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29811U - 一种可拉伸防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拉伸防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29811U
CN213029811U CN202021497412.8U CN202021497412U CN213029811U CN 213029811 U CN213029811 U CN 213029811U CN 202021497412 U CN202021497412 U CN 202021497412U CN 213029811 U CN213029811 U CN 213029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absorbing
energy
bending
stretch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9741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红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49741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29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29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29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拉伸防护结构,包括:缓冲吸能件,所述缓冲吸能件设置有多个;弹性连接体,所述弹性连接体固定连接相邻或相对的所述缓冲吸能件,所述弹性连接体为弯折设置的弹性件。通过弹性连接体可以便于各缓冲吸能件之间的拉伸与折叠,具有生灵活性和延伸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拉伸防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用具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可拉伸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护用具均是根据人体形状设计的通过标准模具做出的产品。需要多个不同尺寸的模具来覆盖人体的体型,现有做成多胶囊式样的标准块,便于通过平面固定在服装上并对应防护部位,通过折叠形成立体空间。但是立体空间受到设计限制,不能改变,而且不能拉伸。如果只采用高吸能的材料则不便于折叠和拉伸,或折叠后容易断裂。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拉伸防护结构,通过弹性连接体可以便于各缓冲吸能件之间的拉伸与折叠,具有生灵活性和延伸性;同时实现缓冲吸能件的覆盖面积尽量最大化,从而在保证防护性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折叠性和拉伸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拉伸防护结构,包括:缓冲吸能件,所述缓冲吸能件设置有多个;
弹性连接体,所述弹性连接体固定连接相邻或相对的所述缓冲吸能件,所述弹性连接体为弯折设置的弹性件。
上述方案中通过多个缓冲吸能件分开设置,便于拉伸或折叠,缓冲吸能件进行缓冲吸能,从而对人体部位进行保护;通过弹性连接体的弯折结构可以便于各缓冲吸能件之间的拉伸与折叠,具有灵活性和延伸性,具有良好的折叠性和拉伸性能。
可选地,所述缓冲吸能件为块状,所述缓冲吸能件在水平平面上的正投影沿横向或/和纵向间隔排列。
上述方案中,当块状的缓冲吸能件在水平平面内沿横向或纵向间隔排列时,形成长条形结构。当块状的缓冲吸能件在水平平面内呈矩阵阵列平铺,形成一个覆盖面积大的缓冲体,各缓冲吸能件之间可以在水平平面内互相靠近或远离,在竖直平面内也可以进行弯折,缓冲体可以根据服装或防护工具的尺寸对块状的缓冲吸能件进行增加和减少,从而形成不同的尺寸,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可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体在水平平面上的正投影的轮廓为折叠结构;或者
所述弹性连接体在竖直平面上的正投影的轮廓为折叠结构。
上述方案中,弹性连接体为在水平平面内折叠设置,可通过弹性连接体的折叠结构来实现水平方向的拉伸和收缩,采用折叠形式的弹性连接体相较于通过弹性材料本身的弹性,有更好的延伸和收缩性能。弹性连接体为在竖直平面内折叠设置,这种采用折叠形式的弹性连接体相较于通过弹性材料本身的弹性,有更好的延伸和收缩性能外,其在竖直方向还具有一定的缓冲性能,当竖直方向受到冲击时,通过竖直方向的折叠结构受压拉伸,其弹性可以缓冲一部分冲击。
