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39420U - 一种外置油站润滑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置油站润滑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39420U
CN213039420U CN202020989931.XU CN202020989931U CN213039420U CN 213039420 U CN213039420 U CN 213039420U CN 202020989931 U CN202020989931 U CN 202020989931U CN 213039420 U CN213039420 U CN 2130394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ipe
top plate
storage cavity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8993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琨璘
曾扬文
林雪辉
周博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Huadatong Ga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Huadatong Ga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Huadatong Ga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Huadatong Ga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8993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394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394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394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外置油站润滑设备,该外置油站润滑设备用于为压缩机供油,包括油箱、油泵组件、供油组件以及回油组件;油箱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连接顶板和底板的侧围板,顶板、底板以及侧围板围合形成封闭式的储油腔;油泵组件包括油泵、电机、端管以及吸油管,电机和油泵均安装在顶板上,电机与油泵连接;端管与油泵连接并伸入储油腔中,吸油管内置于储油腔中并与端管连接;供油组件包括供油管,供油管的一端伸入储油腔中与端管连接,供油管的另一端与压缩机连接;回油组件包括回油管,回油管的一端与压缩机连接,另一端伸入储油腔中,且回油管与油箱的连接处为密封连接。本申请提供的外置油站润滑设备能有效防止漏油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外置油站润滑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外置油站润滑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化工工艺流程,例如二氧化碳的制备提纯工艺中,通常会使用到压缩机。而为了保证压缩机的正常运行,通常需要使用油泵对压缩机进行供油。在供油管中的油可在油泵的加压驱动下,输送至压缩机中,然后这些油被压缩机利用后再通过回收管输送至油泵中,以此形成一个供油循环,从而确保润滑油能够有效的给压缩机的各个相对运动部位供油润滑。然而,在目前常见的工艺中,由于油泵和与油泵连接的相关管道一般呈直接外露设置,故当油泵出现故障需要检修时,就会出现漏油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置油站润滑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供油给压缩机的油泵易漏油污染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外置油站润滑设备,用于为压缩机供油,包括:
油箱,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连接顶板和底板的侧围板,顶板、底板以及侧围板围合形成封闭式的储油腔;
油泵组件,包括油泵、电机、端管以及吸油管,电机和油泵均安装在顶板上,电机与油泵连接;端管与油泵连接并伸入储油腔中,吸油管内置于储油腔中并与端管连接;
供油组件,包括供油管,供油管的一端伸入储油腔中与端管连接,供油管的另一端与压缩机连接;以及,
回油组件,包括回油管,回油管的一端与压缩机连接,另一端伸入储油腔中,且回油管与油箱的连接处为密封连接。
可选地,油泵组件还包括安装座板,电机以及油泵通过安装座板与顶板密封连接,端管穿设安装座板后伸入储油腔中。
可选地,吸油管远离端管的自由端处连接有吸油过滤器。
可选地,压缩机通过入油管与供油管密封连接,入油管与供油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法兰,供油管的端口处设有与第一法兰适配连接的第二法兰。
可选地,供油管上还设有双筒油滤器,且双筒油滤器位于第二法兰与油泵组件之间。
可选地,在供油管上,于双筒油滤器和油泵组件之间还设有逆止阀和第一球阀。
可选地,顶板上安装有仪表架,仪表架上安装有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
第一压力表通过第一检测管与供油管连通,且第一检测管与供油管的连接处位于逆止阀与双筒油滤器之间,第一检测管上还设有第一截止阀;
第二压力表通过第二检测管与供油管连通,且第二检测管与供油管的连接处位于双筒油滤器与第二法兰之间,第二检测管上还设有第二截止阀。
可选地,回油管从顶板伸入储油腔中,且在顶板上,回油管还连通有加油口。
可选地,在顶板上,邻近回油管处还设有呼吸器,呼吸器内设有空气过滤件。
可选地,油箱的侧围板上还安装有液位计。
