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29810U - 一种螺旋形防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旋形防护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029810U CN213029810U CN202021495922.1U CN202021495922U CN213029810U CN 213029810 U CN213029810 U CN 213029810U CN 202021495922 U CN202021495922 U CN 202021495922U CN 213029810 U CN213029810 U CN 2130298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iral
- helical
- energy
- absorbing
-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形防护结构,包括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所述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各层螺旋环之间设置有间隙;多个弹性连接体,多个所述弹性连接体固定连接所述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相邻两层螺旋环。将缓冲吸能件设置成螺旋状,并与弹性连接体配合,便于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各层螺旋环的拉伸与折叠,解决现有高吸能的材料不便于折叠和拉伸,或折叠后容易断裂的缺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工具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螺旋形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护用具均是根据人体形状设计的通过标准模具做出的产品。需要多个不同尺寸的模具来覆盖人体的体型,现有做成多胶囊式样的标准块,便于通过平面固定在服装上并对应防护部位,通过折叠形成立体空间。但是立体空间受到设计限制,不能改变,而且不能拉伸。如果只采用高吸能的材料则不便于折叠和拉伸,或折叠后容易断裂。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形防护结构,将缓冲吸能件设置成螺旋状,并与弹性连接体配合,便于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各层螺旋环的拉伸与折叠,解决现有高吸能的材料不便于折叠和拉伸,或折叠后容易断裂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螺旋形防护结构,包括: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所述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各层螺旋环之间设置有间隙;
多个弹性连接体,多个所述弹性连接体固定连接所述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相邻两层螺旋环。
上述方案中,通过将缓冲吸能件设置成螺旋状,从而使缓冲吸能件可沿厚度方向进行拉伸,拉伸过程中仍能保证缓冲吸能件连续,通过弹性连接体与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相邻两层螺旋环的连接,使防护结构成一个整体,保证结构强度可以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便于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各层螺旋环的拉伸与折叠。
可选地,所述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冲击块,所述冲击块之间间隔设置。
上述方案中,多个冲击块可以增加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厚度,通过厚度的增加,使螺旋形防护结构的缓冲吸能的能力更强。
可选地,所述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上相邻两层螺旋环上的所述冲击块之间间隔设置。
上述方案中,使相邻两层螺旋环上的冲击块能交错设置,不会使位于不同层上的冲击块的端面互相抵靠,互相抵靠的冲击块会导致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径向尺寸过大,因此采用冲击块之间间隔设置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利用空间。
可选地,所述冲击块为方形冲击块。采用方形冲击块,便于与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配合,有利于生产制作。
可选地,所述螺旋形防护结构还包括有第二螺旋状缓冲吸能件,所述第二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各层螺旋环位于所述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各层螺旋环之间的间隙中。
上述方案中,进一步利于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各层螺旋环之间的间隙空间,这样使间隙被填充,避免间隙区域无法缓冲吸能,从而增强了缓冲吸能的性能,螺旋形防护结构有更强的保护能力。
可选地,所述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内端面与所述第二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内端面固定连接。通过该方式,使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和第二螺旋状缓冲吸能件连接成一个整体,在生产过程中能一体成型,减少连接装配的步骤,在实现更好防护效果的同时,便于生产制造。
可选地,所述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连接层。连接层采用薄壁连接层,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主要作用可连接各缓冲吸能件,并产生灵活性和延伸性,可使各缓冲吸能件形成一个完整平面,连接层的边缘部分,主要可以为缝合或粘接等方式提供连接空间,便于固定在服装或其他被防护物体上。
可选地,所述连接层的底面上设置有粘接层,所述粘接层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层。所述连接层上设置有粘接层,通过粘接层粘接设有魔术贴层,形成成品使用,直接粘接在衣服的相应位置进行防护。
可选地,所述粘接层的材质为TPU热熔胶。TPU热熔胶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
