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30638U - 呼吸模式矫正仪 - Google Patents

呼吸模式矫正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30638U
CN213030638U CN202020816171.2U CN202020816171U CN213030638U CN 213030638 U CN213030638 U CN 213030638U CN 202020816171 U CN202020816171 U CN 202020816171U CN 213030638 U CN213030638 U CN 2130306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pressure measuring
breathing
measuring mechanism
air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161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嵛
赵浩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08161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306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306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306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康管理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呼吸模式矫正仪,包括矫正仪本体、控制器、微型气泵和语音装置,矫正仪本体包括外侧的非弹性层和内侧的弹性气囊层,弹性气囊层面向人体的一侧设置有胸腹部测压机构,通过测压机构对呼吸时的胸部和腹部扩张情况进行监测评估,控制器通过语音装置输出评估结果并指导使用者有意识地对呼吸模式进行调整,或通过抗阻机构进行抗阻呼吸锻炼和通过按摩机构对某些肌肉进行放松,以纠正其呼吸模式。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对矫正呼吸模式、改善体态、增强免疫力、防治多种健康问题,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健康活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Description

呼吸模式矫正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健康管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呼吸模式矫正仪。
背景技术
呼吸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小孩子的呼吸是最自然轻松的,但随着我们长大迫于各种压力、身体和体态的变化,让我们绝大部分人不再会呼吸。大部分人的颈痛、腰痛、运动受伤、运动时呼吸不畅等都和不正确的呼吸模式有很大关系,每一次不正确的呼吸会让你不该发力的肌肉发力从而变得紧张,该发力而不发力的肌肉功能逐渐减弱,问题便随之而来。
呼吸模式是一切运动模式的起点,呼吸模式在神经肌肉骨骼系统中具重要作用,对姿势和稳定性有着关键作用。正确的呼吸模式是良性的胸式呼吸和良性的腹式呼吸的结合,机体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自主调节更倾向于哪种呼吸方式,从而来适应环境的变化。错误的呼吸模式是不良的胸式呼吸或者不良的腹式呼吸亦或者是两种不良呼吸模式的结合。
正确的呼吸模式能在人体的中形成正确的循环,增强机体的许多能力,例如增强人体的运动能力、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脊柱的灵活性等。而错误的呼吸模式会在人体中形成错误的循环,导致很多的健康问题,如容易疲劳、呼吸深度变浅呼吸频率上升继而使机体更容易衰老和形成慢性疼痛、形成不良的体态、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易兴奋或愤怒以及导致失眠等健康问题,还容易使人用口呼吸,而口呼吸会导致人的下颌骨畸形发育并间接导致人打呼噜,还会间接导致内脏的一些问题,如胃动力不足、胃食道反流等等。参看附图1,为错误的呼吸模式造成的不良后果图,这些健康问题往往只有从根本上纠正呼吸模式才能有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呼吸模式矫正仪,使用者可以对自己的呼吸模式进行评估,并通过语音指导进行呼吸训练来矫正自己的不正确呼吸模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呼吸模式矫正仪,包括矫正仪本体、控制器、微型气泵和语音装置,矫正仪本体包括外侧的非弹性层和内侧的弹性气囊层,弹性气囊层面向人体的一侧设置有胸腹部测压机构,弹性气囊层通过管路与微型气泵连接,管路上设置有气流控制阀,控制器分别与微型气泵、测压机构和语音装置连接控制。
所述胸腹部测压机构包括对应胸骨体前侧的第一测压机构、对应腹部前侧的第二测压机构、对应两侧肋骨的第三、第四测压机构、对应于背部第十一十二肋骨的第五测压机构和对应于双肩的第六、第七测压机构。
所述测压机构为测压气囊或压力传感器。
所述弹性气囊层包括相互隔离的上部气囊和下部气囊,上部气囊为胸部抗阻机构,下部气囊为腹部抗阻机构。
所述矫正仪本体上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按摩机构。