本申请提供的外置油站润滑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申请外置油站润滑设备中,油泵组件的吸油管从封闭的储油腔中吸油后,润滑油会依次经过油泵和供油管输送至压缩机中,然后在压缩机中完成润滑功能后,再从压缩机中通过回油管回输至储油箱中,以次形成一个对压缩机的供油循环。由于增设有具有封闭储油腔的油箱,同时,与油泵连接的端管伸入储油腔中,吸油管内置于储油腔中并与端管连接,以及回油管与油箱的连接处为密封连接的设置,就可以实现在一个封闭空间内的吸油和回油过程。这样,当油泵出现故障需检修时,流出的油就会直接流入到储油腔中,从而达到有效防止漏油污染的技术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置油站润滑设备的流程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置油站润滑设备的具有部分剖视结构的左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置油站润滑设备的具有部分剖视结构的前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置油站润滑设备的俯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95601262000003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95601262000004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左、右、上和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外置油站润滑设备。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在一实施例中,该外置油站润滑设备包括油箱 100、油泵组件、供油组件以及回油组件。其中,油箱100包括顶板110、底板 120以及连接顶板110和底板120的侧围板130,顶板110、底板120以及侧围板130围合形成封闭式的储油腔140;油泵组件包括油泵210、电机260、端管 220以及吸油管230,电机260和油泵210均安装在顶板110上,电机260与油泵210连接;端管220与油泵210连接并伸入储油腔140中,吸油管230内置于储油腔140中并与端管220连接;供油组件包括供油管310,供油管310的一端伸入储油腔140中与端管220连接,供油管310的另一端与压缩机(未图示)连接;回油组件,包括回油管410,回油管410的一端与压缩机连接,另一端伸入储油腔140中,且回油管410与油箱100的连接处为密封连接。
在此需说明的是,本外置油站润滑设备主要用于为压缩机供油,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该压缩机应用于二氧化碳的制备提纯工艺,当然,在其他化工工艺中,需要使用压缩机并对压缩机实施供油的设备也可适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此,所有的管道按照实际的场地情况以及安装需求,按装配实际位置弯曲成形并截取长短焊接成件。
基于此结构设计,在本实施例中,油泵组件的吸油管230从封闭的储油腔 140中吸油后,润滑油会依次经过油泵210和供油管310输送至压缩机中,然后在压缩机中完成润滑功能后,再从压缩机中通过回油管410回输至储油箱100 中,以次形成一个对压缩机的供油循环。由于增设有具有封闭储油腔140的油箱100,同时,与油泵210连接的端管220伸入储油腔140中,吸油管230内置于储油腔140中并与端管220连接,以及回油管410与油箱100的连接处为密封连接的设置,就可以实现在一个封闭空间内的吸油和回油过程。这样,当油泵210出现故障需检修时,流出的油就会直接流入到储油腔140中,从而达到有效防止漏油污染的技术目的。
请参阅图2至图4,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油泵组件还包括安装座板240,电机260以及油泵210通过安装座板240与顶板110密封连接,端管220穿设安装座板240后伸入储油腔140中。如此,就可以通过安装座板240而实现将油泵210和端管220分别密封式安装在顶板110的上板面和下板面,这样,在油泵210需要维修时,就可以通过拆卸安装座板240而将油泵210取下,同时在拆卸过程中,油泵210和端管220中的残留润滑油就可以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储油腔140中,从而可避免漏油到外部,造成生产场地的油污污染。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吸油管230远离端管220 的自由端处连接有吸油过滤器250。该吸油过滤器250优选为网式粗滤器,主要起到过滤油中杂质,以起到保护油泵210的作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通过入油管(未示出)与供油管310密封连接,入油管与供油管310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法兰312,供油管310的端口处设有与第一法兰312适配连接的第二法兰311。这样,通过第一法兰312和第二法兰311之间的适配连接,就可以将供油管310与压缩机的入油管牢固的密封连接起来,可有效防止两管道连接处的漏油现象发生。此外,在第一法兰312和第二法兰311之间还设有缠绕垫片,以增加两法兰之间的连接密封性,进一步提高防漏油性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供油管310上还设有双筒油滤器500,且双筒油滤器位于第二法兰311与油泵组件之间。在此,双筒油滤器500通过油滤器支座安装在顶板110上以方便后续维修保养。双筒油滤器500具体包括两组并联的过滤器,当其中一种过滤器出现故障需维修更换时,就可启动另一组过滤器完成过滤工作,这样,就可在不影响整个工艺系统运行的情况下,而实现对过滤器的维修更换,操作十分便利,当然,需维修的过滤器中的残留润滑油也可以直接流入下方的储油腔140中而不会造成漏油污染。此外,在供油管310上还设有测温电阻740,以测量供入压缩机中的润滑油的油温,从而防止因油温过高或过低时,对压缩机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请参阅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在供油管310上,于双筒油滤器500和油泵组件之间还设有逆止阀610和第一球阀620。具体地,逆止阀 610可优选对夹式逆止阀610,第一球阀620可优选法兰浮动球球阀。可以理解,逆止阀610主要起防止润滑油回流至油泵组件的作用,而第一球阀620用于控制管道连通或关闭。