可选地,所述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材料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TPU)、聚氨基甲酸酯简称聚氨酯(KPU)、TPE、橡胶、EVA、D3O、 PORON、PU、TPV或TPR。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螺旋形防护结构,通过将缓冲吸能件设置成螺旋状,从而使缓冲吸能件可沿厚度方向进行拉伸,拉伸过程中仍能保证缓冲吸能件连续,通过弹性连接体与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相邻两层螺旋环的连接,使防护结构成一个整体,保证结构强度可以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便于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各层螺旋环的拉伸与折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形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形防护结构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形防护结构的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形防护结构的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旋形防护结构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中各标号:100、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200、弹性连接体; 300、冲击块;400、第二螺旋状缓冲吸能件;500、连接层;600、粘接层;700、魔术贴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旋形防护结构,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方案提出一种螺旋形防护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100,以及多个弹性连接体200;螺旋状缓冲吸能件从螺旋中心向外涡旋,所述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100的各层螺旋环之间设置有间隙;多个所述弹性连接体200固定连接所述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相邻两层螺旋环。通过将缓冲吸能件设置成螺旋状,从而使缓冲吸能件可沿厚度方向进行拉伸,拉伸过程中仍能保证缓冲吸能件连续,通过弹性连接体200 与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相邻两层螺旋环的连接,使防护结构成一个整体,保证结构强度可以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便于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各层螺旋环的拉伸与折叠。
为方便结构描述,以靠螺旋形的螺旋中心的一侧为内侧,以远离螺旋形的螺旋中心的一侧为外侧。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100从螺旋中心向外设置多层螺旋向外的结构。
如图3所示,本实施中的弹性连接体200可以设置为折叠式结构,通过折叠式结构实现拉伸或收缩。弹性连接体200还可以设置为弹性线,通过材料自身的形变实现拉伸或收缩。采用弹性线的结构时,弹性线的连线方向与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100的径向错开一定角度,这样有效延长弹性线的长度,在进行长距离拉伸时,弹性连接体200有缓冲长度,不易拉断。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100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冲击块300,所述冲击块300之间间隔设置。多个冲击块300 可以增加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100的厚度,通过厚度的增加,使螺旋形防护结构的缓冲吸能的能力更强。
冲击块300沿径向设置的侧面凸出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100的轮廓边缘。在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100中,以每层螺旋环沿径向方向的边长尺寸为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100的宽度尺寸,冲击块300沿螺旋形的径向的边长尺寸为宽度尺寸,这样冲击块300的宽度尺寸大于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100的宽度尺寸。采用宽度尺寸较大的冲击块300,可以对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100的各层螺旋环之间的间隙进行覆盖,这样有效增加了螺旋形防护结构的承受冲击力的范围,增强螺旋形防护结构的防护能力。
所述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100上相邻两层螺旋环上的所述冲击块300 之间间隔设置。这样,使相邻两层螺旋环上的冲击块300能交错设置,不会使位于不同层上的冲击块300的端面互相抵靠,互相抵靠的冲击块300会导致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100的径向尺寸过大,因此采用冲击块300之间间隔设置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利用空间。所述冲击块300为方形冲击块。采用方形冲击块,便于与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100配合,有利于生产制作。易于想到的是,冲击块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冲击块,如圆形,多边形等。
如图2所示,所述螺旋形防护结构还包括有第二螺旋状缓冲吸能件 400,所述第二螺旋状缓冲吸能件400的各层螺旋环位于所述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100的各层螺旋环之间的间隙中。这样,进一步利于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100的各层螺旋环之间的间隙空间,这样使间隙被填充,避免间隙区域无法缓冲吸能,从而增强了缓冲吸能的性能,螺旋形防护结构有更强的保护能力。所述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100的内端面与所述第二螺旋状缓冲吸能件400的内端面固定连接。这样,使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 100和第二螺旋状缓冲吸能件400连接成一个整体,在生产过程中能一体成型,减少连接装配的步骤,在实现更好防护效果的同时,便于生产制造。
所述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100和第二螺旋状缓冲吸能件400的材料的材料均为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KPU(聚氨基甲酸酯简称聚氨酯)、 TPE(ThermoplasticElastomer,中文名为:1,1,2,2-四苯乙烯)、橡胶、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D3O(由一种粘胶液和一种聚合物化合而成的抗冲击单一材料,可在不同的重力冲击下呈现出来两种机械似的坚硬与柔软)、PORON(PORON牌聚氨酯泡棉材料)、PU(聚氨酯材料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英文名称是polyurethane)、TPV(热塑性硫化橡胶,英文为ThermoplasticVulcanizate)或TPR(Thermoplastic Elastomer- TPE,亦称热塑性橡胶)。均具有优良的吸能缓冲性能。其中,分为:超高抗冲击性但拉伸性能较差的材料:D3O,PORON,EVA,PU,KPU,TPV等;拉伸性能较好且有一定抗冲击性的材料:TPU,TPE,TPR,橡胶等。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100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连接层500。连接层500采用薄壁连接层,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主要作用可连接各缓冲吸能件,并产生灵活性和延伸性,可使各缓冲吸能件形成一个完整平面,连接层500的边缘部分,主要可以为缝合或粘接等方式提供连接空间,便于固定在服装或其他被防护物体上。
