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29113U - 一种贴头组件及贴片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贴头组件及贴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29113U
CN213029113U CN202020912728.2U CN202020912728U CN213029113U CN 213029113 U CN213029113 U CN 213029113U CN 202020912728 U CN202020912728 U CN 202020912728U CN 213029113 U CN213029113 U CN 213029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head
driving
mounting heads
mounting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1272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耀国
杨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Yit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Yit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Yit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Yit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1272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29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29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29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贴头组件及贴片机,属于电路板加工领域,其包括贴头支架、多个设置于贴头支架的贴装头,以及若干设置于贴头支架且用于驱动贴装头旋转的旋转电机,每个所述旋转电机通过至少两条驱动带带动至少两个贴装头转动;解决了现有的贴片机的贴头组件通常会包括有6到10个左右的贴装头,每个贴装头都配备一个旋转电机,一方面会提高整体设备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会使旋转电机安装过于紧凑,不利于散热以及修理维护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贴头组件及贴片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头组件及贴片机。
背景技术
目前,贴片机可以配置在点胶机或丝网印刷机之后,是通过移动贴装头把元件精准地放置在电路板上的一种设备。
现有的一种贴片机,包括贴头组件和拍摄装置,贴头组件包括若干贴装头以及与贴装头数量对应的旋转电机,贴装头在吸附元件后,拍摄装置拍摄元件的朝向情况并将信息传输给PLC,PLC处理信息后给贴装头所对应的旋转电机发出指令,旋转电机带动其控制的贴装头旋转至元件处于正确的朝向。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问题:通常贴头组件会包括有6到 10个左右的贴装头,每个贴装头都配备一个旋转电机,一方面会提高整体设备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会使旋转电机安装过于紧凑,不利于散热以及修理维护,因此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贴头组件及贴片机,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贴头组件,包括贴头支架、多个设置于贴头支架的贴装头,以及若干设置于贴头支架且用于驱动贴装头旋转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旋转电机通过至少两条驱动带带动至少两个贴装头转动。
作为优选,同一旋转电机连接有m条驱动带,分别为第一驱动带、第二驱动带、…、第m驱动带,其中,m≥2;
同一旋转电机驱动的所有贴装头分成第一组贴装头、第二组贴装头、…、第m组贴装头;
第一组贴装头通过第一驱动带与其匹配的旋转电机传动配合,…,第m组贴装头通过第m驱动带与其匹配的旋转电机传动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沿其轴线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第m驱动轮;所述第一组贴装头设有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二组贴装头设有第二驱动轮,…,所述第m组贴装头设有第m驱动轮;