请参阅图1、图3和图4,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顶板110上安装有仪表架710,仪表架710上安装有第一压力表720和第二压力表730。其中,第一压力表720通过第一检测管721与供油管310连通,且第一检测管721与供油管310的连接处位于逆止阀610与双筒油滤器500之间,第一检测管721上还设有第一截止阀722;第二压力表730通过第二检测管731与供油管310连通,且第二检测管731与供油管310的连接处位于双筒油滤器500与第二法兰311 之间,第二检测管731上还设有第二截止阀732。在此,第一检测管还连通有一部分伸入油箱100的测油管723,且该测油管723上设有第二球阀724,该第二球阀724的主要作用为调节油泵210的出口压力,并通过控制回油量调节供油量到压缩机。第一压力表720可测量储油腔140中的油压,以及经过油泵组件后的供油管310中的油压,第二压力表730可测量供油管310中即将进入压缩机的润滑油的油压;若第二压力表730显示的压力比第一压力表720显示的压力低,则说明双筒油滤器500出现阻塞,需要进行更换。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回油管410从顶板 110伸入储油腔140中,且在顶板110上,回油管410还连通有加油口420。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若储油腔140中的润滑油过少时,就可以通过加油口420加入新的润滑油,以确保供油循环顺利进行。而回油管410自上而下伸入储油腔 140中后,回流的润滑油就可以在重力作用下直接流入储油腔140中。在此,顶板110上设有回油盖板430以实现回油管410与顶板110的密封连接。相应地,在油箱100的侧围板130上还安装有液位计900,以实时监控储油腔140 内的润滑油液位,以避免液位过低。
请参阅图1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在顶板110上,邻近回油管410处还设有呼吸器800,呼吸器800内设有空气过滤件810。具体地,呼吸器800通过法兰与顶板110连接,用以保持储油腔140内的气压,而空气过滤件810可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杂质,以避免这些杂志污染润滑油。
此外,本申请中,本外置油站润滑设备的各部件布局紧凑合理,在取得良好的防漏油防污染的效果上,充分利用了上下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减小了对生产场地的占用。
在此还需说明的是,为确保本装置的顺利运行和防止漏油发生,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将测油管723插入管套内用电焊焊牢,不许有渗漏现象;第二、装配前应将油箱100内和各管道内进行清理,不许有任何杂物;第三、管道的螺纹连接处密封可靠不许有泄漏;第四、各管道的法兰连接处的平面应干净,不许有毛刺等以确保密封性;第五、如果装配时焊接各管道,应注意先确定位置无误后再行焊牢;第六、装配后进行压力试验,在1.6Mp压力时管路不许有泄漏;第七、油箱100完成装配后按整机配套要求对管道和油箱100表面涂漆。
在油泵210未开动前,应做好以下准备:第一、在油泵210未开动之前应对泵各部进行仔细检查;第二、检查油泵210的各螺母及底座上各螺栓是否紧固;第三、检查油泵210内的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的转动是否灵活;第四、把供油管310和回油管410的阀门打开,启动油泵210后油路走向应该是经吸油过滤器250进入油泵210,再经过逆止阀610进入压缩机;第五、检查电机260 的电源是否接对,油泵210旋向是否与指示箭头方向相同,即面向轴承,顺钟向旋转。
在油泵210工作时,应做好以下维护工作:第一、注意第一压力表720和测温电阻740的读数应符合技术规范;第二、注意轴封的工作状态,倘若漏油,对填料密封结构的泵应将其压紧盖均匀拧紧,但不能过紧,以免发热和密封圈的迅速磨损,漏油时应及时更换油封;第三、定时检查油泵210各部位发热情况;第四、当发现油泵210有不正常的噪音或发热过高等故障时,应立即停止油泵210工作,排除故障;第五、经常保持油泵210工作场地清洁。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外置油站润滑设备,用于为压缩机供油,其特征在于,包括:
油箱,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侧围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以及所述侧围板围合形成封闭式的储油腔;
油泵组件,包括油泵、电机、端管以及吸油管,所述电机和所述油泵均安装在所述顶板上,所述电机与所述油泵连接;所述端管与所述油泵连接并伸入所述储油腔中,所述吸油管内置于所述储油腔中并与所述端管连接;
供油组件,包括供油管,所述供油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储油腔中与所述端管连接,所述供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连接;以及,
回油组件,包括回油管,所述回油管的一端与所述压缩机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储油腔中,且所述回油管与所述油箱的连接处为密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油站润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组件还包括安装座板,所述电机以及所述油泵通过所述安装座板与所述顶板密封连接,所述端管穿设所述安装座板后伸入所述储油腔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置油站润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管远离所述端管的自由端处连接有吸油过滤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油站润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通过入