所述连接层500的底面上设置有粘接层600,所述粘接层600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层700。这样在所述连接层500上设置粘接层600,通过粘接层600粘接设有魔术贴层700,形成成品使用,直接粘接在衣服的相应位置进行防护。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粘接层600的材质为TPU热熔胶。TPU热熔胶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螺旋形防护结构,通过将缓冲吸能件设置成螺旋状,从而使缓冲吸能件可沿厚度方向进行拉伸,拉伸过程中仍能保证缓冲吸能件连续,通过弹性连接体与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相邻两层螺旋环的连接,使防护结构成一个整体,保证结构强度可以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便于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各层螺旋环的拉伸与折叠。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螺旋形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所述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各层螺旋环之间设置有间隙;
多个弹性连接体,多个所述弹性连接体固定连接所述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相邻两层螺旋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形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冲击块,所述冲击块之间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形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上相邻两层螺旋环上的所述冲击块之间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形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块为方形冲击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形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防护结构还包括有第二螺旋状缓冲吸能件,所述第二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各层螺旋环位于所述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各层螺旋环之间的间隙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旋形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内端面与所述第二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内端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形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连接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螺旋形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的底面上设置有粘接层,所述粘接层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螺旋形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的材质为TPU热熔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形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状缓冲吸能件的材料为TPU、KPU、TPE、橡胶、EVA、D3O、PORON、PU、TPV或TPR。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95922.1U CN213029810U (zh) | 2020-07-24 | 2020-07-24 | 一种螺旋形防护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95922.1U CN213029810U (zh) | 2020-07-24 | 2020-07-24 | 一种螺旋形防护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029810U true CN213029810U (zh) | 2021-04-23 |
Family
ID=75528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495922.1U Active CN213029810U (zh) | 2020-07-24 | 2020-07-24 | 一种螺旋形防护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029810U (zh) |
-
2020
- 2020-07-24 CN CN202021495922.1U patent/CN21302981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043399B1 (ko) | 맞물림 셀 방식 완충 | |
EP3193649B1 (en) | A triple layered compressible liner for impact protection | |
CN103228163B (zh) | 带独立单元的吸震层 | |
JP6377256B2 (ja) | 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この製造方法及び車両用シートバック | |
CN101822433B (zh) | 一种气体缓冲垫 | |
US8602924B2 (en) | Baseball or softball bat | |
CN102392865A (zh) | 缓冲夹 | |
CN101193575A (zh) | 车座构造及车座收缩方法 | |
CN213029810U (zh) | 一种螺旋形防护结构 | |
JP2019523381A (ja) | エラストマ表面下構造を有する衝撃吸収パディングシステム | |
CN108474433B (zh) | 用于保护性身体装备的吸震器 | |
CN203067633U (zh) | 一种防撞吸能结构 | |
CN213029811U (zh) | 一种可拉伸防护结构 | |
JP5994732B2 (ja) | 帽子用保護具及び帽子 | |
CN213487019U (zh) | 一种带状防护结构 | |
CN210581198U (zh) | 一种可折叠头盔 | |
CN210867781U (zh) | 一种防摔的折叠屏手机 | |
CN213604532U (zh) | 一种防护串结构及防护帽 | |
CN215720481U (zh) | 一种泡棉垫 | |
CN204452058U (zh) | 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仪表板 | |
CN219896146U (zh) | 一种立体护围及一种吸收用品 | |
CN210184671U (zh) | 一种减震鞋底 | |
JP7446051B2 (ja) | プラスチックボトル | |
CN109674128B (zh) | 可折叠头盔 | |
CN210882402U (zh) | 一种防爆复合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