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43086U - 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排线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排线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43086U
CN213043086U CN202022325688.4U CN202022325688U CN213043086U CN 213043086 U CN213043086 U CN 213043086U CN 202022325688 U CN202022325688 U CN 202022325688U CN 213043086 U CN213043086 U CN 213043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tilever
fpc connector
flat cable
inward extend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2568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勤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ldencon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ldencon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ldencon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ldencon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2568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43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43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4308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排线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其包括FPC连接器。FPC连接器包括有绝缘胶座、翻转件以及多组相互间隔而置的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第一接线端子由第一上悬臂、第一下悬臂以及第一中部联系臂连接而成。由第一上悬臂的前自由端向下延伸出有第一内延凸起。由第一下悬臂前的自由端向上延伸出有与第一内延凸起相对位而置的第二内延凸起。第二接线端子由第二上悬臂、第二下悬臂以及第二中部联系臂连接而成。由第二上悬臂的前自由端向下延伸出有第三内延凸起。由第二下悬臂向上延伸出有与上述第三内延凸起相对位而置的第四内延凸起。沿着前后方向,第一内延凸起和第三内延凸起相互错位。

Description

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排线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FPC连接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排线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
背景技术
软性排线(Flexible Flat Cable,FFC)为一种信号传输用组件,本身具有可任意绕曲、高讯号传输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的运用在许多电子产品中。该软性排线借助于FPC连接器与电子连接器搭配使用,以将讯号由一端传递至另一端,达到讯号传递的目的。通常应用在各种数码通讯产品、便携式电子产品、电脑周边设备、测量仪器、汽车电子等领域。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1556205U公开了一种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由FPC连接器、PCB板以及FFC排线构成。FPC连接器包括绝缘胶座、翻转件、接线端子。其中,接线端子呈“X架构”,由上悬臂、下悬臂以及中部联系臂连接而成。由上悬臂、下悬臂的前自由端分别延伸有第一内延凸起和第二内延凸起,且相对而置。FFC排线布置于中部联系臂的正前方,且夹设于上述上悬臂和下悬臂之间。翻转件与绝缘胶座相铰接,布置于中部联系臂的正后方,且夹设于上述上悬臂和下悬臂之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需要对FFC排线进行锁定时,通过对上述翻转件沿着顺时针方向进行扳动、翻转即可使得第一内延凸起相对于第二内延凸起进行靠拢,进而实现接线端子对FFC排线的夹紧固定;当需要对FFC排线进行解锁时,通过对上述翻转件沿着逆时针方向进行扳动、翻转即可使得第一内延凸起相对于第二内延凸起进行远离,进而实现接线端子对FFC排线的脱离,进而实现对FFC排线的解锁操作。上述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具有设计结构简单,以及锁定、解锁快速等优点,但亦存在有以下不足:当锁定完成后,对FFC排线进行压靠的第一内延凸起、第二内延凸起分别以线性阵列的方式进行排布(线性接触、顶靠),如此一来,一方面,FFC排线所受到的压紧力值为有限,在FPC连接器实际应用过程中极易发生挣脱现象;另一方面,当FFC排线上、与接线端子预导通区域的平整度超差时,极易使得部分接线端子不能有效地进行电导通,从而进一步影响信号传输功能的稳定性。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故,本实用新型设计人员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以及缺陷,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经过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技术人员的不断实验以及修改,最终导致该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排线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的出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排线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其由FPC连接器、PCB板以及排线构成。排线插设于FPC连接器内,且整体焊接固定于PCB板上。