可选地,所述弹性连接体在竖直平面上的正投影的轮廓为折叠结构,所述弹性连接体包括至少一个弯折体,所述弯折体包括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在竖直平面内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弹性部在竖直平面内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弹性部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顶部固定连接形成弯折体的顶部,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底部分别连接在相邻或相对设置的所述缓冲吸能件上。
上述方案中,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实现竖直方向的折叠,当需要对相邻或相对的两个缓冲吸能件进行拉伸时,倾斜设置的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之间留有间隙,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向两边拉伸,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的顶部下移,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向拉伸方向进行伸展,这样使防护结构具有良好的折叠性和拉伸性能。
可选地,所述弯折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弯折体并排设置或绕弯折体的顶部呈圆周设置,多个所述弯折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上述方案中,多个弯折体使防护结构具有良好的折叠性和拉伸性能。同时,多个第一弹性部与多个第二弹性部的顶部连接,这种方式使多个第一弹性部与多个第二弹性部位于多个不同方向,从而连接多个不同方向的缓冲吸能件,这样可以使缓冲吸能件的连接更稳定,且当缓冲吸能件受到较大冲击时,多个弯折体的顶部具有一定支撑强度,可以缓冲冲击。
可选地,第一弹性部与第二弹性部的顶端低于所述缓冲吸能件收冲击的表面,这样弹性部可以掩藏于缓冲吸能件的间隙之间,不影响多个缓冲吸能件形成的整体平面。
可选地,所述多个所述弯折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填充块,所述填充块上开设有缓冲孔,所述填充块上开设有缓冲孔。
采用上述方案,填充块把多个第一弹性部的顶部,多个所述第二弹性部的顶部均连接在一起,增强了弹性连接体的结构强度,不易使弹性连接体在拉伸的过程中断裂。同时设置缓冲孔,通过缓冲孔的间隙使填充块容易拉伸或收缩。这样使弹性连接体更灵活。
可选地,所述缓冲吸能件为环状,呈环状的所述缓冲吸能件套设排列。
采用上述方案,缓冲吸能件一环套一环,当沿竖直方向拉伸时,具有更好的延展性能,适用于对人体关节处的防护。
可选地,在所述缓冲吸能件上开设有容纳口;所述弹性连接体位于相邻或相对的所述缓冲吸能件的容纳口中。
弹性连接体在收缩状态下可掩藏于容纳口中,从而减少了缓冲吸能件之间的间隔,缓冲吸能件的覆盖面积尽可能大,从而在保证防护性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折叠性和拉伸性能。
可选地,还包括有连接层,所述连接层连接部分或所有所述缓冲吸能件;
所述连接层上设置有粘接层;
所述粘接层背向所述连接层的一面上设置有魔术贴层。
上述方案中,连接层采用薄壁连接层,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主要作用可连接各缓冲吸能件,并产生灵活性和延伸性,可使各缓冲吸能件形成一个完整平面,便于其运用到各防护服和护具上。所述连接层上设置有粘接层,通过粘接层粘接设有魔术贴层,形成成品使用,直接粘接在衣服的相应位置进行防护。
可选地,所述可拉伸防护结构还包括有上表层和下表层,所述缓冲吸能件和所述弹性连接体位于上表层和下表层之间。
上述方案中,上表层可以保护缓冲吸能件,具有耐磨、灵活等特点;下表层可以是织物、膜、或其他材料,用来增强缓冲吸能件的缓冲能力,同时利于通过缝制等方式固定在被保护物上;上表层和下表层不需要直接粘接在一起,以利于缓冲吸能件在成型的时候充分流动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拉伸防护结构,通过多个缓冲吸能件分开设置,便于拉伸或折叠,缓冲吸能件进行缓冲吸能,从而对人体部位进行保护;在所述缓冲吸能件上开设容纳口,使弹性连接体能容置于容纳口中,通过弹性连接体可以便于各缓冲吸能件之间的拉伸与折叠,具有生灵活性和延伸性;同时弹性连接体在收缩状态下可掩藏于容纳口中,从而减少了缓冲吸能件之间的间隔,缓冲吸能件的覆盖面积尽可能大,从而在保证防护性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折叠性和拉伸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拉伸防护结构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拉伸防护结构的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的弹性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拉伸防护结构的的实施例二、实施例三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