所述旋转电机的第一驱动轮通过第一驱动带与第一组贴装头的第一驱动轮传动配合,所述旋转电机的第二驱动轮通过第二驱动带与第二组贴装头的第二驱动轮传动配合,…,所述旋转电机的第m驱动轮通过第m驱动带与第m组贴装头的第m驱动轮传动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m为2,同一旋转电机驱动的所有贴装头间隔式地分成第一组贴装头和第二组贴装头。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电机设有两个,所述贴装头设有十个,每个旋转电机控制五个贴装头转动;
在同一旋转电机驱动的所有贴装头中,第一个贴装头、第三个贴装头和第五个贴装头为第一组贴装头,第二个贴装头和第四个贴装头为第二组贴装头。
作为优选,所述贴装头开设有纵向滑槽,安装于贴装头的第一驱动轮或第二驱动轮的内壁设有与纵向滑槽滑移配合的滑块。
作为优选,同一旋转电机配备有若干转向轮,部分转向轮与第一驱动带传动配合,剩余转向轮与第二驱动带传动配合;
与第一驱动带传动配合的转向轮用于增大第一驱动带与第一组贴装头之间的包角,以及用于分离第一驱动带与第二组贴装头;
与第二驱动带传动配合的转向轮用于增大第二驱动带与第二组贴装头之间的包角,以及用于分离第二驱动带与第一组贴装头。
一种贴片机,包括X轴移动模组、Y轴移动模组、下压装置、拍摄装置,以及所述的贴头组件,所述贴头组件通过X轴移动模组和Y 轴移动模组实现在X轴和Y轴方向上的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下压装置、拍摄装置和贴头组件均设有四组,所述下压装置用于下移贴装头,所述拍摄装置用于拍摄贴装头所吸附的元件的朝向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旋转电机,配备多条驱动带,同时带动多个贴装头转动,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大幅度减少了旋转电机的所需数量,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并且可以避免旋转电机安装紧凑,有利于旋转电机的散热以及后期维护;
2、将同一个旋转电机所控制的所有贴装头分成多组,每组均通过一个驱动带相互传动,可将每个驱动带所传动的贴装头的数量控制在三到四个左右,否则,一个驱动带需拖动五个以上的贴装头,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的状态,会大幅度降低驱动带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维修成本;
3、采用转向轮一方面可增大驱动带与该驱动带所驱动的贴装头之间的包角,另一方面可分离驱动带与非该驱动带所驱动的贴装头,避免诸如第一驱动带与第二组贴装头相互接触摩擦,第二驱动带与第一组贴装头相互接触摩擦的情况发生;
4、同一旋转电机在转动时会带动其所驱动的所有贴装头转动,即在旋转电机驱动前一个贴装头所吸附的元件旋转至正确的朝向的过程中,会影响后一个贴装头所需旋转的角度,为此,本实用新型给出公式(αnn-1),以确定在n-1个贴装头完成贴装后,第n个贴装头所需旋转的角度;
5、旋转电机带动贴装头旋转的角度会存在大于180°或小于-180°的情况,即需旋转电机旋转一个较大的角度才能使贴装头所吸附的元件置于正确朝向,本实用新型通过给出(αnn-1)≥180°以及 (αnn-1)≤-180°时,旋转电机实际需转动的角度,以减小旋转电机转动行程,一方面可降低贴装头所吸附的元件旋转至正确的朝向所花费的时间,另一方面可降低旋转电机的功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贴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贴头组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贴头组件、下压装置和拍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贴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贴头组件;101、贴头支架;102、贴装头;103、旋转电机; 104、驱动带;105、驱动轮;106、转向轮;107、纵向滑槽;108、位置传感器;
2、下压装置;
3、拍摄装置;
4、负压装置;
5、X轴移动模组;
6、Y轴移动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在现有技术中,存在有“每个贴装头都配备一个旋转电机,一方面会提高整体设备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会使旋转电机安装过于紧凑,不利于散热以及修理维护”的问题。
为解决该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贴头组件1。
一种贴头组件1,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贴头支架101、多个设置于贴头支架101的贴装头102,以及若干设置于贴头支架101且用于驱动贴装头102旋转的旋转电机103,其特征在于,每个旋转电机103通过至少两条驱动带104带动至少两个贴装头102转动。
