以实现整个转向管柱总成在轴向上的定位。
如图1所示,一个实施例中,转向管柱总成还包括扭杆10和输入轴13。扭杆10同轴设置于输出轴2内。输入轴13通过扭杆10与输出轴2相连。
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转向管柱总成还包括扭矩传感器11,设置于输入轴13处,用于检测输入轴13上的扭矩值。扭矩传感器11包括传感器本体和传感器线束接插件。
如图2所示,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8还设有用于定位传感器本体的第一卡槽结构82和用于定位传感器线束接插件的第二卡槽结构83。
进一步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卡槽结构82和第二卡槽结构 83均包括沿支撑架8轴向凸起的两个卡接片801,两个卡接片801之间形成用于卡接传感器本体或传感器线束接插件的卡槽。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卡槽结构82和第二卡槽结构83还可以设置成其他形式,只要能够完成定位传感器本体和传感器线束接插件即可。
本实施例将支撑架8同时作为扭矩传感器11的定位支架,结构多用,节省了成本和空间,同时起到轻量化的效果,并使得装配方便。
如图1所示,转向管柱总成还包括设置于输出轴2上转子12。
可选地,蜗轮6通过花键固定于输出轴2上。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9)

1.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
输出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
蜗轮,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
第一轴承,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所述第一轴承的内挡圈与所述蜗轮的一侧轴向贴合;
支撑架,与所述第一轴承同轴布置且形成过盈配合,所述支撑架径向外侧设有轴心与所述输出轴同轴的环形槽;和
O型圈,设置于所述环形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形成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轴向上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挡圈贴合,所述第一轴承采用玻纤增强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轴承,设置于所述输出轴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所述蜗轮的轴向上远离所述第一轴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内挡圈贴合;
第一卡簧,固定于所述输出轴处,且其轴向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轴承抵接;
第二卡簧,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处,且其轴向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轴承远离所述第一卡簧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一卡簧和所述第二卡簧用于将所述第二轴承轴向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与所述支撑架轴向上远离所述蜗轮的一侧抵接,用于将所述支撑架压紧至所述第一壳体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扭杆,同轴设置于所述输出轴内;
输入轴,通过所述扭杆与所述输出轴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扭矩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输入轴处,用于检测所述输入轴上的扭矩值,所述扭矩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和传感器线束接插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还设有用于定位所述传感器本体的第一卡槽结构和用于定位所述传感器线束接插件的第二卡槽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槽结构和所述第二卡槽结构均包括沿所述支撑架轴向凸起的两个卡接片,所述两个卡接片之间形成用于卡接所述传感器本体或所述传感器线束接插件的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子,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蜗轮通过花键固定于所述输出轴上。
CN202021944861.2U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转向管柱总成 Active CN2130572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44861.2U CN213057205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转向管柱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44861.2U CN213057205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转向管柱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57205U true CN213057205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58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44861.2U Active CN213057205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转向管柱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572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WO2005097577A1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7650809B2 (en) Electrical steering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s
EP1236637B1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KR101285518B1 (ko) 토크 앵글 센서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동식 조향장치
JP4784828B2 (ja) 車両用操舵装置
US20030136604A1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EP1650452A2 (en) Steering device
US20060162990A1 (en) Motor-driven steering assist apparatus
JP2008017549A (ja) 車両用操舵装置
US20090050400A1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US20220234649A1 (en) Steer-by-wire type steering apparatus
US6082483A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unit
JP2003531072A (ja) モジュール式電気舵取り歯車組立体
CN213057205U (zh) 一种转向管柱总成
JP2001191935A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0577490C (zh) 电动转向装置
KR20180082148A (ko) 자동차의 조향컬럼
US7543680B2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CN114423668A (zh) 线控转向式转向装置
JP5321565B2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8001137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20010052436A1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CN220785885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转向中间轴安装结构
JP2015143069A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0289630A (ja)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5

Address after: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Ruil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JIZ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