FPC连接器包括绝缘胶座、翻转件以及接线端子组件,其中,在绝缘胶座内设置有排线插接槽,且由前向后进行延伸,以用来插装排线。接线端子组件由多组相互间隔而置的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构成。沿排线插接槽的左右方向均布有一系列端子插接槽,以用来插入、固定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第一接线端子呈“H架构”,其由第一上悬臂、第一下悬臂以及第一中部联系臂连接而成。沿着前后方向,第一上悬臂与第一下悬臂的前端面相齐平。由第一上悬臂的前自由端向下延伸出有第一内延凸起。第一下悬臂与PCB板进行电导通,且由其前自由端向上延伸出有与上述第一内延凸起相对位而置的第二内延凸起。第二接线端子亦呈“H架构”,其由第二上悬臂、第二下悬臂以及第二中部联系臂连接而成。第二下悬臂的前端面向前超越所述第二上悬臂的前端面预定距离。由第二上悬臂的前自由端向下延伸出有第三内延凸起。第二下悬臂与PCB板进行电导通,且由其向上延伸出有与上述第三内延凸起相对位而置的第四内延凸起。沿着前后方向,第一内延凸起和第三内延凸起相互错位,且错位距离设定为d。排线布置于第一中部联系臂、第二中部联系臂的正前方,且同时夹设于第一上悬臂和第一下悬臂以及第二上悬臂和第二下悬臂之间。翻转件与绝缘胶座相铰接,布置于第一中部联系臂、第二中部联系臂的正后方,且同时夹设于第一上悬臂和第一下悬臂以及第二上悬臂和第二下悬臂之间。正对应于接线端子组件位置,由翻转件的前侧壁向内延伸出有避让槽,与此同时,在避让槽的正前方附带地形成有供第一上悬臂和第一下悬臂以及第二上悬臂和第二下悬臂进行夹靠的非圆形承力臂。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d的数值优选控制在0.3~0.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承力臂、第一上悬臂、第一下悬臂、第二上悬臂以及第二下悬臂的预滑动接触面上设置有耐磨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由第一下悬臂的后端部向下延伸出有第一导通臂,以实现与PCB板的电导通。由第二下悬臂的前端部向下延伸出有第二导通臂,以同样实现与PCB板的电导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FPC连接器还包括插件。沿绝缘胶座的前侧壁向后延伸出有与插件外形相适配的贯穿槽。插件的数量设置为2,相对应地,贯穿槽的数量亦设置为2,对称与分布于排线插接槽的左、右侧。正对于插件,在PCB板上设置有固定片。当FPC连接器相对于PCB板置放到位后,插件的沿着前后方向穿越贯穿槽,随后,将其下端部与固定片相焊接固定。
相较于传统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接线端子组件由多组相互间隔而置的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构成。当翻转件相对于绝缘胶座扣合锁定完毕后,各第一接线端子与排线的压靠点排列为一条直线,且各第二接线端子与排线的压靠点亦排列为另一条直线,且相互错位预定距离,即使得对排线的作用由“线形压靠”转化为“面形压靠”。这样一来,一方面,有效地提高了排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受到的压紧力值,进而避免其由于受到外拉力的作用而发生挣脱现象;另一方面,还确保了各接线端子与排线电导通的稳定性,进而确保信号传输进行的可靠进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排线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排线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的装配示意图(隐去排线后,且处于开启状态)。
图3是图2的正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排线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中绝缘胶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排线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中翻转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排线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中第一接线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排线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中第二接线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排线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中插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排线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的装配示意图(隐去排线后,且处于锁定状态)。
1-FPC连接器;11-绝缘胶座;111-排线插接槽;1111-端子插接槽;112-贯穿槽;12-翻转件;121-避让槽;122-承力臂;13-接线端子组件;131-第一接线端子;1311-第一上悬臂;13111-第一内延凸起;1312-第一下悬臂;13121-第二内延凸起;13122-第一导通臂;1313-第一中部联系臂;132-第二接线端子;1321-第二上悬臂;13211-第三内延凸起;1322-第二下悬臂;13221-第四内延凸起;13222-第二导通臂;1323-第二中部联系臂;14-插件;2-PCB板;3-排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图2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排线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的爆炸示意图及其装配示意图,可知,其主要由FPC连接器1、PCB板2以及排线3等几部分构成,其中,排线3沿着前后方向插设于FPC连接器1内后,且作为一个整体焊接固定于PCB板2上,以实时地对信号进行传输。