更具体来说,同一旋转电机103连接有m条驱动带104,分别为第一驱动带、第二驱动带、…、第m驱动带,其中,m≥2。
同一旋转电机103驱动的所有贴装头102分成第一组贴装头、第二组贴装头、…、第m组贴装头。
第一组贴装头通过第一驱动带与其匹配的旋转电机103传动配合,…,第m组贴装头通过第m驱动带与其匹配的旋转电机103传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旋转电机103,配备多条驱动带104,同时带动多个贴装头102转动,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大幅度减少了旋转电机103的所需数量,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并且可以避免旋转电机 103安装紧凑,有利于旋转电机103的散热以及后期维护。
为了实现一个旋转电机103可通过第m驱动带带动第m组贴装头,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如下设置。
旋转电机103的输出轴沿其轴线方向依次设有多个驱动轮105,分别为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第m驱动轮;第一组贴装头设有第一驱动轮,第二组贴装头设有第二驱动轮,…,第m组贴装头设有第m驱动轮。
旋转电机103的第一驱动轮通过第一驱动带与第一组贴装头的第一驱动轮传动配合,旋转电机103的第二驱动轮通过第二驱动带与第二组贴装头的第二驱动轮传动配合,…,旋转电机103的第m驱动轮通过第m驱动带与第m组贴装头的第m驱动轮传动配合。
贴装头102上的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第m驱动轮均位于不同的水平面上,即位于不同的高度,如此可使第一驱动带、第二驱动带、…、第m驱动带分别位于不同的高度,使各个驱动带104 之间互不影响。
将同一个旋转电机103所控制的所有贴装头102分成多组,每组均通过一个驱动带104相互传动,可将每个驱动带104所传动的贴装头102的数量控制在三到四个左右,否则,一个驱动带104需拖动五个以上的贴装头102,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的状态,会大幅度降低驱动带104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维修成本,但是,本身一个驱动带104拖动五个以上的贴装头102也是可以实现的,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具体工作原理:拍摄装置3记录所有的贴装头102所吸附的元件的朝向情况,并发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旋转电机103转动,使第一个贴装头所吸附的元件转至正确的朝向,贴合第一个贴装头所吸附的元件,之后控制单元继续控制旋转电机103转动,使第二个贴装头所吸附的元件转至正确的朝向,贴合第二个贴装头所吸附的元件,以此类推。
以下将针对m=2和m=3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详细阐述,同理,在m≥4时的情况同样可以实现。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m=2,且旋转电机103设有两个,贴装头102设有十个,每个旋转电机103控制五个贴装头102转动。
同一旋转电机103连接有两条驱动带104,分别为第一驱动带和第二驱动带,同一旋转电机103驱动的所有贴装头102沿一个方向依次标记为第一个贴装头、第二个贴装头、第三个贴装头、第四个贴装头和第五个贴装头,且被分成第一组贴装头和第二组贴装头。
可以将第一个贴装头、第二个贴装头和第三个贴装头作为第一组贴装头,第四个贴装头和第五个贴装头作为第二组贴装头;也可以将第一个贴装头、第二个贴装头和第四个贴装头作为第一组贴装头,第三个贴装头、第五个贴装头作为第二组贴装头。
为使驱动带104的受力均匀,本实施例中采用间隔式的划分方式,将第一个贴装头、第三个贴装头和第五个贴装头作为第一组贴装头,第二个贴装头和第四个贴装头作为第二组贴装头。
旋转电机103的输出轴沿其轴线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两个驱动轮 105,分别为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而第一组贴装头(即第一个贴装头、第三个贴装头和第五个贴装头)也均设有第一驱动轮,第二组贴装头(即第二个贴装头和第四个贴装头)也均设有第二驱动轮,第一驱动轮位于高位处,第二驱动轮位于低位处,并且,第一驱动带与所有的第一驱动轮传动配合,第二驱动带与所有的第二驱动轮传动配合。
如此,在旋转电机103转动过程中,旋转电机103通过第一驱动带带动第一组贴装头转动,并通过第二驱动带带动第二组贴装头转动,即旋转电机103可同时带动总共五个贴装头102同时旋转。
为了实现贴装头102能在下压装置2作用下实现上下移动的同时,还能在旋转电机103的作用下实现旋转,本实施例进一步如下设置。