拉伸防护结构的实施例四的一种弹性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拉伸防护结构的实施例四的另一种弹性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拉伸防护结构的实施例四的另一种弹性连接体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拉伸防护结构的实施例的实施例五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拉伸防护结构的实施例六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拉伸防护结构的实施例七的侧视图。
图中各标号:100、缓冲吸能件;200、容纳口;300、弹性连接体;400、弯折体;410、第一弹性部;420、第二弹性部;430、填充块;440、缓冲孔;500、连接层;510、通孔;600、粘接层;610、魔术贴层;700、上表层;800、下表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拉伸防护结构,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方案提出一种可拉伸防护结构,用于衣服或防护器具上对人体进行防护,具体包括:缓冲吸能件100,以及弹性连接体300,所述缓冲吸能件100设置有多个,缓冲吸能件100的材料采用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中文名为:1,1,2,2-四苯乙烯)、橡胶、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D3O(由一种粘胶液和一种聚合物化合而成的抗冲击单一材料,可在不同的重力冲击下呈现出来两种机械似的坚硬与柔软)、PORON(PORON牌聚氨酯泡棉材料)或TPR(Thermo-Plastic-Rubber material亦称热塑性橡胶);PU(聚氨酯材料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英文名称是polyurethane);TPU(tpu材料是ThermoplasticUrethane的简称,中文名称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V热塑性硫化橡胶(英文为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简称为TPV;橡胶(Rubber);所述弹性连接体为弯折设置的弹性件,所述弹性连接体300连接所述缓冲吸能件100的具体方式可以为粘接、卡嵌或缝合等,本方案中采用与缓冲吸能件100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这样连接更稳定,不易折断。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这样缓冲吸能件100的材料与弹性连接体300的材料采用同一材料。所述弹性连接体300连接相邻或相对的所述缓冲吸能件100。通过缓冲吸能件100分开设置,便于多个弯折的弹性连接体300的拉伸或折叠,缓冲吸能件100进行缓冲吸能,从而对人体部位进行保护;通过弹性连接体300的弯折结构,可以便于各缓冲吸能件100之间的拉伸与折叠,具有生灵活性和延伸性。
所述缓冲吸能件100上设置有容纳口200,在所述缓冲吸能件100上开设容纳口200,使弹性连接体300能容置于容纳口200中,同时弹性连接体300在收缩状态下可掩藏于容纳口200中,从而减少了缓冲吸能件100之间的间隔,缓冲吸能件100的覆盖面积尽可能大,从而在保证防护性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折叠性和拉伸性能。易于想到,位于容纳口200中的弹性连接体300也可以采用非弯折结构,如直接采用条形结构,由于弹性连接体300本身具有弹性,当采用条形结构的弹性连接体300位于容纳槽200中时,同样能实现拉伸,容纳槽200为弹性连接体300提供容纳空间,从而便于弹性连接体300的拉伸。实现拉伸功能。
根据上述构思,本方案提出多种实施例,为方便结构描述,以缓冲吸能件100平铺排列的方向形成的平面为水平平面,缓冲吸能件100厚度所在的方向为竖直方向,竖直方向所在的平面为竖直平面,各实施例具体如下:
实施例一:
所述缓冲吸能件100为块状,容纳口200具体开设在缓冲吸能件100的侧边上或角上,所述缓冲吸能件100在水平平面上沿横向或/和纵向间隔排列。具体为缓冲吸能件100当沿横向或纵向排列时,可拉伸防护结构形成长条形。
如图1所示,当块状的缓冲吸能件100在水平平面内呈沿横向和纵向的矩阵阵列平铺,形成一个覆盖面积大的缓冲体,各缓冲吸能件100之间可以在水平平面内互相靠近或远离,在竖直平面内也可以进行弯折,缓冲体可以根据服装或防护工具的尺寸对块状的缓冲吸能件100进行增加和减少,从而形成不同的尺寸,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弹性连接体300在水平平面上的正投影的轮廓为折叠结构,当沿缓冲吸能件的厚度方向只设置有一层时,所述弹性连接体300在水平平面内折叠设置的弹性件,即弹性连接体300在水平平面内形成折叠波形,折叠波形沿一直线方向延伸设置。弹性连接体300为在水平平面内折叠设置,可通过弹性连接体300的折叠结构来实现水平方向的拉伸和收缩,采用折叠形式的弹性连接体300相较于通过弹性材料本身的弹性,有更好的延伸和收缩性能。