如图1、6、7、8、9中所示,FPC连接器1主要由绝缘胶座11、翻转件12以及接线端子组件13等几部分构成,其中,在绝缘胶座11内设置有排线插接槽111,且其深度沿着前后方向进行延伸,以用来插装排线3。在此,需要着重说明的是,接线端子组件13由多组相互间隔而置的第一接线端子131、第二接线端子132构成。沿排线插接槽111的左右方向均布有一系列端子插接槽1111,以分别用来插入、固定上述的第一接线端子131、第二接线端子132。第一接线端子131呈“H架构”,其由第一上悬臂1311、第一下悬臂1312以及第一中部联系臂1313连接而成。沿着前后方向,第一上悬臂1311与第一下悬臂1312的前端面相齐平。由第一上悬臂1311的前自由端向下延伸出有第一内延凸起13111。第一下悬臂1312与PCB板2进行电导通,且由其前自由端向上延伸出有与上述第一内延凸起13111相对位而置的第二内延凸起13121。第二接线端子132亦呈“H架构”,其由第二上悬臂1321、第二下悬臂1322以及第二中部联系臂1323连接而成。第二下悬臂1322的前端面向前超越上述第二上悬臂1321的前端面预定距离。由第二上悬臂1321的前自由端向下延伸出有第三内延凸起13211。第二下悬臂1322与PCB板2进行电导通,且由其向上延伸出有与上述第三内延凸起13211相对位而置的第四内延凸起13221。沿着前后方向,第一内延凸起13111和第三内延凸起13211相互错位,且错位距离设定为d。排线3布置于第一中部联系臂1313、第二中部联系臂1323的正前方,且同时夹设于第一上悬臂1311和第一下悬臂1312以及第二上悬臂1321和第二下悬臂1322之间。翻转件12与绝缘胶座11相铰接,布置于第一中部联系臂1313、第二中部联系臂1323的正后方,且同时夹设于第一上悬臂1311和第一下悬臂1312以及第二上悬臂1321和第二下悬臂1322之间。正对应于接线端子组件13位置,由翻转件12的前侧壁向内延伸出有避让槽121,与此同时,在避让槽121的正前方附带地形成有供第一上悬臂1311和第一下悬臂1312以及第二上悬臂1321和第二下悬臂1322进行夹靠的非圆形承力臂1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接线端子组件13由多组相互间隔而置的第一接线端子131、第二接线端子132构成。当翻转件12相对于绝缘胶座11扣合锁定完毕后,各第一接线端子131与排线3的压靠点排列为一条直线,且各第二接线端子132与排线3的压靠点亦排列为另一条直线,且两条直线相互错位预定距离,从而使得FPC连接器1对排线3的压靠力由“线形压靠”转化为“面形压靠”,一方面,有效地提高了排线3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受到的压紧力值,进而避免其由于受到外拉力的作用而发生挣脱现象;另一方面,还确保了各接线端子(包括第一接线端子131和第二接线端子132)与排线3电导通的稳定性,进而确保信号传输进行的可靠进行。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设计结构的FPC连接器优选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的排线。
上述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排线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的操作步骤大致如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需要对排线3进行锁定时,通过对上述翻转件12沿着顺时针方向进行扳动、翻转即可使得第一内延凸起13111相对于第二内延凸起13121进行靠拢,进而实现第一接线端子131对排线3的夹紧固定;与此同时,亦可使得第三内延凸起13211相对于第四内延凸起13221进行靠拢,进而实现第二接线端子132对排线3的夹紧固定;当需要对排线3进行解锁时,通过对上述翻转件12沿着逆时针方向进行扳动、翻转即可使得第一内延凸起13111相对于第二内延凸起13121以及第三内延凸起13211相对于第四内延凸起13221进行远离,进而实现第一接线端子131、第二接线端子132对排线3的脱离,进而实现对排线3的解锁操作(如图3、4、5、11中所述)。
根据具体实验以及长期的实际应用结果来看,上述第一内延凸起13111相对于第三内延凸起13211的错位距离d优选控制在0.3~0.5mm,从而在确保FPC连接器1与排线3良好接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FPC连接器1的成型以及组装困难度。
一般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翻转件12相对于第一接线端子131、第二接线端子132必不可免地会发生磨损现象,从而引发配合精度降低的问题,进而影响第一接线端子131、第二接线端子132与排线3的锁紧可靠性,另外,还降低了翻转件12的旋动顺畅性。鉴于此,还可以在承力臂122、第一上悬臂1311、第一下悬臂1312、第二上悬臂1321以及第二下悬臂1322的预滑动接触面上设置有耐磨涂层(图中未示出)。
作为上述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排线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还可以由第一下悬臂1312的后端部向下延伸出有第一导通臂13122,以实现与PCB板2的电导通。由第二下悬臂1322的前端部向下延伸出有第二导通臂13222,以同样实现与PCB板2的电导通(如图3、4、5、8、9中所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亦即第一接线端子131、第二接线端子132上的电导通焊接点相互错位较大的距离,从而为后续焊接操作提供较大的可操作性空间,利于高效、高质量地完成电导通焊接点的成型作业。
最后,出于确保FPC连接器1与PCB板2的连接可靠性方面考虑,FPC连接器1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有插件14(如图10中所示)。沿绝缘胶座11的前侧壁向后延伸出有与上述插件14外形相适配的贯穿槽112。插件14的数量设置为2,相对应地,贯穿槽112的数量亦设置为2,对称与分布于排线插接槽111的左、右侧。正对于插件,在PCB板2上设置有固定片。当FPC连接器1相对于PCB板2置放到位后,插件14的沿着前后方向穿越贯穿槽112,随后,将其下端部与固定片相焊接固定(如图1、2、11中所示)。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5)

1.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排线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其由FPC连接器、PCB板以及排线构成;所述排线插设于所述FPC连接器内,且整体焊接固定于所述PCB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FPC连接器包括绝缘胶座、翻转件以及接线端子组件;其中,在所述绝缘胶座内设置有排线插接槽,且由前向后进行延伸,以用来插装所述排线;所述接线端子组件由多组相互间隔而置的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构成;沿所述排线插接槽的左右方向均布有一系列端子插接槽,以用来插入、固定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呈“H架构”,其由第一上悬臂、第一下悬臂以及第一中部联系臂连接而成;沿着前后方向,所述第一上悬臂与所述第一下悬臂的前端面相齐平;由所述第一上悬臂的前自由端向下延伸出有第一内延凸起;所述第一下悬臂与所述PCB板进行电导通,且由其前自由端向上延伸出有与所述第一内延凸起相对位而置的第二内延凸