贴装头102开设有纵向滑槽107,安装于贴装头102的第一驱动轮或第二驱动轮的内壁设有与纵向滑槽107滑移配合的滑块。
下压装置2在驱动贴装头102上下移动时,滑块于纵向滑槽107 内滑移,使第一驱动轮或第二驱动轮不影响贴装头102的上下移动,此外,利用滑块能使第一驱动轮或第二驱动轮带动第一组贴装头或第二组贴装头转动。
此外,这种实现贴装头102可上下移动和旋转的方式,同样适用于m≥3的情况。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第一驱动带会抵压于第二组贴装头,传动相互受到影响的情况,本实施例进一步如下设置。
同一旋转电机103配备有若干转向轮106,部分转向轮106与第一驱动带传动配合,剩余转向轮106与第二驱动带传动配合。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每个旋转电机103配备有三个转向轮106。
第一个转向轮设置在第一个贴装头和第三个贴装头之间,用于避免第一驱动带抵压于第二个贴装头,并且还能提高第一个贴装头与第一驱动带之间以及第三个贴装头与第一驱动带之间的包角;第二个转向轮设置在第五个贴装头和旋转电机103之间,用于提高第五个贴装头与第一驱动带之间的包角;第三个转向轮设置在第四个贴装头和旋转电机103之间,用于提高第四个贴装头与第一驱动带之间的包角。
本实施例并不仅限于该三个转向轮106,在第一个贴装头与旋转电机103之间,第二个贴装头与第四个贴装头之间,第三个贴装头与第五个贴装头之间,同样可以设置转向轮106。
综合来说,与第一驱动带传动配合的转向轮用于增大第一驱动带与第一组贴装头之间的包角,以及用于分离第一驱动带与第二组贴装头;与第二驱动带传动配合的转向轮用于增大第二驱动带与第二组贴装头之间的包角,以及用于分离第二驱动带与第一组贴装头。
采用转向轮106一方面可增大驱动带104与该驱动带104所驱动的贴装头102之间的包角,另一方面可分离驱动带104与非该驱动带 104所驱动的贴装头102,避免诸如第一驱动带与第二组贴装头相互接触摩擦,第二驱动带与第一组贴装头相互接触摩擦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m=2,且旋转电机103设有两个,贴装头102设有十二个,每个旋转电机103控制六个贴装头102转动。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之间的区别在于,每个旋转电机103控制六个贴装头102转动,即在第二组贴装头中增加第六个贴装头,让第二驱动带同时与第二个贴装头、第四个贴装头和第六个贴装头传动配合。
其他的部分与实施例1同理。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m=3,且旋转电机103设有二个,贴装头102设有十八个,每个旋转电机103控制九个贴装头102转动。
同一旋转电机103连接有三条驱动带104,分别为第一驱动带、第二驱动带和第三驱动带,同一旋转电机103驱动的所有贴装头102 沿一个方向依次标记为第一个贴装头、第二个贴装头、…、第九个贴装头,且被分成第一组贴装头、第二组贴装头和第三组贴装头。
为使驱动带104的受力均匀,本实施例中将第一个贴装头、第四个贴装头和第七个贴装头作为第一组贴装头;将第二个贴装头、第五个贴装头和第八个贴装头作为第二组贴装头;将第三个贴装头、第六个贴装头和第九个贴装头作为第三组贴装头。
旋转电机103的输出轴沿其轴线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两个驱动轮 105,分别为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和第三驱动轮,而第一组贴装头(即第一个贴装头、第四个贴装头和第七个贴装头)也均设有第一驱动轮,第二组贴装头(即第二个贴装头、第五个贴装头和第八个贴装头)也均设有第二驱动轮,第三组贴装头(即第三个贴装头、第六个贴装头和第九个贴装头)也均设有第三驱动轮。
第一驱动轮位于高位处,第二驱动轮位于中位处,第三驱动轮位于低位处,并且,在同一旋转电机103中,第一驱动带与所有的第一驱动轮传动配合,第二驱动带与所有的第二驱动轮传动配合,第三驱动带与所有的第三驱动轮传动配合。
如此,在旋转电机103转动过程中,旋转电机103通过第一驱动带带动第一组贴装头转动,通过第二驱动带带动第二组贴装头转动,通过第三驱动带带动第三组贴装头转动,即旋转电机103可同时带动其所驱动的九个贴装头同时旋转。
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3也可配备若干转向轮106,部分转向轮106与第一驱动带配合,部分转向轮106与第二驱动带配合,部分转向轮106与第三驱动带配合。
诸如,在第一个贴装头和第四个贴装头之间,第二个贴装头和第五个贴装头之间,第三个贴装头和第六个贴装头之间等等情况,均可以配备转向轮106,以增加各驱动带104与其传动的贴装头之间的包角,并且还能避免各驱动带104影响非其驱动的其他组的贴装头。
采用转向轮106一方面可增大驱动带104与该驱动带104所驱动的贴装头之间的包角,另一方面可分离驱动带104与非该驱动带104 所驱动的贴装头。