油管与所述供油管密封连接,所述入油管与所述供油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法兰,所述供油管的端口处设有与所述第一法兰适配连接的第二法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置油站润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管上还设有双筒油滤器,且所述双筒油滤器位于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油泵组件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置油站润滑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供油管上,于所述双筒油滤器和所述油泵组件之间还设有逆止阀和第一球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置油站润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安装有仪表架,所述仪表架上安装有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
所述第一压力表通过第一检测管与所述供油管连通,且所述第一检测管与所述供油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逆止阀与所述双筒油滤器之间,所述第一检测管上还设有第一截止阀;
所述第二压力表通过第二检测管与所述供油管连通,且所述第二检测管与所述供油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双筒油滤器与所述第二法兰之间,所述第二检测管上还设有第二截止阀。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外置油站润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从所述顶板伸入所述储油腔中,且在所述顶板上,所述回油管还连通有加油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置油站润滑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板上,邻近所述回油管处还设有呼吸器,所述呼吸器内设有空气过滤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油站润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的所述侧围板上还安装有液位计。
CN202020989931.XU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外置油站润滑设备 Active CN2130394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89931.XU CN213039420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外置油站润滑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89931.XU CN213039420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外置油站润滑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39420U true CN213039420U (zh) 2021-04-23

Family

ID=75521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89931.XU Active CN213039420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外置油站润滑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394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81001B (zh) 一种阀门生产用售后实测装置
CN213039420U (zh) 一种外置油站润滑设备
CN114719048A (zh) 一种氟塑料全衬隔膜阀
CN111156417A (zh) 一种用于低温甲醇洗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254833B (zh) 一种液体储存容器
CN215806723U (zh) 一种自动控制防泄漏阀门
US4406163A (en) Positive displacement volumetric compressible fluid meter
CN213598281U (zh) 一种变量泵
CN210686473U (zh) 一种紧凑型液压站系统
CN210344955U (zh) 一种机油加注回收装置
CN113245317A (zh) 一种冲洗液压驱动主管路的闭式循环系统
CN211668762U (zh) 减速机润滑油循环设备及减速机试验系统
CN210345005U (zh) 一种储存罐与槽车之间的液氨转运设备
CN207178210U (zh) 防堵型泵送装置
CN215004659U (zh) 一种承压管道检测装置
CN217030768U (zh) 一种变速箱机油过滤系统
CN220622259U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无泄漏功能的泵体
CN213872169U (zh) 一种高压同步电机轴瓦强制润滑装置
CN220084253U (zh) 温度传感器密封性测试装置
CN215487827U (zh) 一种防止倒流的负压阀
CN210800663U (zh) 一种便于更换润滑油的卧式机床主轴箱
CN111426472A (zh) 减速机润滑油循环设备及减速机试验系统
CN213871302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阀门
CN219242315U (zh) 一种屏蔽泵体输送液过滤结构
CN220622139U (zh) 水泵压力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