所述按摩机构包括对应前胸两侧的第一按摩机构、对应腹部两侧的第二按摩机构和对应背部脊柱两侧的第三按摩机构。
所述按摩机构包括壳体,壳体一则设置有滑道,滑道内设置有沿滑道滑动的滑块,滑块上于壳体外侧设置有按摩件,滑块上于壳体内侧设置有球头,壳体内设置有通过微型电机驱动旋转的驱动辊,驱动辊上设置有首尾相连的螺旋滑道,球头位于螺旋滑道内。
所述按摩件为按摩刮板或按摩辊。
本实用新型通过测压机构对使用者呼吸时的胸部和腹部扩张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并将测得的压力情况反馈至控制器,判断使用者的胸部腹部是否具有良好的扩张,若存在监测部位没有良好的向外扩张,则表明存在不正确的呼吸模式,控制器通过语音装置输出评估结果并指导使用者有意识地对呼吸模式进行调整,以纠正其呼吸模式。以及进一步优选的,通过抗阻机构进行抗阻呼吸锻炼和通过按摩机构对某些肌肉进行放松, 呼吸模式评估后,提供针对性的矫正训练,不公使矫正训练更加高效,而且进一步降低矫正训练的难度,更具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呼吸模式矫正仪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对矫正呼吸模式、改善体态、增强免疫力、防治多种健康问题,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健康活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图1是呼吸模式不正确造成的不良后果图;
图2是人体胸腹部的测压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3是人体背部的测压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4是人体两侧肋骨的测压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5是人体肩部的测压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6是矫正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矫正仪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矫正仪优选方案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人体胸腹部的按摩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人体背部的按摩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弹性气囊层及其按摩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背部弹性气囊层及其按摩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刮板式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辊式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矫正仪分体式非弹性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
首先,参看图2-5,标示了本申请呼吸模式矫正仪的压力监测部位,图2是人体的正面局部示意图,图中A处为人体胸骨体测压部位,B处为腹部测压部位,图3是人体背面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C处为人体的十一十二肋骨测压部位,图4是人体侧身状态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D处为人体两侧肋骨测压部位,图5是人体俯视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E处为人体两肩测压部位。
正确的呼吸模式体现在身体上是呼吸时胸廓及腹部的扩张与收缩,胸骨体向前侧扩张并收缩,腹部向前扩张收缩,背部十一十二肋骨处向后侧扩张收缩,两侧肋骨向上向外扩张收缩,并且没有耸肩的现象。通过在呼吸时,对以上几处部位的压力监测,可以检测人体呼吸的异常与否,当某个部位的扩张较弱时,则表明使用者具有某种不良的呼吸模式。比如说,十一十二肋骨没有向外的扩张,则表明存在不良的胸式呼吸,腹部没有很好的扩张,则表明存在不良的腹式呼吸。从而系统反馈出针对性的指导方案,指导使用都来矫正其呼吸模式。
参看图6和7,本实用新型呼吸模式矫正仪整体采用马甲式结构,可以方便地穿戴并与人体相配合,其包括矫正仪本体1,矫正仪本体1包括外侧的非弹性层2和内侧的弹性气囊层3,外侧的非弹性层2可以为塑料壳体,也可以为非弹性布料,如帆布等,对内侧的弹性气囊层3膨胀时起到限制作用,使其向人体方向膨胀。弹性气囊层3面向人体的一侧对应上述测压部位设置有测压机构4,测压机构4为压力传感器或测压气囊,采用测压气囊时,各测压气囊对应连接一气压传感器,各压力传感器或各气压传感器与一控制器5连接,弹性气囊层3通过管路与一微型气泵6连接,管路上设置有气流控制阀,微型气泵6与控制器5可以设置在矫正仪本体1上,也可以通过管路和导线离体设置,控制器5上还设置有语音装置,本实施例中控制器5与微型气泵6和语音装置设计为一体装置。
使用时,将矫正仪穿戴在人体上身,将上肢躯干包覆,通电后,控制器5首先控制微型气泵6和气流控制阀对弹性气囊层进行充气,使弹性气囊层与人体充分接触并保持一定的压力,人体在呼吸时,控制器通过各测压机构监测上述各测压部位的压力变化情况,从而根据各测压部位的压力变化情况,分析其是扩张收缩的强弱,评估出使用者的呼吸模式,并通过语音装置播报评估结果(评估时间一分钟左右)。对于异常的呼吸模式,继而给出针对性的呼吸锻炼指导,使用都可以跟随语音指导进行呼吸锻炼和矫正。