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针对三种但不限于三种情况的贴头组件1 所做出的详细阐述。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贴片机,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X轴移动模组5、Y轴移动模组6、下压装置2、拍摄装置3,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贴头组件1,贴头组件1通过X轴移动模组 5和Y轴移动模组6实现在X轴和Y轴方向上的移动。
进一步地,下压装置2、拍摄装置3和贴头组件1均设有四组,下压装置2用于下移贴装头102,拍摄装置3用于拍摄贴装头102所吸附的元件的朝向情况。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改进的贴头组件1以及贴片机,提供一种相匹配的贴片机的贴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贴头组件1经X轴移动模组5和Y轴移动模组6移动至取料处,通过下压装置2下移贴装头102,并在贴装头102处产生负压,使每个贴装头102均吸附一个元件;
其中,贴装头102的负压效果可以由常见的负压装置4生成。
S2、下压装置2复位所有贴装头102,控制贴头组件1移动至第一个贴装头的贴装位置;
其中,所称的第一个贴装头的贴装位置,即第一个贴装头所吸附的元件,与该元件应当贴于电路板上的位置处于同一条纵向直线上;同理,后续所称的第二个贴装头的贴装位置,即第二个贴装头所吸附的元件,与该元件应当贴于电路板上的位置处于同一条纵向直线上。
S3、拍摄装置3拍摄所有贴装头102所吸附的元件的朝向情况,并发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开启旋转电机103,旋转电机103 带动贴装头102旋转,并使得第一个贴装头的所吸附元件旋转至正确的朝向;
其中,S3步骤可于S2步骤进行过程中完成,在S1步骤的所有贴装头102吸附完元件并开始复位,至贴头组件1移动至第一个贴装头的贴装位置,这一段时间是足够拍摄装置3完成拍摄,控制单元完成处理,旋转电机103完成第一个贴装头所吸附的元件旋转至正确的朝向,即在S2步骤进行的过程中,同时完成S3步骤,将这两个步骤整合一起,直接抹去了S6步骤所需花费的时间,从而降低单个元件贴装的时间,提高效率和产量。
S4、下压装置2控制第一个贴装头下移,并将元件贴装至电路板上;
S5、在前一个贴装头贴合完成后,下压装置2控制该贴装头复位,同时贴头组件1移动至下一个贴装头的贴装位置;
S6、控制单元控制开启旋转电机103,旋转电机103带动贴装头旋转,并使得下一个贴装头所吸附的元件旋转至正确的朝向;
S7、下压装置2控制下一个贴装头下移,将元件贴装至电路板上;
S8、重复步骤S5-S7,直至所有的贴装头均完成贴装。
其中,S6步骤可于S5步骤进行过程中完成,在前一个贴装头开始复位,至贴头组件1移动至下一个贴装头的贴装位置,这段时间是足够控制单元完成处理,旋转电机103完成下一个贴装头所吸附的元件旋转至正确的朝向,即在S5步骤进行的过程中,同时完成S6步骤,将这两个步骤整合一起,直接抹去了S6步骤所需花费的时间,从而降低单个元件贴装的时间,提高效率和产量。
经过S2-S8步骤,完成某一个旋转电机103所驱动的所有贴装头 102的元件贴装工作,再次循环操作即可完成其他旋转电机103所驱动的所有贴装头102的元件贴装工作。
由于同一旋转电机103在转动时会带动其所驱动的所有贴装头 102转动,即在旋转电机103驱动前一个贴装头所吸附的元件旋转至正确的朝向的过程中,会影响后一个贴装头所需旋转的角度,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以下两种旋转电机103的控制方法,以解决同一旋转电机103的贴装头102相互影响的问题。
第一种旋转电机103的控制方法如下。
在每个旋转电机103处均配备一个位置传感器108,位置传感器 108记录旋转电机103初始位置;旋转电机103带动贴装头102旋转,并使得前一个贴装头所吸附元件旋转至正确的朝向,在该贴装头完成贴装工作后,控制单元控制旋转电机103复位至初始位置。
采用这种控制方式的好处是,不论旋转电机103控制了前一个贴装头旋转了多大的角度,旋转电机103均先复位至初始位置,再进行下一个贴装头的旋转工作,如此达到贴装头102之间的角度互不影响。
第二种旋转电机103的控制方法如下。
拍摄装置3记录同一旋转电机103所控制的第一个贴装头所吸附的元件至最后一个贴装头所吸附的元件的贴装角度偏差值依次为α1、α2、…、αn,其中,α1、α2、…、αn均在-180°到180°之间,n≥2,贴装角度偏差值为贴装头102所吸附的元件的当前位置转至正确位置所需的角度值;
第一个贴装头下压前,旋转电机103带动贴装头旋转的角度为α1,第二个贴装头下压前,旋转电机103带动贴装头旋转的角度为 (α21),…,第n个贴装头下压前,旋转电机103带动贴装头旋转的角度为(αnn-1)。
以下将对α1、α2、α3分别赋值,便于理解。
假设α1=60°,α2=-80°,α3=120°,并且定义俯视来看,贴装头102顺时针旋转为正方向,逆时针旋转为负方向,即第一个贴装头需顺时针旋转60°才能转至正确位置,第二个贴装头需逆时针旋转80°才能转至正确位置,第三个贴装头需顺时针旋转120°才能转至正确位置.