易于想到,沿缓冲吸能件100在厚度方向可以设置为多层。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所述缓冲吸能件100为块状,所述缓冲吸能件100在水平平面上沿横向或/和纵向间隔排列。所述弹性连接体300在竖直平面上的正投影的轮廓为折叠结构,即当沿缓冲吸能件的厚度方向只设置有一层时,所述弹性连接体300为在竖直平面内折叠设置的弹性件。弹性连接体300为在竖直平面内折叠设置,即弹性连接体300在竖直平面内形成折叠波形,折叠波形沿上下方向拨动。这种采用折叠形式的弹性连接体300相较于通过弹性材料本身的弹性,有更好的延伸和收缩性能外,其在竖直方向还具有一定的缓冲性能,当竖直方向受到冲击时,通过竖直方向的折叠结构受压拉伸,其弹性可以缓冲一部分冲击。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弹性连接体300的具体结构包括一个弯折体400,所述弯折体400包括第一弹性部410和所述第二弹性部420,所述第一弹性部410在竖直平面内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弹性部420在竖直平面内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弹性部410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420的顶部固定连接形成弯折体400的顶部,这样使弯折体400形成一个拱形,所述第一弹性部410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420的底部分别连接在相邻或相对设置的所述缓冲吸能件100上。
采用上述方案,第一弹性部410与第二弹性部420实现竖直方向的折叠,当需要对相邻或相对的两个缓冲吸能件100进行拉伸时,倾斜设置的第一弹性部410与第二弹性部420之间留有间隙,第一弹性部410与第二弹性部420向两边拉伸,第一弹性部410与第二弹性部420的顶部下移,第一弹性部410与第二弹性部420向拉伸方向进行伸展,这样使防护结构具有良好的折叠性和拉伸性能。第一弹性部410与第二弹性部420的顶端低于所述缓冲吸能件100收冲击的表面,这样弹性部可以掩藏于缓冲吸能件100的间隙之间,不影响多个缓冲吸能件100形成的整体平面。
另外的结构方案中,也可以只保留倾斜的第一弹性部,只通过第一弹性部也会有弹性,或第一弹性部在水平平面内的正投影与竖直平面内的正投影的轮廓均倾斜,这样也能实现各缓冲吸能件之间的连接,并产生相应的弹性。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所述弯折体400设置有多个,本实施例中的弯折体400设置为两个或三个,如图4所示,多个所述弯折体400并排设置,以三个弯折体400为例,三个弯折体400并排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缓冲吸能件100上。如图5所示,多个所述弯折体400绕弯折体400的顶部呈圆周设置,多个所述弯折体400的顶部固定连接,以2个弯折体400为例,包函有两个第一弹性部410和两个第二弹性部420,那么可以作为四个脚连接在靠近设置的四个缓冲吸能件100上。
易于想到呈圆周设置的多个所述弯折体400也可以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缓冲吸能件100上。呈并排设置多个所述弯折体400也能设置在相对的多个缓冲吸能件100上。
上述方案中,多个弯折体400使防护结构具有良好的折叠性和拉伸性能。同时,多个第一弹性部410与多个第二弹性部420的顶部连接,这种方式使多个第一弹性部410与多个第二弹性部420位于多个不同方向,从而连接多个不同方向的缓冲吸能件100,这样可以使缓冲吸能件100的连接更稳定,且当缓冲吸能件100受到较大冲击时,多个弯折体400的顶部具有一定支撑强度,可以缓冲冲击。
多个第一弹性部410与多个第二弹性部420的顶端低于所述缓冲吸能件100收冲击的表面,这样弹性部可以掩藏于缓冲吸能件100的间隙之间,不影响多个缓冲吸能件100形成的整体平面。
如图5、图6所示,其他结构中,所述多个所述弯折体40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填充块430,填充块430可以通过粘接,缝制等方式设置,本实施例中采用与弯折体400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
在另外的结构形式中,在所述填充块430上开设有缓冲孔440,所述填充块430上开设有缓冲孔440。这样,填充块430把多个第一弹性部410的顶部,多个所述第二弹性部420的顶部均连接在一起,增强了弹性连接体300的结构强度,不易使弹性连接体300在拉伸的过程中断裂。同时设置缓冲孔440,通过缓冲孔440的间隙使填充块430容易拉伸或收缩。这样使弹性连接体300更灵活。
除上述四种实施例外,还可以采用多种弹性连接体300的组合形式,如在多个块状的缓冲吸能件100上采用实施例一到实施例四中的多种不同的弹性连接体300进行不同的组合,形成不同的可拉伸防护结构。
实施例五