起;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亦呈“H架构”,其由第二上悬臂、第二下悬臂以及第二中部联系臂连接而成;所述第二下悬臂的前端面向前超越所述第二上悬臂的前端面预定距离;由所述第二上悬臂的前自由端向下延伸出有第三内延凸起;所述第二下悬臂与所述PCB板进行电导通,且由其向上延伸出有与所述第三内延凸起相对位而置的第四内延凸起;沿着前后方向,所述第一内延凸起和所述第三内延凸起相互错位,且错位距离设定为d;所述排线布置于所述第一中部联系臂、所述第二中部联系臂的正前方,且同时夹设于所述第一上悬臂和所述第一下悬臂以及所述第二上悬臂和所述第二下悬臂之间;所述翻转件与所述绝缘胶座相铰接,布置于所述第一中部联系臂、所述第二中部联系臂的正后方,且同时夹设于所述第一上悬臂和所述第一下悬臂以及所述第二上悬臂和所述第二下悬臂之间;正对应于所述接线端子组件位置,由所述翻转件的前侧壁向内延伸出有避让槽,与此同时,在所述避让槽的正前方附带地形成有供所述第一上悬臂和所述第一下悬臂以及所述第二上悬臂和所述第二下悬臂进行夹靠的非圆形承力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排线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其特征在于,d的数值控制在0.3~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排线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力臂、所述第一上悬臂、所述第一下悬臂、所述第二上悬臂以及所述第二下悬臂的预滑动接触面上设置有耐磨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排线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下悬臂的后端部向下延伸出有第一导通臂,以实现与所述PCB板的电导通;由所述第二下悬臂的前端部向下延伸出有第二导通臂,以同样实现与所述PCB板的电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排线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FPC连接器还包括插件;沿所述绝缘胶座的前侧壁向后延伸出有与所述插件外形相适配的贯穿槽;所述插件的数量设置为2,相对应地,所述贯穿槽的数量亦设置为2,对称与分布于所述排线插接槽的左、右侧;正对于所述插件,在所述PCB板上设置有固定片;当所述FPC连接器相对于所述PCB板置放到位后,所述插件的沿着前后方向穿越所述贯穿槽,随后,将其下端部与所述固定片相焊接固定。
CN202022325688.4U 2020-10-19 2020-10-19 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排线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3043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25688.4U CN213043086U (zh) 2020-10-19 2020-10-19 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排线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25688.4U CN213043086U (zh) 2020-10-19 2020-10-19 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排线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43086U true CN213043086U (zh) 2021-04-23

Family

ID=75536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25688.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3043086U (zh) 2020-10-19 2020-10-19 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排线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430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92232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US674945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US5984704A (en) Zif connector having means for keeping flexible contact sheet in tensile condition
JP3076827U (ja) コネクタ
CN213043086U (zh) 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排线的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
US6371772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enhanced contacts
CN201430259Y (zh) 卡缘连接器
CN116895964A (zh) 用于扁平柔性电缆的弹簧夹头座
CN214478000U (zh) Ffc连接器
CN112201975A (zh) 电连接器、双极板及控制器组件
CN209029562U (zh) 电连接器
CN111355067A (zh) 一种翻转扣压式fpc连接器装配体
JPH11102761A (ja) コネクタ
CN219017942U (zh) 接触牢固的连接器端子、连接器及具有其的键盘
CN201029113Y (zh) 电连接器
CN213043118U (zh) 一种前掀式fpc连接器
CN218385822U (zh) 电连接器
CN220821979U (zh) 一种板端连接器
CN219739469U (zh) 工作稳定的插头、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CN213753154U (zh) 电连接器
CN218300341U (zh) 线缆用连接器
CN219067283U (zh) 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CN214013246U (zh) 电连接器
CN212908170U9 (zh) 电连接器、双极板及控制器组件
CN218351753U (zh) 连接器组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0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