在第一个贴装头所吸附的元件转至正确朝向,并完成贴合工作后,旋转电机103相对于初始位置顺时针旋转了60°,此时若要使第二个贴装头所吸附的元件转至正确朝向,则需逆时针转动140°,即为 (α21),在第二个贴装头完成贴合工作后,旋转电机103相对于初始位置逆时针旋转了80°,此时若要使第三个贴装头所吸附的元件转至正确朝向,则需顺时针旋转200°,即为(α32)。
以上也可以定义顺时针旋转为负方向,逆时针旋转为正方向,但是在同一个旋转电机103中的定义需相同。
但“顺时针旋转200°”相当于“逆时针旋转160°”,并且“逆时针旋转160°”还能减少电机旋转的角度,降低所花费的时间,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如下设置。
若(αnn-1)≥180°,则在第n个贴装头下压前,旋转电机103 实际需转动的角度为(αnn-1-360°),若(αnn-1)≤-180°,则旋转电机103实际需转动的角度为(αnn-1+360°)。
按照上述的假设,假如(αnn-1)=270°,即在第n个贴装头下压前,旋转电机103需带动贴装头顺时针旋转270°,也相当于旋转电机103需带动贴装头逆时针旋转90°,即为(270°-360°)=-90°,印证了上述公式。
通过计算得出旋转电机103实际需转动的角度,以减小旋转电机 103转动行程,一方面可降低贴装头102所吸附的元件旋转至正确的朝向所花费的时间,另一方面可降低旋转电机103的功耗。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贴片机的贴片方法中,贴头组件1包括贴头支架101、多个设置于贴头支架101的贴装头102,以及若干设置于贴头支架且用于驱动贴装头102旋转的旋转电机103,每个旋转电机103通过至少两条驱动带104带动至少两个贴装头102转动。
进一步地,同一旋转电机103连接有m条驱动带,分别为第一驱动带、第二驱动带、…、第m驱动带,其中,m≥2;
同一旋转电机103驱动的所有贴装头102分成第一组贴装头、第二组贴装头、…、第m组贴装头;
第一组贴装头通过第一驱动带与其匹配的旋转电机103传动配合,…,第m组贴装头通过第m驱动带与其匹配的旋转电机103传动配合;
旋转电机103的输出轴沿其轴线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第m驱动轮;第一组贴装头设有第一驱动轮,第二组贴装头设有第二驱动轮,…,第m组贴装头设有第m驱动轮;
旋转电机103的第一驱动轮通过第一驱动带与第一组贴装头的第一驱动轮传动配合,旋转电机103的第二驱动轮通过第二驱动带与第二组贴装头的第二驱动轮传动配合,…,旋转电机103的第m驱动轮通过第m驱动带与第m组贴装头的第m驱动轮传动配合。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对一种贴片组件、一种贴片机和一种贴片机的贴片方法这三项实用新型创造的具体阐述。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贴头组件,包括贴头支架、多个设置于贴头支架的贴装头,以及若干设置于贴头支架且用于驱动贴装头旋转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旋转电机通过至少两条驱动带带动至少两个贴装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同一旋转电机连接有m条驱动带,分别为第一驱动带、第二驱动带、…、第m驱动带,其中,m≥2;
同一旋转电机驱动的所有贴装头分成第一组贴装头、第二组贴装头、…、第m组贴装头;
第一组贴装头通过第一驱动带与其匹配的旋转电机传动配合,…,第m组贴装头通过第m驱动带与其匹配的旋转电机传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沿其轴线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第m驱动轮;所述第一组贴装头设有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二组贴装头设有第二驱动轮,…,所述第m组贴装头设有第m驱动轮;
所述旋转电机的第一驱动轮通过第一驱动带与第一组贴装头的第一驱动轮传动配合,所述旋转电机的第二驱动轮通过第二驱动带与第二组贴装头的第二驱动轮传动配合,…,所述旋转电机的第m驱动轮通过第m驱动带与第m组贴装头的第m驱动轮传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m为2,同一旋转电机驱动的所有贴装头间隔式地分成第一组贴装头和第二组贴装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电机设有两个,所述贴装头设有十个,每个旋转电机控制五个贴装头转动;
在同一旋转电机驱动的所有贴装头中,第一个贴装头、第三个贴装头和第五个贴装头为第一组贴装头,第二个贴装头和第四个贴装头为第二组贴装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装头开设有纵向滑槽,安装于贴装头的第一驱动轮或第二驱动轮的内壁设有与纵向滑槽滑移配合的滑块。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同一旋转电机配备有若干转向轮,部分转向轮与第一驱动带传动配合,剩余转向轮与第二驱动带传动配合;