优选方案,参看图8和11,所述弹性气囊层包括相互隔离的上部气囊31和下部气囊32,上部气囊31对应包覆于胸腔及双肩部分,下部气囊32包覆于腹腔部分,从而在评估后进行呼吸锻炼和矫正时,通过控制上部气囊31或下部气囊32的气压,使其对人体有胸腔或腹腔形成抗阻,达到锻炼呼吸机力量,增强机体呼吸能力的作用。
比如膈肌是最主要的呼吸肌,在呼吸中占主导地位,膈肌在舒张时腹部会隆起,收缩时腹部会凹陷。通过下部气囊32对腹部的加压形成腹部抗阻,腹部隆起的力量大于加压的抗阻力量,表现为腹部发力,腹部向外扩张,腹部隆起的力量小于加压的抗阻力量,表现为腹部发力并且向内凹陷,实现对膈肌的向心收缩能力的锻炼,从而增强机体呼吸能力。
再如上部气囊31通过对胸部加压,抑制胸部活动,使得机体只能靠腹部活动呼吸,从而使机体倾向于腹式呼吸,对腹部加压,抑制腹部活动,使机体只能靠胸部的运动呼吸,从而使机体更倾向于胸式呼吸,从而矫正和改变人体的呼吸模式。胸式呼吸又称之为上呼吸,其在呼吸时能够刺激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兴奋能使机体兴奋,可用在有抑郁症或者缺乏活力的人身上进行机体调节,腹式呼吸又称之为下呼吸,呼吸时能刺激副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兴奋能使得机体安静下来,可用在比较容易愤怒和兴奋的人身上进行机体调节。
进一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矫正仪本体上设置有按摩机构,参看图9和10,图9中F处为胸部按摩部位,可以放松胸大肌和胸小肌,提高胸部的呼吸能力,G处为腹部按摩部位,放松腹直肌和腹横肌,提高腹部的呼吸能力,图10中H处为背部按摩部位,放松脊柱两侧的肌肉,可有效增强十一十二肋的扩张活动能力和胸廓整体的前后扩张能力。上述各按摩部位对应设置按摩装置,参看图13和14,按摩装置包括壳体7,壳体7一则设置有滑道8,滑道8内设置有沿滑道滑动的滑块9,滑块9上于壳体7外侧设置有按摩刮板10或按摩辊15,滑块9上于壳体7内侧设置有球头11,壳体7内设置有通过微型电机14驱动旋转的驱动辊13,驱动辊13上设置有首尾相连的螺旋滑道12,球头11位于螺旋滑道12内,通过驱动辊13的转动,带动球头11及滑块9往复运动,进而通过按摩刮板10或按摩辊15实现对人体的按摩放松。
参看图11和12,弹性气囊层上具有与各按摩装置对应的按摩通道16,各按摩装置对应设置在外侧非弹性层2的相应位置,其中胸部的按摩装置以向外侧倾斜45度设置更佳。各按摩装置均与控制器5连接,由控制器5控制其工作与否,实现根据呼吸模式的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按摩放松。比如,当评估结果中,腹部B处的扩张压力较小,腹部的扩张幅度较小时,控制器5通过控制G处的腹部按摩装置工作,放松腹直肌和腹横肌,从而有效提高腹部的扩张能力,当评估结果中第十一十二肋骨或两侧肋骨扩张较小,则可通过控制H处的背部按摩装置工作,放松脊柱两侧的肌肉,从而有效增强十一十二肋的扩张活动能力和胸廓肋骨的前后扩张能力。
通过进一步的配合按摩放松,可以使呼吸模式的矫正更加高效,并且较自主意识控制矫正,极大地降低矫正调整的难度,使呼吸模式的矫正更方便。
参看图15,本申请的呼吸模式矫正仪的外侧的非弹性层还可以采用类似防弹衣的前后分体式设计,并通过连接带17连接固定,方便不同胖瘦的人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其宽松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呼吸模式矫正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矫正仪本体、控制器、微型气泵和语音装置,矫正仪本体包括外侧的非弹性层和内侧的弹性气囊层,弹性气囊层面向人体的一侧设置有胸腹部测压机构,弹性气囊层通过管路与微型气泵连接,管路上设置有气流控制阀,控制器分别与微型气泵、测压机构和语音装置连接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模式矫正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腹部测压机构包括对应胸骨体前侧的第一测压机构、对应腹部前侧的第二测压机构、对应两侧肋骨的第三、第四测压机构、对应于背部第十一十二肋骨的第五测压机构和对应于双肩的第六、第七测压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模式矫正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压机构为测压气囊或压力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模式矫正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气囊层包括相互隔离的上部气囊和下部气囊,上部气囊为胸部抗阻机构,下部气囊为腹部抗阻机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模式矫正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仪本体上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按摩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呼吸模式矫正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机构包括对应前胸两侧的第一按摩机构、对应腹部两侧的第二按摩机构和对应背部脊柱两侧的第三按摩机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呼吸模式矫正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机构包括壳体,壳体一则设置有滑道,滑道内设置有沿滑道滑动的滑块,滑块上于壳体外侧设置有按摩件,滑块上于壳体内侧设置有球头,壳体内设置有通过微型电机驱动旋转的驱动辊,驱动辊上设置有首尾相连的螺旋滑道,球头位于螺旋滑道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呼吸模式矫正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件为按摩刮板或按摩辊。
