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35770U - 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35770U
CN213035770U CN202021008741.1U CN202021008741U CN213035770U CN 213035770 U CN213035770 U CN 213035770U CN 202021008741 U CN202021008741 U CN 202021008741U CN 213035770 U CN213035770 U CN 213035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mper
plate
vehicle
support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087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振华
张大威
黎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oros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oros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oros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oros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087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35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35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357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总成及车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总成包括:保险杠支架,所述保险杠支架与所述车辆的车身相连,所述保险杠支架上设置有支撑板;保险杠,所述保险杠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板搭接的搭接板,所述搭接板上还设置有配合凹槽;其中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向后延伸以与所述配合凹槽插接配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杠总成中的搭接板上设置有配合凹槽,在保险杠支架上设置有与配合凹槽插接配合的压紧板,从而使保险杠支架可以有效地支撑保险杠。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保险杠支架一般构造为塑料件,而保险杠支架可以为保险杠托架,保险杠与保险杠支架止抵以对保险杠进行支撑,由于塑料件存在老化的现象,而在塑料件老化后,仅仅通过托举支撑导致保险杠在车辆的Z向上位置发生移动,导致保险杠与后背门或行李箱盖之间的间隙变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保险杠总成,该保险杠总成中的搭接板上设置有配合凹槽,在保险杠支架上设置有与配合凹槽插接配合的压紧板,从而使保险杠支架可以有效地支撑保险杠。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保险杠总成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总成包括:保险杠支架,所述保险杠支架与所述车辆的车身相连,所述保险杠支架上设置有支撑板;保险杠,所述保险杠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板搭接的搭接板,所述搭接板上还设置有配合凹槽;其中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向后延伸以与所述配合凹槽插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总成,由于在保险杠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保险杠的搭接板的支撑板,同时在保险杠支架上设置压紧板,在搭接板上设置有配合凹槽,通过搭接板与支撑板配合,压紧板与配合凹槽配合,使保险杠支架可以更好地支撑保险杠,从而提高了保险杠支架对保险杠的支撑效果,减少了由于保险杠支架老化而带来的保险杠在Z向上的形变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搭接板包括:第一板部,所述第一板部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支撑板搭接;第二板部,所述第二板部的一端形成在所述第一板部上且所述第二板部的另一端朝向前侧延伸,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第一板部的至少部分间隔开以形成所述配合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紧板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压紧板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每个所述压紧板均与所述配合凹槽插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搭接板上设置有限制所述保险杠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限位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凸起和限位孔,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限位孔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限位孔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搭接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搭接板上的限位凸起或限位孔为多个,且每个所述限位凸起或限位孔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压紧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配合凹槽具有朝向后侧敞开的开口,所述压紧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且朝向前侧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保险杠支架还包括:支架后挡板,所述支架后挡板在竖直方向延伸,且所述支架后挡板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保险杠还包括:保险杠后挡板,所述保险杠后挡板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搭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保险杠后挡板设置在所述支架后挡板的后侧且与所述支架后挡板止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所述保险杠支架和所述保险杠均为塑料件。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保险杠总成,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保险杠总成,因此该车辆的保险杠总成的可靠性高,可以有效地保持保险杠在Z向上的尺寸精度,保险杠与车辆的后背门或行李箱盖之间的间隙不易发生变化,提高了车辆的美观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险杠总成的剖视图(限位凸起与限位孔配合);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险杠总成的剖视图(压紧板与配合槽配合);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险杠总成的剖视图(支撑板与搭接板配合)。