如图7所示,所述缓冲吸能件100为环状,如圆环状、多边形环状,星形环状等,呈环状的所述缓冲吸能件100套设排列。弹性连接体300,所述弹性连接体300连接所述相邻的两个缓冲吸能件100上。弹性连接体300为在水平平面内折叠设置的弹性件或者所述弹性连接体300为在竖直平面内折叠设置的弹性件;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弹性连接体300为在竖直平面内折叠设置的弹性件。采用上述方案,缓冲吸能件100一环套一环,当沿竖直方向拉伸时,具有更好的延展性能,适用于对人体关节处的防护。
实施例六
如图8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拉伸防护结构还包括有连接层500,所述连接层500连接部分或所有所述缓冲吸能件100;所述连接层500上设置有粘接层600,粘接层600可以是热熔胶,比如TPU热熔胶等。所述粘接层600背向所述连接层500的一面上设置有魔术贴层610。连接层500采用薄壁连接层500,略有防护作用,主要作用可连接各缓冲吸能件100,并产生灵活性和延伸性,可使各缓冲吸能件100形成一个完整平面,便于其运用到各防护服和护具上。所述连接层500上设置有粘接层600,通过粘接层600粘接设有魔术贴层610,形成成品使用,直接粘接在衣服的相应位置进行防护。
如图7所示,例如在环形的缓冲吸能件100上连接有连接层500,可使各缓冲吸能件100形成一个完整平面,连接层500的边缘部分,主要可以为缝合或粘接等方式提供连接空间,固定在服装或其他被防护物体上,便于其运用到各防护服和护具上。在连接层500上还设置有通孔510,通孔510位于相邻的两缓冲吸能件100之间。通孔位置没有材料,可以增加整个可拉伸防护结构的灵活性。
实施例七
如图9所示,在实施例一到实施例五的基础上,所述可拉伸防护结构还包括有上表层700,上表层700覆盖在所述缓冲吸能件100正对冲击的表面,可以保护缓冲吸能件100,具有耐磨、灵活等特点;而且上表层700的边缘利于车缝等方式固定在被防护物体上。
还包括有下表层800,下表层800位于缓冲吸能件100的背面,下表层800可以是织物、膜、或其他材料,用来增强缓冲吸能件100的缓冲能力,同时下表层800的边缘凸出于缓冲吸能件100的轮廓边缘,利于通过缝制等方式固定在被保护物上。
当可拉伸防护结构同时设置上表层700和下表层800时,所述缓冲吸能件100和所述弹性连接体300位于上表层700和下表层800之间。这样,上表层700可以保护缓冲吸能件100,具有耐磨、灵活等特点;下表层800用来增强缓冲吸能件100的缓冲能力,同时利于通过缝制等方式固定在被保护物上;上表层700和下表层800不需要直接粘接在一起,以利于缓冲吸能件100在成型的时候充分流动成型。
终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拉伸防护结构,通过多个缓冲吸能件分开设置,便于拉伸或折叠,缓冲吸能件进行缓冲吸能,从而对人体部位进行保护,通过弯折的弹性连接体可以便于各缓冲吸能件之间的拉伸与折叠,具有生灵活性和延伸性;通过容纳口的设置,弹性连接体在收缩状态下可掩藏于容纳口中,从而减少了缓冲吸能件之间的间隔,缓冲吸能件的覆盖面积尽可能大,从而在保证防护性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折叠性和拉伸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拉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缓冲吸能件,所述缓冲吸能件设置有多个;
弹性连接体,所述弹性连接体固定连接相邻或相对的所述缓冲吸能件,所述弹性连接体为弯折设置的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吸能件为块状,所述缓冲吸能件在水平平面上的正投影沿横向或/和纵向间隔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拉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体在水平平面上的正投影的轮廓为折叠结构;或者
所述弹性连接体在竖直平面上的正投影的轮廓为折叠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拉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体在竖直平面上的正投影的轮廓为折叠结构,所述弹性连接体包括至少一个弯折体,所述弯折体包括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在竖直平面内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弹性部在竖直平面内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弹性部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顶部固定连接形成弯折体的顶部,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底部分别连接在相邻或相对设置的所述缓冲吸能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拉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