CN202020816171.2U 2020-05-16 2020-05-16 呼吸模式矫正仪 Active CN2130306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16171.2U CN213030638U (zh) 2020-05-16 2020-05-16 呼吸模式矫正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16171.2U CN213030638U (zh) 2020-05-16 2020-05-16 呼吸模式矫正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30638U true CN213030638U (zh) 2021-04-23

Family

ID=75520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16171.2U Active CN213030638U (zh) 2020-05-16 2020-05-16 呼吸模式矫正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306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9568A (zh) * 2022-01-18 2022-03-2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一种基于大数据反馈的用于呼吸辅助的胸腹部处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9568A (zh) * 2022-01-18 2022-03-2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一种基于大数据反馈的用于呼吸辅助的胸腹部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13957B2 (en) Respiratory pressure training strap and using method thereof
CN212700102U (zh) 一种肺康复训练仪
US20110183827A1 (en) Abdominal Muscle Sculpting and Exercise Device
CN111494801A (zh) 一种肺康复训练仪及其使用方法
CN111281777B (zh) 一种运动损伤康复辅助设备
CN213030638U (zh) 呼吸模式矫正仪
JP4622824B2 (ja) エアーマット
Seo et al. The effects of a balloon-blowing exercise in a 90/90 bridge position using a ball on the pulmonary function of females in their twenties
RU2544643C1 (ru) Система поддержки психофизиологического состояния человека
Lee et al. Comparison of abdominal muscle activity in relation to knee angles during abdominal drawing-in exercises using pressure biofeedback
RU2584088C2 (ru) Способ борьбы со стрессом
US11395938B2 (en) Respiratory training system
Ha et al. The importance of a normal breathing pattern for an effective abdominal-hollowing maneuver in healthy people: an experimental study
US2012010901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truncal control
JP6377874B1 (ja) トレーニング方法
CN108939426B (zh) 一种俯背运动器
CN208212366U (zh) 一种呼吸操锻炼辅助拉伸器
US20190374366A1 (en) Belt with internal distraction
JP2017121448A (ja) トレーニング方法
WO2016019430A1 (en) Breathing training device
RU2787223C1 (ru) Способ выполнения комплекса гимнастических упражнений
RU2686168C1 (ru) Способ выполнения дыхательной гимнастики
JP3239264U (ja) 水泳教習具
JP7185889B1 (ja) トレーニング方法および教習具
CN114343945B (zh) 一种基于脊柱畸形的矫正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