与第一驱动带传动配合的转向轮用于增大第一驱动带与第一组贴装头之间的包角,以及用于分离第一驱动带与第二组贴装头;
与第二驱动带传动配合的转向轮用于增大第二驱动带与第二组贴装头之间的包角,以及用于分离第二驱动带与第一组贴装头。
8.一种贴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X轴移动模组、Y轴移动模组、下压装置、拍摄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贴头组件,所述贴头组件通过X轴移动模组和Y轴移动模组实现在X轴和Y轴方向上的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装置、拍摄装置和贴头组件均设有四组,所述下压装置用于下移贴装头,所述拍摄装置用于拍摄贴装头所吸附的元件的朝向情况。
CN202020912728.2U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贴头组件及贴片机 Active CN213029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12728.2U CN213029113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贴头组件及贴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12728.2U CN213029113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贴头组件及贴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29113U true CN213029113U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89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12728.2U Active CN213029113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贴头组件及贴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291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9963A (zh) * 2020-05-26 2020-09-15 江西易通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贴头组件、贴片机及贴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9963A (zh) * 2020-05-26 2020-09-15 江西易通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贴头组件、贴片机及贴片方法
CN111669963B (zh) * 2020-05-26 2023-09-05 江西易通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贴头组件、贴片机及贴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037C (zh) 集成电路装卸装置及其装卸头
CN213029113U (zh) 一种贴头组件及贴片机
CN102548237B (zh) 一种直驱式高速高效送料器随动型贴片头
CN105598827A (zh) 化学机械抛光机
CN1738176A (zh) 伺服电动机驱动装置及伺服电动机驱动方法
CN101154743A (zh) 电池装配装置和方法
US6074275A (en) Polish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 of same
CN111669963A (zh) 一种贴头组件、贴片机及贴片方法
CN1783284A (zh) 车载光盘播放器
KR101802344B1 (ko) 멀티본딩기
CN108544482A (zh) Scara机器人
CN216829570U (zh) 一种新型可变距的自适应动力电池模组螺栓拧紧装置
CN109249335A (zh) 一种汽车轴类零件装配工装
CN210099379U (zh) 一种用于焊接液力变矩器上盖固定块的智能焊接系统
CN103561539A (zh) 旋转平台、控制旋转平台的方法和连线机
CN210281704U (zh) 一种多点打磨设备
CN210024427U (zh) 一种圆周式高效紧凑型pcb钻铣一体机
CN210215758U (zh) 一种手套机的机头驱动装置
CN202818779U (zh) 一种多功能异型贴片机线路板输送装置
CN1487353A (zh) 监视摄像机设备
JP3245393B2 (ja)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および電子部品実装方法
CN110434705A (zh) 一种表面毛刺擦除设备
CN217427921U (zh) 胶盖组入机
CN220881168U (zh) 一种风机外壳的无缝焊接装置
CN210008165U (zh) 一种用于fpc柔性电路板的移送翻转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