附图标记:
保险杠总成1,
保险杠支架11,支撑板111,压紧板112,支架后挡板113,
保险杠12,搭接板121,第一板部121a,第二板部121b,配合凹槽122,保险杠后挡板123,
限位凸起101,限位孔1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总成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杠总成1包括保险杠支架11和保险杠12,保险杠支架11与车辆的车身相连,保险杠支架11上设有支撑板111,保险杠12上设置有与支撑板111搭接的搭接板121,搭接板121上还设置有配合凹槽122,其中支撑板111上设置有压紧板112,压紧板112向后延伸以与配合凹槽122插接配合。
相关技术中,保险杠支架一般构造为塑料件,而保险杠支架可以为保险杠托架,保险杠与保险杠支架止抵以对保险杠进行支撑,由于塑料件存在老化的现象,而在塑料件老化后,仅仅通过托举支撑导致保险杠在车辆的Z向上位置发生移动,导致保险杠与后背门或行李箱盖之间的间隙变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总成1,保险杠支架11上设有支撑板111,保险杠12上设置有与保险杠12搭接配合的搭接板121,搭接板121可以搭接在支撑板111上侧,以使报保险杠支架11对保险杠12进行支撑,在搭接板121上还设置有配合凹槽122,在支撑板111上还设置有压紧板112,压紧板112向后延伸以与配合凹槽122插接配合。
压紧板112可以与保险杠支架11为一体成型件,压紧板112的延伸方向可以朝向后侧且向上方延伸,当压紧板112与配合凹槽122配合时,压紧板112抵压在配合凹槽122的上侧壁,而配合凹槽122与压紧板112配合以限制保险杠12向上移动,保持保险杠12压紧在保险杠支架11上,使保险杠12与保险杠支架11的配合更加可靠,使保险杠12受到保险杠支架11中两个不同位置的支撑,从而减少由于保险杠支架11老化而带了的在Z向上的移动。
更进一步地,压紧板112在与配合凹槽122配合时,可以产生一定的形变,使压紧板112抵压在配合凹槽122内,以使保险杠12与保险杠支架11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总成1,由于在保险杠支架1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保险杠12的搭接板121的支撑板111,同时在保险杠支架11上设置压紧板112,在搭接板121上设置有配合凹槽122,通过搭接板121与支撑板111配合,压紧板112与配合凹槽122配合,使保险杠支架11可以更好地支撑保险杠12,从而提高了保险杠支架11对保险杠12的支撑效果,减少了由于保险杠支架11老化而带来的保险杠12在Z向上的形变量。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搭接板121包括第一板部121a和第二板部121b,第一板部121a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与支撑板111搭接,第二板部121b的一端形成在第一板部121a上且第二板部121b的另一端朝向前侧延伸,第二板部121b与第一板部121a的至少部分间隔开以形成配合凹槽122。压紧板112可以伸入配合凹槽122中,压紧板112的上侧面可以于第二板部121b的下表面止抵,压紧板112的至少部分的下表面可与第一板部121a的上表面止抵,第一板部121a和第二板部121b分别对压紧板112压紧,以限制保险杠12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从而避免保险杠12在Z向上发生移动,提高了保险杠总成1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总成1,压紧板112为多个且多个压紧板112间隔设置在支撑板111上,每个压紧板112均与配合凹槽122插接配合,通过设置多个压紧板112,每个压紧板112分布与配合凹槽122插接配合,以进一步提高保险杠支架11对保险杠12的支撑效果,提高了保险杠12与保险杠支架11之间的配合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支撑板111与搭接板121上设置有限制保险杠12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限位结构,当保险杠12相对保险杠支架11在前后方向移动时,压紧板112与配合凹槽122的配合行程发生变化,压紧板112的形变程度不同,在支撑板111上设置限制保险杠12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限位结构以限制压紧板112与配合凹槽122的配合程度,同时限位结构可以限制保险杠12以避免保险杠12脱离保险杠支架11。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凸起101和限位孔102,限位凸起101和限位孔102中的一个设置在支撑板111上,限位凸起101和限位孔102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搭接板121上,保险杠12与保险杠支架11的配合过程中,保险杠12在保险杠支架11上移动,当移动至限位凸起101与限位孔102配合时,限位凸起101收容于限位孔102中,限位孔102适于限制限位凸起101的移动,而限位凸起101和限位孔102分别设置于保险杠12和保险杠支架11上,以使保险杠12与保险杠支架11之间无法相对移动,从而保证保险杠支架11与保险杠12之间的配合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搭接板121上的限位凸起101或限位孔102为多个,且每个限位凸起101或限位孔102设置在的两个压紧板112之间,多个限位凸起101和限位凹槽可以在保险杠12上间隔布置,以对保险杠12与保险杠支架11中的各个位置进行限位,以使保险杠12与保险杠支架11的配合更加可靠,使保险杠12与保险杠支架11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限定更加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配合凹槽122具有朝向后侧敞开的开口,压紧板112设置在支撑板111上且朝向前侧延伸。压紧板112设置在支撑板111上且朝向前侧延伸,保险杠12与保险杠支架11在前后方向插接配合,在配合过程中,压紧板112逐渐伸入配合凹槽122中,以限制保险杠12与保险杠支架11之间的相对位置,避免保险杠在车辆的Z向上发生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保险杠支架11还包括支架后挡板113,支架后挡板113在竖直方向延伸,且支架后挡板113的上端与支撑板111固定连接;保险杠12还包括保险杠后挡板123,保险杠后挡板123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与搭接板121固定连接,保险杠后挡板123设置在支架后挡板113的后侧且与支架后挡板113止抵。
