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35985U - 一种自行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行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35985U
CN213035985U CN202021638518.5U CN202021638518U CN213035985U CN 213035985 U CN213035985 U CN 213035985U CN 202021638518 U CN202021638518 U CN 202021638518U CN 213035985 U CN213035985 U CN 2130359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beam
fork
tube
seat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3851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素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63851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359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359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359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行车架,包括主体部、前叉,所述前叉与所述主体部转动连接,所述主体部一体成型,所述主体部还包括转向管、座管、后叉、横梁、斜管、及过渡座,所述转向管与所述横梁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座管与所述横梁固定垂直连接;所述后叉与所述横梁另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斜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梁,所述斜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梁,所述斜管、所述横梁、所述横梁形成封闭三角连接;所述过渡座与所述座管固定连接;相比于传统的横杠前置自行车架,由于将车体支撑斜管移动至车座后,整个车身更加稳固,其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增进了用户的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自行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领域,尤其是一种自行车架。
背景技术
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受到了大家的喜爱,一般的自行车车架都为前三角架车体,会使自行车架结构庞大臃肿,所以将支撑斜管后置简化结构并增加安全性的改进,成了技术人员正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支撑斜管后置的车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行车架,包括主体部、前叉,所述前叉与所述主体部转动连接,所述主体部一体成型,所述主体部还包括转向管、座管、后叉、横梁、斜管、及过渡座,
所述转向管与所述横梁一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座管与所述横梁固定垂直连接;
所述后叉与所述横梁另一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斜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梁,所述斜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梁,所
述斜管、所述横梁、所述横梁形成封闭三角连接;
所述过渡座与所述座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叉包括叉头、叉体,所述叉头内部中空,所述叉头外部为过渡管并开设通孔,所述叉体末端开有螺栓孔,所述叉体末端内侧设有配合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后叉还包括固持部,所述后叉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固持部一端部为延伸实体,所述实体卡持于所述后叉的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固持部另一端部内侧开有限位缺口,所述固持部另一端部外侧设有可装螺栓的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座包括凸台、侧板,所述侧板固定于所述凸台,所述凸台开有盲槽,所述座管包括对应盲槽的支柱,当所述凸台扣合于所述座管时,所述支柱恰好伸入盲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座有圆弧过渡处,在所述圆弧过渡处设有螺纹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座管与所述横梁之间利用三角支撑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中部还设有五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比于传统的横杠前置自行车架,由于将车体支撑斜管移动至车座后,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其整个车身更加稳固,增进了用户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渡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持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架,包括主体部1、前叉1,所述前叉1与所述主体部1转动连接,为了减少和焊接方便安装,在制造时所述主体部1 一体成型,所述主体部1还包括转向管21、座管25、后叉24、横梁22、斜管23、及过渡座26,所述转向管21与所述横梁22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座管25 与所述横梁22固定垂直连接,所述后叉24与所述横梁22另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斜管2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梁22,所述斜管23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梁 22,所述斜管23、所述横梁22、所述横梁22形成封闭三角连接,简化了车体结构并且使车架的支撑结构更加稳固,也增进了用户在用车时的安全程度。
前叉1在车架中的作用为自行车车轮和转向管21中间的连接件,所述前叉 1包括叉头11、叉体13,同时为了让刹车线通过,叉头11内部中空,所述叉头 11外部为过渡管12并开设通孔11。所述叉体13末端开有螺栓孔15,可与螺栓配合,所述叉体13末端内侧为平面14,可与车轮外表面配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2,后叉24后部是与车轮搭配的可拆卸的固持部241,此设计可灵活选用车轮型号并可在损坏时进行更换,所述后叉24的内部为空腔,所述固持部241一端部为延伸实体2413,所述实体2413卡持于所述后叉24的空腔。
所述固持部241另一端部内侧开有限位缺口2411,限位缺口2411是为了方便套装车轮,限位缺口2411的长度限制了车轮在此方向的运动,所述固持部241 另一端部外侧设有可装螺栓的槽口2412。
请参考图3,所述过渡座26包括凸台264、侧板261,所述侧板261固定于所述凸台264,所述凸台264开有盲槽2641,所述座管25包括对应盲槽2641 的支柱251,当所述凸台264扣合于所述座管25时,所述支柱251恰好伸入盲槽2641内,使得过渡座26与座管25之间无相对运动,所述过渡座26与所述座管25固定连接。
所述过渡座26有圆弧过渡处263,在所述圆弧过渡处263设有螺纹通孔262,此螺纹通孔262可连接坐垫。所述座管与所述横梁之间设有三角支撑块27,进一步增加了车架的稳定性。
请参考图4,此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转向管21出有凸起,便于安装篮子等其他配件,在横梁22处有五通孔28,减轻了横梁22重量,使结构更加简洁。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前叉,所述前叉与所述主体部转动连接,所述主体部一体成型,所述主体部还包括转向管、座管、后叉、横梁、斜管、及过渡座,
所述转向管与所述横梁一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座管与所述横梁固定垂直连接;
所述后叉与所述横梁另一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斜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梁,所述斜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梁,所述斜管、所述横梁、所述横梁形成封闭三角连接;
所述过渡座与所述座管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包括叉头、叉体,所述叉头内部中空,所述叉头外部为过渡管并开设通孔,所述叉体末端开有螺栓孔,所述叉体末端内侧设有配合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叉还包括固持部,所述后叉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固持部一端部为延伸实体,所述实体卡持于所述后叉的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部另一端部内侧开有限位缺口,所述固持部另一端部外侧设有可装螺栓的槽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座包括凸台、侧板,所述侧板固定于所述凸台,所述凸台开有盲槽,所述座管包括对应所述盲槽的支柱,当所述凸台扣合于所述座管时,所述支柱恰好伸入盲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座有圆弧过渡处,在所述圆弧过渡处设有螺纹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管与所述横梁之间设有三角支撑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中部还设有五通孔。
CN202021638518.5U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自行车架 Active CN2130359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38518.5U CN213035985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自行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38518.5U CN213035985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自行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35985U true CN213035985U (zh) 2021-04-23

Family

ID=75531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38518.5U Active CN213035985U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自行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359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82139A (en) Bicycle handlebar centerpiece
US20070069498A1 (en) Cycle Bracket Having Multiple Drop-outs
CN213035985U (zh) 一种自行车架
CN212074320U (zh) 一种组装式碳纤维自行车休息把
CN219821654U (zh) 钛合金电助力自行车车架
CN208585369U (zh) 折叠自行车
CN215851626U (zh) 一种滑板车后挡泥板安装结构
CN207791004U (zh) 前车架结构、车架总成结构及机动两轮车
CN220147497U (zh) 一种具有一体式挂钩的电动滑板车
CN219467912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结构
CN218198592U (zh) 一种可便捷拆装的儿童自行车支架
CN211468639U (zh) 摩托车前挡泥板及其安装结构
CN216915429U (zh) 一种高强度前悬架右下控制臂结构
CN220577406U (zh) 一种公路自行车车把固定结构
CN213414118U (zh) 一种高强度自行车车架
CN220786015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变形倒三轮自行车
CN220809670U (zh) 一种越野电摩车架
CN213008576U (zh) 一种电动车前叉
CN212354262U (zh) 一种电动摩托车车架
CN220332864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自行车车架
CN218662234U (zh) 电动自行车用倒置前叉
CN219487648U (zh) 可拆卸式电动摩托车车架
CN209795698U (zh) 儿童越野摩托车车架
CN219927891U (zh) 一种减震装置及两轮车
CN218141958U (zh) 一种新型摩托车平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