弯折体并排设置或绕弯折体的顶部呈圆周设置,多个所述弯折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拉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弯折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填充块,所述填充块上开设有缓冲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吸能件为环状,呈环状的所述缓冲吸能件套设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可拉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缓冲吸能件上开设有容纳口;所述弹性连接体位于相邻或相对的所述缓冲吸能件的容纳口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连接层,所述连接层连接部分或所有所述缓冲吸能件;
所述连接层上设置有粘接层;
所述粘接层背向所述连接层的一面上设置有魔术贴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拉伸防护结构还包括有上表层和下表层,所述缓冲吸能件和所述弹性连接体位于上表层和下表层之间。
CN202021497412.8U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可拉伸防护结构 Active CN213029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7412.8U CN213029811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可拉伸防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7412.8U CN213029811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可拉伸防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29811U true CN213029811U (zh) 2021-04-23

Family

ID=75528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97412.8U Active CN213029811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可拉伸防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298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93575B (zh) 车座构造及车座收缩方法
JP4472127B2 (ja)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US8201269B2 (en) TPU/foam jaw pad
US20100192290A1 (en) Neck protection collar
EA028487B1 (ru) Амортизирующий щиток
GB2482791A (en) Child holding accessory suitable for use with a play yard
CN108135308B (zh) 一种用于吸收和消散由碰撞产生的能量的复合几何结构及包括所述结构的安全头盔
EP1291248A3 (en) Protective cushion for protection of vehicle occupant's head
WO1999004661A1 (en) Back protector, in particular for motorcyclists
KR20190102179A (ko) 의류 및 브래지어
CN213029811U (zh) 一种可拉伸防护结构
US11969037B2 (en) Anti-impact gloves
JPH01171849A (ja) 面状複合材料
JP3154753U (ja) ソフトバイザー付きヘルメット
KR20090087574A (ko) 공기완충부가 구비된 폴리우레탄 완충패드 및 상기폴리우레탄 완충패드가 구비된 의류 및 헬멧
CN213029810U (zh) 一种螺旋形防护结构
JP5994732B2 (ja) 帽子用保護具及び帽子
KR200484976Y1 (ko) 목받침대
CN216128650U (zh) 一种带有加固结构的抗压吸塑盒
CN102370377B (zh) 游戏床及用于游戏床的婴幼儿支撑配件
CN101617870A (zh) 鞋内底
CN216187786U (zh) 一种鸡蛋包装盒的蛋托
CN211892259U (zh) 一种防水的纺织面料
KR100339785B1 (ko) 정강이 보호대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1431180U (zh) 一种便捷式肩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