支架后挡板113与保险杠后挡板123在前后方向上止抵,以限制保险杠12相对保险杠支架11向后侧的移动,而压紧板112与配合凹槽122以及限位凸起101和限位孔102可以限制保险杠12相对保险杠支架11向前侧移动,以进一步限定了保险杠与保险杠支架11之间的配合位置,从而使保险杠与保险杠支架之间的配合更加稳定,提高了保险杠12与保险杠支架11之间配合的可靠性,提高了保险杠与保险杠支架11的位置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保险杠支架11和保险杠12均为塑料件,将保险杠12和保险杠支架11构造为塑料件可以降低保险杠总成1的重量,降低了保险杠与保险杠支架11的成型难度。其中,保险杠12可以为普通塑料,保险杠支架11为工程塑料,以使保险杠支架11更不容易老化形变。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保险杠总成1,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保险杠总成1,因此该车辆的保险杠总成1的可靠性高,可以有效地保持保险杠12在Z向上的尺寸精度,保险杠12与车辆的后背门或行李箱盖之间的间隙不易发生变化,提高了车辆的美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险杠支架,所述保险杠支架与所述车辆的车身相连,所述保险杠支架上设置有支撑板;
保险杠,所述保险杠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板搭接的搭接板,所述搭接板上还设置有配合凹槽;其中
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向后延伸以与所述配合凹槽插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板包括:
第一板部,所述第一板部沿水平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支撑板搭接;
第二板部,所述第二板部的一端形成在所述第一板部上且所述第二板部的另一端朝向前侧延伸,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第一板部的至少部分间隔开以形成所述配合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压紧板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每个所述压紧板均与所述配合凹槽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搭接板上设置有限制所述保险杠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限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凸起和限位孔,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限位孔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限位孔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搭接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板上的限位凸起或限位孔为多个,且每个所述限位凸起或限位孔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压紧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凹槽具有朝向后侧敞开的开口,所述压紧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且朝向前侧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总成,所述保险杠支架还包括:支架后挡板,所述支架后挡板在竖直方向延伸,且所述支架后挡板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保险杠还包括:保险杠后挡板,所述保险杠后挡板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搭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保险杠后挡板设置在所述支架后挡板的后侧且与所述支架后挡板止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总成,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所述保险杠支架和所述保险杠均为塑料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总成。
CN202021008741.1U 2020-06-04 2020-06-04 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13035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08741.1U CN213035770U (zh) 2020-06-04 2020-06-04 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08741.1U CN213035770U (zh) 2020-06-04 2020-06-04 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35770U true CN213035770U (zh) 2021-04-23

Family

ID=75523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08741.1U Active CN213035770U (zh) 2020-06-04 2020-06-04 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357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5165B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靠背框架
CN103502047B (zh) 车辆用座椅以及座椅靠背板
US20120137749A1 (en) Press system
US7740432B2 (en) Article installation device
CN103140705B (zh) 衬垫
KR20170071472A (ko) 차체 구조
CN213035770U (zh) 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US10131252B2 (en) Rear-seat assembly of a motor vehicle
EP2151338A2 (en) Rear garnish clip
CN112839748B (zh) 用于车辆用结构部件的加强部件
CN217532749U (zh) 装饰组件、车门和车辆
CN208484751U (zh) 车箱和车辆
CN210859442U (zh) 用于车辆的卡接组件和车辆
JP3796948B2 (ja) 車輛用燃料タンク
CN213007634U (zh) 用于车辆的副仪表板组件及车辆
CN219428243U (zh) 轮眉总成和车辆
CN219312478U (zh) 车门导轨组件、车门及车辆
CN218970918U (zh) 机盖锁拉索支架、机盖锁拉索组件及车辆
CN217804927U (zh) 一种b柱护板的配合结构、内饰护板、以及汽车
CN211081389U (zh) 一种防止车门限位器异响结构
CN213419617U (zh) 金属卡扣防脱汽车盖板零件骨架结构
CN216101989U (zh) 一种具有后保险杠安装功能的后尾灯结构及汽车
CN216443276U (zh) 隐形眼镜印刷模具防滑组件
CN218112792U (zh) 轮眉和车辆
KR101317188B1 (ko) 자동차용 액티브 헤드레스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